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東林與他筆下的人山人海,我們都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塵埃

2021-01-13 原創文學SHOW

林東林,是一名作家、出版人、策劃人、圖書製作人、文化訪談記者、書評人、影評人。現居北京。出身理工,學無師承,誤打誤撞進入文藝界多年,左手寫歷史,右手寫文學,毒舌寫情感。

他祖籍福建泉州,1983年生於河南歸德府,祖上為耕讀世家,1949年後家道中落,但慧根早藏,家學隔代傳,雖出身於三流本科學校,沒落為五流理學學士,卻自修成一流文章作者。祖父林潛修公、外祖父胡示範公,道骨仙風,皆為方圓一代名士。生性敏感,興味廣泛。既喜歡安靜孤獨,也享受市井繁華,常常在兩個極端之間徘徊。多年來遊走於鄉野和城市之間,尋味現代人丟失的市井生活。著有文學、史學和情感隨筆多部,文筆清麗有味,說理論物明辨無礙,知人論世溫情款款。曾居於廣州、桂林、上海、成都,現居北京。 2006年未畢業即南下廣州,深涉紅塵,師事民營書業大佬、中國十大民營書商歐陽歡,同時結識一代詩壇傳奇健將、「木芙蓉花下主人」陳益洪,受薰陶成為眼界見識閱歷皆極高的中國書業小老弟,嗣後畢業被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原社長肖啟明招致麾下,深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濃厚人文主義傳統的啟蒙洗禮。

「記憶裡的過客 棺木中的亡人

牆壁上的名字 屋簷下的身影」

在他的《人山人海》裡,寫的都是人,有一些活著的,他們曾經朝夕相處或者偶然相識,然後又擦肩而過。也寫了一些死去的,死去並不意味著消失,作者認為在事實上,那些死去的人在某些時刻又會朝你重返而來。

之所以他整本書都在寫人,可能與他近些年所幹的兩件事有關,一件是寫詩,另一件則是攝影。寫詩寫的是自己,攝影拍的是別人。無論是寫自己還是拍別人,本質上來說,都是對人之為人的命運、人之為人類的命運的寄情。

實際上,我們都置身於這個偌大的宇宙之中,我們渺小的像是一粒塵埃,茫茫大地上虛無縹緲的生存,漫漫歲月中難以名狀、不可思議的孤獨。作者並不覺得藏在書裡每個人是他寫出來的,而是在很多個灰濛濛的午瀰漫著飯菜香的傍晚或者孤燈獨擎的深夜,他獨自坐在寬大的橡木桌前出神,那些人就過來了,拿起他的手,打開電腦,敲擊鍵盤,通過作者書寫他們自己。

在這十三億人口中,很多人總是被掛在十三億這個數字後面,被隱藏,被忽略。他們從屬於人口的「口」,而不是「人」。因為文字,同樣也因為林東林,這些人被還原成小小的人臉,無論是模糊的、清晰的、愁苦的還是平凡的,總之是存在的,或者存在過的。

發生的人和事,永遠是昨天的,而文字永遠是今天的,甚至是明天。《人山人海》幫助我們從某種虛構的巨大中縮小成自我,不超出,也不小於,而是等於。

相關焦點

  • 我們是浩瀚宇宙中的塵埃
    我出生在一個平凡的時間裡,那一天陽光燦爛,太陽暖暖的,母親生我的時候沒有費什麼力氣呢,也許是天氣的原因,也許是上天太眷顧我們家了,於是生活終於在貧窮中逐漸擺脫了,也許只是因為父母的節儉,也許只是因為社會的變化。
  • 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宇宙到底有多大?
    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宇宙到底有多大?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地球上唯一高智商的生物,當我們徜徉於大自然的懷抱,感慨地球環境之壯美的時候,感覺自己何其渺小!然而,隨著人類科技的高速發展,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也越來越多。
  • 宇宙到底有多大?在它的面前,地球連一粒塵埃都不如
    因為它們距離都非常遠,所以在古人的眼中這些天體也都非常小,所以人們一度認為自己就是這個世界上的主宰,而它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天體都圍繞著地球在進行運轉,而地球處於宇宙的中心點上,是完全靜止的狀態。
  • 在宇宙中處於什麼位置?連一粒塵埃都算不上
    宇宙有多大?關於這個問題,我相信沒有人能夠準確的回答,地球有多大?至少在宇宙中,地球就像是一粒塵埃一般,甚至連一粒塵埃都算不上,但是這顆星球上卻有我們的全部,有我們的親人,有我們的朋友,有我們的一切一切,但是相對宇宙而言,它真的是微不足道。
  • 地球在宇宙中是什麼位置?一粒塵埃都算不上,還想要什麼位置?
    宇宙有多大?關於這個問題,我相信沒有人能夠準確的回答,地球有多大?至少在宇宙中,地球就像是一粒塵埃一般,甚至連一粒塵埃都算不上,但是這顆星球上卻有我們的全部,有我們的親人,有我們的朋友,有我們的一切一切,但是相對宇宙而言,它真的是微不足道。
  • 人生就像一粒塵埃,時而飛揚,時而沉落!
    不論是在空間上,還是在時間上,宇宙都幾近無限,浩瀚到令人絕望。在宇宙中,地球被置於一個極其尷尬的地位——不如一粒塵埃,人類的不可一世也瞬間變得不堪一擊。人生就如一粒塵埃,不要怕自己不完美。人無完人。學會一步一個腳印地過生活。如果你直奔目標而去,那麼人生的目標就是死亡,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
  • 宇宙中最幸運的「一粒塵埃」,地球究竟有多幸運才能孕育生命?
    有人說,我們人類是萬物之靈。雖說歸根結底,我們和貓貓狗狗一樣,都是動物,但是人類卻多了一絲靈性,我們懂得求知,懂得探索,懂得如何利用科技來強大自己。也正是如此,人類所思考的問題就要比別的動物多得多。如今的人類,早已在探索未知事物上越走越遠,從萬裡高空到悠悠深海,人類的腳步從不停止,甚至面對虛無浩瀚的太空,我們都不曾怕過,甚至我們的衛星、飛船和天文望遠鏡都已經跨越了太陽系,探索者宇宙最深處的秘密。有了對比,才知道我們有多麼的渺小,曾經我們覺得地球就是全世界,但是後來我們才發現,在宇宙中,地球不過是「一粒塵埃」罷了。
  • 什麼是宇宙?宇宙有多大?我們是宇宙中的塵埃嗎?
    什麼是宇宙?宇宙有多大?我們是宇宙中的塵埃嗎?普通人不了解宇宙的大小和年齡。我們的小行星只不過是一個無限永恆時空的有限世界。從宏觀角度來看,大多數人的擔憂可以說是無關緊要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們充滿了活力。很勇敢,渴望學習。智慧是無止境的。
  • 如何認識宇宙的浩瀚?帶你了解大量數據,重新認識宇宙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宇宙是浩瀚到沒有邊際的,地球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人類就更渺小了。可是這種「渺小」沒有辦法切身體會到,畢竟我們又不是太空人,不能去到太空,親眼看到無邊無際的宇宙。我們也不是科學家,整天研究宇宙,時刻感受著宇宙的浩瀚。
  • 宇宙到底有多大?浩瀚的讓人感到渺小,地球不過是一粒塵埃
    從古至今,我們一直都在探索求知,不僅是學習更多的東西,同樣也在探尋未知,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知道我們所處的地球,實際上是在宇宙中億萬顆星球中的一個,而我們更是渺小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過隨著我們科技的發展,很多事情都不再是未知,但是對於整個宇宙,我們卻還是顯得未免過於稚嫩,僅僅是一個太陽系,我們都沒能完全搞明白,更何況還有更加龐大的銀河系,銀河系中就包含了數千億顆恆星還有大量的星雲等。
  • 浩瀚星河寫給科技愛好者的詩,令人沉迷的《卡爾·薩根的宇宙》!
    當我們以為宇宙星河無比遙遠時,我們收到了NASA送來的來自太空的花:這是2018年底NASA展示了一張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太空照片。照片的正中間是一顆被稱為RS Puppis的恆星,在它的四周環繞著巨大而又璀璨的塵埃雲。
  • 宇宙中的巨無霸,可以裝45億個太陽,相比之下地球類就是一粒塵埃
    宇宙中的巨無霸,可以裝下45億個太陽,相比之下地球類似於一粒塵埃。下邊這張圖片就是旅行者一號在距離地球64億公裡之外所拍攝的,地球在這張圖片中僅僅佔據了大約0.12個像素點,就像是一粒塵埃。盾牌座UY體積巨大可以放下45億個太陽或者2億億個地球,距離我們大約9000光年,現在處於生命的後期,未來盾牌座UY會發生超新星爆炸演化成黑洞。盾牌座UY就是虛胖,雖然看上去體積非常巨大是太陽體積的45億倍,但是質量卻只是太陽的32倍。下圖中是一些恆星之間的比較。
  • 浩瀚的宇宙到底有多少星系?目前的數據已經讓人們感到迷茫
    當人類走進科學發展的道路之後,在科學的殿堂裡,我們知道了地球之外還有更加浩瀚的宇宙空間,而我們在夜晚能夠看到的那些星星,基本上都是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的恆星。天上的那些星星基本都是跟太陽相似的恆星,這樣的答案如果告訴古時候的人們,估計沒有幾個人會相信。
  • 宇宙中的地球是孤寂渺小的,用比喻來說:一整片沙漠中的一顆細沙
    在人類走上科技發展的道路之前,我們對世界和宇宙知之甚少。以我們生活的地球為例。在古代,人們只知道地球很大,但他們不知道它有多大。在古代,人們對仰望星空知之甚少。很久以前,人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空中的星星、月亮和太陽都是地球的一部分。
  • 在浩瀚宇宙中,人類有多渺小?
    也許只有旅行到宇宙的邊緣,我們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是一個多麼美麗的星球啊,48個國家共70億人口,高達數百萬種生物都生存在這個宣布於太空之中的塵埃之上,可隨著距離的拉遠,所有的一切都開始變得模糊起來,我們總覺得地球很大,放在宇宙的尺度下,它可以完全忽略不計。
  • 宇宙究竟有多大?銀河系也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
    晴朗夜空,我們抬頭仰望星空,望著一望無際的星空中,不計其數的星星在天空中閃耀光芒,人們不禁要問,宇宙究竟有多大,宇宙中究竟存在多少星球?NASA發射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1990年,距離地球64億公裡的地方拍攝了一張照片,從照片可以看出,地球只是在浩瀚宇宙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點。打個比方,地球在宇宙中就像一滴水在海洋中一樣,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 宇宙星辰那麼浩瀚,它卻給了我們很好的生日禮物
    24小時不間斷地觀測著浩瀚的宇宙。穿越百萬光年,探索那未知的宇宙史。恆星照亮的反射塵埃也是很美的星雲 感覺每一張照片都好好看,都想拿來當壁紙。這麼說來,以後有朋友過生日我就告訴他「我從天上摘了星星給你」。 當然30周年慶祝活動不僅是此次互動,NASA還在社交網站上分享了哈勃望遠鏡這30年來所拍攝年度圖片。
  • 宇宙中發現最大結構,直徑可達100億光年,銀河系連塵埃都不如
    文/仗劍走天涯 宇宙中發現最大結構,直徑可達100億光年,銀河系連塵埃都不如 在人類看來,地球非常的龐大,但其實這都是相對概念在做鬼,如果和宇宙太空相比,那麼其實地球是非常渺小的。進入到21世紀以來,人類開始了對於地外文明、地外星球和宇宙浩瀚的探索。
  • 我們的宇宙是一個浩瀚的大漩渦?
    說到漩渦,估計很多人都會感覺很普通,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因為漩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的地方都能夠看到,只要有水一般來說就能夠看到這種漩渦,小的像是家裡洗臉的水盆只要倒上水攪動起來就能夠看到這種漩渦,而如果靠近江河湖海,也經常能夠看到這種旋渦。
  • 宇宙中最強大的智慧生命有可能是人類嗎?可能我們連螻蟻都算不上
    人類在走出地球之後,一直都在探索尋找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可是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不要說智慧文明了,連最簡單的外星生命都沒有發現。這個時候,有一些人發出了這樣的言論:人類是宇宙中最強大的智慧生命。這樣的言論出來之後,有一些人認同,更多的人則不認同這個觀點,人類怎麼可能是宇宙中最強大的智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