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對象:7-9歲
教學用具:馬克筆、水粉、素描紙等
教學目標:
1,知道什麼是冬眠,了解幾種會冬眠的小動物
2,描繪地面上冬天的元素和地下動物溫暖的小窩,學習冷暖的對比。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重難點:
動物地穴的布局大小合理,動物睡姿的表現。畫面豐富具有創新性
冬天到了,樹葉落了,北風呼呼的刮,北方已經下了一場又一場的大雪……
小朋友們,你們早上會賴床嗎?老師可是越來越懶了,早上根本不想起床,好想像小動物一樣,來一場冬眠,等到大地春暖花開時再出來!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冬眠嗎?
冬眠,是變溫動物在寒冷的冬天避開食物匱乏的一個「法寶」。冬季外界溫度太低,找不到足夠的食物,它們為了適應這種環境,就在地底下開始一場長久的睡眠,一覺醒來,春天就到了!
並不是所有的小動物都需要冬眠,你們知道有哪些動物會冬眠嗎?
這節課我們來簡單的認識幾種冬眠的小動物,看看它們冬眠的方式都有哪些特點?
蛇:集體冬眠,它們互相摟抱在一起,一起冬眠,春天再醒來那樣可以取暖,提高溫度。如果單獨過冬會凍死的。蛇冬眠時千萬別去招惹它們,由於冬眠,蛇毒一直積存在體內,這個時候的蛇毒最為厲害。
蛙:當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時,一些蛙類和蟾蜍就會鑽進泥土裡,不吃不動,處於睡眠狀態,以此來躲避嚴寒,等到第二年春天地溫升高後再出來活動,它們也是我們最常見的冬眠的動物。
龜:一般情況下在11月至翌年3月,當氣溫降到10℃以下時,水龜類會靜臥於池底的淤泥中或臥於覆蓋有稻草的鬆土中,不食不動,進行冬眠。
熊:冬眠是因為冬天不容易找到食物,到了秋天它們就大吃特吃,使自己長胖,冬天就靠脂肪來提供養料。但是,冬眠時,它們還會醒過來的。
刺蝟:冬眠時,蜷縮一團,它們遠看好象一個大絨球,在巢穴中冬眠時,體溫下降到9℃。冬眠中的刺蝟會偶爾醒來,但不吃東西,很快又入睡了。冬眠的刺蝟如果過早醒來會被餓死的。
還有一些動物,雖然不冬眠,但是它們會躲在洞穴裡,享受秋天屯起來的美食。
有的地區的松鼠它會用羽毛或者柔軟草葉等填滿經常出入的洞穴,並在森林中到處儲藏有時連它自己也找不到的松果等過冬的食物。
蜜蜂也是儲藏食物的動物,冬天躲在蜂巢裡吃香甜的蜜。
還有小螞蟻也是事先儲備好糧食在洞裡過冬。
會冬眠的小動物還有很多,比如:蝙蝠、蝸牛、蝴蝶、飛蛾、瓢蟲、大黃蜂、小夜鷹等。
這節課我們要表現一下小動物的洞穴,洞穴就是它們的家,它們會不會也有像我們一樣的家?有廚房、倉庫、書房、衣帽間等。它們會不會也會像小朋友們一樣,會有自己喜歡的玩具?你要畫哪幾種小動物呢?它們冬眠的姿勢是怎樣的?
學生作品
學生作品來自米鹿畫室
感恩昨日點讚的小主互惠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