鋰的風暴:天齊鋰業800億市值大賭局

2021-01-21 網易財經

鋒靂視角

》800億市值的天齊鋰業,天價收購背後,伴隨著巨額貸款與利息。

》新能源產業爆發帶來的業績增長,與迫近還本付息期的百億債務,是天齊鋰業的生死賽跑。

「57元全部賣出!大賺一筆!」、「等了三年,終於解套了」、「有抄底的嗎?」,進入2021年剛開始不過十餘天,截至1月13日,天齊鋰業4登龍虎榜,3次漲停。

2020年9月10日,天齊鋰業的股價僅為19.17元/股,不足半年,截至1月14日收盤,天齊鋰業收於54.33元/股,股價漲幅逾183%。

而天齊鋰業的經營表現卻差強人意,2019年天齊鋰業虧損54.82億元,而截至2020年9月30日所披露的未經審計的淨利潤為-5.72億元。

此外,2020年9月30日,天齊鋰業帳面短期借款31.32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33億元以及長期借款130.3億元,累計負債總金額294.62億元,其中需要公司短期償還的借款為164.32億元,而同期貨幣資金和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合計不過近14億元。

即便如此,截至1月14日收盤天齊鋰業市值依舊高達800億元,是什麼支撐了天齊鋰業?

新能源上遊話語權

根據Roskill 2019報告,2018年以下遊商家銷量計算,天齊鋰業是全球第三大電池級碳酸鋰供應商。

但相比於下遊銷量,天齊鋰業所擁有的鋰礦才是「無價之寶」。

天齊鋰業主要從事鋰礦石開採和鋰產品的加工業務,其前身是四川省射洪縣一家連年虧損的國有鋰鹽廠。目前,天齊鋰業的掌門人是蔣衛平,自2007年接手鋰鹽廠後,一手將一家連年虧損的企業發展成了市值超800億元的鋰電王國。

鋰,作為自然界最輕的金屬元素,擁有著廣泛的應用。小到鋰電池,電動汽車,大到航空航天、核工業,都是鋰的下遊產業鏈。

天齊鋰業目前唯一在產鋰礦為控股子公司泰利森開發的澳大利亞格林布希礦山,主要產品為化學劑鋰精礦和技術級鋰精礦。

除此之外,泰利森則擁有目前世界上正開採的儲量最大、品質最好的鋰輝石礦——西澳大利亞格林布希礦。根據Roskill2019報告,按2018年的資源量及儲量以及採礦產量計算,格林布希礦場是全球最大的硬巖鋰礦,2018年全球範圍內該礦場的礦石品位最高且化學級鋰精礦生產成本最低。此外,礦亦生產技術級鋰精礦,根據Roskill2019報告,在2012年至2018年的7年間,依據其產能和向最終用戶銷售商品的數量看,泰利森是世界最大的技術級鋰精礦供應商。

根據天齊鋰業2019年年報披露,公司通過控股泰利森實現了鋰精礦的自給自足,可以完全覆蓋公司生產鋰化工產品所需的所有鋰原料。

鋰礦一共可分為兩種固體礦和液體礦,而泰利森屬於前者。

2018年,天齊鋰業不惜背上35億美元債務獲得Sociedad Química y Minera deChile S.A.(下稱「SQM」)23.77%的股權,SQM作為世界最大的鋰化工產品生產商,擁有智利Atacama鹽湖、阿根廷Cauchari-Olaroz和澳大利亞的Mt Holland三大鋰資源。其中,Atacama鹽湖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滷水儲量,是運營中的最高品位滷水資源。

世界滷水資源格局

所以,在鋰產業上遊,天齊鋰業已經拿下了兩個世界之最。即便是新能源汽車代表的特斯拉,離開了鋰電池依然是「寸步難行」。追本溯源,馬斯克和特斯拉可能最終都難以繞過蔣衛平的天齊鋰業。

自有資產僅是債務四分之一

擁有世界級的鋰礦資源,對天齊鋰業來說著實是不容小覷的力量,也正因如此,不少投資者依舊看好天齊鋰業的未來。

泰利森和SQM均是天齊鋰業通過併購的方式取得,2012年,天齊鋰業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最終斥資人民幣45億元,獲得泰利森100%的股權,雖然彼時天齊鋰業的淨利潤尚不足億元,但並未存在過多負擔。

據公告顯示,收購SQM時,天齊鋰業獲得23.77%的股權,需要支付258.93億元的交易對價,而截至2018年3月31日,天齊鋰業合併報表中貨幣資金及應收帳款和應收票據的約合計65.86億元,僅為支付對價的25.43%,遠不足以支付交易對價,最終背負了35億美元的債務。

貸款方面,天齊鋰業向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牽頭的銀團貸款10億美元,貸款期限1年,到期後可展期1年,自正式放款日2018年11月29日起算;向中信銀行成都有限公司牽頭的銀團借款25億美元,其中:(1)A類貸款13億美元,貸款期限1年,到期後可展期1年,自正式放款日2018年11月29日起算;(2)B類貸款12億美元,貸款期限3年,到期後可展期1年,展期期限到期後,可再次展期1年,自正式放款日2018年11月29日起算。

借錢購買,使得天齊鋰業的資產負債率也從2017年的40.39%驟然上升至2018年73.26%。截至2019年末,天齊鋰業帳面長期借款、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318.41億元,而收購SQM所支付的258.93億元對價佔比超80%;而利息方面,2019年天齊鋰業財務費用—借款利息支出已然高達20.42億元,而2018年時僅為4.11億元。

從時間上,2020年11月,天齊鋰業向銀團貸款的10億美元及13億美元的A類貸款集中到期。然而即便在鋰價最高時的2017年,天齊鋰業的淨利潤也僅有26.12億元。

為了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2020年年末,天齊鋰業動作頻頻。

先是2020年11月30日,天齊鋰業及相關子公司與銀團已籤署《展期函》,銀團同意將境內銀團貸款項下的A類貸款13億美元和境外銀團貸款餘額5.84億美元合計18.84億美元自到期日起展期至以下日期之中的較早者:(1)2020年12月28日;(2)銀團代理行確認籤署的《修改及重述的貸款協議》生效之日。

2020年12月8日,天齊鋰業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Tianqi Lithium EnergyAustralia Pty Ltd(下稱「TLEA」)擬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澳大利亞上市公司IGO Limited(下稱「IGO」);IGO以現金方式出資14億美元認繳TLEA新增註冊資本3.04億美元。除用於支付本次交易相關費用外,TLEA本次增資所獲資金擬主要用於償付銀團併購貸款本金12億美元及相關利息。

此外,2021年1月7日,天齊鋰業控股股東成都天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張靜、李斯龍減持5908萬股,按照7日收盤的49.4元/股計算,此次減持可套現約29.19億元。

得到了資本市場、銀行的救助,天齊鋰業雖然得以喘息,但該還的最終還是要還的,借款雖然獲得了展期,但並不等同未來無需償還。此外,截至2020年9月30日,天齊鋰業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尚有133億元,而這筆錢,天齊鋰業則需要在2021年全部還清。

尚在虧損的天齊鋰業該如何償還這筆天文數字的銀行貸款?

巨大的資金缺口

2018年至2020年9月30日,天齊鋰業的經營性現金淨流入分別是36.2億元、23.55億元、6.652億元,合計66.402億元。然而,這些經營所帶來的的現金流入並不是可以全部用來償還欠款的的。

另一方面,天齊鋰業的「瘋狂」不僅在於其蛇吞象的海外併購,其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亦是「揮金如土」。

同樣在2018年至2020年9月30日,天齊鋰業構建固定資產等所支付的現金分別為34.28億元、37.35億元、8.335億元,累計79.965億元。

如下圖所示,據天齊鋰業2019年年報披露,諸如化學級鋰精礦擴產項目三期、2萬噸碳酸鋰工廠項目、雅江鋰輝石礦採選一期、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1、2期等均未完工,按照所披露數據粗略計算尚需投入42.11億元。

簡而言之,天齊鋰業依靠自身生產經營活動所能掙的錢並不足以支撐公司的「花銷」,攢錢還貸的方式對於目前的天齊鋰業來說似乎有點「天方夜譚」。

而收益方面,由於天齊鋰業對SQM不構成控制,因此天齊鋰業對SQM的核算屬於長期股權投資,2018年至2020年9月30日,天齊鋰業獲取的投資收益分別是5.36億元、4.03億元、1.29億元,累計10.68億元。然而SQM所能帶來的投資收益甚至都不足以償還其35億美元的貸款利息。

給予天齊鋰業價值加持的核心資產,此時也使天齊鋰業陷入困境之中。對當下的天齊鋰業而言,未來是美好的,但現在活下去更為重要。

相關焦點

  • 鋰行業迎拐點天齊鋰業漲停,但「蛇吞象」併購背後臨超百億債務到期...
    9月30日,天齊鋰業還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對於併購貸款的償債壓力,天齊鋰業方面稱,公司已經向銀團正式提交了調整貸款期限結構的申請。但目前尚在審批中,仍存在無法及時、足額償付導致違約的可能性。截至目前還沒確切的消息。靠「蛇吞象」式併購一度成為中國「鋰王」天齊鋰業發家要從其野蠻併購說起。
  • 暴跌暴漲下 天齊鋰業系列回顧一:蛇吞象式收購
    不過熱鬧當中,300億市值的鋰電巨頭002466天齊鋰業反而是逆勢大跌,差點跌停,這也讓近20萬的股東嚇出了一身冷汗。11.17日周二,截至上午11點前,天齊鋰業一反昨日#暴跌#,開盤高開高走漲超5%,收復昨日失地。事出有因,周末公司發布了重大風險事項進展公告。
  • 天齊鋰業「蛇吞象」併購,2年巨虧71億元
    百億債務或違約近日,300億市值的「鋰電股巨頭」天齊鋰業(002466.SZ)發布公告稱,公司此前併購貸款中的18.8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4.4億元)將於11月底到期,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79.35%。
  • 天齊鋰業「自救」二十八天 償債危機如何化解成關注焦點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天齊鋰業「自救」二十八天:18.84億美元到期債務展期短暫喘息,償債危機如何化解成關注焦點11月30日,註定是其證券部最為忙碌的一天,直至晚上9點過,天齊鋰業併購貸款展期公告方才正式發布出來。
  • 天齊鋰業自曝120多億貸款可能還不上 「蛇吞象」後遺症如何化解?
    上周末,天齊鋰業(002466,SZ;昨日收盤22.69元)自曝120多億元可能還不上。11月16日開盤後,市場選擇用腳投票,截至當日收盤,股價下挫7.69%。上周五晚間公告中,天齊鋰業提到,併購貸款中的18.84億美元將於2020年11月底到期,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79.35%。這筆高額併購貸款,源於天齊鋰業併購SQM鹽湖一事。
  • 機構狂買 天齊鋰業漲停!
    此外,數據顯示,當日機構資金領頭買入天齊鋰業,淨流入7.57億元。根據公告,此次合計擬減持5900萬股,按1月7日每股49.40收盤價計算,市值約29億元。如果未來6個月內股價繼續上行,減持還能獲得更多資金。若減持完成,控股股東天齊集團仍持有超過25%的股份,控股地位不發生變化。為何大股東大手筆減持呢?
  • 天齊鋰業42億美元打水漂?入股的智利鋰礦捲入關門風波
    天齊鋰業投入巨資的智利最大鋰礦SQM,又掀起了波瀾。近日,有媒體稱,智利土著團體將推動關閉鋰礦SQM的運營。天齊鋰業是SQM的第二大股東,天齊鋰業對SQM的投資達42億美元。有媒體上周六稱,住在智利富含鋰的阿塔卡馬鹽灘上的土著群體,在上周早些時候取得了巨大的法律勝利,他們上周五表示,他們將敦促撤銷SQM的環境許可證,並關閉其運營。
  • 志存高遠、債臺高築的天齊鋰業是反轉了嗎?
    這不僅需要企業具有價格成本上的優勢,在生產技術方面也需有優勢,才能綜合提高企業競爭力,而天齊鋰業在西澳兩條氫氧化鋰生產線的問題恰恰會加重人們對其生產技術方面能力的疑慮。天齊鋰業優勢是有最好的鋰輝石礦51%股權,有最優質的鹽湖礦SQM 25.87%股權。使其有最核心的成本優勢。天齊鋰業產能:2.9萬噸碳酸鋰 5000噸氫氧化鋰產能。
  • 天齊鋰業42億美元打水漂?入股的智利最大鋰礦面臨關閉風險
    一、高位溢價接盤,巨額收購SQM2018年,天齊鋰業舉巨資收購了SQM。SQM是全球領先的特種植物肥料和鉀肥、鋰、碘和工業化學品的綜合生產和銷售商,是全球最大的碘、硝酸鉀的生產商及領先的碳酸鋰、氫氧化鋰生產商。
  • 鋰行業吹響復甦號角天齊鋰業稱生產處於飽和狀態
    近日,天齊鋰業(002466)針對互動易平臺個別投資者對於公司生產基地是否受到債務危機影響的問題表示:目前公司各生產基地正常有序生產運營,公司2020年下半年訂單相較於上半年有所增加,生產處於飽和狀態。
  • 天齊鋰業困境待解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曉暉 以42億美元對全球最大鋰礦公司——SQM (Sociedad Quimica y Minera de Chile S.A.中譯名「智利礦業化工公司」,股票代碼:SQM.US,文中使用其英文縮寫SQM)的股權收購,令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002466.SZ,下稱「天齊鋰業」)背上沉重的債務。
  • 成敗「蛇吞象」式併購 超百億債務壓頂天齊鋰業股東半年減持4次
    取得的成功,讓天齊鋰業對「蛇吞象」式的併購信心十足。自那次併購後,天齊鋰業迅速化解了債務壓力,並在飛漲的鋰產品周期中獲取了巨大收益。資料顯示,天齊鋰業成立於2004年,主營業務包括鋰礦及鋰化工產品、碳酸鋰等鋰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2年財報顯示,當期末天齊鋰業的總資產為15.69億元,淨利潤為0.42億元。
  • 天齊鋰業恐被深圳交易所摘牌下市,兩年前曾成最大鋰電池生產廠家
    近年來,中國動車(新能源車)車企頻傳破產倒閉,而全球最大鋰礦生產商、號稱「鋰王」的天齊鋰業,由於先前斥資40.66億美元(約臺幣1172億元)買下世界最大的鋰生產商,智利SQM的23.77%股份,企圖掌握全世界1/4的鋰,如今卻因營運虧損債臺高築,不僅面臨約19億美元債券違約危機,
  • 天齊鋰業取得一項電芯相關發明專利證書
    打開APP 天齊鋰業取得一項電芯相關發明專利證書 TechWeb.com.cn 發表於 2020-12-31 09:22:44
  • 鋰電池板塊股價走強天齊鋰業漲停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或續漲
    原標題:【熱股】鋰電池板塊股價走強天齊鋰業漲停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或續漲   鋰電池板塊股價午後走強,永興材料、川能動力、天齊鋰業等漲停,星雲股份漲超8%,國軒高科
  • 碳酸鋰價格上漲有限,贛鋒鋰業如何稱霸全球鋰業?
    與特斯拉不斷新高的市值共同宣告新能源汽車已成大勢所趨的,是8月底開始漲個不停的鋰價。據SMM(上海有色金屬網)數據,碳酸鋰價格已自年內最低點3.98萬/噸左右反彈至5.15萬/噸。對於在鋰價低谷苦苦掙扎了幾年的鋰供應商們來說,下面這種悽慘的財報起碼幾年之內不會再有了。
  • 一代「中國鋰王」跌落,上演兩次「蛇吞象」,今124億債務或違約
    11月16日,在大部分股票集體飄紅的同時,尤其是新能源產業的股票幾乎都在上漲的同時,300億市值的鋰電巨頭天齊鋰業卻出現了開盤跌停的情況,雖然之後跌幅出現了收窄,但截止到晚間,跌幅達到了7%左右。其實,天齊鋰業的股價出現下跌,主要是由於之前自曝的一個百億債務違約,因此才導致了天齊鋰業股價出現了下滑,一時間, 天齊鋰業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關注。
  • 天齊鋰業: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
    天齊鋰業: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 時間:2021年01月15日 21:01:21&nbsp中財網 原標題:天齊鋰業: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股票代碼:002466 股票簡稱:天齊鋰業 \\UBSPROD.MSAD.UBS.NET\UserData\fengshe\RF\Desktop\天齊鋰業\天齊鋰業LOGO
  • 天齊鋰業大漲7.56%,領漲稀有金屬板塊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3日電 今日早盤,天齊鋰業(002466)大漲7.56%,報25.04元,成交額101324萬元,換手率2.82%,振幅5.37%,量比7.03。天齊鋰業所在的稀有金屬行業,整體漲幅為2.32%。
  • 天齊鋰業:「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進展情況
    天齊鋰業:「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進展情況 時間:2020年02月03日 22:21:45&nbsp中財網 原標題:天齊鋰業:關於「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進展情況的公告股票代碼:002466 股票簡稱:天齊鋰業 公告編號:2020-021 債券代碼:112639 債券簡稱:18天齊01 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 「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進展情況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準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