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血統來源

2020-08-20 中華基因

2010年7月,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出了個舉世矚目的科研成果:《50個全外顯子測序揭示人類的高原適應機制》,刊登在了著名的美國《科學雜誌》 (Science Magazin)上,主題是通過漢族和藏族的基因分析解釋高原適應性進化。這次的成果是三方合作的結果。中方的華大做了全部的測序工作。華大在這方面有巨大的硬體投資(國際公認的標準測序設備N多臺)和足夠的人力(搜羅了國內的年輕生化研究人員N多人)。汪總的團隊按照嚴格的測試方式使用最先進的Illumina基因測序儀對每個基因片段測試18次。以Nielsen為首的加州伯克萊大學(UC Berkeley)做數據分析。丹麥方面提供歐洲的人體基因作為背景參照。Nielsen的數據分析發現,漢族(北方)與藏族的基因極相近。其最大的區別在於藏族獨有適應高原環境的控制低紅血球的基因。而這正是作為漢藏分離的證據而且可以測定出分離的年代(更精確的數據是2750年前)。Nielsen的數據分析估算出漢藏分離時的人口瓶頸。漢人288人,藏人22642人。

3000年前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件,一個約二萬多人口的人群的絕大部分往西藏進發,只有個零頭人口往中原進發。往西藏進發的22642人就是藏族的始祖,而288人就是目前漢族(北方)的始祖。



漢藏語系分布

對照歷史來看,漢藏分離時間是2750年前,正好對應秦人進入關中平原。秦人源出西戎,後世也將西戎稱為西羌,秦人與藏族的祖先竟然在3000年前還同屬一個羌人部落!2770年前,犬戎攻破鎬京,秦襄公率兵勤王救周,獲封岐以西之地並賜公爵之後,秦襄公便率領秦人離開西犬丘,翻過隴山沿著汧河而下進入關中平原。秦人便與藏人正式分離。

秦人部落與藏人部落正式分離後,東進的秦人後來成了中國北方漢族的祖先,西上青藏高原的藏人部落與當地土著融合後則成了現今藏族的祖先,那些非漢藏的留在當地的羌人部落在五胡十六國時期有少量進入中原,但大部分在歷經了後世的東漢平羌戰爭、唐滅吐谷渾、唐蕃戰爭、蒙古滅西夏等戰爭後,陸續沿著青藏高原東部向南遷移最終形成了現在的羌族、彝族、緬甸人、納西族、景頗族等族群。


史載秦國公族是伯益後裔,伯益與大禹很可能是一個家族的。大禹生活在4000年前,Y染色體類型秦國公族Y染色體是O1-F492下遊,現在中國男性有5%是這個類型,為三千年以來爆發的最大的支系,除公族以外,秦人Y染色體類型主要是Oα、Oβ、部分Oγ、還有O1b、N、C、D、Q、R等。

秦人喜歡養狗,所住的山上有很多黃狗跑來跑去,所以秦人的故土被稱作犬丘,也就是狗山,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就帶著一條黃狗,如今北方漢族人養羊、養黃狗,明顯保留了秦人的生活方式。



相關焦點

  • 黃金家族竟然是漢族血統
    有一篇論文《Y chromosomes of prehistoric people along Yangtze River》,確認龍山文化的居民Y染色體SNP單倍型是O3-M122,國內外很多機構通過檢測,最終結果證實漢族父系基因類型是O3系,佔整個O系的60%以上。O系是現代國人的主體,有O1,O2,O3三個分支。
  • 純漢族血統都是單眼皮,雙眼皮的你,祖先原本在哪裡?出人意料!
    純漢族血統都是單眼皮,雙眼皮的你,祖先原本在哪裡?出人意料!雖然說中國將近有5000多年的歷史,但是不得不說從古代的一些壁畫文獻中一直到現在的記載中中國人對於女子的形象,或者說對於美女的形象一直存在的觀點就是,大眼睛,雙眼皮這樣子的,今天就來說一個非常有爭議,但是又非常有意思的一點,那就是被中國人從古代一直信仰到現在的大眼睛,雙眼皮的形象,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漢族人一直所有的形象?
  • 李淵有一半匈奴血統,鄭成功有一半日本血統,他們都是正宗的漢人
    鄭成功有一半日本血統,他是正宗的漢人嗎?」 我覺得這個話題非常有趣,就寫了一篇帖子,講述這個問題。咱們漢人的宗法制,是以父系血統為傳承。只要父親是漢族人,不管母親是日本人,還是外星人,他都算是正宗的漢人。 打個比方說吧,如果哪天外星人來到地球。我被外星美女挾持了,跟外星美女生了孩子。
  • 他們是純正血統漢族人,先秦時被逼5次南下,如今人口超過1億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多民族國家,在全國近14億人口之中,漢族人佔全部人口的比例約為90%,其他的55個民族佔比約為10%。對於北方的民眾來說,如果提起彝族人、白族人、苗族人、錫伯族人那一定是耳熟能詳的少數民族同胞,但是若要說到客家人、客家話,恐怕沒有幾位能夠說的清楚明白。
  • 為何外國人很重視自己的血統,中國人卻從不提,難道血統不高貴?
    血統這種詞彙在中國是很少聽到的,因為中國人對於血統的概念特別淡薄。而在外國你會發現,許多人都喜歡談論自己的血統,難道只有外國人就擁有高貴的血統嗎?因為他們覺得黑人就奴隸的命運,只有白種人才代表著高貴的血統。在過去的時候,很多皇室貴族都是白種人,於是現在的白種人就覺得自己是皇室血統,在生活當中也會把這個拿來談論,讓自己的血統成為談資。其實那個時候的很多所謂的高貴血統也不過是為了順理成章的去打壓一些沒有能力的普通民眾。
  • 【玩轉地理】中國各省居民的血統來源,看你祖先大概來自哪裡
    明代朱棣曾從安徽調遣數萬士兵駐守天津衛,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因而天津大部分居民又糅合了安徽人血統。 2.東北:多為齊魯漢族與鮮卑、室韋、契丹、女真混血後裔,其中東北的朝鮮族人有高麗血統、滿族為女真人後裔、達斡爾族為契丹族直系後裔、赫哲族為古靺鞨人直系後裔。
  • 擁有雙眼皮的人竟然不是純正漢族人,純正的漢族人都是單眼皮!
    但是實際上,在古代是少有人擁有雙眼皮的,專家解釋過,漢族古代人物基本都是單眼皮的,後來之所以出現雙眼皮,則是因為漢族人生活得地方慢慢出現了其他民族得人,在多次的改朝換代中沒,各個民族之間不斷的進行交流融合,各種不同的基因得到優化,到了現在,雙眼皮已經是越來越常見。而因為雙眼皮較之為單眼皮要漂亮,人們漸漸的都喜歡上了雙眼皮。
  • "絕望主婦"伊娃有27%亞洲血統 中國親戚超千萬
    事實上,作為墨西哥裔的伊娃來說,有著27%的「亞洲」血統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墨西哥普遍有美洲印第安人的血統,而印第安人與東亞人同屬於「亞美人種」,其先祖是大約一萬多年前從西伯利亞遷徙到美洲大陸的。墨西哥印第安人部族組成複雜,血統來源也存在較大差異。除了著名的瑪雅人之外還有很多不同文化傳統的部族,其中便有來自北美洲的成員,阿帕奇北美洲印第安部族的代表。因為伊娃所屬的A2基因型在目前報導的美洲樣本中,就數阿帕奇人比例最高,可達63.2%。我們或許可以推測伊娃的先祖有可能與中美洲地區的阿帕奇部落或者與其有過血統融合的部族相關。
  • 中國人(漢族)和通古斯人、日本人、韓國人、馬來人並不是同一人種
    漢族雖然和他們看上去相似,但是其實不是同一人種。
  • 臉上有這個特徵的人,不一定是純正漢族人,你的祖先可能被漢化了
    於是鮮卑一族的血統也就在李唐皇室流傳下來,而這也成為了人們攻訐李唐皇室血統不正的理由。那時甚至有人公然向皇帝禁言,稱其偽造家譜,本就是鮮卑族的後裔卻稱自己是純正的漢族。甚至宣稱李世民僅有1/4的漢族血統。「琳聞拓跋達,唐言李氏,陛下之李,斯即其苗,非柱下隴西之流也。」
  • 從母系(mtDNA)的角度,漢族內部的主要差異有哪些?
    23魔方祖源 家譜館長授權2018 年,23魔方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展開合作,對中國漢族線粒體單倍群構成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中國漢族大致可根據流域分為黃河、長江、珠江三大亞群[1],該成果於 2019 年發表於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期刊。
  • 純正的漢族人都是單眼皮,那雙眼皮是源於哪裡?專家說出真相
    純正的漢族人都是單眼皮,那雙眼皮是源於哪裡?專家說出真相社會發展的同時,人的審美也在發生變化。雖然心靈美是很多人口頭上宣揚的標準,但是人的潛意識中還是會對美女多一些青睞,畢竟美的事物是賞心悅目的。這是因為血統,古代的漢族人基本上都是單眼皮。那個時候,人口的數量不多,而且大家居住的區域很集中,因為能夠種植的地方不多,所以大家都住在一起。而且古人推崇近親結婚,這也就造成了每一個古代的漢族人基因都有著或多或少的相似性,讓面部的很多的特性都是一樣的,根本就沒有機會發生改變。
  • 中國人種遷徙解密:DNA檢測下已無純種漢族人
    漢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9%,總人口約為13億。根據統計,  在中國大陸,漢族佔總人口的92%;在臺灣,漢族佔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佔總人口的95%和97%。  但是,中國是否存在真正的漢族人?他們應該長什麼樣子?現在住在哪裡?
  • 最早的漢族並沒雙眼皮,直到胡漢通婚後
    其實,出現這種現象並不是偶然,最早的漢族並沒有雙眼皮,在封建王朝前期,雙眼皮的人也非常少,這是因為秦漢時期之前,我國的人種還比較純粹,而直到胡漢大量通婚後,雙眼皮的數量才漸漸多了起來。
  • 我國科學家首次證明:中國黃牛有3個不同的血統來源
    記者26日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獲悉,來自我國多家科研單位的科學家研究表明,中國黃牛有3個血統來源,即東亞普通牛、歐亞普通牛及中國南方瘤牛。這一研究將為我國肉牛新品種培育提供理論基礎。該研究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姜雨教授團隊與雷初朝教授團隊合作完成,相關研究成果於2018年6月14日在《自然-通訊》在線發表。
  • 日本人:中國人最厲害的一點,就是他們從來不會在乎血統!
    血統這一觀念可以說出現得很早,在古代世襲制的時候血統就顯的尤為重要,就算是放在如今的世界,也依舊有很多國家的皇室保留著世襲制的方式
  • 《人民網》西北農大科研團隊首次證明東亞家牛有三個血統來源
    《人民網》 2018年6月20日     6月14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姜雨教授團隊與雷初朝教授團隊合作在黃牛分類和遺傳適應性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全基因組重測序分類世界家牛血統,並反映東亞家牛的三個血統來源和外緣物種基因的適應性滲入(Whole-genome resequencing reveals world-wide
  • 古代漢人不是漢族?
    李大龍認為,目前對東亞歷史的解讀被人為地割裂,「長城以北非中國」「中國是漢族國家」等觀點也在國內外有了一定市場。目前為多民族共同構建的中國尚未完成統一,而同時中華民族也尚在建構過程中,其構建過程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是騰訊文化記者專訪李大龍的第二篇文章,重點論證民族國家理論能否解釋中國古代族群凝聚的問題。
  • 玻里尼西亞人Y染色體測序數據:父系基因型O-AM00476的全血統分析
    接下來,大美基因團隊嘗試應用Hapmap全血統祖源分析計算器對該玻里尼西亞樣本進行分析,該計算器採用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計劃(Hapmap)的全球多種族樣本作為參照系,可以識別樣本的大種系血統組成。結果發現,玻里尼西亞樣本攜帶100%的類蒙古人種血統,說明該樣本未攜帶高加索人種和尼格羅人種基因信號。
  • 《中國科學報》西北農林科大證明東亞家牛有三個不同的血統來源
    而中國黃牛地方品種來源於其中的三個血統,分別為約4000年前到達中國北方地區,目前以純系僅在青藏高原和東北地區存在的東亞普通牛;可能在1000年前進入中國北方,以蒙古牛和哈薩克牛為代表的歐亞普通牛;以及該論文新報導的與印度瘤牛早在4萬年前就分離,具體來源和傳播歷史仍然未知的中國南方瘤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