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語義學角度分析知覺經驗表徵

2020-11-30 中國社會科學網
從語義學角度分析知覺經驗表徵

2018年06月27日 17:37 來源:《社科縱橫》 作者:胡瑞娜 郭幹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摘  要:知覺經驗作為一種意識感知,從語言哲學層面看,是我們的心靈與外部物理世界的關聯及互動在語言實踐上的體現,其表徵過程就是語言從發生到建構的過程。而從語義學的角度分析,正是從知覺經驗的形成過程上去研究,從語義關聯深入到意向的構造,在對表徵語義的規範中體現邏輯的必然。區別於孤立、靜止的語詞分析方法,它是把知覺經驗的表徵問題放到關聯中去理解,讓一些不能的表徵成為可能。

  【作  者】胡瑞娜 郭幹

  【作者單位】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山西太原030006

  【期  刊】《社科縱橫》 中國人文科學核心期刊要覽 2017年第3期77-79,共3頁

  【關 鍵 詞】知覺經驗表徵 語義學分析 意向構造 指稱

 

【全文閱讀】從語義學角度分析知覺經驗表徵.pdf

相關焦點

  • AAAI 2020|通過解糾纏模型探測語義和語法的大腦表徵機制
    針對大腦語義和語法表徵的問題,我們利用計算模型將句子中的語義和語法特徵區分開,使用分離的語義和語法特徵來研究大腦對應的神經基礎。最後利用計算模型得到的語義相似性矩陣和語法相似性矩陣分別與每個腦區的相似性矩陣做相關性分析,即可以得到與語義最相關的腦區和與語法最相關的腦區。實驗結果表1給出了不同模型在語義和語法任務上的不同表現。實驗結果表明,我們提出的解糾纏特徵表示模型(DFRM)可以最大限度的區分句子中語義和語法信息,在語義和語法相似性數據集上取得了最好的結果。
  • 鄒炎炎:語義分析介紹及跨語言信息在語義分析中的應用 | AI 研習社...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語義分析也越發重要。word embedding 是很常見的 input feature,能夠很大程度地提升語義分析模型的性能。然而,對於 output 對語義分析模型性能的影響,大家的關注度卻並不是很高。
  • 語義理論新轉向:語義最小主義
    他們認為,說話人可以帶著不同的意圖說出一句話,但是句子只有一個語義內容,且這個語義內容不受任何意圖的影響,即任何意圖都不能為句子的語義內容增加什麼。語義最小主義對索引詞的處理是將它們視為表達式的具有語義統一特徵的語義類型。因此,雖然指示詞、人稱代詞等詞項具有索引性可由句法出發而對句子語義產生微弱影響,但是它們本質上是語義類型,具有語義統一特徵。
  • CVPR 2018:新型語義分割模型:動態結構化語義傳播網絡DSSPN
    如果想通過充分利用具備不同標籤集的注釋來改進一項任務,那麼以前的模型必須移除分類層,並且僅共享中間表徵。學習通用分割模型的目標與最近將不同視覺任務 [18, 36] 或多模態任務 [17] 整合進一個模型的研究有一定關聯,這些研究通常使用幾個固定的、具備特定損失函數的網絡架構來整合所有的任務。
  • 科學認知需要適應性表徵—新聞—科學網
    同構是指數學的映射,它將研究對象描述為結構化系統,科學的「客體」被描述為「結構化系統中的位置」,科學理論是通過共有結構描述這樣的客體或系統的。這種將現象結構看作世界本身的觀點受到了強烈批評,因為同構是數學上的,實際的表徵工具與目標之間根本不是同構關係。為此,弗雷赫將同構弱化為部分同構,使其作為理論模型與數據模型之間的基本關係起作用。
  • 賀川生破解百年邏輯語義學世界難題
    賀川生破解百年邏輯語義學世界難題  ·1905年,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提出「摹狀詞」理論,被稱為邏輯語義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此難題是當今人工智慧和自然語言處理的「必答題」。這個看似司空見慣的語言現象,卻是邏輯語義學上的一道百年難題。今天,湖南大學傳來喜訊:該校外國語學院副教授賀川生近日在世界頂級哲學期刊《綜合》上發表論文,對第三人稱代詞如何回指前面的無定名詞進行了圓滿解釋,宣告這一難題得到成功破解。哲學、邏輯學全球最高獎項羅夫·肖克獎獲得者雅各·欣迪卡評價,賀川生的成果給邏輯語義學界做出了「實質性貢獻」。
  • 邏輯語義學難題破解 機器人能「聽懂」指令
    邏輯語義學難題破解 機器人能「聽懂」指令 這個看似司空見慣的語言現象,卻是邏輯語義學上的一道百年難題。今天,湖南大學傳來喜訊:該校外國語學院副教授賀川生近日在世界頂級哲學期刊《綜合》上發表論文,對第三人稱代詞如何回指前面的無定名詞進行了圓滿解釋,宣告這一難題得到成功破解。哲學、邏輯學全球最高獎項羅夫·肖克獎獲得者雅各·欣迪卡評價,賀川生的成果給邏輯語義學界做出了「實質性貢獻」。
  • 在梅洛-龐蒂與胡塞爾、海德格爾的現象學比較中解讀《知覺現象學...
    換言之,梅洛-龐蒂的現象學立論是建立在胡塞爾的一些現象學語境之上的,只是梅洛-龐蒂進行了自己的讀解,並延伸或深化了胡塞爾的現象學立論。因此,我們需要沿著梅洛-龐蒂提出的關於「境域」的立論,來分析他身體在世現象學立論前的思維構架。  梅洛-龐蒂認為如果僅僅從把本質研究作為研究精確科學的一種哲學目的來出發,並不能真正理解人和世界之間的關係。
  • 知覺的四個基本特性詳解
    對於這幅畫而言,畫者只畫了一些關鍵的部分,而我們在知覺的時候會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將其部分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認識,從而認識這是一匹馬,這反映了我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總是把客觀事物作為一個整體的感知和反映,在考試中,我們遇到的窺一斑而知全豹就體現了我們隊一個事物關鍵部分的認知會轉換為對整體的把握
  • 港中文周博磊團隊最新研究:無監督條件下GAN潛在語義識別指南
    要想得到訓練該邊界的標籤,要麼引入預訓練語義預測器,要麼利用圖像的一些簡單統計信息。港中文周博磊等人提出新方法「SeFa」,解釋 GAN 內部表徵以往的方法嚴重依賴於預定義的語義和標註樣本,存在局限性。
  • 「人是什麼」:一種語義學和現象學的分析
    「人是什麼」:一種語義學和現象學的分析 2015年12月27日 09:51 來源:《江海學刊》(南京)2015年第2015第4期 作者:張志平 字號 內容摘要:就此而言,世界和他人的存在相對於能被我們注視其出生或死亡的某個個體的人而言
  • 入門| 一文了解什麼是語義分割及常用的語義分割方法有哪些
    什麼是語義分割?語義分割是計算機視覺中的基本任務,在語義分割中我們需要將視覺輸入分為不同的語義可解釋類別,「語義的可解釋性」即分類類別在真實世界中是有意義的。例如,我們可能需要區分圖像中屬於汽車的所有像素,並把這些像素塗成藍色。
  • 心理學考點-知覺的基本特徵
    這就是知覺的選擇性,即我們總是選擇某些事物或事物的某些特性作為我們知覺的對象,其中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對象,未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背景。例如,上課時,當我們注意看黑板上的字時,黑板上的字成為我們知覺的對象,而黑板、牆壁、老師的講解、周圍同學的翻書聲等便成為知覺的背景;當我們注意聽教師的講解時,教師的聲音便成為我們知覺的對象,而周圍同學的翻書聲、進入視野的一切便成為我們知覺的背景。
  • 熱點分會場之「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精彩分享
    延續往屆會議大家對第2分會場「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分會場」的關注熱度,該會場再次成為最受歡迎的分會場之一。  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技術的發展使得在原子尺度上實時動態觀察物質在熱、電、氣、壓力、磁、液體及化學反應等外部條件作用下的微結構演化成為可能,實現了在電鏡內部對物理和化學反應的動態、實時原位觀測。
  • 隱喻研究:從語義走向認知
    關鍵詞:哲學;語義;認知;語言;語法隱喻;詞彙;句子;隱喻研究;視域;人類認識 作者簡介:   傳統修辭學開啟了對於隱喻的研究。他對語義學問題的研究堅持語義與話語是互相聯繫的原則,注重研究實際應用中的語言,認為隱喻是在特定的語境中生成的,因此,隱喻的理解必須在話語的層面上才能得到正確的解釋。理查茲對隱喻的定位已經超出了修辭學的範圍,認為隱喻是語言發揮作用的途徑,而不能看作是對語言既有規則的一種違背,「隱喻的唯一判別標準是一個詞同時代表兩種思想」。
  • GAN用於無監督表徵學習,效果依然驚人……
    在這篇論文中,研究者表示圖像生成質量的提升能大幅度提升表徵學習的性能。並且相比自編碼器等關注「底層細節」的模型,GAN 通過判別器能捕捉語義層面的差異,從而顯著提升效果。研究者所採用的的 BigBiGAN 方法是在 SOTA 模型 BigGAN 上建立的,並通過添加編碼器和修改判別器將該方法擴展到表徵學習領域。
  • 哈工大 AAAI 2018 錄用論文解讀:基於轉移的語義依存圖分析 | 分享...
    :語義依存是中文語義的深層分析,完善的語義表示體系對語義依存分析有重要作用。在近期雷鋒網 GAIR 大講堂舉辦的線上公開課上,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在讀博士生王宇軒分享了一篇他在 AAAI 2018 投中的論文:基於轉移的語義依存圖分析。
  • 銳騏皮卡造型語義特徵分析,皮卡車造型特徵部位的提取
    皮卡車造型的語義特徵是通過皮卡車的造型特徵表現出來的,在造型表達中,車身的語義信息蘊含在車身形體中,車身形體造型是語義信息的載體,語義信息需要通過形體造型的表達進行傳遞。如圖1所示,車體前圍整體造型語義特徵可以抽象出若干形容詞進行表達:含蓄、穩重、嚴謹、中庸、中規中矩等,整個前圍沒有鋒銳的邊線、稜角,亦沒有過於流暢和圓滑的流線。(2)前圍局部造型的語義特徵前圍局部造型的語義特徵表達藉助對比分析的方法進行描述,選取比較有代表性的樣本車型:福特F-150和BMW-M3 ,通過選取若干代表性的形容詞從造型的語義特徵上進行對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