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中地球300公裡軌道上運行的衛星,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

2021-01-09 寧城風語

反衛星相當於攻擊敵人的「天眼」,不久前,印度進行了該國歷史上第一次反衛星發射實驗,發射一枚反衛星飛彈實施攻擊,目標是離地球300公裡遠的軌道衛星,飛彈準確地擊中目標,引發印度國內一陣狂歡,該國總統發表講話,稱其國家科技實力已達到了新的高度,本國已繼美國、中國、俄羅斯之後全球第四個掌握反衛星技術的國家。

據印度媒體報導,此次反衛星實驗,發射一枚改裝後的大地彈道飛彈搭載動能攔截彈頭,以每小時8500公裡的速度,即2倍音速的速度飛向目標,飛彈飛行到達300公裡左右高度後釋放了KKV攔截器,精確地擊中目標,整個過程僅用了180秒,人們不由感嘆,印度還真有兩把刷子。

然而,一家印度媒體採訪參與該任務的技術人員時無意間透露了一這樣句話:近炸引信引爆彈頭摧毀了衛星。這下引起媒體一片譁然,要擊中在地球軌道上運行的衛星,反衛星武器並不是那麼簡單,雖然同都是摧毀衛星,但摧毀的方法一般有兩種,用KKV攔截器精準撞擊目標還是用近炸引信引爆彈頭摧毀目標,有著本質的區別,技術含量也不一樣。

KKV攔截,是一種自帶動力系統和自主尋的的非爆炸彈頭,具有非常高的靈敏度,能夠自動識別目標,它主要利用高速飛行所產生的巨大動能,通過直接碰撞的方式摧毀目標,這種攔截技術要求把彈頭控制得非常精準,直接擊中衛星本體,技術難度可想而知,而傳統的近炸引信摧毀衛星就簡單得多,火箭在接近目標後近炸引信引爆彈頭炸掉衛星,屬於粗放方式,而炸掉衛星後產生的太空垃圾碎片就非常多了。

相比近炸引信彈頭,KKV方式的優點是彈頭體積小、重量輕,可以用更小的火箭實現更高的速度,實現火箭的小型化,還能獲得更大的攔截範圍,這種技術以前只有中美兩家掌握,俄羅斯直到2015年才初步掌握這一技術,而傳統的近炸引信爆炸後所產生的破片飛行速度慢,對高速目標毀傷效果差,攔截成功率不高,破片即使擊中了目標,但目標依舊安然無恙,這種情況也不在少數。

1991年以色列採用美國的愛國者飛彈對飛毛腿飛彈實施攔截,這款飛彈美國人號稱成功率百分之百,結果是打上了,但飛毛腿彈頭還是砸下來爆炸了,而KKV攔截方式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它對速度越高的目標,攔截效果越好,可以做到一擊必毀,近炸和KKV相比,就像用裝鐵砂的火銃和用步槍射擊目標的代差。

印度此次被擊毀的衛星名叫Microsat-R,是該國2019年1月24日才發射升空的,一顆衛星剛剛發射上天兩個月就被打掉,這不由得使人懷疑,目前的推測是這個衛星是專門設計的靶星,發射它的目的就是為了此次試驗,甚至有人懷疑這顆衛星是不是預先裝了引導飛彈飛行的裝置,在試驗時為飛彈指示目標,並在飛彈靠近後自己引爆,這種可能性並不是完全沒有,因為之前大家都見識過三哥說謊的本領。

當然,印度在這方面確實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具備反衛星能力國際上有目共睹,對於我們來說,必須奮發圖強,更加努力急起直追,不要被甩下,更不要原地踏步被別人趕超。

(本文資料來自網絡,歡迎朋友們閱讀討論,若有侵權,請聯繫編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地球上出現兩個月亮,是浪漫還是災難?恐怕沒你想像得那麼簡單
    很久以來,月球一直是作為衛星伴隨在地球的身邊,從而悄無聲息地影響著地球的方方面面,例如潮汐和地震等等。那麼現在如果我們的月亮有一對雙胞胎呢? 此時的你在夜空中不只是能看到一顆,而是能看到兩顆這樣的衛星,會發生什麼呢?
  • 衛星運行軌道科普·地球篇
    LEO(近地軌道)近地軌道沒有公認的嚴格定義。一般軌道高度在2000km以下的近圓形軌道都可以稱之為近地軌道。由於近地軌道衛星離地面較近,大多數對地觀測衛星、測地衛星、空間站以及一些新的通信衛星系統都採用近地軌道。近地軌道上運行著的國土普查、氣象、資源、通信等各種用途的衛星,在人類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 衛星是如何進入軌道的?怎麼能在軌道上呆那麼久?
    圍繞地球的軌道類型(基於軌道高度分類) 取決於各自的高度從地球表面,地球周圍有四個主要類型的軌道,即低地球軌道(國際空間站所在的軌道),中地球軌道(GPS衛星所在的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和高地球軌道 (只包含少量的衛星,美國宇航局的星際邊界探測器)。
  • 中國人造地球衛星有幾種運行軌道?
    所謂人造地球衛星軌道就是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運行的軌道。這是一條封閉的曲線。這條封閉曲線形成的平面叫人造地球衛星的軌道平面,軌道平面總是通過地心的。人造地球衛星軌道按離地面的高度可分為低軌道、中軌道和高軌道,一般把200千米~2000千米高的軌道稱之為低軌道,2000千米~20000千米高的軌道稱之為中軌道,20000千米以上的軌道稱之為高軌道。
  • 月亮的運行軌道並不是一個圓形,真實的軌道是一條弧線
    天文學家對於月亮的運動分析,查出月亮運行有一種長期的加速。如果在公元1850年的時候有天文學家非常精確度的測定了月亮在軌道上的速度,在1950年的時候又有天文學家利用這個數據去計算這時候月亮在天上應該所在的位置,但是計算出的位置和月亮實際的位置並不一樣,月亮的實際觀測到的位置在計算位置的前方22公裡處或者兩者之間形成了22分的角度。
  • 帶你逛逛傳說中的「墳場軌道」
    它們之中有相當一部分在離地面三四百公裡左右的近地軌道上高速運行,速度約為每秒七至八公裡。想像一下,你一出家門,四面八方都是一些無人駕駛且不受控制的高速跑車,這會是什麼感覺?這裡所說的「火葬」並不是真的一把火把這些太空垃圾燒了,而且太空中沒有氧氣,想要將東西點著,可不是那麼簡單。這裡講的「火葬」是讓報廢的衛星減速下降,回落地球,在下落的過程中,衛星會與地球上的大氣層劇烈摩擦,產生足夠高的溫度,從而被燒蝕殆盡。
  • 帶你逛逛傳說中的「墳場軌道」
    這些衛星環繞在地球周圍,有的在正常運行工作,但大部分已經達到了壽命。它們之中有相當一部分在離地面三四百公裡左右的近地軌道上高速運行,速度約為每秒七至八公裡。這裡所說的「火葬」並不是真的一把火把這些太空垃圾燒了,而且太空中沒有氧氣,想要將東西點著,可不是那麼簡單。
  • 發射了那麼多衛星,地球軌道上都塞滿了!難道就不會相撞嗎?
    2009年2月10日上午11時55分在西伯利亞上空的近地軌道上,美俄兩顆衛星相撞的事件,讓大家認識到,廣袤無垠的太空,其實已經熙熙攘攘了!今年是2020,距離上次相撞的11年中,人類又發射大量的衛星上天,這地球軌道上衛星是不是塞滿了呢?未來還能向外發射飛船嗎?地球有哪些軌道?在這些軌道上的都是些什麼衛星?
  • 如果地球軌道上還有另一顆地球,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在距離太陽1.5億公裡的位置上,有一顆宇宙中最獨特的星球,那就是我們的地球。雖說太陽系宜居帶並不僅限於這麼小的範圍,理論上金星和火星也算是位於宜居帶中,但是地球的溫度的確是三者之中最完美的。可以說,地球的位置得天獨厚。那麼,如果地球的軌道上還有另外一顆行星,比如另一顆和我們一模一樣的地球呢?它會擾亂地球的運行軌跡嗎?我們將會看到怎樣的畫面呢?實際上,這還真不是隨便胡說的。
  • 「空垃圾袋物體」在地球上空600公裡的軌道上運行
    一個不明物體不規則地繞地球軌道運行,這讓天文學家感到困惑。空垃圾袋:不明物體讓天文學家感到困惑。研究人員認為,這個在地球上空近373英裡(600公裡)軌道上運行的外星物體可能是一個空垃圾袋(ETBO)。儘管它被認為是火箭發射的殘骸,但專家們並不清楚它究竟來自何方。由於ETBOs體積小、質量輕,其軌道模式難以預測是出了名的。專家們認為這顆奇怪的衛星很可能是一塊脆弱的材料,比如火箭上的金屬箔。
  • 地球不止一顆衛星?神秘"迷你衛星"繞地球運行
    我們知道月球是我們地球的唯一天然衛星,這當然是正確的。不過,事實上在任何時間點上,地球軌道上也總會有那麼幾顆「臨時」的小衛星圍繞著地球運轉。現在,一名科學家正在對這些特殊的小天體進行追蹤,希望能夠藉此找到一種未來探測更大小行星的捷徑。
  • ...氣象知多少|人造衛星|地球|人造地球衛星|氣象衛星|地球靜止軌道
    衛星按照運行軌道進行區分,有低軌道衛星、中高軌道衛星、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大橢圓軌道衛星那麼如何對他們進行區分呢?仍然可以看運行軌道!1靜止氣象衛星的運行軌道為地球同步軌道(包括地球靜止軌道)要注意的是,其實地球靜止軌道與地球同步軌道仍有少許區別。
  • 廢棄衛星成軌道垃圾 新發射衛星面臨危險
    同步軌道衛星運行在赤道上空,與地球轉動同步,看起來相對於地面固定不動。因此,同步軌道是通信衛星的首選軌道。低地軌道中的廢棄衛星,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會最終掉到地球表面。而同步軌道上的衛星如果沒有外力推動,通常不會自然落入地面。所以,「國際組織間太空廢物協調委員會」於1997年制定了一套規章,以保證同步軌道環能夠保持潔淨,沒有廢棄衛星。
  • 地球只有一顆天然衛星 木星的衛星為什麼那麼多?
    來源:新浪科技圖中顯示了圍繞木星運行的眾多衛星中的4顆,這顆行星為什麼有這麼多衛星呢?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7日消息,地球只有一顆天然衛星,但有幾十顆天然衛星圍繞著木星旋轉。作為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一向以衛星數量眾多著稱,並且不斷有新成員被發現。
  • 全世界發射了那麼多衛星,地球衛星軌道會有飽和的一天嗎?
    目前人類發射的人造衛星超過5000顆,其中在工作的有2000多顆,地球軌道上的衛星數量是有飽和點的,但是現階段還遠遠達不到飽和,只有一些特殊的軌道成為寶貴空間資源,比如地球同步衛星軌道空間。一顆衛星在地球軌道上運轉時,由於誤差的存在,實際軌道和設計軌道都會存在偏差,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偏差越來越大,為了保證兩顆衛星不至於相撞,以及頻率互不幹擾,各國在發射衛星時會向國際電聯報備和登記。
  • 地球軌道上出現兩個地球會發生什麼?和你想像的可能完全不一樣
    根據目前較為公認的月球形成假設,當時一顆火星大小的星球忒伊亞在日地軌道的L4或L5拉格朗日點上形成,慢慢地越來越靠近地球,最終撞在一起,撞出的殘骸在地球軌道附近形成了月球,並慢慢離開地球,到現在已距離38萬公裡之遙了。所以很多人恐怕都會相信,如果有兩個星球在目前的地球軌道上,互相撞擊是完全不可避免的事情,我們地球上的生命就等著全部變成無機質吧。
  • 在地球同步軌道上建造一個圍繞赤道的行星環可行嗎?
    一個想像中的太空環地球同步軌道這是一個很棒的軌道儘管地球同步軌道很長很開闊,但架不住衛星多啊,加上許多衛星還不是完全靜止的,它們會前後左右上上下下地晃動(這個我們後面要重點談),所以需要很大一片空間才能保證不撞上。目前國際空間機構只允許在地球同步軌道部署最多180顆衛星,如此一來地球同步軌道就顯得比較擁擠,你要是沒有見縫插針的功夫搶C位,就只能眼巴巴看著人家先到先得了。
  • 世界第四太空強國垃圾堆裡誕生,印度反衛星試驗嚴重汙染地球軌道
    根據莫迪的說法,印度這項名為Mission Shakti的ASAT武器測試摧毀了印度自己之前發射的一顆衛星,這顆衛星位於距離地球表面約300km高度的近地球軌道上。在1985年10月13日,美國使用F-15戰鬥機在一萬米高空發射了一枚重達1.2噸的ASM-135機載反衛星飛彈,打擊一顆在555公裡軌道上運行的報廢衛星,ASM-135飛彈入軌以後,準確地高速撞擊了衛星,將其徹底摧毀。這次試驗產生了上萬個太空碎片。此外,高能雷射也可以成為反衛星武器。
  • 「風雲」氣象知多少|人造地球衛星|氣象衛星|地球靜止軌道|人造...
    那麼如何對他們進行區分呢?仍然可以看運行軌道!1靜止氣象衛星的運行軌道為地球同步軌道(包括地球靜止軌道)要注意的是,其實地球靜止軌道與地球同步軌道仍有少許區別。地球同步軌道又稱24小時軌道,是軌道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23小時56分鐘4秒)相同的順行人造地球衛星軌道。而其中軌道傾角為0°,軌道高度大約3萬6千公裡(35786千米)的軌道,稱為地球靜止軌道。
  • 地球軌道上再有一個地球會發生什麼?和你想像的可能完全不一樣
    ,它們就同處距土星約151000萬公裡的軌道上,只相差50公裡。當速度快的追上速度慢的時,就會和速度慢的交換軌道並慢下來,而速度慢的那一顆速度變快,離它越來越遠,轉過半圈之後又過來追它,然後又交換軌道,速度變慢。就像一顆衛星追上另一顆後推了它一把,讓另一顆變快進入內軌道,而自己變慢進入外軌道,兩顆衛星就在這種友好的「競逐」中相互禮讓,相安無事,在同一個軌道上運行,最接近的距離是150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