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約翰加盟3年倒閉60餘家店為什麼?

2020-12-05 吾谷網

棒約翰加盟3年倒閉60餘家店為什麼?

創業第一步網2018-11-08 18:53:46

閱讀(38062)

時代周報記者 董萍 實習生 謝曉玲 棒約翰10周年慶正酣,卻難掩加盟店正在大面積的虧損和關閉的事實。 官方網站顯示,截至2013年10月,棒約翰進入中國10年,僅在全國30多個城...

   時代周報記者 董萍 實習生 謝曉玲

  棒約翰10周年慶正酣,卻難掩加盟店正在大面積的虧損和關閉的事實。

  官方網站顯示,截至2013年10月,棒約翰進入中國10年,僅在全國30多個城市開設了170多家連鎖餐廳。近3年僅開設了10餘家。

  而時代周報記者調查發現,棒約翰從2011年到2013年陸續倒掉至少66家加盟店(不完全統計),加盟店大面積嚴重虧損和倒閉。

  事實上,早在2011年,就曾經爆出棒約翰關閉100家門店、中國市場虧損7年的消息,但其公司高層曾堅決否認。同一年,棒約翰被10多名加盟商提起仲裁訴訟,訴其只顧收取加盟費,根本提供不了應有的品牌支持,甚至有輸出利益給關聯品牌DQ的嫌疑。儘管棒約翰勝訴,但這讓棒約翰在中國遭遇前所未有的信譽危機,門店加盟增長緩慢。

  縱觀棒約翰在中國的發展路徑,關店潮的背後凸顯其市場推廣力度的欠缺。進入中國10年,其在全球專業披薩店的品牌形象在中國一直都不明,中國消費者投訴諸多,積怨頗深,卻從未解決。

  深陷關店潮

  「棒約翰(天安店)這兩天關門了,這是深圳開的第一家店,下一個關門的會是哪家?花園城店?景田北店?」早在2011年6月,從事快餐披薩行業的老闆陳先生,就首先嗅到了棒約翰倒閉潮。

  事情果然如其預想。在隨後的幾個月間,深圳棒約翰車公廟店、景田北店、海上世界店相繼關門。棒約翰在深圳最高時達到15家店,2011年就從13家降到5家,截至記者發稿時,深圳僅剩下了保利廣場、寶安南路、星河店3家店,而這碩果僅存的3家都是直營店。

  而深圳的情形只是棒約翰關店潮的一個縮影,作為棒約翰總部所在地的上海,也陷入關店困局。

  時代周報記者調查發現,截至2013年棒約翰在上海共有55家店。2011年,棒約翰百聯西郊店、東新區東昌店2家店關閉。2012年,棒約翰上海南站店、金山區衛零路店、浦東新區大拇指廣場店、楊浦區萬達店、碧雲路店等6家店接連關閉。2013年7月,梅川路店關閉。

  實際上,棒約翰倒閉潮,從其2005年開始開放次級特許加盟業務不久就開始暗潮湧動,呈愈演愈烈之勢。據時代周報記者查證,近年來,棒約翰門店在杭州、長沙、福州、貴陽等地均出現大面積的倒閉。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9月,棒約翰倒閉的門店至少66家,以此推算,棒約翰單店(包括加盟店和直營店)倒閉率達27%,也就是說,每開4家店就會倒閉一家店。

  「這樣的關店比率明顯偏高。像棒約翰這樣國際知名的特許樣板企業,在全球的加盟成功率一般都會超過95%。例如肯德基加盟的成功率幾乎達到百分百,在幾千家店中有2-3家倒閉也是正常的。」特許經營專家李維華告訴時代周報。

  事實上,如果仔細分析棒約翰門店關閉的態勢,可以發現諸多疑點,首先倒閉潮主要集中在南方市場,而棒約翰在北京、天津市場開出的50多家店,幾乎沒有倒閉的情況。此外,儘管棒約翰加盟店在不斷減少,但其直營店卻在不斷增加。

  「這說明棒約翰加盟的體系肯定是不成熟,而且問題嚴重。加盟店相較於直營店,倒閉率如此之高,說明總代對加盟商極端不負責任。如果總代有能力但是不扶持,就是惡意的。如果沒有進行本土化,沒有能力扶持,則是過失。」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代理商被指只顧圈錢

  與一般餐飲業中一個品牌一個代理商的常規模式不同,棒約翰的源頭公司Papa John’s International Inc.(下簡稱「PJI 」)在中國卻有兩個完全不同的代理商。

  據了解,PJI 公司於2003年進入中國餐飲市場,在滬授權上海適達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擁有棒約翰在中國35座城市中除了北京(www.cyonE.com.cn/)、天津以外的33座城市的經營權和加盟授權。此後,PJI又在中國投資了北京棒約翰餐飲發展有限公司,負責棒約翰在北方的經營業務。

  「我們(北京棒約翰公司)直接由美國總部垂直管理,只負責北區市場,就是北京、天津兩個市場。廣州、深圳、上海這些南方的市場區域歸屬於上海公司管理。我們兩家公司獨立經營,基本上任何工作交集。」 北京棒約翰管理市場部馮小姐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

  此次,南方市場成為關店潮的重災區,而上海棒約翰的擁有者上海適達餐飲管理公司也成為眾矢之的。

  事實上,早在2010年,就有10多位關店或陷入持續虧損的加盟商斥責上海棒約翰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只顧收取加盟費,根本提供不了應有的品牌支持,甚至有輸出利益給關聯品牌DQ的嫌疑。

  當時代理此案的徐寶同律師向時代周報記者證實:「當時由國際仲裁委上海分會仲裁,有10家左右加盟商起訴。還有30多個不虧不贏的加盟商沒起訴,主要是在江浙滬一帶的加盟商。」

  當時,加盟商希望通過仲裁能把棒約翰的行政、財務方面的一些資料攤開來看。但是有加盟商為了挽回損失而被迫籤了設備回購協議,放棄仲裁或訴訟。

  「當時起訴的加盟商大都損失了200萬左右。」徐寶同律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對此,時代周報記者以意向加盟商身份致電上海棒約翰加盟部,該部門餘小姐發來的一份《上海棒約翰加盟介紹》2012年9月的資料顯示:單店要求投資者的個人流動資金能力在人民幣400萬元以上,其中包括250萬元的固定資產。單店投資費用包括:加盟費 40萬元,開店初始費 1.75萬(美金),店鋪設計費約4萬元,設備費約80萬元,營建裝修費約80萬元。

  在營業之後,不論盈虧每個月還要固定收取費用。每月按單店稅前銷售額比例收取費用:品牌使用費 7.5%、市場廣告費佔5%-6%。

  記者了解到,在這所有的費用中,開店初始費提交給美國總部,店鋪設計以及營建裝修必須由棒約翰負責,加盟商不得自行設計裝修,因此這兩項費用不可少。

  令人訝異的是,在所有費用裡只有採購保證金在虧損的狀態下能全額退款,設備視情況回購,其他費用均不能退。這就意味著,在加盟商盈利虧損的情況下,起碼要損失180萬。其中還不包括每個月按單店稅前銷售額比例收取的7.5%的品牌使用費和5%-6%的市場廣告費。

  「為什麼棒約翰在北京、天津市場以外的次級加盟商如此大面積地倒掉,北京棒約翰公司以及 PJI完全不知情麼?這就像孩子出了問題,難道母親不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一位不願具名的加盟商向時代周報記者抱怨。

  而另一位不具名的棒約翰加盟商說:「在經營過程中,棒約翰按照百分比從營業額中抽取用於品牌推廣,可是在各個城市都看不到棒約翰的宣傳。在電視、紙媒、戶外廣告等,極少看到廣告投入。

  「而加盟商與直營店員工溝通時發現,直營店與加盟店食材價格不一樣,這相當於在賺取加盟商的錢。而國內《特許經營管理條例》是不允許食材差價賺錢的。」一位加盟商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與此同時,中國的消費者對棒約翰的服務質量投訴不斷,諸如服務人員工作態度散漫冷漠、出品不佳、店內與訂餐等待時間過久等。

  而另一方面,上海棒約翰公司和美國公司籤署的總代合同期限是什麼時候似乎也是一個謎。2011年訴訟案時,加盟商曾向上海棒約翰公司索要總代合同。而在加盟之前,加盟商們對總代合同何時到期這一細節也並不知情。

  記者試圖向加盟人員詢問,能否具體看合同。該加盟人員回覆:「合同不能看,期限也不能說,但是上海棒約翰公司全權代理華東華南地區,不會說倒閉就倒閉。」

  時代周報記者再次就上海棒約翰與美國棒約翰總部(品牌的源頭公司Papa John’s International Inc.)籤署的特許加盟合約(www.cyonE.com.cn/)是在什麼時候結束?這個是否以書面的形式告知了中國的次級代理商? 結束後對中國的次級加盟商有何妥善處置?截至記者發稿時,北京棒約翰公司仍未有回應。

  「當時我們索要到這份總代合同,顯示上海棒約翰的授權只到2015年。如果在沒有續籤的情況下,現在上海棒約翰仍然在招加盟商就會有問題了。」徐律師說。

  「若是盟主隱瞞加盟時間,再把加盟代理權賣出去,不顧加盟商後果,引誘加盟商加盟,是涉嫌商業欺詐。」李維華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而因關店受到損失的加盟商則顯得有苦難言,「種種細節顯示,上海棒約翰公司只是拼命賺取各種費用和利潤,而疏於對加盟商的管理扶持,導致加盟商大面積的死亡。」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加盟商對時代周報記者表達著憤怒。

  必勝客的陰影

  「很少看見不要排隊的必勝客,從來沒見過熱鬧的棒約翰!」必勝客常常被作為棒約翰最大的競爭對手被拿來比較。事實上,作為世界第三大披薩品牌的棒約翰,早在2010年時就已經在全球有3400多家餐廳,市場地位遠勝於必勝客。

  但在中國市場,棒約翰仍然生活在必勝客的陰影中。棒約翰於2003年正式進駐中國大陸,比必勝客晚進入大陸市場整整13年。

  在這13年中,必勝客早已在中國大陸穩穩地站穩了腳跟,目前必勝客已擁有了超過800多家連鎖餐廳,以此反觀棒約翰與必勝客之戰,勝負一目了然。

  事實上,棒約翰並非沒有圖謀中國市場的野心。早在2010年棒約翰國際營運副總裁麥爾斯•菲爾特曾揚言:計劃在三年內將中國的門店數翻一番,達到300家,但近年來的關店潮,卻讓這一豪言化為泡影。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棒約翰不合理改善服務,改善食物口味,搞點新花樣的話,單純以瘋狂擴張門面的方式來趕超必勝客,依然無法得到真正的認可。

  「其他主流快餐品牌並未出現集中關閉門店的情況。」中投顧問酒店餐飲行業研究員蕭宇嘉說:「業內競爭激烈而棒約翰自身品牌推廣力度不足或是加盟店關閉的主要原因,因為加盟商無法得到預期收益,退出便是必然。」

相關焦點

  • 包角布加盟店:喵星風格讓食客見了走不動!
    原標題:包角布加盟店:喵星風格讓食客見了走不動!如果你忘記了,那麼請你再次記住這句話:人是視覺動物,會不經意忽略那些看起來很醜的事物,而執著於追求那些很美的東西。「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獨特的靈魂萬裡挑一」,這句雞湯在網絡上流傳已久,也成為那些遲遲不願意給自己的店鋪「美妝」的老闆們最有力的藉口。
  • 2019淘寶店數曝光:倒閉1000多家!
    2019淘寶店數曝光:倒閉1000多家! 可以說,現在家家戶戶都有智能電視,那2013年迅速爆發的電視盒子,如今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畢竟在2015年就有媒體「聳人聽聞」:電視盒子要玩完?
  • 一杯奶茶成本不到二塊錢賣十幾塊,為何還關門倒閉隨處可見呢?
    眾所周知奶茶毛利率很高的,有60%到80%的毛利潤,大多數品牌的奶茶一杯成本不到二塊錢,而賣價大多是十幾二十塊錢,很多人都有種疑惑,為何賣奶茶那麼暴利,為何經常看到奶茶店關門倒閉呢?
  • 寧波萬達兩家餐飲企業被曝光 棒約翰過期食材做披薩
    3月14日,浙江經視通過記者暗訪,曝光位於鄞州萬達廣場的兩家餐飲企業———棒約翰和漢拿山:過期食材繼續使用和老油反覆利用。對此情況,鄞州市場監管部門迅速展開了執法調查,目前鄞州萬達廣場管理方已要求這兩家涉事企業停業整頓。
  • 為啥眼鏡店平時顧客稀少,但是依然沒有倒閉,利潤也很高?
    為啥眼鏡店平時顧客稀少,但是卻依然沒有倒閉?俗話說:三天不開張,開張吃三天。這句話用在眼鏡店身上再也合適不過了。走在大街上,你有沒有留意過旁邊的眼鏡店?是不是不會像服裝店那樣門庭若市,反而是冷冷清清,但殊不知眼鏡店的利潤和店員的工資都比開服裝店的人要高。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平時眼鏡店一個人都沒有但是從沒有倒閉,它是靠什麼賺錢的呢?
  • 眼鏡店加盟利潤大嗎?
    隨看科技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眼鏡店的需求量變得龐大,不僅有對近視眼鏡、老花鏡隱形眼鏡的需求,還有對流行款式眼鏡的需求等。在這裡面一些有眼光的創業者看到這一市場前景後紛紛涉足投資開眼鏡店,然而內心深處的最大疑問就是開眼鏡店利潤大嗎?開家眼鏡店到底每月能賺多少錢呢?
  • 韓國炸雞店去年每小時倒閉一家!「炸雞經濟」為何突然涼涼?
    隨著近年來韓國炸雞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去年韓國共有8400多家炸雞店倒閉,相當於每小時倒閉一家,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財經頻道特約記者張小娟:韓國水原市是韓國炸雞店最多的地區,在水原市共有大大小小的炸雞店2000多家。我身後是韓國水原市有名的「炸雞一條街」,在這條不足2公裡的街區大概有炸雞店三四十家,這也是韓國炸雞店競爭最為激烈的地區。
  • 每60分鐘新開1店,一家雞排店年收入抵一個海底撈!
    一、瘋狂的炸雞2016年5月,正新雞排通過自家官方公眾號公布了一條消息,稱其門店數量已突破4000家。而在2017年5月12日,正新雞排官網將這一數據更新到了9277家。▲ 進入正新雞排官網首頁,首先入眼的就是驚人的開店數字1年時間,店鋪數增長5000多家,相當於每天有14家雞排店開業,平均不到兩個小時開一家
  • 關曉彤的奶茶店和陳赫的火鍋店一樣,明星餐飲加盟都違規了
    通常情況下,只有賢合莊的地區代表新店開業時陳赫才會空降店內,營造一波開業宣傳造勢,一般的加盟門店並沒有這樣的待遇。而在新店進入日常經營軌道後,明星網紅們也不再現身,只是在店門口的電視上循環播放陳赫與明星網紅們的探店營銷視頻。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賢合莊已經在全國招攬600多位加盟店主。若按照一家店38萬元~48萬元的加盟費計算,賢合莊品牌至今已收穫加盟費超2.4億元。
  • 2020企業倒閉只是開始,未來商人將面臨大淘汰:想生存牢記3方向
    2020年大量的中小微企業倒閉,從表面看是疫情所致,其實真正的原因跟產能過剩、同質化嚴重,市場兩極分化有關。因為在供大於求的市場競爭格局下,有資源和資本優勢的企業,才會在博弈中勝出。這就會導致品牌的聚合度加強,在一個行業中只有前2名可以生存,這才是大量中小微企業倒閉的真正原因。
  • 玩具店加盟品牌排行top1:恐龍愛迪玩具店
    2020年最火爆的玩具店品牌加盟有哪些?近年來兒童遊樂園玩具店的發展空前膨脹,在社區,在商場,在培訓機構周邊等都設有兒童樂園玩具店,市場上也出現一些比較知名的兒童樂園玩具店品牌。兒童消費經濟的火爆,讓投資者對兒童樂園玩具店這個行業有著濃厚的投資興趣。怎麼在眾多的品牌中找到合適自己加盟的兒童樂園玩具店品牌這個才是比較難得的,因為開兒童樂園玩具店,不是買名牌包包,創業開店是除了投入資金還需要我們花時間去經營,並從中得到投資回報的事業。
  • 曾開遍廈門的蛋糕店,如今突然人去樓空!多名充卡會員傻眼!
    從今年3月份開始,就有魚友陸續在魚塘發帖吐槽這幾蛋糕店,「忽悠人」、「跑路」、「倒閉」等字眼頻頻出現。而7月以來,更是有不少魚友表示,身邊的老香港蛋糕店已經紛紛關掉轉讓了。多位網友爆料,目前廈門老香港的多家門店已關停。江頭店↓@湯圓湯圓123:江頭菜市場的那家也倒閉了,倒閉前一天我還去買東西,店員告訴我,他們只是要重新裝修,不是要關店。
  • 明知道是山寨,他們為什麼還要加盟?
    作者|國君 -01- 一個主動受騙的故事 垚燚一點點,一個發源於廣州、大量山寨一點點的品牌,保守估計有300家以上的假店。
  • 英國海斯旅遊出手收購555家門店
    據英國10月9日報導,在英國老牌旅遊公司託馬斯·庫克破產兩周後,英國最大獨立旅行社之一的海斯旅遊宣布,計劃在英國收購總共555家託馬斯·庫克門店,為數百名前託馬斯·庫克員工提供再就業機會,否則他們將因為託馬斯·庫克的倒閉而失業。
  • 網易考拉「全球工廠店」走向線下,要靠加盟開遍全國
    36氪獨家獲悉,網易考拉將於4月27日在杭州來福士廣場,開設第一家線下「全球工廠店」。該門店面積近200平方米,店內將同步陳列來自考拉線上工廠店已有的近1500個SKU、20000餘件商品,美妝個護、數碼家電、美食、家居生活、運動戶外等9大類目。
  • "芙蓉樹下為何能開火1000家店?""做餐飲,節奏感很重要!"
    自2011年創立之初,經歷了近四年的直營摸索,直到2015年開放加盟,在短短三年時間中,擴店上千家,遍布全國市場,甚至隱隱有了要成為冒菜品類的代表者的趨勢。最近讀sir和芙蓉樹下冒菜的創始人賈國金聊了聊,聽聽他是怎麼做的......
  • 為什麼眼鏡店一個顧客都沒有,卻不會倒閉?看完終於明白其中貓膩
    在大街小巷我們所看到的眼鏡店似乎每家都門庭冷落,幾乎一個人也沒有,那麼,眼鏡店靠什麼贏取暴利生存下去,而不至於倒閉呢?眼鏡店有隱形眼鏡、護理液、框架眼鏡,一般情況下隱形眼鏡和護理液的價格適中,利潤也不高,屬於附帶產業,眼鏡店真正的暴利在框架眼鏡哦。你知道一副框架眼鏡的利潤大概在多少嗎?
  • 讓車主「頭疼」的行業:靠忽悠「賺錢」,如今半年倒閉1000家門店
    即便是這樣,依舊無法阻擋大家買車的激情,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家庭都買了私家車,4S店也是「遍地開花」。中國第一家4S店——廣州本田汽車第一特約銷售服務店,於1999年3月26日在廣州隆重開業。作為國內第一家汽車4S店,它的開業受到了當時廣東省委的高度重視。時任廣東省委副書記、廣州市委書記黃華華,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社長吉野浩行,均到場剪彩揭幕。
  • 關停1300家店!這家中國人非常熟悉的服裝品牌垮了
    截至2019年,真維斯在中國20個省份開了2000多家連鎖店,但是,裁員6000多人、關店1300多家、業績下滑65%,就是2013年以來真維斯的真實寫照……不斷下滑的業績、接連不止的虧損,把這個昔日的巨頭推下了倒閉的深淵!
  • 開家眼鏡店大約需要多少錢?
    很多了解眼鏡或是想投資創業的朋友會有想到,開家眼鏡店大約需要多少錢?開家眼鏡店要投資多少錢?加盟眼鏡店大概需要多少錢?首先開一家眼鏡店的費用主要取決於店面的位置、驗光配鏡的設備、眼鏡進貨品牌材質、眼鏡展櫃的製作;如果是之前沒有接觸過眼鏡行業直接自己開店的風險應該會比較高一些,因為專業知識、進貨渠道是欠缺的,選擇加盟可能會更容易上手一些、但不管是不是加盟店面的經營都是要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