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目前鋰電池在鋰應用中佔比在56%,因此行業增速低於新能源車和鋰電池等行業增速,2019年需求量在29.8萬噸LCE,2020年因疫情等原因增幅不大,約需30多萬噸,預計到2025年有超過70萬噸的需求量,複合增速在20%左右。
目前因碳酸鋰價格持續走低,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已跌至4.1萬元/噸左右,跌破澳洲幾個高成本礦區的價格,因此Bald Hill 和Wodgina 停產,Pilbara和Cattlin減產。
因此邊際效應上會對碳酸鋰價格有所提振。但目前因前期擴產和疫情原因,鋰鹽的庫存仍然較高,(2020年一季度仍有4.2萬噸庫存)。而且南美鋰鹽因價格成本低,仍有部分擴產計劃和行動。
泰利森因在西澳成本最低,礦石品味最高,所以仍然有擴產。(二期擴產目標28萬噸LCE)。
因此,鋰鹽市場短期不會出現供求短缺情況。一旦市場價格回暖到西澳高成本礦的成本區以上,礦山可以短時間內重啟生產。
市場不會出現2017年的價格飆漲情況。考慮到南美和澳洲的眾企業擴產計劃(推遲居多),總體市場價格難言有大的上升空間。
這不僅需要企業具有價格成本上的優勢,在生產技術方面也需有優勢,才能綜合提高企業競爭力,而天齊鋰業在西澳兩條氫氧化鋰生產線的問題恰恰會加重人們對其生產技術方面能力的疑慮。
天齊鋰業優勢是有最好的鋰輝石礦51%股權,有最優質的鹽湖礦SQM 25.87%股權。使其有最核心的成本優勢。
天齊鋰業產能:2.9萬噸碳酸鋰 5000噸氫氧化鋰產能。
贛鋒鋰業產能:4.05萬噸碳酸鋰 3.1萬噸氫氧化鋰產能,新餘5萬噸年底投產則總產能達7.15萬噸。
縮減開支,在建工程「擱淺」為了緩解債務壓力,天齊鋰業不得不縮減開支,這導致公司部分在建項目不得不暫停、擱置。
2016年4月,天齊鋰業擬投資約3.98億澳元(約合人民幣20億元)在西澳大利亞州奎納納市投資建設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以下簡稱「西澳第一期項目」),建設期為25個月,預計2018年底完工。
2017年10月,天齊鋰業又啟動了第二期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以下簡稱「西澳第二期項目」),總投資3.28億澳元(約合人民幣16.7億元),項目建設周期為26個月,預計於2019年底完工。
2018年底,第一期項目進度為92.77%;2019年上半年,進度為99.97%。眼看就要完工,天齊鋰業卻突然改了主意。2019年,天齊鋰業分兩次將西澳一期項目總投資額增加至7.7億澳元(約為37.12億元人民幣),同時將投產時間延長
2019年12月31日。天齊鋰業2019年年報顯示,西澳第一期項目和第二期項目的在建工程帳面價值分別為35.31億元和12.56億元,佔期末淨資產比例為50.71%、18.04%。
直播亮點:
剪不斷,理還亂的國外資產……
資產1:泰利森
資產2:SQM:智利化工礦業公司(Sociedad Química y Minera de Chile S.A.)
資產3:TLK(天齊澳大利亞),系天齊鋰業全資境外子公司
以上境外資產共計187億(相當於天齊鋰業淨資產的140%!!!)
利空解讀之歷數、評估、破解:
現金流斷裂危機:帳上貨幣資金僅僅18億 ,卻有17億受限!
去年巨虧-59.83億
今年大虧上半年-6.97億
高槓桿危機:資產負債率已經高達80%之高!
高質押危機:高質押如果爆倉,將會導致公司實控人發生變化。
大股東減持壓力:實控人不斷減持,這肯定不是利好。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SQM存在被關閉的危險:據傳:SQM將被關閉。如果如此,的確是個利空,而且是個超級大利空!即便是給出補償的合理對價,也不合算。
2019業績疑雲?
西澳工程=黑洞+黑幕?
審計風云:非標準審計報告(保留意見),保留了什麼意見???
11月29日,中信銀行高達136億的巨額債務到期!
主要資產孤懸海外;
上遊斷貨及對賭違約;
超高比例擔保風險:公司擔保總金額卻高達317億!為公司淨資產的500%!
高額貸款利息負擔:2019年,天齊鋰業併購貸款產生利息費用合計超過16億元人民幣!!!;
併購資產減值風險猶存!
誠信風險!!
還有反轉的可能嗎?反轉因子有哪些?
天齊鋰業到底值多少錢?
老教授明晚(周四晚八點)開講:《志存高遠、債臺高築的天齊鋰業還能反轉嗎?》最後7個私域直播間名額:
下面是格菲資本非盈利研報星球:歡迎大家關注
1.分享格菲資本研究院公司深度研究報告;
2.每天更新【國際投行報告+行業紀要】;
3.每日分享重磅研報;
4.每周匯總100+財經報告;
5.一線調研信息共享;
6.年度數萬篇紀要分享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