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哪些技術比美蘇更複雜先進?已為載人登月打下紮實基礎

2020-11-25 百戰刀觀察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由「胖五」(長徵五號)重型運載火箭搭載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作為我國無人月球探測階段「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首次月球著陸後採集月壤標本並返回地球,成為一個重要裡程碑。

也許有人認為,蘇聯早在50年前的1970年9月就實現了無人月球探測器登月自動採樣後返回地球,嫦娥五號只不過再次重複這一壯舉而已。但其實不然,嫦娥五號的登月過程遠比蘇聯月球-16號探測器複雜,因為這個月球探測器除了要完成月球採樣外,還是我國載人登月工程的探路者。

當年蘇聯月球-16號的設計很簡單,只有上升器和著陸器兩部分,登月和返回過程也很簡單。進入環月軌道後,總重5.8噸的探測器在拋棄燃料箱和導航系統後以1.88噸的總質量軟著陸在月球表面。完成月球採樣後,上升器發動機點火升空與著陸器脫離,開始返回地球,最後分離出返回艙再入大氣層,帶著月壤標本返回地面。

嫦娥五號則複雜的多,8.2噸重的探測器被分成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和軌道器四個模塊,登月-返回過程也更加複雜。進入環月軌道後,整個探測器中只有上半部的上升器和著陸器組合會軟著陸在月球表面,下半部的返回器和軌道器則繼續繞著月球飛行。

嫦娥五號上升器-著陸器模塊的月表採樣和上升器脫離升空與月球-16號基本相同,但上升器升空會要再次與軌道上的返回器-軌道器模塊對接,然後集體飛回地球。最後返回器單獨再入大氣層,降落在內蒙古四王子旗,完成整個登月-返回任務。由於存在月球軌道上的無人分離和對接步驟,所以嫦娥五號的登月-返回難度遠高於月球-16號。

嫦娥五號的設計目標看似與月球-16號一致,但從其採用看似沒有必要的更複雜設計可以看出,這個探測器還承擔這驗證我國後續載人登月任務關鍵技術的重任。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模塊劃分與當年的阿波羅飛船類似,後者具有包含下降級和上升級的登月艙、相當於嫦娥五號軌道器的服務艙,以及相當於返回器的指揮艙。兩者的登月與返回程序也基本類似,只不過阿波羅的登月艙上升級升空與母船對接後會被立即拋棄。

通過嫦娥五號的先行探路,我國載人登月所需的關鍵複雜技術將得到充分驗證,為中國探月工程載人登月的成功打下基礎。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登月採樣!載人登月就在眼前!
    中國的目標是成為第三個實現這一壯舉的國家,這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成功執行一系列月球任務後,(中國)信心應該很強。中國最近發射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完成首次月背軟著陸,此前任何航天國家都沒有完成過。
  • 為什麼說嫦娥五號技術要比美蘇更加先進,甚至比載人登月更難?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已經由長徵五號遙五重型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作為我國無人月球探測階段「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嫦娥五號將是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技術領先中國半個多世紀,但是為什麼卻說中國的嫦娥五號技術要比美蘇更加先進呢?
  • 距離上次載人登月已過48年,嫦娥五號為何沒有選擇載人登月?
    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完成了首次載人登月。自1969年7月21日的阿波羅11號至1972年12月11日的阿波羅17號,人類先後6次載人登月,如今已經過了48年。整整48年,不管是NASA還是世界其他機構,為何沒有再次載人登月?如今,我國已經是世界大國,為何嫦娥五號沒有選擇載人登月?
  •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已走出回家路上關鍵一步
    嫦娥五號任務成功後還會到哪些天體上?「嫦娥之父」:上火星「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目前已經順利完成大部分任務,將返回地球。有了「嫦娥五號」月球「挖土」的成功經驗後,我國是否還會登上其他地外天體進行採樣?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這也是嫦娥系列迄今為止最複雜、技術難度最高的一次任務。嫦娥五號月球軌道多次分離和對接,其實與美國阿波羅計劃載人登月的技術類似。當年美國在進行載人登月之前,同樣做過這樣的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試驗就像航天科普博主「太空精釀」所說,阿波羅飛船與嫦娥五號唯一的區別,就是載人與非載人了。當嫦娥五號的幾個主要器件升級為「艙」,並配備載人航天系統和登月裝備,就可以實現載人登月了。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4 個月前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 3 億公裡,嫦娥五號讓中國航天再次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篇章。
  • 嫦娥五號採樣任務成功後中國還會到哪些天體上挖土?
    「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目前已經順利完成大部分任務,將返回地球。有了「嫦娥五號」月球「挖土」的成功經驗後,我國是否還會登上其他地外天體進行採樣?被譽為「嫦娥之父」的中國探月工程科學應用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為我們進行了解答。
  • 我國為什麼不載人登月?嫦娥五號和載人登月有什麼關係
    北鬥全球定位系統組網成功,為全球各個國家提供精確的衛星導航定位服務,完美避免了美國GPS鎖喉行為。還有量子通信衛星一次又一次取得成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等等都一步一個腳印,走出輝煌的戰績。在探月工程上,我國的探月成績可謂是碩果纍纍,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斬獲國際大獎,為我國月球探索和載人登月奠定了非常結實的基礎。
  • 剛剛,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而嫦娥五號將完成最後的「回」,這也是嫦娥系列迄今為止最複雜、技術難度最高的一次任務。
  • 攜嫦娥五號大勝之威,航天員何時登月?雙重防護載人登月艙亮相
    在嫦娥五號發布會中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先生對此作出了權威解答,他指出我們的初步意向是先搞(載人登月)關鍵技術攻關,等我們地球軌道空間站(天宮)建成用好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看到這一解答有些人可能會失落,而這種失落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 嫦娥五號如何回家,中國還會到哪些天體"挖土"?"嫦娥之父"解答
    所以「嫦娥五號」此次任務有著特殊意義,就是要降落在風暴洋的西北部,把「最年輕」的月巖、月壤樣本取回來。中國還會到哪些天體上「挖土」?有了「嫦娥五號」月球「挖土」的成功經驗後,我國是否還會登上其他地外天體進行採樣?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時隔44年再由月球取樣返回 將模擬載人登月
    由於涉及到落月、採集月壤以及返回等任務過程,所以這次月球探測也將成為中國航天史上最為複雜的航天任務,中國航天幾乎所有的先進技術都將得到使用。中國探月任務始於2004年,在這16年當中中國以「三步走」的形式進行了六次探月任務。
  • 嫦娥五號登月取樣,中國載人登月啥時候能實現?總師:時間問題
    文/白夜 11月24日凌晨,我國文昌發射基地將搭載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引起大家的關注。按照計劃來看,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成為中國首個實施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也是我國探月工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樣品成果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嫦娥五號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實現了多個首次,其中多個首次還為載人登月技術發展積累了相關工程經驗和技術基礎,比如首次上升器月面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月球軌道首次對接。
  • 校場: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後,我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其中嫦娥四號/玉兔二號更是人類太空飛行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和首次在月球高緯度進行軟著陸。這也體現出了我國的探月工程並不只是跟在美蘇的身後蹣跚學步而已。「回」指的就是這次嫦娥五號和未來嫦娥六號將要完成的步驟。這次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共分為4個執行不同功能的部分,從上到下分別為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和軌道器。
  • 阿波羅飛船半世紀前載人登月,嫦娥五號後來居上靠的是什麼?
    探測器順利入軌後航天科技五院終於公開了珍藏已久的嫦娥五號完全體照片,看著這張高清照片熟悉航天的人們不由得聯想起半個世紀前連續六次載人登月的阿波羅飛船。 嫦娥三號、四號、五號著陸器平臺技術一脈相承,著陸執行機構都有用於動力下降的7500N變推力發動機,同時配置有多臺150N、10N推力器用於姿態控制與機動。 除了複雜的執行機構最難的還是自主導航技術,任你發動機如何力大飛磚如果沒有明眸的雙眼照樣雞飛蛋打。
  • 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載人登月的重要一步
    任務:取2000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這是中國探月工程中第一階段「繞、落、回」的最後一步--「月球採樣返回」,同時也可以看作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縮小版的全程預演,是對載人登月全程技術的一次全程驗證。嫦娥五號探測器結構構成與載人登月飛船的結構構成類似嫦娥五號探測器包括:著陸器,上升器,軌道器和返回器四部分,對比美國載人登月的阿波羅11號,阿波羅11號的結構構成是:指揮艙,服務艙,登月艙。登月艙包括下降級和上升級。
  • 嫦娥五號已經著陸月球,我們距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不久之前,處於繞月軌道的嫦娥五號順利實現「雙器分離」,也就是負責著陸的「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的分離,而負責月球軟著陸的前者,目前也已在月球上用鑽具和機械臂完成了「月球挖土」的任務,未來只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啟動上升器,讓它與繞月軌道上的返回器成功對接,嫦娥五號就可以帶著「
  • 倒計時開啟,嫦娥五號待發,為何說這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預演?
    官方對嫦娥五號發射的說明中,用了一句話,叫做「這是迄今為止中國航天最複雜,也是難度最大的一次任務」。的確,此次嫦娥五號與前四次嫦娥計劃最大的不同在於,登陸器需要攜帶月球土壤返回,這也是我國首次執行此類任務。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我國可以實現載人登月?
    從我國在2004年開展月球探測工程的那一刻開始,「嫦娥」就承載著無數華夏兒女的登月夢想。如今「嫦娥五號」就要順利返回地球,它攜帶者2公斤的月球土壤,完美地完成了任務。如今世界各國的科研組織都期待著能從我國手中「討要」到一點土壤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