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不是「放空炮」,300公裡高度一擊必中,潛在對峙國家需警惕

2020-11-23 米爾觀天下

近日印度總理公開莫迪發表講話時稱,印度已經成功試射反衛星飛彈,在三分鐘內成功擊落了一顆高度300公裡的低軌道衛星,正式躋身「太空強國」之列。印度成為全球第4個擁有這種能力的國家,但這不會改變印度一直反對在太空部署武器的立場。

此次反衛星試驗計劃名為「沙克提使命」,早在十年前,印度就開始了相關項目的研究,這項試驗由印度國防與發展研究組織主席和國家安全顧問以及大批相關人士共同承擔。

反衛星飛彈是指用於摧毀空間中衛星及其他太空飛行器的飛彈,這種飛彈一般有兩種反衛星模式,一種是引爆核彈頭/常規彈頭,利用破片技術打擊衛星;另一種則是直接撞擊,利用動能方式摧毀衛星。

反衛星飛彈並非是本世界的創新型技術,具備成熟彈道飛彈和太空運載火箭能力的國家,都可以通過改裝發展出反衛星武器。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蘇就已發展了多種反衛星飛彈,這些反衛星武器不僅有基於陸基彈道飛彈的陸基版本,還有空基和海基的版本。比如美國冷戰時期研發的ASM-135 ASAT,就是一種可以用於實戰的空基反低軌道衛星武器。

2017年印度就已發射第三代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 Mk 3,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內部人士,印度有機會但沒有必要將這種昂貴的同步衛星運載火箭用於反衛星。從此可以證明印度「反衛星武器計劃」確實是具備相應實力的。

被反衛星武器攻擊的目標,主是高度不超過2000千米的以地球為中心的軌道運行的衛星。這些衛星以每秒7.8公裡的速度移動。速度隨軌道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衛星進入近地軌道需要的能量最低。這些衛星通常用於通信目的,如銥通信衛星。典型的近地軌道衛星功能之一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它在地球上空540千米的軌道上運行。這些衛星在軌道上的位置不斷變化,很難定位。此外,它們在地球上很小的區域進行觀察和交流。

我國在2007年以後沒有進行過公開的反衛星武器試驗,但是美國國防情報機構在2019年2月刊發的報告中認為,解放軍有至少一款動能反衛星武器是處於服役狀態。

此外,反衛星技術的難度還與反衛星武器軌道高度息息相關。此次,印度沒有進一步公布這次反衛星飛彈試驗的細節,僅表示這是一次低軌道反衛星試驗。其反衛星能力具體處於怎麼樣的水準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印度此舉無疑於刺激太空軍備競爭的多元化,作為其潛在對手的國家則需要重視印度在太空領域的軍事技術進步。

相關焦點

  • 我國率先研製出電磁軌道炮 讓美方也開始感到不淡定了
    最近美國似乎盯上中國了,前不久鼓吹中國將會造出世界最大的洲際飛彈,沒想到近日又開始大規模收集分析我國在電磁軌道炮方面的研究情況。要知道我國早在2017年年底的時候就進行了初步測試,相比之下美國這次就落後了不少,到目前為止美國仍然還未將他們的電磁炮安裝到海上試驗平臺上。
  • 擊中地球300公裡軌道上運行的衛星,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
    反衛星相當於攻擊敵人的「天眼」,不久前,印度進行了該國歷史上第一次反衛星發射實驗,發射一枚反衛星飛彈實施攻擊,目標是離地球300公裡遠的軌道衛星,飛彈準確地擊中目標,引發印度國內一陣狂歡,該國總統發表講話,稱其國家科技實力已達到了新的高度,本國已繼美國、中國、俄羅斯之後全球第四個掌握反衛星技術的國家
  • 美福特級航母將裝備電磁炮 射程可達300公裡
    電磁炮射程可達300公裡與傳統的火炮相比,福特號航母上將裝備射程可達300 公裡的電磁軌道炮,其原理是利用電磁系統中電磁場的作用力發射炮彈,該炮具備反應迅速、攻擊能力強、火力轉換速度快、命中率高等特點。
  • 中央黨校教授:政改麻木症誤黨誤國 需高度警惕
    在筆者看來,這是一種值得高度警惕的思想「病症」。這一「病症」有個基本症狀,那就是,忽然覺得政治體制改革沒那麼必要、沒那麼迫切了;忽然覺得過去的政治體制沒那麼多毛病了,反而越琢磨越有優越性了。直接致「病」的因素,是這次不期而至的全球金融危機。在一些人看來,這次國際金融危機,表明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推行的「新自由主義」已難以為繼,意味著資本主義的失敗。
  • 俄軍用衛星靠近美國絕密「鎖眼」間諜衛星,美國高度警惕
    俄羅斯在軌道上有許多所謂的「太空裝置檢查員」,美國政府和其他國家警告這些俄羅斯衛星可能會被用來搜集其他衛星的情報,或被用作「殺手衛星」來摧毀那些目標。但是現在Cosmos 2542的運行方式意味著它現在對USA245具有持續的觀測能力,距離大約150至300公裡。這個距離以地面的標準看似乎並不「接近」,但它是針對在真空中以每小時數千英裡的速度在地球上盤旋的物體。 湯普森在推特上說:「相對軌道實際上設計得非常巧妙,當兩顆衛星首次進入太陽光時,Cosmos2542可以觀測KH11的一側,而當它們進入陰影時,它已經遷移到了另一側。」
  • 等離子炮、電磁炮 這些「新概念炮」向未來戰場走來
    一般炮彈的初速為0.8千米/秒,而電磁炮可將3克重的彈丸加速到11千米/秒,將300克的彈丸加速到4千米/秒。二是彈丸穩定性好。電磁炮彈丸在炮管中受到的推力是電磁力,這種力量是非常均勻的,且電磁推力容易控制,所以彈丸穩定性遠超其他火炮。三是彈丸能量可調。可根據目標性質和射程大小,快速調節電磁力的大小,從而控制彈丸的發射能量。四是隱蔽性好。
  • 俄羅斯電磁軌道炮的炮彈速度接近第一宇宙速度
    前不久,俄羅斯正式對其新型電磁軌道炮進行了測試,速度可達每秒3公裡,而在此前的首次發射中,這一電磁軌道加速器一度可使炮彈達到接近第一宇宙速度。與傳統火炮不同,電磁軌道炮由導軌、發射組件、供電和控制系統組成,通過在導軌周圍產生相互作用的電磁場,利用蘊含在電磁場中的強大能力,產生沿著炮管軸向的電磁力,繼而將放置在軌道上的彈丸迅速加速到超高速發射。電磁軌道炮的一大優勢就是「快」。利用電磁場產生的強大助推力,發射的彈丸可不受火藥燃速限制,彈丸的初速度可瞬間提高到7馬赫以上,射程甚至可超過300海裡。
  • 美軍電磁軌道炮終於上艦測試,然而,中國電磁軌道炮卻神秘失蹤了
    美國海軍並沒有公開這次測試的項目,但是社交媒體上有信息披露,指出美軍在測試電磁軌道炮,披露的照片顯示新的電磁軌道炮同美軍此前披露的有所不同。據美國《大眾力學》網站披露,美國海軍封鎖了波託馬克河大面積的水域,禁止其他船隻航行。附近的居民被來自河面的巨大噪音驚擾。
  • 福建省海域有毒赤潮已消亡 各地仍需保持高度警惕
    原標題:福建省海域有毒赤潮已消亡 各地仍需保持高度警惕   記者從省海洋與漁業廳獲悉,據監測,截至6月13日,廈門海域無毒赤潮仍在持續,影響面積縮小為約11平方公裡,分布於同安灣後田-鱷魚嶼海域、五緣灣海域及其灣口。泉州石獅、惠安赤潮海域水色未見異常,未檢出有毒鏈狀裸甲藻,赤潮已消亡。
  • 放空
    我原來一直好奇,為什麼和尚要打坐,那不是浪費時間嗎?坐在那裡什麼事都不幹。其實打坐並不是浪費時間,科學研究表明,把原先的思想放空,才會有新的思想浮現出來。瑜伽裡也有一個叫做冥想。放空是對過去的加工,把過去的雜事煩事拋去;放空是不執著於過去展望於未來;放空是對逝去的事物的釋懷;放空是拿得起放得下的灑脫。
  • 架空:大艦巨炮的復興,無限續航的大洋壁壘,59型電磁炮戰列艦
    宙斯盾+垂直發射防空飛彈的黃金搭檔誕生之後,水面艦艇擁有了更強的自衛能力與更強的抗飽和打擊能力;作為新概念武器的電磁炮射程極遠,能夠輕易擁有三百公裡甚至四百公裡,然而電磁炮的超遠射程的負面效果就是電磁炮對供電的要求極高,常規的萬噸級艦艇供電根本滿足不了大口徑電磁炮的需要,也就是說想要讓電磁炮實用化,需要兩萬噸以上的噸位!
  • 全球七成國家和地區出現同一現象,世界各國需提高警惕
    據光明網報導,在經過了數月的抗疫行動後,不少國家的疫情出現了明顯的好轉,然而,就在大家終於鬆了口氣時 ,又一噩耗突然傳來!全球七成國家和地區出現同一現象,疫情各項數據在進步平穩期後又開始了陡增。面對這種集體性的反彈現象,世衛向世界各國呼籲:需提高警惕。
  • 揭秘神奇的電磁炮,釘子大彈丸能穿透8塊鋼板,打200公裡遠不費勁
    和火藥武器的發展軌跡一樣,電磁武器也是先從炮開始。而電磁炮會成為當年火炮一樣的武器嗎?它能取代今天的火炮嗎?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麼是電磁炮和它是如何工作的。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一個基本物理學原理,任何武器都是利用物理性質造成殺傷,比如冷兵器時代的弓箭,它靠彈性勢能給箭矢加速,而箭矢因為有了速度就成了致命的武器。它可以殺傷在百步之外的敵人。
  • 美吹噓電磁炮威力 遭俄專家啪啪打臉
    時值冷戰後期,裡根政府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軌道炮被作為其中重要的一環,用於摧毀蘇聯的核飛彈。據稱1980年美軍的電磁炮已經能把300克的炮彈加速到每秒4公裡,而在真空中這個秒速可能達到10公裡,即30倍音速。隨著冷戰結束,電磁炮似乎再無用武之地。然而美國還是在1992年首次進行了電磁炮的靶場試驗,其炮彈口徑90毫米、炮口動能900萬焦。
  • 俄專家:中國造電磁炮面臨難題 炮彈造價貴過飛彈
    如果這個系統進行海上試驗,那麼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首個使用電磁軌道炮在海上射擊的國家。但目前還沒有關於試驗的任何消息。引人注目的事實還包括:載有這種創新和秘密武器的登陸艦停泊在相當顯眼的地方,距離一座車流密集的橋梁不遠。登陸艦的照片正是從橋梁方向拍下的。現在世界媒體正在積極探討關於電磁軌道炮和飛彈相結合的新聞。
  • 炮王之爭:美軍新一代超級榴彈炮,射程100公裡,火力碾壓俄羅斯
    美軍雖然有著世界領先的軍事科技,但並不是在所有的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就拿陸軍來說,作為陸軍核心火力支柱的自行榴彈炮方面,美國和世界先進水平比起來不佔優勢。這麼多年來美軍還在使用M109系列的改進型,和中國的05A式、德國PZH-2000等世界名炮相比,美國的自行榴彈炮完全處於劣勢,美軍研發新型自行榴彈炮的呼聲越來越響。近日,美國在馬裡蘭州測試了一門新型自行榴彈炮,這款被稱為ERCA(增程自行榴彈炮)在測試裡擊中了65公裡之外的目標,這比現役的M106A6最遠才30公裡的射程,高出足足一倍有餘。
  • 落實碳達峰過程中,一系列潛在風險必須引起警惕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電力圓桌」2020年四季度會議上,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表示。一邊是經濟持續發展,一邊是控制碳排放增量,如何兼顧?與會專家普遍認為,以碳達峰為目標導向,關鍵在於推進單位GDP能耗強度下降,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但在此過程中,一系列潛在風險必須引起警惕。
  • 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威脅加劇需警惕
    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我國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外來物種入侵威脅加劇需警惕。一、外來物種入侵渠道多樣不易控制。外來物種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總體來看主要包括自然入侵、無意引進、有意引進三大類。紫莖澤蘭、微甘菊、美洲斑潛蠅,以及草地貪夜蛾等都屬自然入侵我國。
  • 2A3原子炮最大射程25公裡,其核炮彈的輻射半徑卻大於27公裡
    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M388「戴維·克羅克特」核子無後坐力炮和280毫米M65「原子安妮」核榴彈炮,蘇聯的回應是展開自己的巨型核榴彈炮和核迫擊炮的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