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星河寫給科技愛好者的詩,令人沉迷的《卡爾·薩根的宇宙》!

2020-12-04 科技數碼空間站

當我們以為宇宙星河無比遙遠時,

我們收到了NASA送來的來自太空的花:這是2018年底NASA展示了一張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太空照片。照片的正中間是一顆被稱為RS Puppis的恆星,在它的四周環繞著巨大而又璀璨的塵埃雲。NASA把這一現象稱為「假日花環」

NASA把這顆距離地球6500光年外的恆星,以及周圍的塵埃雲比作假日彩燈花環,這是獨屬於NASA的「硬核浪漫」。嫌「假日花環」還不夠浪漫?那這束「滿天星」怎麼樣?

這束「滿天星」的名字是Messier 3,擁有80億年歷史、50萬顆恆星,同時也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最亮的球狀星團之一。

又是「假日花環」,又是最大、最亮的「滿天星」,怪不得網友們都說,理科生浪漫起來,就沒文科生什麼事了。

就是這些生動浪漫的圖片,讓我們與宇宙星河之間似乎觸手可及,也讓我們對浩瀚宇宙充滿了無比的遐想。而說到宇宙的遐想,我們就必須提到這部宇宙科普紀錄片《卡爾·薩根的宇宙》

豆瓣上對卡爾薩根的表述十分浪漫:」天文學家大概是最像大祭司的人。卡爾薩根就是現代的大祭司,祭司在古代仰觀天象,參悟宇宙奧妙,建立世界觀,為帝王提供天氣和宇宙情報,其中不乏極度智慧之人。這一工作在現代則變成了名為天文學的科學,卡爾薩根就像一位大祭司一樣向我們描述了宇宙了前生今世,他詳細描述對宇宙的理解,十分有趣,讀之讓人塵心盡去,盡情暢想宇宙的奧妙。「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回想起來是很令人興奮的。這些探索活動提醒我們:好奇是人類的習性,理解是一種樂趣,知識是生存的先決條件。因為我們在這個宇宙中只不過是空中飛揚的一粒塵埃……

俯仰天地間,當你在某個夜晚抬頭仰望那浩瀚星空,發現那些以億年為單位的星球也在陪你看著繁華夜色,它靜靜領悟著你的悲歡,以它無比漫長的生命啟迪著你,讓你在雞毛蒜皮的日常之中,升騰起一種宇宙觀感,讓孤獨的人不再孤獨,悲苦的人不再悲苦,或許人生在世,很多東西根本無法改變,但我還是希望在抬頭的瞬間,我內心擁有這片波瀾壯闊的星球!

相關焦點

  • 宇宙第一人:卡爾·薩根
    我們生活在卡爾·薩根的宇宙——超乎想像的浩瀚廣闊,深感人類之卑微渺小。薩根一遍又一遍不斷提醒著我們,這個宇宙不只關於人類。我們只是這宇宙浩渺中的一粒微塵。我們存在的時間甚至可能非常短暫——就像黑暗籠罩的海洋上忽地騰起的那抹藍光。
  • 卡爾·薩根逝世20周年:科學守護者,宇宙第一人
    我們生活在卡爾·薩根的宇宙——超乎想像的浩瀚廣闊,深感人類之卑微渺小。薩根一遍又一遍不斷提醒著我們,這個宇宙不只關於人類。我們只是這宇宙浩渺中的一粒微塵。我們存在的時間甚至可能非常短暫——就像黑暗籠罩的海洋上忽地騰起的那抹藍光。又或者,我們能以某種方式尋找到一條路,超越我們最低劣的本能和古老的仇恨,最終成為一個星際物種。
  • 新版《宇宙》:重逢卡爾·薩根
    卡爾·薩根的《宇宙》出版至今已有37年,然而書中涉及的這些問題皆不過時。作為北京閱讀季秋讀重點活動,新版《宇宙》日前亮相中國科技館,北京天文館副館長、本書譯者陳冬妮,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尹傳紅等與讀者分享了卡爾·薩根和他的「宇宙」故事。1980年,卡爾·薩根大膽地將當時方興未艾的特效技術運用到13集電視紀錄片《宇宙》中。同年,《宇宙》一書由蘭登書屋出版。
  • 卡爾·薩根
    他在科普方面的成就更為引人注目:20世紀80年代他主持拍攝的13集電視片《宇宙》,被譯成10多種語言在60多個國家上映;此外他還寫了數十部科普讀物。1994年,他被授予第一屆阿西莫夫科普獎。今年12月20日是卡爾·薩根的4周年忌辰。此前此後,兩部與薩根密切相關的新書《暗淡藍點》和《卡爾·薩根的宇宙》相繼出版,這真是對他的極好紀念。
  • 科學是簡單的,每個人都可以理解——懷念卡爾·薩根
    隨手拿起手邊的一本書,是卡爾·薩根寫的科普著作《宇宙》。書早已舊了,這本書我已翻過了無數遍,就連我上初一的兒子也看了好幾遍了,至於他看沒看懂,我想並不是太重要,他才十三歲,還有的是時間,這本書值得他永遠看下去,直到看懂為止。拿到這本書,突然有一種衝動,想寫一篇關於卡爾·薩根的文章,哪怕只是蜻蜓點水式的簡單寫一些,也許能讓更多的人知道他。
  • 璀璨星河浩瀚宇宙中,我們都是發光的存在,一場深邃的藍色婚禮
    光年之外每個人都是浩瀚宇宙裡獨孤發光的星體存在於無數相似的星辰中當我們發現彼此便想改變軌跡走向以前喜歡滿天的星星,現在喜歡看月亮,還很喜歡看萬物都靜下來的夜晚,就像一個無聲的懷抱,對比起以上說的,我更喜歡你。
  • 卡爾·薩根獎成為天文學屆的權威獎項,卡爾·薩根是誰
    上世紀80年代初,他主創的13集科學電視系列片《宇宙》,在近70個國家播出,與此配套的同名圖書全球銷售500萬冊以上。他的《宇宙聯絡》《伊甸園的龍》《彗星》《暗淡藍點》《魔鬼出沒的世界》等科普和科學文化讀物在世上廣為流傳,在中國也擁有廣大的讀者。1994年10月,康奈爾大學為慶祝薩根60歲生日,專門組織了一次學術討論會,世界上300多位科學家、教育家以及薩根的朋友和家屬應邀參加。
  • 當人類頭頂浩瀚星空,觸手無邊星河
    ——歌德相信大家都很喜歡看科幻類的電影吧,因為它能帶給我們人類無限的想像,讓我們人類在想像中懂得生存的道理,懂得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懂得宇宙浩瀚無垠,我們人類不可能憑藉自身的力量改變世界,改變宇宙,人類是一個很渺小的存在,雖然我們現在對自然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們對於宇宙來說,仍然是一個渺小又微不足道的存在
  • 人類被困在自己的星系內,對浩瀚宇宙而言,生存的意義是什麼
    #科學了不起#最近一百年的科技大爆發,讓我們好像變得更加自信了,我們徵服自然地能力越來越強而天文望遠鏡的發展與太空望遠鏡的發射卻讓我們知道了我們的宇宙竟然是如此的浩瀚,一個小小的銀河系就足足有10萬光年之大,這意味著即使以光速出發,穿越銀河系也需要10萬年,而人類文明才不過上下五千年。放眼整個宇宙,我們的銀河系又是如此之小,以地球為中心,我們所能猜測的和想像到的宇宙已經達到了驚人的930億光年,而這絕不是最後的答案。
  • 科學史上的今天:11/9|飛向宇宙、浩瀚無垠:卡爾·薩根誕辰
    它是我們丟進宇宙大海的瓶中信,希望有朝一日能被航行星際的外星文明拾起,解讀上面的訊息而知道人類的存在。這樣的瓶中信還有三封,分別搭乘航海家2號、先鋒10號(Pioneer 10)與先鋒11號太空船,往不同方向的太空深處漂去。在此同時,運作已三十年的SETI計劃繼續以地面的無線電望遠鏡傾聽來自太空的電波,期盼能聽見來自外星文明的訊息。
  • 深處「謠言」的董卿朗讀獻給兒子的詩,一字一句一顰一笑間擊破!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當日晚上十點,董卿在《為你讀詩》的官方平臺,線上為大家朗讀了著名天文作家卡爾·薩根的《暗淡藍點》一直未露面的董卿,知性優雅的說了句:「大家好,歡迎來到為你讀詩,我是董卿。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想要和大家分享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的作品《暗淡藍點》中的一個片段。」
  • 向卡爾·薩根致敬
    這同時也造就了獨特的卡爾·薩根,他不僅是一個科學家,而且還能夠耍筆桿子。」這是《卡爾·薩根的宇宙》中《科學與傳媒》一文作者沃爾特·安德森對卡爾·薩根的評價。 美國《每日新聞》曾這樣評論薩根:「他有三隻眼睛。一隻眼睛探索星空,一隻眼睛探索歷史,第三隻眼睛,也就是他的思維,探索現實社會。」卡爾·薩根一生有著驚人研究成果。
  • 有「三隻眼」的卡爾·薩根博士離世86周年後,暗淡藍點的魅力不減
    小時候常常躺在雪地中,仰望著星空,浩瀚的銀河之中繁星閃爍,蒼穹神秘而幽邃。  我國自古就有: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這類有關人類起源和浩瀚的宇宙天宮的神話故事,受人讚美,引人思考,令人神往也促人獵奇。  日月星辰的運動、結構和演化,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門科學——天文學的主要內容。  人類棲息的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個成員,而太陽也不過是銀河系裡幾千億顆恆星中的一個平凡存在。
  • 全新上市埃爾法蒙娜麗莎系列-浩瀚星河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款是埃爾法蒙娜麗莎系列全新產品 埃爾法(浩瀚星河)。隔屏部分:採用鍍金工藝與天鵝元素手繪星空融合,深藏於內的黑科技無線充電系統,符合現代所有需求
  • 天文物理愛好者必看
    誰是仰望星河,穿梭時空的人?巴裡·巴裡什,基普·索恩,米歇爾·馬約爾,迪迪埃·奎洛茲,安德烈婭·蓋茲...集合諾獎「宇宙天團」,呈現人類對浩瀚宇宙的所有暢想。天文物理愛好者必看!
  • 帶你看展|他畫出浩瀚宇宙、美麗星球,只為圓心中的一個夢
    自從女媧補天的時代伊始,宇宙便成為人們仰望和嚮往的秘境。中華民族自古便有一個飛天的夢想,如嫦娥奔月,只為一睹浩瀚銀河的風姿,只為獲得永恆的生命與自由。藝術並非全能,它無法引領我們通達天外,但卻可以開啟我們關於宇宙的夢。在那個奇妙的夢境裡,我們漂浮在宇宙中,去到燦爛群星升起的地方。他,畫下浩瀚宇宙、美麗星球,為的正是圓滿心中的飛天夢。
  • 那些被宇宙「擊中」的瞬間
    望著天上的日月星辰,在廣闊而恆久的宇宙面前,煩惱和憂愁似乎也變得微乎其微。這些古老而又閃亮的存在,對於不安又孤獨的靈魂來說,永遠是慰藉。 豆瓣上有個話題叫做#關於宇宙的浪漫句子#,那些被宇宙「擊中」的瞬間,終會溫暖我們,更加堅定、勇敢地走下去。
  • 浩瀚星河有了一顆「唐敖慶星」
    這一天,由何梁何利基金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和吉林大學聯合主辦的「唐敖慶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浩瀚星河中再添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姓名命名的小行星。小行星命名是一項國際性、永久性的榮譽,是世界公認的記載褒獎傑出人士的一項殊榮。
  • 仲夏夜之夢,詩與時光邀你摘星攬月探索宇宙奧秘!
    仲夏之夜,浩瀚天宇、耿耿星河,總是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想…… 這個夢幻仲夏之夜,詩與時光推出探索星空系列美飾,邀你摘星攬月,一同探索宇宙奧秘!
  • 月球日,看史上最炫穿越之旅,遇見卡爾·薩根、伽利略、達爾文
    為了最大程度地調動孩子(以及我們這些科普盲大人們)的好奇心,在《宇宙的徵程》《人類的旅途》中,作者設計了一場超級酷炫的「穿越之旅」。「請」來各個時代的科學家,像卡爾·薩根、伽利略、愛因斯坦、達爾文……讓他們直接和我們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