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哥的印象裡,彩票自從在國內出現以來,就非常的受人歡迎。為什麼呢?究其原因有兩點:
一個是彩票本身的價格很便宜,但如果中獎了,卻能帶來巨大的收穫,可謂是「暴富」的最佳途徑。
而另一個,則是現實生活的逼迫。俗話說得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對民眾來說,非常需要一點精神上的寄託,哪怕明知道它不怎麼「靠譜」。彩票,恰恰做到了這一點。
彩票發展史
對彩票熟悉的朋友,應該清楚國內彩票大致分為倆種,一種是福利彩票、一種是體育彩票。相比較而言,國內體彩出現的時間更早一些——1984年。當時,福建省率先發行了體育設施建設彩票。
到了1994年,國內才出現統一發行、印製以及管理的體育彩票。至於大家現在熟悉的搖獎彩票,則是到了2004年才出現,彩種名為七星彩。
至於第一張福利彩票,是1987年在河北石家莊售出的。這也意味著,國內的福利彩票正式出現。當時,福利彩票的面值為1元。
要說彩票的流行,真的是很早很早了。早在1992年,福利彩票就出現了單店日銷量超200萬元的記錄。且在此之後,這個記錄還被不斷的刷新。到了近些年,每年彩票的銷量更是都以「千億」為單位。
彩票「大危機」
只是,到了這兩年彩票的銷量卻屢屢下滑。可能很多人會不解,為什麼從出現到如今,彩票可謂在國內已經風靡了近20年時間,為什麼現在才不被人們看好呢?
從彩民的聲音來看,原因主要有2點:
一是因為近年來,彩票出現「問題」的事件太多,導致彩票的公信力下降。換句話說,就是人們開始不太相信彩票了。原本,買彩票就算不是一心想著中大獎,但至少也心存期盼——萬一大獎就砸在自己頭上呢?可要是純粹的「智商稅」,是沒有人願意去交的。
二是現在網絡越來越發達,很多東西人們不太願意出門購買了,尤其是年輕人。可大家都知道,國內彩票網絡銷售已被取消,這也就導致買彩票的人群出現了「斷代」,彩票銷量下滑就很容易理解了。
近兩年,彩票的銷量和以前相比,同比下降了超過15%。而今年更是誇張,僅上半年時間,彩票銷量和往年同期相比就少了近900億。
雖說這裡面有疫情的影響成分,但卻並不是主要原因,這從去年的銷量同樣下降就可以看出。而對彩票的更大「危機」,是僅半年時間全國就有超200家彩票店關門。至於為什麼關門,從巴哥了解的信息來看,都和銷量以及長期停售有關。
由此可見,現在的彩票店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可以「躺著」賺錢了。
不知道大家對如今國內彩票的情況,又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本文由巴哥說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