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三年治理,「中國式過馬路」頑疾有了多大改觀?

2020-12-04 新京報官微

2017年發起的「禮在北京 讓出文明——市民愛心斑馬線專項行動」已經走過了三個年頭,看似斑馬線上的「小文明」,實質關乎一座城市的「大文明」。11月11日,新京報社舉辦2020「禮讓斑馬線」圓桌論壇,邀請參與專項行動的代表共同探討:歷經三年治理,「中國式過馬路」頑疾有了多大改觀?斑馬線上的「小文明」還有哪些需要提升和完善的地方?與會人員表示,專項行動開展三年來,路口交通秩序有很大改觀。也有人表示,維護斑馬線秩序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有的紅綠燈設置亟待完善。對於不文明的交通參與者,迫切需要有執法權的交警予以處罰。

▲11月11日,參與「禮在北京 讓出文明——市民愛心斑馬線專項行動」的代表共同探討斑馬線治理成效與建議。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江

━━━━━

談治理

「把第一個闖紅燈的人攔下來」

新京報:最開始上崗時情況怎麼樣?改變「中國式過馬路」,是如何突破的?

趙瑞甫(東城區交道口中隊文明引導員):我們是文明引導員,主要工作就是「引導」,但是行人聽不聽,開始上崗的時候心裡挺沒底的。經過三年多的實踐,路口交通秩序有很大改觀。

張桂雲(景山中隊文明引導員):我在南河沿路口做文明引導員。不少行人不看紅綠燈,只要有一個人帶頭闖紅燈,後面一大片人就跟著走。根據這種情況,我在第一時間把第一個闖紅燈的人攔下來。

張向東(順義區仁和鎮復興村黨支部副書記):我們組織人員每天到路口執勤。通過路口的不少都是熟人,先從熟人下手,就像張桂雲引導員說的那樣,把第一個闖行的人攔下來。只要有人主動停下來,就給他點讚,斑馬線治理就是這樣開展起來的。

鄭梁(順義區委宣傳部創建科主任科員):在愛心斑馬線專項行動的推進過程中,我具體負責引導員的組織和管理。之前,在引導乘客乘車排隊方面,引導員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就想,把引導員的陣地從車站延伸到路口。只要在路口長期做引導和示範,久久為功,肯定會有效果。

李友華(「綠色啄木鳥」德勝門箭樓愛心斑馬線團隊隊長):我們是公益組織,大家都是自願參加。德勝門箭樓路口旁有一個公交站,開往長城、十三陵,路口客流量很大。從2017年開始,每到雙休日、節假日,我們就在路口手拉手排成人牆,攔住車輛,讓行人安全通過。等行人差不多都過去了,再撤回來,給車讓路。現在不少人都認識我們,不少遊客對我們豎起大拇指。

新京報:斑馬線治理過程中遇到的主要難題是什麼?

張向東:我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拿著小旗子不知道該怎么正確使用,手勢不規範。順義交通支隊就調配了一個交警給我們培訓。

劉煥敏(門頭溝區協調辦專職副主任):在區委宣傳部的領導下,門頭溝區公共文明引導員針對路口管理採取了「三字行動指南」——「拉、說、引」。拉,即拉起「安全繩」攔住亂闖紅燈的市民,化解不安全因素;說,即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市民文明、安全出行的意識;引,即引導員發揮柔性引導優勢,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導大家走到便道上等紅綠燈。大多數市民都非常配合。

▲東城區交道口中隊文明引導員趙瑞甫表示,經過三年多的實踐,路口交通秩序有很大改觀。

━━━━━

談變化

快遞、外賣小哥闖紅燈的少多了

新京報:對比專項行動啟動之初,現在路口交通秩序變化大嗎?

張偉偉(順義區交通支隊城區中隊輔警):原來闖紅燈的行人、非機動車實在不少,比如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現在少多了。

楊平(門頭溝區客八分公司第八車隊駕駛員):原來我們每次通過路口的時候,尤其是右轉彎的時候,特別擔心,就怕騎車的突然衝過來。現在沒那麼擔心了,因為闖紅燈的非機動車和行人確實少了。

劉煥敏:我講一個小故事。有一個居民,2018年初從國外回來,她跟我說,心裡特別不舒服,因為走到路口,是紅燈,可別人全都衝了過去,她站那兒不知所措。我告訴她,我們正在治理,路口交通秩序以後肯定會好。去年她又回來了,碰到我就說,路口秩序真的好多了。

賈豔麗(門頭溝區公共文明引導員):我加入愛心斑馬線專項行動的時間不長,以前自己開車,開到斑馬線能過去就過去了。現在我會先給行人擺下手,行人就非常開心。遇到我是路口第一輛車的時候,禮讓完行人,看一眼後視鏡,後面的車都在排隊等候,心裡就特別有成就感。

━━━━━

談委屈

遭行人怒懟「回家抱孫子去」

新京報:三年行動中,有沒有遇到過覺得委屈的事?

勾會清(「綠色啄木鳥」洋橋路口愛心斑馬線團隊隊長):我們洋橋路口有一位志願者,女同志,五十多歲,前些年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有一次,一個行人衝她喊,「你瞧你,這麼大歲數,瞎折騰什麼呀,回家抱孫子去」。當時我心裡咯噔一下,趕緊把這位同志拉到一邊,勸慰她。

新京報:如果遇到特別不文明甚至有暴力傾向的行人或者司機,能怎麼做?

王金環(順義區公共文明引導員大隊八中路口組長):前年,有一個騎電瓶車的五十多歲男子闖紅燈,引導員上去勸阻,他就撞引導員,把引導員的腿撞青了。對於這種非常不文明的交通參與者,迫切需要有執法權的交警予以處罰。

趙瑞甫:我也認為,既然法律有規定,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可以罰款,那麼該罰就罰,這樣能起到震懾作用。

━━━━━

談暖心

協警被小學生寫進作文

新京報:參與引導過程中有沒有很暖心的瞬間?

劉愛紅(門頭溝區大峪街道龍泉花園社區書記、主任):今年夏天,路口附近一位居民看到引導員非常辛苦,每天都汗流浹背的,就給引導員送來了藿香正氣水,大家非常感動。

賈豔麗:我們新橋路口,一個下雨天,一個小女孩自己打了一把傘,又拿出一把,給引導員打傘,這一幕被路過的人拍下來,發到了一個公號上。小女孩說,平時總是看到這位引導員阿姨為大家服務,很辛苦,所以不想讓阿姨淋雨。

還有雙峪路口,一個小夥子向引導員問完路,又拿著幾瓶水返回來,說「天太熱,你們喝點水吧」。這只是兩個事例,這樣的暖心瞬間特別多。

劉煥敏:今年我們區領導接到一個12345熱線電話,一位女士打來的,她從城區到門頭溝辦事,看到引導員的服務特別熱情,天那麼熱,大家都非常辛苦。接到這樣的表揚電話,我們很開心。

張偉偉:我記得很清楚,今年7月16日,天氣特別熱,地表溫度甚至達到五六十℃,我在順義八中路口執勤,就像站在蒸籠裡。這時一個市民走過來,先遞給我一個新口罩,叫我換上,因天太熱,我的口罩已溼了,接著打開一瓶礦泉水給我,隨後又拿來一把遮陽傘,為我撐開,然後就陪我站在崗上。我一再婉謝,但他堅決不走,足足陪我站了有5分鐘,令我非常感動。

我們還有一位協警,叫張正生,今年51歲,他每天都要護送學生過馬路,發現有的小學生7點前就已經來到學校,他就把自己的上班時間從7點調到了6點40分。學生們把他當成了好朋友,見面時主動跟他打招呼,還把他當成寫作文的題材,這讓張正生感動不已。

▲「綠色啄木鳥」德勝門箭樓愛心斑馬線團隊隊長李友華(右二)表示,有些路口紅綠燈設置有問題,建議加以改善。

━━━━━

談建議

讓闖紅燈者「出出鏡」

新京報:影響北京斑馬線秩序的最主要因素是什麼?還有哪些需要提升的空間?

劉少武(順義區順3路公交車隊隊長):我們車隊感覺現在的交通文明程度比前幾年好多了,但是,有時候公交車停下來了,其他的車不停,行人還是不敢過馬路。還有一種情況,行人一般都是陸陸續續過馬路,不是幾個人一起就過去了。我們公交車停在那,一般能等個三四分鐘。有的行人還一邊過馬路,一邊看手機。

張桂雲:2017年專項行動啟動後,不少單位都參與了,每天派人到路口執勤,我覺得這個做法應該堅持下去,能提升整體交通文明意識,自己參與到斑馬線治理中來,就會意識到遵守交通法規的重要性,比如,一邊走一邊看手機的行為就會減少。

鄭梁:提升空間我覺得主要有兩點,一個是外因,就是社會環境,宣傳文明出行的社會氛圍;一個是內因,就是市民素質教育。下一步怎麼做?我認為就是堅持,堅持到路口去開展活動,引導大家都參與到行動中來,就會越做越好。

劉愛紅:我覺得主要就是一點,把講規矩、守紀律做到位,加大宣傳力度。《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已經出臺,既然探頭可以拍司機,那可不可以拍行人、拍非機動車?你闖紅燈,就給你「出出鏡」,這對維護斑馬線秩序也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李友華:怎麼能讓電動車守規矩?還有共享單車,地鐵口經常停得到處都是,我們每次活動都得搬半天。

另外,有些路口紅綠燈設置有問題,不是這邊時間長了,就是那邊時間短了,不太適合現在電動車比較多的情況。

勾會清:我也認為紅綠燈設置需要完善,比如洋橋路口,上下班高峰,東西向主路是三分鐘綠燈,但是南北向行人的通過時間只有20秒,時間太短,行人只能走到中間等,有的人著急,就會接著往前闖。

━━━━━

談感受

交通文明要從娃娃抓起

新京報:如果用一句話總結自己3年來的感受,會說什麼?給自己的工作打多少分?

張向東:一句話就是,禮讓斑馬線大家一起來。斑馬線治理必須全員參與。給自己打分,我也就打個及格分,因為還要繼續努力。

劉煥敏:苦並快樂著。大家確實非常辛苦,也受過委屈,但同時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這期間有苦也有樂。如果打分,我給我們隊伍打99分,扣這一分,是為了進步提高。

張桂雲:三年來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路口交通秩序變化特別大,我自己編了一些宣傳語,「寧停三分,不搶一秒」「咱就把那個搶燈變成等燈」「您是家裡的頂梁柱,搶燈的一剎那,這危險就向您走來」等。給自己打分,我打個90分左右吧。

趙瑞甫:我給自己打80分,因為還有上升空間。三年來我最難忘的就是,有幾次看到家長帶著孩子,指著紅綠燈說,「你看上面的小人兒,現在是紅的,變綠了,才能過馬路」。孩子用稚嫩的聲音說,「綠燈行」。交通文明就要從娃娃抓起,需要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劉愛紅:如果讓我給引導員打分,我打100+x。100分,是因為很多引導員都放棄了自己的退休生活,付出很多;「x」,是因為各項工作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如果給我們的社區工作打分,我沒法打,因為跟引導員比起來,我們的工作欠缺太多了,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劉少武:我給自己打80分左右,因為禮讓斑馬線,引導員、志願者貢獻更大。我們公交司機今後繼續積極參與,在禮讓斑馬線這方面做得更好。

李友華:像我們這種公益組織,那就是志願團結,堅守初心,無私奉獻。如果給我們團隊打分,隊員們已經做到了頂點,這麼多年走過來,沒有報酬,任勞任怨,服務質量追求的是零瑕疵。

新京報記者 王姝 編輯 劉佳妮

值班編輯 康嘻嘻

相關焦點

  • 翻譯點津:「中國式過馬路」用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翻譯點津:「中國式過馬路」用英語怎麼說? 2013-04-24 16:39 來源:233 作者:   北京市從4月9日開始嚴管行人及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通過各種措施全面治理「中國式過馬路」現象,「帶頭」闖燈的行人將面臨罰款。
  • 2021年考研英語預測-中國式過馬路(隨大流)
    2021年考研英語預測-隨大流解析:中國式過馬路以前全國翻譯資格考試曾經出現過,屬於社會現象問題。我們之前說過,考研英語主要的二類,一個是人的品質,一個是社會現象。參考範文:這幅圖反映了中國人過馬路的方式,指的是人們在十字路口聚集在一起,然後一下子橫穿馬路的現象。這種趨勢之所以出現,是因為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觀念,即當每個人都是違法者時,法律就不能得到執行,也就是法不責眾思想在作祟,不顧交通規則而按照大多數人的方式行事,隨大溜。
  • 治理闖紅燈行為 罰喊百遍「不再闖紅燈」不可取
    (原標題:罰喊百遍「不再闖紅燈」不可取) 為治理行人以及非機動車闖紅燈的不法行為
  • 「鬼探頭」式過馬路,撞了 | 知危險 會避險
    「鬼探頭」式過馬路,撞了 | 知危險 會避險 2020-12-02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布朗運動到大一統,無人駕駛才能根治中國的擁堵頑疾
    網上有個經典的笑話,是說分子層面的不規律布朗運動在全世界其他地方只有顯微鏡能看見,但到了中國,你站在天橋上,看下面的馬路無時無刻都在上演著布朗運動。每一輛機動車都沒有與鄰近機動車相似的駕駛規律,加塞兒,龜速超車,突然急剎,甚至是逆行等等等等,每個個體都毫無規律的在橫衝直撞。
  • 2020年第四期《陽光問廉·蓮裡同行》節目圍繞群眾滿意,治理民生頑疾
    2020年第四期《陽光問廉·蓮裡同行》節目圍繞群眾滿意,治理民生頑疾聚焦民生頑疾 切實解決群眾揪心事煩心事近年來,遂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加強治理民生頑疾,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把為民初心鐫刻在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中。在治理民生頑疾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期節目以「圍繞群眾滿意治理民生頑疾」為主題,問責相關單位,並進行曝光。
  • 從日劇看離婚,冷靜期能否治癒愛與生活的頑疾?
    結夏就不同,她會邀請一大幫朋友來家裡做客,渴望愛的人都能參與自己的生命,希望結婚之後生很多孩子,過著吵吵鬧鬧有煙火氣的日子。所以在故事結尾的時候,即使光生意識到了他對結夏的愛而重新求婚,結夏也沒有在結婚申請書上簽字,而是小心翼翼地折起來,說「我就把這當成是你給我的情書啦。」這一幕,倒頗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力量。「你認為的幸福與我定義的不同。」
  • 今晚讀 | "過馬路神器" 闖紅燈被噴水 誰闖噴誰
    根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整合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歸口中宣部領導。對內保留原呼號,對外統一呼號為「中國之聲」。
  • 昌吉州好交警風採 | 馬路「指揮家」梁鑫
    黨的十九大召開後,隨著交通強國戰略、中央治疆方略和平安新疆建設的推進實施,在社會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交通治理格局正在形成
  • 失明人士馬路中停滯不前,夜色中車長協助過馬路
    文/羊城派記者 程行歡 通訊員 鄭麗珊日前,廣州公交集團三汽公司客服熱線接到這樣一則表揚信息:7月29日晚上22點30分,乘客王小姐乘坐233線公交車時,在等交通燈時見到公交車長下車協助盲人過馬路,心受感動,特意致電三汽公司表揚該位熱心助人的好車長。
  • 國家網信辦開展網址導航網站專項治理 改變競價排名頑疾
    針對網址導航網站在網站推薦和內容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國家網信辦從即日起在全國開展網址導航網站專項治理。  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指出,網址導航網站是網民上網的重要入口,是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亟須加強管理,確保網址導航網站為廣大網民推薦權威可信的網站和信息,促使網絡空間更加清朗。
  • 彩虹新村楊家路髒亂頑疾何時了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今年入夏以來,不斷有網友在中國寧波網民生e點通發帖抱怨:這個小區菜市場髒亂擾民,且多次投訴未見改觀。    7月22日,網友發帖反映:楊家路兩旁,下水道堵塞,汙水積在路面上,發出惡臭。中河街道受理後,第二天即回覆:楊家路已於今天上午整治,本次整治主要針對跨門營業和環境秩序等問題。    可是,這一整治成效未能在網上得到認同。
  • 集中式和分散式:汙水治理的有益互補
    今年,多個省份又提出了「縣縣有汙水廠」的建設計劃。而據上海濟邦諮詢公司一位研究員分析,由於建廠容易、管網配套難,汙水收集難、運行成本高等因素影響,目前全國1400多座汙水處理廠中,有一半處於半開工狀態,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一年投入幾億甚至幾十億,汙水治理難見成效,同時,還造就了許多「曬太陽工程」甚至抽河水處理的怪現象。
  • 如何化解小區治理「頑疾」?德州開出黨建「良方」
    新湖街道用「紅色物業」開啟了一場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自我變革。基層治理難在哪?門不好進,話更難說「敲得開門,進得了屋;說得上話,談不了心。」這曾是豐華小區住戶對社區工作人員的普遍態度。原來,在豐華小區內部,因為小區居住環境較差,社區工作人員連開展常規的入戶調查都成為了難題。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文:如何治理醫藥領域賄賂頑疾
    如何治理醫藥領域行賄受賄頑疾?記者為此採訪了多位醫生、醫藥代表、衛健委幹部和紀檢監察幹部等。行賄手段日趨隱蔽,「回扣式」銷售成潛規則收回扣、拿提成、感謝費,短短5年間,雷李培就收受醫藥公司賄賂超過300萬元……隨著案件細節的曝光,藥企的灰色營銷手法也逐漸浮出水面。從近年來查處的案例看,醫藥領域行賄手段呈現出花樣翻新、次數頻繁、金額巨大等特點。
  • 攜手紀念碑谷 《天天過馬路》新版上線
    全球1.6億玩家追捧的超人氣休閒手遊《天天過馬路》,引來紀念碑谷與像素大戰吃豆人(Pac-man)兩大經典遊戲官方加盟,燃爆虐心狂潮!本次更新版本,於今日正式登陸iPhone, iPad以及iPod touch,在App Store中國區獨家發布。此次跨界合作的《紀念碑谷》曾在2014年度榮獲蘋果設計獎,將人們帶進那個奇妙幾何建築的迷陣探險之中。
  • 兩國馬路差距到底在哪?中國的馬路年年補,日本的馬路年年新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已經基本實現村村有瀝青馬路,進出不再是泥濘的坑窪土路,人們的生活條件也更上一層樓。但是人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不怎麼過大車的路也會出現坑坑窪窪的情況,讓人十分頭疼。而且,對比日本的馬路,大家發現,同樣都是瀝青鋪路,中國的馬路卻需要年年補,日本的馬路年年都是新的,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 一蒙3代秦將,歷經4代君王,拔城90餘座,蒙驁對秦國貢獻有多大?
    單純排兵布陣式的打法,逐漸被摒棄,而不講究過程只注重結果詭道式的打法越來越被推崇。當孫臏用圍攻魏國大梁城,迫使圍趙的龐涓撤退回救大梁解了趙國之危時,人們發現了原來戰爭還可以這麼打,孫臏圍魏救趙也成為了一場名流千古漂亮的戰役,這場戰役深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軍事家。
  • 黑臭河治理湧泉式曝氣機中的是什麼有哪些作用
    黑臭河治理湧泉式曝氣機中的是什麼有哪些作用 ,「tyct5」  【中藍水處理】黑臭河治理湧泉式曝氣機專業生產廠家是一家集科研、設計、製造、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生產黑臭河治理湧泉式曝氣機、潛水推進器、潛水推流器等產品的南京環保企業。
  • 宜興市化工行業優化調整有改觀
    宜興市化工行業優化調整有改觀 37次閱讀 作者:李秋平    來源:中國化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