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動畫曾是日本動畫最爛作品的代表,也使他跌落天才的神壇

2020-11-27 騰訊網

7月18日,京都動畫第一工作室發生了人為縱火案,部分人也將視角放到曾經往死裡噴京都往死裡噴的山本寬。作為一個不斷給老東家潑髒水的監督,其人品一直都讓人不齒;不過,其想證明自己的夢想倒是令人認同。然而理想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山本寬的努力並沒有得到相對應的成績,甚至製作出了曾經的日本動畫史上最爛作品《分形世界(Fractale)》。那麼《分形世界》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動畫,山本寬究竟做了什麼讓這作品暴死,甚至口碑奇差;本次我們就來聊聊這部曾經的歷史之最。

山本寬的高調與最爛之作

山本寬,業界知名監督,依託於京都當年的成名作品《涼宮春日的憂鬱》走紅,其作為演出監督推出的涼宮舞時至今日依然被不少人熟知。其在《幸運星》中獨立監督前4話後因各類問題被迫換將,自此離開了京都動畫。自負的山本寬在離開京都後開始依託於其他工作室製作動畫,但基本收效都不怎麼樣,而且此人知名的嘴臭,也得罪了不少人。隨著其信用透支的加劇,曾經的天才也變成了只會在社交網站上指著《輕音》罵廢萌,日本動畫要完的噴子。

或許是為了自己真的很優秀,不是吹的。山本寬在《神薙》與《黑巖射手》之後推出了純原創的動畫《分形世界》,從其性質來看,寬哥確實有向日益增多的改編作品開炮的野心。然而我們之前說過,山本寬的信用評級早已經破產,其結果便是阿宅們的不信任,也因為這個不信任,山本寬立下了作品成績不行就隱退的軍令狀。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分形世界》不僅收視率只有0.4%,其圓盤搭載黏土人偶發售居然只賣出了883份;以當時動不動銷量2000份以上的圓盤市場來說,成績簡直不堪入目。有《IS》明明沒什麼內容但銷量爆炸的「名作之壁」在前,《分形世界》不但收穫了最爛之作的頭銜,也成為了計量單位,一部《分形世界》=883=1山本寬;銷量低於1寬就證明動畫的成績很失敗。

《分形》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在具體談到這個作品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這部動畫講了什麼故事。這是一個以架空的未來為舞臺的幻想世界。在千年前,修道院建立了「Fractale System(分形系統)」,它的出現使得人類不在需要工作就能生存下去,從而達到踏足於樂園之上的目的。在分形系統持續千年的作用下,人類開始遺失了最原始的勞動能力,必須依靠系統才能得以生存,且習慣了用虛擬形象彼此生存。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教會無條件的信奉與推崇,如果你的行為與思想不利於系統,那麼你將被周圍人所排擠。

千年之後,在大量數據作用下分形系統開始逐漸不受控制且有崩潰的趨勢。散漫少年克萊因在某天拯救並邂逅了芙琉妮與虛擬人偶妮莎,而兩位少女則是分形系統重啟的關鍵。因為芙琉妮與妮莎的出逃,教會的重啟計劃不得已被延後,並對主角等人展開了追捕;而與教會對立,認為分形系統毀滅了人類文明的武裝勢力遺失千年也將目標打到了二女身上。一個圍繞人類的文明形成與毀滅的故事在少年觸及少女的時刻就已然開啟?少年與芙琉妮的選擇將決定兩個勢力與人類最終的歸宿。

《分形》的特色與承載的野望

其實從介紹中我們可以發現《分形世界》本身的世界觀與設定是非常出色的,早在動畫先行資料披露時就能感受到類似《1Q84》與《1984》的氣息。作品所呈現的世界也確實如此,《分形世界》中人們可以不用勞動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不需要為生計發愁,沒有特定的不動產束縛,想要漂移到哪裡,通過系統眼鏡與電子人形就可以達到一切目的,與自由的天國別無二致。不過,光鮮的外表下也有其黑暗一面,其名為牢籠。

《分形》的世界可以判定成由網絡形成的巨大囚籠,為了得到享樂標準,人們不得不出賣自己的肉體、DNA以及思想並植入晶片通過大數據的手段上傳至分形系統。分形系統的數據建立使得教會更好與更方便的對人類進行統一管理與圈養。當然,分形系統接受數據會出錯,且人類思想隨時會發生變化,為了更好的穩定,通過雲共享實現的補丁服務「星之祭」就出現了,而其目的就是補丁服務與思想統一。如果有人長期不接受思想維護,那麼它將被拉黑且被他人排斥。隨著這類人的增多,部分人們覺醒了,發現自己被圈養,且喪失了原本作為人類與生俱來的各種本能與技藝;其進一步影響便是戰爭的發生。而隨著數據繼續增加,分形系統自身也開始出現問題,為了實現重啟,以妮莎、芙琉妮為本體的大量人造人誕生,男主角所遇到了妮莎只是其中一位。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整部《分形世界》可以說是一場圍繞著,文明自由、思想進步的幻想大作,如果世界觀做得好可能媲美《攻殼機動隊》。

同時在這部作品中,我們也看到屬於山本寬的理想與野望,山本寬在製作《分形世界》的期間,業界處於一個過渡期,女性角色賣肉賣萌的動畫普遍能獲得觀眾好評,輕小說作品開始成為動畫改編的主流,而原創動畫出於資本與風險的考慮逐漸淡出主流市場,偏偏廢萌與輕小說改編都沾邊的《IS》還好評如潮。《分形世界》作為一部原創動畫出現,可以說從開局就不被看好,逆時代而行;其開局形象便是標準的救國派形象,企圖修正動畫行業正常的環境。

回到作品,劇中弓美好生活給人類帶來麻痺與宅化的教會形象其實就隱隱透露出廢萌動畫暗喻氣息;阿宅從作品中找不到給養反而越發廢人化又不自知的情況讓山本寬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同時,作品當中還有許多角色與機械設定一定程度上借鑑吉卜力動畫風格,所以我們在享受各種場景描寫時,總會有種宮崎駿的烙印在其之上。當然,這也多少有點借勢壯膽的意思在其中、「我堂堂天才製作人多優秀,吉卜力也站在我一邊,這一刻我無所畏懼」。可以說山本寬當時立下軍令狀,不論是否作秀,但證明了其初心,迫切想證明自己不是別人眼裡長不大的孩子,想得到前輩的認可。

是什麼讓出色開局走向了幻滅

如前面所述,從《分形世界》本身的設定來說,這部作品的開局是不錯的,甚至在某些人眼中吸引力十足充滿哲學意味;那這款作品為什麼會變成人人詬病的爛作?其實,這跟整個動畫製作團隊有關,系構、故事原案以及作為監督的山本寬都逃不了干係。

首先是畫面問題,雖然《分形世界》在畫風上借鑑了吉卜力動畫的風格,但也只是部分內容而已,所以在動畫播放時總會有種兩種風格作品被強行糅合的詭異感。同時,吉卜力的風格出色也有賴於全手繪的支撐,然而山本寬家的小工坊明顯無力支撐開銷,所以我們看到了四不像的糅合風格,動不動走形的人物原畫……再加上動畫的OP簡約到你連人物和內容都不能大致理解,實在不知道如何吸引觀眾。還有一點需要吐槽,山本寬總是批評其他動畫賣肉賣萌,結果自己的版權繪以及動畫賣肉比誰都乾淨與極致,諷刺意味濃厚。

《分形世界》的故事想表達的內容是很強的,但動畫實際為我們展示出了怎麼樣的故事呢?首先男主邂逅了女主二人,在分形這個世界體系還沒有完全交代的時候;男主和女主2號莫名其妙就被抵抗組織給綁架了,然後還非常好人般帶自己去遠離系統的地方去體驗人類本該有的生活;告訴你分形系統的險惡,之後反抗組織還是沒告訴你更完整的世界觀體系就點燃戰火與教會打起來了。面對這情況,男主的選擇不是站邊而是跑去找自己一見鍾情的女主1號……然後就在旅行中和反抗軍建立了友誼???之後為了救女主1號,男主跟著反抗軍突入了教會,反抗軍首領莫名其妙就選擇和教會首腦同歸於盡,而其餘人掩護男女主三人重新合流後,分形系統就重啟了???然後就大家開開心心迎來結局???

動畫所展現給觀眾的就是這麼個蛋疼的故事。動畫大概的框架,和這蛋疼的結尾毫無疑問與作為的故事原案的東浩紀脫不了關係。東浩紀雖然有寫過小說,但其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小說作家,更多意義上他算是一個哲學方向的評論家,與二次元的交集也不過是社會觀察而已,對阿宅的愛好多少情況還是有著偏差,《分形》本身的框架並不是針對阿宅群體創作,所以結尾反抗軍犧牲代價慘重,分形依然存在。可以說,東浩紀想給阿宅看的是一場可悲且無用的反抗之旅。

在故事原案給出基本設定與框架後,系構的岡田磨裡就要負責將內容填充入框架使其成為完整的故事。然而,岡田磨裡這人雖然有幾款知名的作品當金字招牌,但其眼界有限,且把控能力不足,往往也會出現劇情節奏混亂的情況,《鐵血的奧爾芬斯》便是實例。《分形世界》中,我們明顯能感受到故事節奏的失調,前期世界觀沒講清楚,男主就與反抗軍踏上尋妹之旅,最終的故事結局更是用2話草草略過,其中大部分表現出的是男主女主的旅行見聞。從後續的漫畫版中我們能看到,分形的故事是飽滿的,感情戲也豐富殘酷,相比之下動畫故事實在不怎麼樣。

這種故事與結尾的蒼白我們雖然可以把鍋甩給只有11集的大勢所趨,但故事節奏的主次不分毫無疑問是岡田本人需要背主要的鍋。在岡田暴走後沒能控制住劇本發展,原案的東浩紀與監督山本寬則要負一定責任。特別是山本寬,作為監督的山本寬在內部故事已經出現暴走的情況下,沒有去做到自己監督的責任,反而與網民展開罵戰甚至與東浩紀鬧矛盾,實屬不智。山本寬在退出《幸運星》製作組的時候,對「還未到境界」的評論耿耿於懷,但時至今日來看分形這個成品,毫無疑問,這話說的很對,山本寬確實有小才但沒有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身故事展出效果破破爛爛的情況下,動畫本身還踩了個巨雷,女主父親遇到女主後檢查女主某私密處第一次象徵是否存在的劇情。日本阿宅本身就是一群玻璃心的群體,這個劇情的出現毫無疑問擊穿了阿宅們的最後防線,將動畫口碑推入深淵底層。或許對岡田來說,這只是她以往作品中常會出現的惡趣味表現,而山本寬只想噁心下阿宅;但他們卻沒有考慮過自己動畫口碑搖搖欲墜的事實;最終的結果就是就算買盤送手辦,這個作品依然沒幾個人選擇購買,成功進入大暴死狀態。

曾經的爛作在現今環境

《分形》的出現毫無疑問用現實給了自詡天才的山本寬一個響亮的巴掌,讓其從神壇上掉了下來。然而不能否認的是,山本寬對動畫市場的環境前景看法是有很強前瞻性的。其在當時已經明顯感覺到了原創動畫的弱勢情況,同時對輕小說改編作品與廢萌動畫的痛斥是不無道理的。時至今日,我們再來看《分形》,儘管作品依然很爛,但你會發現這部作品卻不在墊底,比爛是綽綽有餘。曾經883的銷量屬於業界之恥,2000份就算成績不佳;反觀今日,100盤不到的作品都不算稀奇,1000不到更是大有人在;至於改編作品呢?不管是不是低劣的廁紙,給個項目就做,哪怕低劣成了PPT都能拿到資金。山本寬的話,某種意義上已經一語成讖,《分形》也是時候摘掉最爛的可恥之帽,而這某種意義上也算是一種對市場的諷刺了吧。

相關焦點

  • 日本動畫圈銷量最差的動畫,自己追的爛番流著淚也要追完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日本動畫圈有「名作之壁」這個梗,來形容沒有超過《無限斯特拉託斯》的銷量的動畫都稱不上「名作」,也有用「一寬」來嘲諷動畫銷量的差,這裡一寬特指僅僅883張的銷量的《分形世界》。
  • 辣醬之外,是什麼讓這部動畫豆瓣評分高達9.8?-虎嗅網
    1998年就消失了的東西為什麼會出現在2017年的動畫中?除了味道之外,什麼讓它如此重要?事實上,這些問題關係到《瑞克和莫蒂》這部片子最本質的主題。邪惡天才Rick——和他的四川辣醬《瑞克和莫蒂》(R&M)是由賈斯汀·羅蘭德與丹·哈蒙共同創作的一部科幻題材動畫劇集,主要講述憤世嫉俗的瘋狂老年科學家瑞克·桑切斯,和他愚蠢懦弱的孫子莫蒂·史密斯的探險故事。
  • 日本首相指定的優秀動畫,宮崎駿的接班人,細田守和他的動畫之路
    ,在那篇文章中,我簡述了「宮崎駿的接班人」、「被宮崎駿背叛的男人」細田守先生與宮崎駿,與吉卜力之間的恩恩怨怨,也講到了他的作畫手法以及幾部代表作品:《數碼寶貝大冒險》、《海賊王 狂歡男爵與神秘島》和《穿越時空的少女》。
  • 這部動畫的原作者曾寫出過日本版的《呼嘯山莊》,動畫實屬佳作
    在二十一世紀初,《文學少女》常常被稱為最接近經典文學的輕小說,而《Gosick》則是出自直木獎得主櫻庭一樹之手。這兩部同是十數年前的作品,如果拿來和當下的各種Web小說對比,那的確堪稱是"經典文學"。同年5月,由BONES,也就是骨頭社操刀的《Gosick》動畫版正式開播。這部由櫻庭一樹的原作改編,由岡田麿裡擔任編劇的動畫,其模樣想必有的觀眾都已經能猜個大概了。首先正如本文標題所寫,《Gosick》雖然是一部帶有推理標籤,也帶有豐富推理元素的作品,但它的內核卻並不在推理上。
  • 史上最爛動畫公司製作了一部神作?
    雖然引起了不少的話題度,但是動畫製作公司NAZ,卻是收到了日本網友的口誅筆伐,一時間,口碑跌落谷底,似乎NAZ這家公司便是爛片的代名詞。而B站UP主雖靠著吐槽這部片子賺取流量,但言語之中,卻是有著透露著鄙夷。畢竟無論在什麼行業,唯有實力才能贏得尊重,不然只能落為笑柄。
  • 豆瓣9.0+爛番茄100%的成人動畫,傳奇動畫人獻上史前殺戮盛宴
    曾為Cartoon Network電視頻道創作了多部優秀動畫劇集的老牌動畫人,代表作為《飛天小魔女》《德克斯特的實驗室》《武士傑克》的俄裔動畫導演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時年50歲),
  • 【安利】天氣之子:新海誠,下個作品決勝負。最新資料視覺圖公開
    雖然《你的名字》這個IP已經被國內小編用爛了~但是還是會成為一個標誌性的一部作品吧。而就在最近!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大型電影製作公司東寶株式會社宣布,新海誠導演最新動畫電影《天氣之子》將於明年7月上映。這也是其自2016年《你的名字》之後再度推出新作!而且近期還放出了宣傳圖!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最新截圖公開,7月19日上映。
  • 日本動畫產業漫談
    上周周日,動畫電影《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後簡稱《鬼滅》)成為了日本歷代電影票房收入排名第一。其實這一部電影能夠成為第一,在現在看來是很難的事情。首先他是一部偏粉絲向的電影,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故事,是在TV動畫的基礎上面承接的故事,所以想更好享受這部電影的話首先至少要對於之前的情節要有所了解,這就是第一個門檻。
  • 日本導演拍美國動畫,怎麼就「串味兒」了?
    今年3月29日官方就曾發布由Studio Deen(代表作:《浪客劍心》《昭和元祿落語心中》)製作的短片《武士與將軍》,雖然人設與畫風基本沿襲原作,但這部致敬《帶子雄狼》的短片有著濃厚的日本「劍戟片」風格,包括凌厲的動作設計與剪輯。為什麼這些經由日本動畫製作者創作出來的短片,與《瑞克與莫蒂》原作風格相去甚遠呢?
  • 30多年前,日本動畫片中的媽媽們
    咪咪流浪記   上世紀70年代,日本在「二戰」時產生的遺孤長大成人,有些人走上了文藝創作之路,於是,出現了一批展現童年失母之痛或母子情深的影視作品,其中不乏一些感人至深的動畫作品。  時間:1975年  出品製作:東映動畫公司  中國播出概況:上世紀80年代共引進104集(原劇為296集)  作為地方臺引進的第一部長篇電視動畫片,《聰明的一休》曾是中國「70後」「80後」最難忘的童年記憶。然而,縱使每集都有妙趣橫生的場面逗得觀眾開懷大笑,但都難掩本劇貫穿始終的「舐犢情深」主題。
  • 日本動畫最燃作畫締造者!
    他來了 他帶著新作《BNA》來了 說到扳機社的這部最新動畫,成長在東京都保谷市,出生於1971年,與今石洋之同齡,是日本的動畫監督、動畫師、插畫家。
  • 宮崎駿退隱後誰來領軍日本動畫
    宮崎駿退隱後誰來領軍日本動畫從上世紀80年代延續至今,宮崎駿和他的吉卜力動畫工作室創作了不少經典作品。隨著宮崎駿正式宣布退休,誰能在他之後繼續高擎動畫電影的大旗?請看當下日本動畫界最具代表性的十位大將。
  • 這9部經典動畫,其實就是巨型機器人作品的發展史
    對於當時的很多日本民眾來說,《鐵人28號》這部作品的出現,讓他們從二戰戰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並逐漸樹立起了對文化以及科技方面的自信,由此開啟了巨型機器人作品的創作浪潮。後來在橫山光輝家鄉神戶市的一座公園內,當地政府設立起了一座高15.6米的「鐵人28號紀念像」,以此來紀念這部偉大機器人動畫所作出的貢獻。
  • 中國最「貴」的海報設計師操刀,再造日本動畫電影票房新紀錄!
    這部漫畫在2009年曾獲得第38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優秀獎和第13屆文化廳媒體藝術祭漫畫部門優秀獎。這部漫畫無論是畫風還是想像力都達到了令人驚豔的成程度。從深不見底的海洋到浩瀚無垠的星辰,從探討生命的起源,到宇宙關係的哲思,這部漫畫承載的內容讓我覺得早已經超出了漫畫的範疇。甚至讓我覺得這是漫畫界的《2001太空漫遊》。
  • 上影節這部成人動畫是核彈級的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已經公布了好幾部經典日本動畫片的放映消息,分別是:《阿基拉》、日本電影史上第一部動畫長片也是今年坎城電影節經典修復單元入選影片零時差到SIFF放映的《白蛇傳》、《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死與新生》、《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Air/真心為你》、《金星戰記》30周年紀念版。
  • 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爆棚的秘密
    《千年女優》是2001年上映的一部動畫電影它的導演是在日本可以算作中生代的、正處於盛年期的導演今敏,但他非常遺憾地在2010年就英年早逝了。今年的北京國際電影節也展映了他的兩部作品。這是日本動畫所取得的成功,對中國動畫的一種可供借鑑的經驗。尤其是由《攻殼機動隊》這個案例,我還想到另一個富有啟示性的經驗,就是日本動畫如何作為一套成熟的文化創意產業來運作。事實上《攻殼機動隊》這部動畫電影,改編自漫畫家士郎正宗所創作的1989年到1991年連載的一部漫畫作品。
  • 推薦:類似《罪惡王冠》的動畫有哪些?
    5.來自新世界這部動畫算是我的個人神作經典錄中的一員。其故事的世界觀鋪寫也是我見過最牛逼的作品。其動畫全集25集,作者用了20集的時間作為鋪墊,只為構成一個完整的世界觀,並用最後5集的時間直接讓這部作品得到升華。看完整部動畫我的內心遲遲不能平靜,其動畫所表達出來的各種意味深長的情節都值得我們去思考。
  • 據說《蘋果核戰記》是每個做動畫的當年都看過的一部CG動畫
    2017年是日本動畫誕生100周年作為動畫電影生產製作的大國,其動畫電影在發展歷程中逐漸擁有了自己的特色。日本導演鹽田曾在一次採訪中表示:除了日本,基本上所有的國家都認為動漫是「小孩子看的東西」。幸運的是,在日本沒有這種束縛,一開始日本的動畫就是面向成年人的,從發展的結果來看,日本的動畫涵蓋了各種類型和年齡層。
  • 這部動畫電影直接影響了《環太平洋》,巨型機甲從這裡起源
    《魔神Z》沒想到,機甲電影的始祖《魔神Z》居然在中國內地公映,《魔神Z》又叫《鐵甲萬能俠》,一部腦洞大開的動畫片,動畫劇集在上個世紀90年代曾風靡東南亞,這部《魔神Z》是最新的動畫電影版。吉爾莫德爾託羅坦言,是《魔神Z》等一系列日漫給予了他創作的靈感。今天來看《魔神Z》,果不其然,片中機甲的設定果然超前,這部日漫最早是1970年代誕生,為後來的科幻作品提供了無數的靈感。今時今日推出的最新版動畫電影,讓人在此感受到了巨型機甲魔神Z的無限魅力。
  • 國產電視劇強風吹拂,碰瓷同名日本動畫?動畫迷快崩潰了
    在2018年的日本體育系動畫作品中,觀眾們在經歷了《輕羽飛揚》高開低走的體驗之後,原本以為2018年的體育系動畫比較難產生十分驚豔的作品時,2018年10月番中,有一部無論從劇情,角色塑造以及畫面方面都表現得相當出色的體育群像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