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人主動受騙!明知道是山寨,他們為什麼還要加盟?

2021-01-10 騰訊網

在加盟奶茶店被騙的故事裡:常常是快招公司設局,上演「大灰狼和小白兔」的劇情。

但今天有另一個版本:很多加盟商,明知道自己找的是山寨品牌,依然「勇往直前」。

這樣「主動受騙」的故事還不是個案,他們是出於什麼心理呢?

作者國君

-01-

一個主動受騙的故事

垚燚一點點,一個發源於廣州、大量山寨一點點的品牌,保守估計有300家以上的假店。

這個品牌不僅在門頭、裝修、產品、物料等方面全方位抄襲一點點,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甚至在發給加盟商的物料包裝箱上,也寫著廣州生根餐飲(正牌一點點註冊公司為:生根餐飲集團)。

垚燚一點點門店,圖片來自百度

一點點在打假時,剛開始還對無辜的小白受騙感到惋惜。但在調查取證時,一點點負責人驚訝地發現:這家快招公司自稱一點點廣州公司,但和加盟商籤合同時,合同上裡明確的寫著「本公司垚燚一點點和一點點沒有關係,如果未來發生商標爭議,由我們公司全權處理」。

很明顯,這些加盟商一點也不傻白甜,他們在籤合同的那一刻,就明確知道,自己加盟的是假店。但在利益的驅使下,他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直到面臨工商局摘牌時,才會在法院痛哭流涕,偽裝出一幅受害者的模樣,博取法官同情,換來僅支付少得可憐的賠償額。

其實,有時候,快招公司和加盟商,並不是大灰狼騙小紅帽的故事,而是狼和狽的勾當。所謂「被騙血汗錢的小白」,很可能是「騙子被騙子騙了」的情節。

小白被騙?不一定,圖片截取自《駭人聽聞的童話故事》

古茗、一點點、蜜雪冰城、伏見桃山等品牌打假負責人都曾表示,在被騙的加盟商中,的確有很多被快招矇騙的小白,以為自己加盟到了正牌。但最讓他們不解的是,這其中不乏明明知道是假店,但因為各種原因依然選擇的人。

為什麼明知是山寨,還「勇往直前」呢?

-02-

明知道是山寨,為什麼還要加盟?

正牌店要求高,加盟太難了

《咖門》曾有過一個同事,辭職去加盟了一家奶茶店。憑藉多年工作經驗,她擺脫了一眾假的加盟信息,找到了真的一點點官網,提交了申請。

漫長等待後,結果讓她心灰意冷,一點點在她所在的區域不開放加盟。而且就算開放加盟,也是要求區域合作, 最少有3店同開的實力(現在已經改為2店同開)。

後來她又看上了蜜雪冰城,時間久店數多性價比高,她分析的透徹。但真正到加盟環節,光選址這一項,她都失敗了 4次。每一次她跑細了腿、和房東磨破嘴皮、興高採烈提交一個新店鋪的時候,總部的審核人員,會告訴她人流不夠等等原因,通不過。

這位同事辭了工作,幾個月下來一事無成,心急如焚。當快招公司的電話再一次打來時,她就心動了——雖不是正牌,只要產品口感有保證,價格又低,加上自己用心經營,生意也能做啊。

各種「山寨」快招品牌的描述讓人心動

正牌茶飲品牌加盟難,加盟門檻高是行業共識,本著對加盟商負責的態度,力求開店成功率提高,茶飲品牌的加盟篩選越來越嚴苛。

以古茗舉例,他們7月份的加盟情況是:第一步電話審核,通過後進入面談環節,面談通過率不到25%,最後能成功開店的只有5.5%。相當於100個意向加盟商中,只有不到6個人能成功加盟。

在自由與暴富的夢想一次次被暴擊之後,在搜尋引擎的錯誤引導下,不少小白把目光轉向了「人美嘴甜」的快招公司小姐姐。

對開奶茶店「門檻低」,誤解太深了

如果加盟不上正牌,那就別開了吧。但大多迫切開店的人,是這樣想的:

一杯奶茶,60%以上是水,卻少則十幾、動輒二三十元售價。奶茶店,怎麼看都是個暴利而又時髦的生意。開家奶茶店,是不是就離「一夜暴富」不遠了?既有財富自由又有人身自由,從此歲月靜好,春暖花開。

以為奶茶店利潤高。

誰還不是想一夜暴富呢,圖片來自網絡

「不就是賣水嘛,能有多難呢?」只要有人帶帶路,做好門店設計、產品結構、配方、物料,然後照本宣科就行了。

相信奶茶生意門檻低。自信於自己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項核心資源,要麼是擅長溝通,要麼是懂營銷,要麼是人脈廣。

但實際上,開一家奶茶店的難度不亞於開一家公司,追求的是綜合能力和勤奮度。不少白領擁有自己的小店之後,除了是老闆,還是全職店員,更是財務、品控、策劃。

工作時間,從之前的996變成了妥妥的全年無休。正如小馬宋老師所說:「生意好的時候累到你手腳都哆嗦,生意不好的時候糾結到你靈魂都顫抖。有趣的靈魂和好看的皮囊都會煙消雲散。」

從996到無休之間,只差一個創業,圖片來自網絡

奶茶店飄出的味道甜美醉人,但只有從業者才知道甜美之外的苦澀。

要精準預估採購水果的量,煮製珍珠、芋圓等小料的量,多了就會損耗,損耗了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不僱人就得把自己栓得死死的,僱人之後店員就得供起來,稍微加個班就臉黑了,吵兩句就不幹了。一個老闆告訴我,他曾在一個月換了5個店員,換到懷疑人生。

想當初,為了獲得自由,辛苦創業;如今,不光比當初更辛苦,還把僅剩的自由賠了進去了。之前在公司上班,就算加班再晚,也總有下班的時候;自從開店之後,別說下班了,連出去逛街都抽不出時間。

在眾多版本的奶茶店故事裡,並沒有什麼穩穩的幸福,只有戰戰兢兢的明天。

侵權成本低,罰得太輕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侵權幾乎零成本、零處罰。

還以垚燚一點點為例:其門頭上只有「一點點」三個字,和正牌很相似。工商局來查的時候,就提前貼上垚燚的即時貼,執法人員一走就揭掉。

門頭上的「垚燚」不仔細看看不到,圖片來自百度

或者是早已做好了準備,被摘牌了,換個牌子分分鐘重開,還是原來的味道,還是熟悉的配方。

就算是被正牌起訴到法院,賠償額也不過是幾千元而已,完全達不到傷筋動骨的地步,分分鐘可以捲土重來。

-03-

一家侵權門店判賠18萬,裝無辜不好使了

但伴隨著各大品牌的集體行動,這樣的侵權漏洞已經不那麼好鑽了。

不久前,北京的智慧財產權法院,一家侵權門店被直接判賠15萬,加上訴訟費近18萬。這是一點點打假史上,侵權店被判賠最多的一次。

之前的打假訴訟中,法庭常常會站在加盟商的立場,認為「他們是無知和無辜的,他們也是受害者」。所以,賠償的金額最多一兩萬。儘管這和侵權門店的非法所得完全不匹配,儘管原告得到的賠償都不夠律師費,但這個現象一種廣為存在。

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圖片來自百度

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的判決理由是這樣的:快消品比如礦泉水、餅乾等包裝食品,終端零售店不知道進到了假貨,為了不羅織更多的人進來,這樣的零售店店主情有可原,不會重判。

但茶飲屬於服務業,是有實體門店的生意,就算是在開店初受到欺騙,不知道是假店,在長期的開店過程中,物料、產品、裝修、菜單、宣傳等等一系列的操作中,假店店主不可能發現不了。所以,對侵權門店的賠償額大大提升。

這一事件,也給抱有僥倖心理的加盟商敲響了警鐘——侵權成本越來越高,想靠著裝無辜躲避賠償的方法,已經不好使了。

加盟騙子多、辨別難,但越是加盟門檻高,加盟流程複雜,加盟審核嚴格的品牌,才越是真正對你負責的品牌。

凡是上趕著讓你加盟,承諾得完美無缺的人,你一定要豎起耳朵,長起心來。

最重要的是,千萬別抱著暴富的幻想,一時衝動開奶茶店。這往往會是場噩夢。

政雨 編輯孫超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 課程諮詢 —

相關焦點

  • 中國山寨泛濫,為什麼美國和日本就很少?看看他們的處罰就懂了
    雷碧、大個核桃、脈劫、奧力奧……相信這些山寨品牌不少人都「中過獎」。乍一眼看上去就是那些知名的大品牌包裝,但仔細一看其實是蹭熱度的山寨貨,這樣的山寨現象這些年在中國十分常見。在那些大品牌火起來之後,總會有人想著通過打擦邊球的方式來賺錢,只要是包裝、名稱、LOGO「設計」好,這些山寨企業就會開始渾水摸魚,蹭別人的熱度,生產一些劣質商品,這其中的利潤能有十幾倍甚至好幾十倍。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些年中國的山寨品牌非常多,不僅是在食品行業,包括小家電、日用品行業等等都會有山寨品牌的身影。
  • 愛情:明知道沒結果,卻還要讓自己繼續傷痛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執著什麼,但我知道,我一直都在為難自己。你過得不好我會心疼你,你過得好我又會心疼我自己,請你過得好,並讓我一無所知。為什麼明知道是苦的,卻還要繼續糾纏;明知道沒有結果,卻還要讓自己繼續傷痛你依然是我拒絕別人的理由,我沒有在等你,卻還是喜歡不上別人。跟自己說聲對不起,因為曾經為了別人難為了自己。
  • 你用生命排隊的網紅店,很可能是山寨的
    只要飲品不是太難喝,離家足夠近、夠方便,他們就會繼續光顧。畢竟,「最好吃的店」總是在自家樓下的。而那些苦苦經營的原創者,好不容易打造一個廣受大眾歡迎的品牌,難道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心血被瘋狂山寨?不少人去網紅店,只是為了拍照打卡。
  • 這山寨膽子也太大了!竟然敢惹東半球最強法務部!
    自發售兩年來,Switch從未傳出過山寨的消息。這國行才發售不久,在哥倫比亞的市場上,一款名為「Nanica Smitch」的山寨品就高調現身。這讓很多玩家感到十分震驚,畢竟在任天堂「東半球最強法務部」的威名下,還敢如此高調碰瓷的山寨實在少見。
  • 第三部分 山寨社會 山寨的雛形
    我必須理性一點提醒自己,爬到上層的人並非都是壞蛋,被剝削階級也不見得都是好人。金字塔型社會的上層非但不是一群壞蛋,而是有很多具有救世主情結的領導者,他們掌控一切,充滿責任感,認為只有他們才能讓大家生活得更好。在這樣的社會中,大批的人才被壓制在一個極小的活動空間,領導力成為稀缺資源。
  • 說中國是山寨大國的人 是你們沒見過國外有更多的山寨產品
    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是山寨大國,其實中國也很冤枉,山寨自誕生以來,就在全世界範圍發揚光大,畢竟不是每家公司都像迪斯尼一樣,可以告天告地告空氣。今天我收集了一些國外的山寨產品,也讓大家開開眼,看看國外都有哪些奇葩的山寨產品。
  • 但,人的眼睛是很容易受騙的,不信看看?
    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北岡明佳發布了一張關於草莓的圖片,是這樣:
  • 美國熊貓集團闢謠 昆明的山寨「熊貓餐廳」已暫停營業
    程正昌在聲明中表示,目前中國市場上的「美國熊貓快餐」全部都是假的,所用「熊貓」商標系盜用或偽造;美國熊貓集團未授權中國任何部門和個人以「美國熊貓」名義做任何形式的加盟,包括「美國熊貓」研發並註冊的專利菜品、產品。程正昌還奉勸盜用熊貓商標騙取錢財的人停止違法犯罪行為,並且提醒餐飲業同仁、投資創業者及社會各界人士不要上當。
  • 明知道佳麗貸是火坑,為什麼還是有人往裡跳?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肯定沒有問題。青春美貌也是一樣的。每個擁有這種資源的人和家庭,當然都是擁有這種稀缺資源的賣方,都希望能夠賣個更好的價格。這是人之常情。有的人起點高一點,條件好一點,選擇等待一個能夠出的起高價的人,一次性打包出售,這就是嫁入豪門。
  • 為什麼中國有這麼多的山寨建築?
    在網上看到一篇題為《各地的山寨建築》的文章,寫得很不錯,文中作者痛苦地問道:「美國國會大廈掛上了中國國徽,埃及金字塔變成了賓館,奧運鳥巢搬進了地壇公園,天安門的『孿生兄弟』在銀川安家落戶……強勁的山寨風吹到了建築領域,總有或惟妙惟肖或粗製濫造的仿真作品讓人噴飯,這些山寨建築建設者的腦子裡都想啥呢?」
  • 為何中國山寨遊戲泛濫 為什麼中國不會有3A遊戲?
    最近,尤其是關於某廠的山寨醜聞火了之後,總有人問我,或者跟我討論這些話題:中國為什麼那麼多山寨遊戲?中國什麼時候才會有3A遊戲?我也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並且在心中有一個答案。所以我決定擠個時間,敲會兒鍵盤,寫寫為什麼中國有這麼多山寨遊戲,為什麼中國沒有3A遊戲,以及為什麼中國在未來也不會出現3A遊戲。
  • 山寨「螞蟻搬家」讓人頭疼
    「山寨公司」沒有各方面的保障,服務不規範,巧立名目,坐地起價等現象時有發生。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現在「搬家」行業的確「水」很深。三年前,魏則西事件讓搜尋引擎的莆田系民營醫院「競價排名」走進了大眾視野。殊不知,除了民營醫院,山寨搬家公司也是搜尋引擎「競價排名」的常客。  山寨搬家公司通常存在上門搬家後擅自加價、損壞客戶的財物、服務態度惡劣等問題。
  • 「再生人」為何能知道前世今生?
    我想大部分人都會覺得這是一個玩笑。但在懷化通道縣,當地人會用事實告訴你,這不是一個玩笑。因為他們當中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前生都有著真真切切的記憶。比如前生是幹什麼的,叫什麼名字,出生在哪個家庭,這聽起來真有點令人難以置信。那麼這一離奇現象究竟是真是假呢?
  • 虛標100倍效果圖PS 談山寨投影七宗罪
    在網絡發達的今天,無論是網購團購甚至是彈窗,都有一些非主流的,我們習慣稱之為山寨投影嫵媚地向我們投送橄欖枝。從虛標問題到售後,中關村在線大致總結了山寨投影的七重罪。由於我們青年人、中年人接觸新事物多,見多識廣受過點技術薰陶,尤其是中關村在線的重視粉絲,很難上當受騙。例如,那些神奇的「XX白金水」,我們已經可以全免疫。然而近期的電子產品的廣告,同樣讓我們眼前一亮,頓有血拼一把的想法。
  • 為什麼世界拿中國的山寨沒辦法?
    如今,很多中國品牌被稱為山寨貨,這裡面有汽車品牌也有運動品牌。但他們卻一直活得好好的,甚至在很多起外國公司狀告中國企業侵權案後竟然屢屢敗訴,那麼究竟什麼會被認定為山寨?為什麼他們能在法律面前坦坦蕩蕩?
  • 日本山寨大國:在山寨上領先了中國五十年
    別說咱中國人了,就是日本很多年輕人也不知道:在日本走上崛起之路的那幾十年,「Made in Japan」就是「假冒偽劣」的代名詞。作為當時的山寨之王,日本山寨產品覆蓋了各個行業:食品、服裝、小商品、動畫、漫畫、影視、玩具、家電、汽車……族繁不及備載。
  • 加盟奶茶品牌,物料為何越來越貴?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無論是做什麼生意,如果減少成本就會賺取更多的利潤。開奶茶加盟店也是如此,店鋪裝修、設備購入等等,其實只需要在開店前期準備好,出現故障進行維修更換就好,但是需要一直持續購入的就是物料。一:購買物料渠道有哪些?
  • 想創業加盟水管清洗,卻不知道怎麼做?記住以下幾點就夠了!
    過這次疫情,讓大眾開始意識到免疫力的重要性,而喝水作為提高免疫力的重要物質之一,健康的飲已用水成為大眾的需求,越來越多人開始注重日常生活用水,同時也讓不少人看到了水管清洗行業的紅利,很多人已經做出了行動,加入了水管清洗行業。而目前來說,水管清洗行業無非兩種方式,一是直營,二是加盟品牌,以加盟的方式創業。
  • 【必看】揭秘3大常見的光伏加盟騙局
    很多人看準了光伏行業的潛力,然而,由於缺乏對行業的了解,卻上了不良奸商的當。  今天,朝陽君帶大家盤點一下,常見的光伏加盟騙局。  被騙案例一:  A在網站上了解到某公司銷售「分布式光伏系統」。
  • 騙子冒充醫科大學生義診銷售治療儀 多個公司受騙
    單位來了「義診大學生」  「這些學生來我們公司快兩周了,我們公司有14人購買了她們的治療儀,每臺1500元。」7日中午,西安南郊一家廣告設計公司員工李女士說。  該公司負責行政的郭女士說,兩周前一名自稱是上海中醫藥大學老師的人找到單位領導,說想讓學生來公司免費為員工義診,「那人手裡有學校開具的介紹信,稱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積累實踐經驗。」  李女士說,來公司實習的是兩個女孩,她們為員工測血壓,按摩頸椎、腰椎,還為一些員工提供了針灸服務,「她們按摩得確實很舒服,按摩以及針灸時都採用了一款名為『綠原』的治療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