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港股一圖解碼
11.16日周一,A股市場「#煤飛色舞#」行情再度上演,資源類個股表現出色。不過熱鬧當中,300億市值的鋰電巨頭002466天齊鋰業反而是逆勢大跌,差點跌停,這也讓近20萬的股東嚇出了一身冷汗。
11.17日周二,截至上午11點前,天齊鋰業一反昨日#暴跌#,開盤高開高走漲超5%,收復昨日失地。
事出有因,周末公司發布了重大風險事項進展公告。
節選:併購貸款中的18.84億美元將於2020年11月底到期,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79.35%。儘管公司已經向銀團正式提交了調整貸款期限結構的申請,但目前尚在審批中,存在貸款到期未能成功展期而公司無法及時、足額償付導致違約的可能性。
#財華社#《港股解碼》20年原創王牌欄目,近日發表中,提示了行業風險;
《財華洞察|熟悉的陌生人!天齊鋰業,下一隻出清的行業白馬股?》原文
部分節選內容:
緣起:#蛇吞象#式收購
天齊鋰業的發家壯大,離不開它的兩次蛇吞象式併購。
1997年,天齊鋰業的創始人蔣衛平下海創業,主要從事礦物進出口。在創業之前,他有十年的農機公司銷售經驗。2004年,蔣衛平接過了四川當地一家小型縣辦鋰鹽加工廠射洪鋰業,並將其該改名天齊鋰業。
當時的天齊鋰業總資產只有7000多萬元,累計虧損達6232萬元。
蔣衛平接手天齊鋰業之後,公司經營情況有所好轉。2007年至2010年,天齊鋰業的營收都在3億元上下;因為鋰鹽價格波動,扣非淨利潤從6402萬元降至3295萬元。
2010年10月,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當時的天齊鋰業已經是國內鋰礦加工行業龍頭,但較國際上的同行競爭對手還相差甚遠。
上市之後,天齊鋰業開始插上融資併購的翅膀展翅高飛。2013年,天齊鋰業作價30.41億元收購其上遊供應商泰利森51%股權。泰利森擁有西澳大利亞格林布希鋰輝石礦藏。
收購完成之後,從2014年至2017年間,天齊淨利潤立竿見影地從1.31億元升至21.45億元,資產負債率仍保持了50%以下。
2018年,#天齊鋰業#以更高的價格(40.6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9億元)收購智利礦業化工公司(SQM)23.77%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截止2017年底,天齊鋰業帳面貨幣資金只有55.24億元,顯然不足以完成該筆交易。於是,天齊鋰業只得加槓桿從境內外銀團融資35億美元,完成了該次收購。
收購完成之後的2018年,天齊鋰業的營收增長至62.4億元,歸母淨利潤為22億元,市值超過800億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行業大白馬,一度被稱為中國「鋰王」。
只不料#鋰礦#行業隨即進入下行周期,天齊鋰業高價併購買回來的竟然是一個隨時會引爆的「雷」。
財華社《港股解碼》20年原創王牌欄目
《財華洞察|熟悉的陌生人!天齊鋰業,下一隻出清的行業白馬股?》
歡迎點擊原文查看全文深度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