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的柳傳志和34歲的聯想:「蛇吞象」背後的故事

2020-12-02 中華網財經

原標題:

74歲的柳傳志和34歲的聯想

74歲的柳傳志還是那個柳傳志。

這些年只要一出面,柳傳志總被打上鮮明的企業界教父標籤,即使他本人再三婉拒這個稱號。

不可否認的是,他和聯想一路走來的歷程更多被解讀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的成長縮影。

40年前,1978年那個歷史轉折點上,柳傳志還在中科院繼續已經做了十幾年的研究。雖然此前連續得過幾個獎,但是做完以後並沒有轉化為實際產品。

1984年,聯想從中科院計算所一間12平方米的傳達室起家,已經40歲的柳傳志終於把自己投放到一個完全不可預知的人生軌道當中。

在古稀之年作為聯想控股董事長成功推動聯想控股整體上市。

他總愛說幸運,對自己也對他那個年齡段的中國人。「我開始辦公司的時候已經40歲了,當時並沒覺得歲數大,但如果真要是50歲了可能就弄不動了,但結果正趕上時代。」

「蛇吞象」背後的故事

雖然聯想集團已經逐步擺脫對單一PC業務的依賴,但PC毋庸置疑還是當下聯想集團的支柱業務。

而這背後,併購一直是聯想集團擴大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之一。

公開信息顯示,2004年聯想集團收購了IBM的PC業務,2011年收購德國Medion AG和日本NEC PC業務。去年11月,聯想集團依舊通過這種方式收購了富士通的PC業務。

但這條併購稱霸之路的第一步邁出得並不容易。

2004年聯想集團併購IBM的PC業務一度被視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真正國際化的標誌事件。

據柳傳志回憶,對於這筆交易比較勇敢、積極去做的其實一直包括楊元慶等在內的聯想集團管理層,他們更堅決更堅持。

而聯想控股是聯想集團的大股東,併購與否是由大股東和董事會決定的,作為聯想集團的董事長的柳傳志有拍板權。

但很長一段時間,柳傳志都沒有表態,即使聯想花重金聘請作為顧問的麥肯錫和高盛都認為這項併購能成,但大部分股東還是持反對態度。

最終,柳傳志宣布並不併購暫時不做決定,讓高盛和麥肯錫繼續做調查,要深入地和管理層一起把風險梳理清楚。

「反覆權衡了解後,我相信博一把可以有五成勝算,萬一不行,提前部署的其他多元化業務也會逐漸起來的。」柳傳志最終落定的這一「蛇吞象」的併購的確曾助力聯想集團迅速打開PC市場。

根據Gartner數據,2012年10月聯想集團PC出貨量首次超越惠普登上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此前,惠普已經連續24個季度保持著全球PC市場第一。在其後的數年間,聯想集團的市場佔有率多數時候穩定在PC市場第一。

但當年讓柳傳志再三猶豫不敢拍板的風險在交易完成後的幾年內一度左右了聯想集團的命運。

對於2008年的再次出山,柳傳志後來給出的解釋是,「業務問題其實楊元慶處理得非常好,他的能力在業務上比(當時)做CEO的那個美國人看法更正確,但是怎麼能夠讓那些董事信任楊元慶,主要還是中國人跟美國人的關係問題。」

據柳傳志回憶,當時眼看著市場逐漸削弱,楊元慶主動向董事會提出要親自領一支隊伍開發產品。但這反而引起了董事會外國董事的不滿,因為這會把成本大幅度提升,以前的優勢就沒有了。「後來,我採取了具體辦法,就是我自己出來,再擔任董事長,我和楊元慶配合。」柳傳志稱。

相關焦點

  • 柳傳志 二十年馭人成就柳氏聯想
    短短兩年,一批20多歲的年輕人就這樣被柳傳志「拔」到重要的管理崗位上接受鍛鍊和考驗,孫宏斌試圖「越位」成「諸侯」,柳傳志「挽救未果」,毫不留情地將他「投入大獄」。楊元慶、郭為「言聽計從」,終於「碩果纍纍」,被柳傳志扶上戰馬。
  • 二十年企業家--聯想總裁柳傳志
    「  在我為了寫《大變局》這本書研究柳傳志的時候,我發覺,這是一個在外人面前非常謙和、經常講「我、聯想什麼時候有過什麼問題」的人。那次交談,他就提到,聯想創業早期,和四通在同一棟辦公樓辦公,為了比誰掛在外面的招牌大,弄得面紅耳赤。柳傳志和外人的這種談話風格,無形中是在自己「降低」自己。也正因為此,和他在一起,你絕對感受不到來自他的聲名與威望的壓力,柳傳志「低」的這一步,讓你海闊天空。
  • 柳傳志(聯想集團):正在成為一個符號(附圖)
    不但有個人的技術,更有戰術的配合……」  平滑層  高爾夫、足球……柳傳志現在有時能盡興地對記者聊不少他半退後的「美好生活」。雖然聯想仍然牽動著他的喜怒哀樂,但柳傳志已經不太了解聯想下面的具體運作情況了。2000年4月,他率聯想執委會,向外界宣布了聯想分拆為聯想電腦和聯想神州數碼兩家子公司的消息,給聯想內外打了解決聯想「接班人」問題的預防針。
  • 聯想柳傳志:我們做東西有可能局部超過蘋果
    新華網瑞士達沃斯1月29日電(記者郇公弟張越男)「目前聯想首先要活命,然後看準時機再來超越。我想這可能是中國人特有的思路,也是由於我所受教育的緣故。我從來都是循規蹈矩。」在2011年達沃斯論壇期間,聯想控股董事長兼總裁柳傳志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 改革開放傑出貢獻人員先進事跡:柳傳志
    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柳傳志——把技術成果變成生產力(改革先鋒風採)回顧30多年的高科技產業化之路,74歲的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柳傳志(見圖,資料照片)很是感慨:「改革開放40年,我見證了中國的IT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見證了中國從相對貧窮、封閉變成今天這樣開放、富強,感到非常自豪!」上世紀80年代初,柳傳志所在的中科院計算所的主要任務是悶頭做計算機樣機,做完一個擱在那兒,再做第二個,為的是「跟上世界先進水平」。
  • 柳傳志退休:一代企業家的符號與傳奇
    1990年左右是聯想高速發展的時期,成立了聯想的柳傳志,除了搞好公司內部管理之外,他還要費盡心思為聯想找到更多的資金,因為如果只靠自己當初的本金和這些年的一些貿易積累,是遠遠不夠支撐著一個公司進行高速發展的,財務成本非常重。1994年聯想成立了微機事業部,柳傳志全力支持29歲的楊元慶執掌聯想PC。
  • 25歲成最大計算機公司接班人,30歲在獄中過生日,40歲叱吒地產界
    1/被柳傳志看中,25歲成中國最大計算機公司接班人孫宏斌是山西人,畢業於清華大學,畢業之後就開始到聯想集團上班,聯想集團當時可是中國國內最大的計算機公司,對畢業生的吸引力可見一斑。孫宏斌木訥不善言辭,但是幹起活來紮實,認真,拼勁十足,為了達到一個目標敢於不擇手段。
  • 京東劉強東、聯想柳傳志,江蘇企業家身上的蘇商思維有哪些獨到之處?
    柳傳志,出生於江蘇鎮江,曾任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總裁、董事局主席,2011年11月2日卸任。柳傳志1966年畢業於西北電訊工程學院(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後任職於國防科工委十院十所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北京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聯想集團前身)創始人之一。1988年創建香港聯想。1997年北京聯想與香港聯想合併,柳傳志出任聯想集團主席。2000年1月被《財富》雜誌評選為「亞洲最佳商業人士」。2004年柳傳志辭去聯想集團董事長職務。
  • 聯想扭虧 柳傳志滿意楊元慶執行力
    聯想集團主席柳傳志對業績表示滿意,並表示:「這些表現和進步都是執行了預定戰略的結果。」三個財季虧損後的首次盈利「聯想第二季度個人電腦銷量同比上升17%,而同期全球整體市場增長率為2.3%。全球份額上升了1.1個百分點,大約是8.9%,達集團併購IBM以來的最高點。」聯想財務長黃偉明11月5日對外表示。
  • 任正非、柳傳志和施振榮,IT大佬生於1944
    聯想、宏碁和華為,作為中國IT企業的代表,都有著自己的鮮明個性,而這也與其創始人風格有著一定的關聯。有趣的是,聯想、宏碁和華為的創始人柳傳志、施振榮、任正非,這三位蜚聲世界的中國IT界大佬,都出生在同一年——1944。
  • 聲稱能治百病 74歲老太太連續40年每天喝10罐可樂
    在韓國有一位74歲的老太太從34歲開始 ,每天都喝10罐可樂,40年來竟喝下15萬罐,她甚至認為可樂有治百病的功效。但最近她接受了健康檢查,卻發現了令人吃驚的結果。
  • 柳傳志:楊元慶學習能力很強,聯想集團今年的調整有深意
    聯想控股的主業包括兩大類,分別是戰略投資和財務投資。聯想控股董事會主席柳傳志稱,「股價問題是我心裡感到不安的問題,我們上市的時間段那麼好,不少朋友出於對聯想控股的信任買了股票,跟著就遇到股市整體下跌,除了市場環境不好外,聯想集團的業績也對我們有影響,但是我們還有其他幾個『柱子』在認真成長,我們在老老實實、腳踏實地、認真幹活,相信未來會好起來的。」
  • 人人都懂的四象限法則,柳傳志用來幫聯想「拐大彎」
    來源:中國企業家人人都懂的四象限法則,柳傳志用來幫聯想「拐大彎」柳傳志曾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說過,聯想應對不確定性的辦法是「拐大彎」,如果沒做到這點,聯想早就死了。那麼,「拐大彎」是什麼獨門武器呢?對於這個問題,在商海裡摸爬滾打數十載的柳傳志有著自己的心得。柳傳志曾在2015年出席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時,暢談聯想一路走來如何應對各種考驗和難關:「聯想積極應對不確定性採取的辦法是「拐大彎」,未來有可能往哪個方向走提前要把彎慢慢地拐過去。這和開車一樣,拐死彎是要摔的,所以要提前動作,如果聯想不是2000年開始做非相關多元化的準備,聯想就死定了。
  • 36歲的聯想回頭看,儘是18歲的影子
    一、從PC硬體的長城,到手機越野的長徵說起聯想,可能在大多數用戶的第一印象中都是那個「賣電腦的」,在80年代柳傳志帶領10名從屬一頭扎進計算機領域之時,可能沒人會預料到這個名為legend的企業能夠成為後來中國的PC界的一哥。
  • 民間故事:貪心不足蛇吞象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22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咱中國有句老話,叫「貪心不足蛇吞象」,意思是在形容一個人過度貪婪,最後遭了報應。男人回到家就和妻子說了,妻子覺得這只是個傳說,不一定為真。今日正好是小兒子生日,試試倒也無妨。於是夫妻倆便開始準備。男人將家裡木推車修好,將4歲大的小兒子放在車裡,其餘孩子就跟在夫妻倆身後。「爹、娘,咱這要去哪呀?」其中一個兒子問道。
  • 75歲柳傳志退休,給自己打98分;北向資金持續買!買!買!科技股成幸運...
    3、"教父"柳傳志正式官宣退休,寧旻成聯想控股新任掌舵人12月18日晚,聯想控股(3396.HK)發布公告表示,聯想控股董事長、執行董事、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卸任公司董事長及執行董事,將擔任聯想控股名譽董事長、資深顧問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成員。聯想控股執行董事、總裁朱立南卸任公司總裁之職,將繼續擔任聯想控股董事,並任董事會戰略委員會成員。
  • 從聯想到CRVA,倪光南35年造芯路,為何開花容易結果難?
    柳傳志「三請」倪光南 在1994年之前,柳傳志和倪光南相處甚歡,兩人的關係猶如劉備與諸葛孔明。仔細回溯,會發現,柳傳志請倪光南出山也頗似劉備三顧茅廬。 1984年12月,聯想剛成立一個多月,柳傳志一行人即敲開中關村計算所主樓322房間,那是倪光南的辦公室。
  • 央視女主播史小諾出書 講述「遇見大咖」的故事
    原標題:央視女主播史小諾出書 講述「遇見大咖」的故事 備戰節目第四季的同時,史小諾出版了其首部隨筆集——《40而立,也不晚:遇見大咖背後的故事》。在書中,史小諾講述了大咖們鮮為人知的閱歷和「小咖」40而立的奮鬥史。11月29日晚,史小諾攜新書受邀參加企業家潘石屹主辦的節目——潘談會,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助陣現場,三位嘉賓就「遇見大咖 遇見自己」話題展開火熱對談。
  • 27歲高顏值女生成浙大女博導:你不努力,拿什麼和別人拼?
    5歲上小學,10歲上初中,16歲參加高考。之後,考入浙江大學、畢業後前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畢業,從事博士後研究。 6年裡,發表國際權威期刊論文20多篇。 27歲當上博導,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她指導的博士生甚至只比她小3歲。
  • 聯想柳傳志:中國不是科技弱國 網際網路、電腦、手機、高鐵領先
    對於這個問題,聯想創始人柳傳志周末在第二屆全國青年企業家峰會暨京津冀青年經濟領軍人物創新發展大會上表示中國確實不是科技強國,但也不是科技弱國。柳傳志指出,中國的網際網路服務,電腦、手機、高鐵以及軍事領域等某些項目,都居於世界領先的地位,這都是怎麼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