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後基金經理的毛選讀後感:如何將毛選中的思想精華運用於投資世界...

2020-11-21 和訊網

  在《如何識別學習型創始人》這篇文章中,聚義廳的Rickey兄弟提到了學習毛澤東在尋烏調查一文中使用的實踐方法論。這觸發了一個我一直想寫但又拖著不太敢寫的話題。

  毛選和毛澤東思想。

  2017年我花了很長時間在整理投資體系,當時覺得有必要用芒格的柵格理論做一些思維工具的跨界補充,於是我大概用了半年時間,通讀了一遍五卷的毛澤東選集,此後針對重點篇幅又再看了幾遍,記錄了一些思考。但一直沒有成文,只是零星地跟聚義廳的兄弟們分享過一些。

  之所以一直沒有成文,也是因為這個話題如果發散出去可以寫的很長很長。所以為了控制節奏,我們本文只能將篇幅集中在以下三個問題上。

  毛選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我們在毛選中能學到什麼?

  毛選中的思想精華在投資世界中存在什麼樣的映射?

  毛選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在我們的青春期少年時代和大學時代,對於毛選和毛澤東思想顯然是無感甚至是嫌棄的。它和政治必修課聯繫在一起,想到它我就會想到大一時我們是如何想逃馬概又怕被點名,如何不想看書又怕考試掛科的日子。

  在20歲的小年輕心裡,各種【思想】和【主義】就好像小時候媽媽強迫你喝下去的牛奶和豆漿,都是強行灌輸的產物,而接觸它們的唯一理由就是考試需要。

  但是通讀一遍後你會發現,毛選並不空洞也不教條,它每篇文章及其蘊含的思想,都是在討論一個個具體情況,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

  從哪招小弟,招來小弟怎麼管,隊伍文化怎麼建設?

  公司帳上錢燒完了怎麼辦,小弟不想幹了怎麼辦?

  出去搶地盤有哪些策略,蔣光頭砍上門來我們怎麼砍翻他,怎麼跟蔣光頭一起打跑日本人,打跑日本人以後怎麼再砍蔣光頭……

  比起那些既不討論具體情況又不解決具體問題的講話,要親切得多也務實得多。

  當然也就有水平得多。

  我們父母這代人在年輕時的主要學習任務就是背語錄和選集,但顯然僅僅是這麼做並不能讓人開悟也不能提高文明水平,原因在於那時的環境是封閉和禁錮的,根本容不下深入思辨,20歲的年輕人沒有外在條件和內在體系進行甄別和吸收。

  但放在一個開放的時代環境中,當能夠和別種思想進行碰撞和交叉印證,當能夠面對無數現實問題進行實戰應用,你會感受到毛選和毛澤東思想有非常強大的威力。

  在當代中國若想成就一番事業,這可能是一套必讀的著作。

  讀毛選,你可以不用把它當成是哲學書籍來看,它在哲學領域其實並不是那麼獨創和深邃;

  你可以不用把它當成是資本論這種闡述社會演化的著作來看,它也沒有那種自成體系的宏大理論框架;

  你更不用背負社交壓力去看,似乎學習毛選就代表著你站某種政治立場。裡頭雖然也提到很多政治主張,那是基於當時形勢需要,時過境遷攻守之勢異也,大家也別真的往心裡去。

  讀毛選,你就把它當成是100年來中國最牛逼基金經理的投資心得來看,把它當成是100年來中國最牛逼企業Founder的工作日誌來看。

  在鼓動用戶的時候需要他是夢想家,在團隊的工作方法出現問題時需要他是大管家,在兄弟們心灰意冷對公司事業產生懷疑時需要他是雞血製造者,在重大衝突點上還需要他衝出來和對面互噴垃圾話。

  我們復一復盤,看他是怎麼解決這些個具體問題的。

  以這個心態看,就不會擰巴了,也就能看出味道了。

  在毛選中能學到什麼?

  通讀毛選幾百篇文章,從EP01.S01《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到EP72.S05《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似在講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這些問題都圍繞著一個最最最核心的原始基本點:

  如何戰勝敵人,取得革命勝利?

  在戰勝敵人取得革命勝利的道路上會碰到各種艱難險阻,這些問題最終又可以歸結成三個類別,也是毛選裡最重要的三大科技樹。

  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

  我們看毛選就是劃分這三條主線,去看每條主線下有哪些分支,以及他的功力和修為是隨著時間如何進化和演變的。

  讓專家來寫的話,這三條主線每篇展開都可以寫十幾萬字,我們只能簡略一點講個脈絡,作為給聚義廳粉絲們的一篇導讀。

  1

  統一戰線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1925年,《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橫空出世,毛澤東寫出振聾發聵的一問,那年他32歲。

  統一戰線,用今天的商業思維來理解,就是階段性的用戶分析/市場分析:

  市場上有哪些用戶?這些用戶各自的特點是什麼?他們各自的訴求是什麼?

  這個階段誰是我們的用戶?哪些用戶是我們的基本盤?哪些在未來可以洗出來收割?

  搞好統一戰線的核心目標,是在不丟失基本盤的前提下,在每一次鬥爭中【把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而當時的基本盤是什麼,毛澤東在1927年以前就已經想的很清楚了: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實質上就是農民革命,因此對於農民鬥爭的領導是中國無產階級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的基本任務。

  在這個基本盤上,再對各類用(JIE)戶(JI)展開運營大法,怎麼拉新怎麼收割,有的是縱橫捭闔的方法。

  統一戰線的另一個最重要心法是:【我們】的定義是有極大彈性的。我羅列了這個分支裡的一些重要篇章,可以看到每次進入到一個新的轉折點上,就必須要對【我們】的定義進行一次刷新,與時俱進,因勢利導。

  而如何承前啟後把話圓上,其中的技巧就非常值得玩味了。

  e.g: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推薦篇章: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5年)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年)

  《怎樣分析農村階級》(1933年)

  《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1935年)

  《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1937年)

  《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1940年)

  《論聯合政府》(1945年)

  《論人民民主專政》(1949年)

  《關於三反五反的鬥爭》(1951-1952年)

  《關於爭取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1957年)

  2

  武裝鬥爭

  武裝鬥爭,一般用為人熟知的話來說就是「槍桿子出政權」。這條科技樹也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系列分支已經被單獨總結成為了一套【毛澤東軍事思想】。

  「槍桿子裡出政權」出自1938年的《戰爭和戰略問題》,在這篇文章裡能夠看到毛澤東如何思考軍隊與黨的關係。

  當然了,他也把這層關係說的非常直白。

  在這條科技樹下,你能看到毛對軍隊管理方法的理解:從1928年在井岡山首次提出支部建在連隊上,到1937年寫《國共合作後的迫切任務》、接受英國記者訪談時,他已經看清了國共兩軍的根本差異,共軍雖然槍炮上落後但在制度上是降維打擊。在當時共同抗日的大背景下,他把方法論分享出來並建議國軍向紅軍學習。

  你也能在1938年的《論持久戰》、《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裡,看到毛對戰略終局的思考。當時戰事不利舉國悲觀的情緒下,他客觀而通透地點出日本的弱點,寫出來也是有理有據。

  你還能看到毛對軍事作戰打法的理解和進化:從1928年井岡山時期一點點啃食的遊擊戰術,到1938年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系統闡述遊擊戰框架,這一戰法已有大成。到1946年解放戰爭開打,《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一文表明主力戰法已從遊擊戰升級為運動戰;再到1948年三大戰役時,大兵團穿插+圍點打援已經玩得爐火純青。

  關於這個部分我們後面講投資映射還會展開說,先說說最後一個科技樹黨的建設。

  推薦篇章: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1936年)

  《國共合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1937年)

  《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1938年)

  《論持久戰》(1938年)

  《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1946年)

  《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1947年)

  《關於遼瀋戰役的作戰方針》(1948年)

  《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1948年)

  3

  黨的建設

  如果要把毛選裡的文章按照三大科技樹歸類的話,為黨建工作而寫的文章佔比應該是最高的。這已經充分說明了黨建的地位。

  中國兩千年皇朝更迭史,武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槍桿子出政權只是一個必要條件。

  用耕者有其田的口號建立打土豪統一戰線的玩法,歷史上也出現過,比如1860年的太平天國,1924年的KMT。最終也沒獲得勝利。

  真正把CPC從一個充滿了知識分子氣質的興趣小組,轉變成一個價值觀鮮明、堅忍不拔、擁有前無古人戰鬥力的政黨,正是三大法寶中的黨建工作。這一工作的難度,絕不亞於戰場上的槍林彈雨。

  需要在大環境非常惡劣的時期克服黨內悲觀主義和投降主義情緒,所以要寫《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需要在強調民主和加強紀律中尋求平衡,所以要在1929年寫《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

  需要讓黨的行動更貼合實際更接地氣,所以要在1930年寫《反對本本主義》;

  需要在自由主義和集體主義中尋求平衡,所以要在1937年寫《反對自由主義》;

  在延安要鼓動思想落後的保守派,同時又要擺脫留蘇派教條主義的掣肘,所以1937年寫出了《矛盾論》、《實踐論》;

  在隊伍急速擴張後,為了應對黨內出現的山頭主義,確保凝聚力戰鬥力不被稀釋,所以有了1942年的《整頓黨的作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全國勝利在望前,需要提前應對可能出現的中央地方緊張關係而提前收權,所以有了1948年的《關於建立報告制度》;

  如果不理解克服這些問題的意義,推薦去看一本書《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中國國民黨組織形態》,兩邊一對比你就曉得CPC黨建的重要性了。

  一個組織在建立使命和價值觀的路上要經歷多少坑,任何一個公司管理者都會對這件事情深有體會。這也是為何中國那麼多企業家都知道要去讀一讀毛選。

  去年我讀了達裡奧的《原則》後,第一反應是「則老頭子應該是讀過毛選」。直到上個月和一個在橋水工作的老同學相聚,果然驗證了我的猜測。

  黨建分支下的另一些文章同樣也推薦一讀,比如1956年的《增強黨的團結、繼承黨的傳統》、1957年的《關於爭取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事情正在起變化》,以及1966年以後收錄在《毛澤東文集》裡的文章。

  讀這些文章是為了從反面吸取經驗:再好的策略,也逃不過盈虧同源。

  其他還有一些非主流但我覺得值得玩味的支線篇章,也推薦一讀。

  《蘇聯利益和人類利益的一致》(1939年):為了站隊大哥,怎麼捏著鼻子寫一篇可能自己也不信的文章。

  《為皖南事變發表的命令和談話》(1941年):吃了一個大虧又無力掀桌子翻臉,怎麼把面子和士氣找回來。

  《將革命進行到底》(1948年)、《評戰犯求和》(1949年):全國勝利前心情大好,大噴垃圾話,文筆非常有趣。

  《團結起來,劃清敵我界限》(1952年):點評前一任教父孫中山。給孫發了好人卡,但一針見血指出了他的問題。①沒有分土地(沒有找到最重要的勝負手)。②不曉得鎮壓反革命(集權和整肅做的不夠,沒有把黨和軍隊建立成鐵血機器)。③反帝不尖銳(立場搖擺,沒有為民族主義代言)。

  4

  毛選的思想精華在投資世界中

  存在什麼樣的映射?

  這裡講三個我覺得最重要的點,從微觀到宏觀依次是:戰術打法、戰局研判、戰略信念。

  1、戰術打法

  就戰術打法而言,毛選中最成體系的論述,也是大多數人認為毛澤東軍事思想最精華的部分,是遊擊戰+運動戰。

  兩者的區別是,遊擊戰的目的是騷擾和拖延,偷運兩個騎兵來你礦裡砍農民,把可樂倒在你滑鼠墊上,分散你擾亂你噁心你;而運動戰就真的是【乃伊組特】,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目的。

  遊擊戰的十六字心法: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運動戰的十六字心法: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這兩套打法對股票投資存在什麼樣的映射,取決於你用什麼心法來觀察這個股票世界。如果是博弈派的思維,古典式坐莊,或是遊資做交易,那麼這兩套戰術是必須要去體悟的。

  如果是基本面派,那麼此種映射就不完全成立。基本面派的心法裡不一定是零和博弈,在同一隻股票上的資金雖然有競爭博弈,但不存在一個互相明確身份、以彼此行動為因果、以消滅對方為目標的【敵我關係】。

  2、戰局研判

  對基本面派來說,毛選裡對戰局研判的理解和方法,是很值得學習的。

  ①  一切戰爭的敵我雙方,都力爭在戰場、戰地、戰區以至整個戰爭中的主動權,這種主動權即是軍隊的自由權。軍隊失掉了主動權這個軍隊就不自由,就有被消滅或被打敗的危險。

  ②  已經因為估計和處置錯誤,或者因為不可抗的壓力,被迫處於被動地位了的時候,這時的任務就是努力脫出這種被動。如何脫出法,須依情況而定。在許多情況下,「走」是必須的。遊擊隊的會走,正是其特點。走是脫離被動恢復主動的主要的方法。

  ③  主動權是從正確的情況估計(敵我雙方的情況)和正確的軍事政治處置產生的。不合客觀情況的悲觀的估計和隨之而來的消極的處置,無疑地將喪失主動權,把自己拋入被動地位。但是同樣,不合客觀情況的過於樂觀的估計和隨之而來的冒險(不需要的那種冒險)的處置,也將喪失主動權。

  ④  進攻是消滅敵人的唯一手段,也是保存自己的主要手段,單純的防禦和退卻,對於保存自己只有暫時的部分的作用,對於消滅敵人則完全無用。

  ——《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1938年)

  主動權非常珍貴,如果重倉又跑不出來就喪失了主動權。當判斷錯誤導致非常被動時,則要剁倉來保存有生力量。另一方面,固然需要保存自己才能有主動權,但保存自己並不是消極避戰,不是空倉傻等。主動權來自於正確的分析評估,是研究導向的。

  那些去年被揍得鼻青臉腫,此刻縮在繩角喃喃自語「我要保牢本金」的朋友,應該看一下這篇文章。

  他的理論在我們的實踐中,在我們的鬥爭中,證明了是對的。我們的鬥爭需要馬克思主義。我們歡迎這個理論,絲毫不存什麼「先哲」一類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頭在裡面。

  (1)中國是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大國。這個特點,指出中國革命戰爭有發展和勝利的可能。(2)敵人是強大的。中國紅軍是處在這樣強大的敵人的面前。這是中國革命戰爭的第二個特點。這個特點,使紅軍的作戰不能不和一般戰爭以及蘇聯內戰、北伐戰爭都有許多的不同。(3)紅軍是弱小的。這個特點和前一個特點是尖銳的對比。紅軍的戰略戰術,是在這種尖銳的對比上發生的。(4)共產黨領導了土地革命。紅軍人員是從土地革命中產生,為著自己的利益而戰鬥的,而且指揮員和戰鬥員之間在政治上是一致的。(5)在上面四個特點的基礎上,延伸出我軍的戰略戰術。

  在這個基本的原則上,發生了指導整個軍事行動的一系列的所謂原則,從射擊原則(蔭蔽身體,發揚火力,前者為了保存自己,後者為了消滅敵人)起,到戰略原則止,都貫徹這個基本原則的精神。一切技術的、戰術的、戰役的、戰略的原則,都是執行這個基本原則時的條件。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原則,是一切軍事原則的根據。

  戰略戰術的制定,應建立在實事求是分析的基礎上,是目的+環境決定了打法,而非機械照搬以套路為導向。如果選擇價值投資,是因為價值投資好用有用能用,而不是先驗性的宗教。

  聚義廳的文章要從收益率目標開始,展開到心法流派,最後才是招式和股票分類,也是遵循了這種第一性原理的思路。

  戰略問題是研究戰爭全局的規律的東西。只要有戰爭,就有戰爭的全局。研究帶全局性的戰爭指導規律,是戰略學的任務。研究帶局部性的戰爭指導規律,是戰役學和戰術學的任務。要求戰役指揮員和戰術指揮員了解某種程度的戰略上的規律,何以成為必要呢?因為懂得了全局性的東西,就更會使用局部性的東西,因為局部性的東西是隸屬於全局性的東西的。

  指揮全局的人,最要緊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擺在照顧戰爭的全局上面。主要地是依據情況,照顧部隊和兵團的組成問題,照顧兩個戰役之間的關係問題,照顧各個作戰階段之間的關係問題,照顧我方全部活動和敵方全部活動之間的關係問題,這些都是最吃力的地方,如果丟了這個去忙一些次要的問題,那就難免要吃虧了。

  每一個級別都可以看作是一個「全局」。任何一級的首長,應當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對於他所指揮的全局說來最重要最有決定意義的問題或動作上,而不應當放在其他的問題或動作上。

  全局是由局部構成的,有局部經驗的人,有戰役戰術經驗的人,如肯用心去想一想,就能夠明白那些更高級的東西。這就是說,能夠把戰爭或作戰的一切重要的問題,都提到較高的原則性上去解決。達到這個目的,就是研究戰略問題的任務。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1936年)

  這段文字是每個基金經理都應該學習並思考的:我們的「全局」是什麼?倉位、行業、個股、個股時機這些主次關係怎麼區分?

  達裡奧把局部經驗提升到較高的原則性上去解決,出現問題時不要局限在問題本身,要從機制層面去審視,最後服務於公司戰略也是這個思路,深合老毛之意。

  指揮員的正確的部署來源於正確的決心,正確的決心來源於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判斷來源於周到的和必要的偵察,和對於各種偵察材料的聯貫起來的思索。指揮員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偵察手段,將偵察得來的敵方情況的各種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思索,然後將自己方面的情況加上去,研究雙方的對比和相互的關係,因而構成判斷,定下決心,作出計劃,——這是軍事家在作出每一個戰略、戰役或戰鬥的計劃之前的一個整個的認識情況的過程。粗心大意的軍事家,不去這樣做,把軍事計劃建立在一相情願的基礎之上,這種計劃是空想的,不符合於實際的。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1936年)

  過去三個月經驗證明:殲滅敵軍一萬人,自己須付出二千至三千人的傷亡作代價。三個月經驗證明:凡堅決和迅速地執行了中央五月四日的指示,深入和徹底地解決了土地問題的地方,農民即和我黨我軍站在一道反對蔣軍進攻。……總之,在農村土地改革運動中,務須團結贊成土地改革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群眾,孤立反對土地改革的少數封建反動分子,以期迅速完成實現耕者有其田的任務。

  ——《三個月總結》(1946年)

  蔣介石共有正規軍步騎93個師(軍),248個旅(師),191萬6千人,偽軍、警察、地方保安部隊、交通警察部隊、後勤部隊和技術兵種等,都未計算在內。進攻解放區的為78個師(軍),218個旅(師),171萬3千人,約佔蔣軍正規軍兵力百分之九十。進攻解放區的218個旅中,被我殲滅者已超過1/4。雖然有些部隊在被殲滅後又以原番號補充恢復,但其戰鬥力很弱。有些補充後又被殲滅,有些則根本沒有補充。我軍如能於今後數月內,再殲其40至50個旅,連前共達100個旅左右,則軍事形勢必將發生重大的變化。

  ——《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1947年)

  除了事前的預判,還需要在過程中不斷地復盤:1946年開局能打出1:4交換比例,驗證了土地和農民是勝負手的關鍵,就繼續在這個點上allin到底。進而通過研究量化制定下一個階段的KPI:數月內殲滅40-50個旅,並進一步把KPI分解到各個兵團上……至於研究的重要性不用多說了,投資如果沒做好研究還能靠運氣掙錢,戰爭靠蒙可是要死人的。

  所有上面這些方法論,都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在實踐中領悟出來的。

  他只上過湖範,沒念過湖畔,沒人教過他創業方法論,不認識彼得德魯克,也不曉得什麼第一性原理,卻能夠自然而然地在實踐中領悟和應用這些工具。

  這些固然牛X,但都不如最後一點來的重要:戰略信念。

  3、戰略信念

  整個股票市場呈現出的特徵來自於大部分人的行為特徵。而人的行為特徵來自於他們的認知水平和效用函數,用我們的詞來講就是【能】+【命】。

  毛澤東把這部分歸因於階級屬性雖不能完全認同,但他對現象的描繪確實抓得很準,映射到今天來看依然入木三分。

  一遇到敗仗,或四面被圍,或強敵跟追的時候,往往不自覺地把這種一時的特殊的小的環境,一般化擴大化起來,仿佛全國全世界的形勢概屬未可樂觀,革命勝利的前途未免渺茫得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如像過去某些同志所謂民主革命在重要省份開始勝利之日,就是革命開始轉變之時,是不對的。這是因為他們看不見中國是一個何等樣的政治經濟情況的國家,他們不知道中國在政治上經濟上完成民主革命,較之俄國要困難得多,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努力。

  ——《怎樣分析農村階級》(1933年)

  敵人進攻時,對付的辦法是「禦敵於國門之外」,「先發制人」,「不打爛罈罈罐罐」,「不喪失寸土」,「六路分兵」;是「革命道路和殖民地道路的決戰」……並且誰不承認這些,就給以懲辦,加之以機會主義的頭銜,如此等等。無疑地,這全部的理論和實際都是錯了的。這是主觀主義。這是環境順利時小資產階級的革命狂熱和革命急性病的表現;環境困難時,則依照情況的變化以次變為拚命主義、保守主義和逃跑主義。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1936年)

  小資產階級的思想方法,基本上表現為觀察問題時的主觀性和片面性,即不從階級力量對比之客觀的全面的情況出發,而把自己主觀的願望、感想和空談當做實際,把片面當成全面,局部當成全體,樹木當做森林。……由於各種情況的變化而產生的左右搖擺、好走極端、華而不實、投機取巧,是小資產階級思想在壞的一面的特點。這是小資產階級在經濟上所處的不穩定地位在思想上的反映。

  ——《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1945年)

  2018年我們在各種自媒體上,在諸多投資群裡,在分析師報告點評裡,在和各種同行的交流中,都能看到這種「小資產階級情緒」周期的完整演繹。

  股票漲的時候就是「下注中國核心資產」,厲害了真香真香;

  一開跌則痛得哇哇叫,轉眼要「在祖先土地上流浪」,崩潰了藥丸藥丸。

  碰上了各種裡裡外外沒見過的打擊,則立刻從左向右切換,從冒險主義依次變為拼命主義、保守主義。最後再來一根稻草則情緒崩潰,淪為逃跑主義。

  還是手刀逃跑的那種。

  許多人在10月份那會已經繳械投降,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裝防禦,變得看空一切。

  我們復盤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和理論,如果只看遊擊戰和運動戰的部分,同樣會看到很多剁倉斬倉的例子,但那只是戰術層面的右側交易。

  1930年代的毛澤東,在大級別趨勢上他是高拋低吸,是左側交易的:那時的他清楚知道革命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成功,因此高位不冒進;但是反過來在最低潮最困難的時候,他比任何人都敢于堅持、敢於戰鬥,敢于堅信勝利一定屬於CPC和中國人民。

  世人皆以遊擊戰+運動戰為毛的兩大絕學,以為他是個右側交易者。殊不知戰略持久戰才是他最強的壓箱底絕學。

  戰略持久戰的底層心法,是在N-5層做左側交易,這需要對N-5下面的東西有更深刻的認知:歷史觀、信仰、敢於行動的勇氣和意志,這些才是最寶貴的東西。

  用《毛澤東傳》作者羅斯的話來說,「蔣介石只是在對付相繼而來的每一個危機的範圍內表現出精明,他沒有寬廣的視野。毛澤東是以一個研究過歷史的人的長遠眼光看問題。」

  這句話應用到股票市場,可以很好地解釋為何市場上大部分「小資產階級」,都是在小級別趨勢上不亦樂乎地高拋低吸,而在大級別趨勢上追漲殺跌。

  我們指出大眾在情緒上的這種特點,並不是為了批判什麼,更不是要唯階級論。

  只是既然百年來一直如此,我們就把情緒這個變量放進來,更好地理解和適應市場。

  如何克服投降主義情緒:投降主義根源於民族失敗主義,即民族悲觀主義,這種悲觀主義認為中國在打了敗仗之後再也無力抗日。不知失敗正是成功之母,從失敗經驗中取得了教訓,即是將來勝利的基礎。悲觀主義只看見抗戰中的失敗,不看見抗戰中的成績,尤其不看見失敗中已經包含了勝利的因素,而敵人則在勝利中包含了失敗的因素。我們應當向人民群眾指出戰爭的勝利前途,使他們明白失敗和困難的暫時性,只要百折不回地奮鬥下去,最後的勝利必屬於我們。

  ——《和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1937年)

  5

  總結

  毛選是一部關於鬥爭的方法論著作。

  鬥爭目的是為了戰勝敵人,取得革命勝利。

  三大主要鬥爭方法論,是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

  如果你能把這套東西學會並實踐了,那就可以……

  可以……

  ……

  ……

  ……

  ……

  ……

  ……

  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撲克投資家。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楊嶽斌:從基金經理角度闡述如何運用ESG
    論壇上,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權益投資部總監助理、基金經理楊嶽斌先生發表演講。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權益投資部總監助理、基金經理楊嶽斌以下為演講實錄:我是來自浦銀安盛的楊嶽斌。今天希望從一個基金經理角度和主動管理的角度,來闡述一下我們在實操層面是如何運用ESG來進行資產管理。
  • 基金經理投資筆記 | 定投緣何選高波 蒙特卡洛告訴你
    來源:金融界基金《基金經理投資筆記》一線視野,基金經理主筆分享真知灼見 本文作者:華夏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聯接基金經理 趙宗庭 高波是誰?蒙特卡洛不是地中海沿岸城市嗎?圖5 各波動率下的觀測指標蒙特卡洛模擬結果頻數分布圖 可見,定投選較高波動率的指數基金的邏輯是合理的,定投選擇較高波動率指數基金確實有更大的機會獲得超過一次性投資的收益。但需要注意的是,如圖6所示,定投收益率的波動率與指數基金的波動率呈正相關,因此,定投時仍然需要選擇與自身的風險偏好與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指數基金。
  • 犛牛毛是什麼 犛牛毛價格
    犛牛毛是什麼 犛牛毛價格 2017-04-10 09:34:48 來源:全球紡織網 犛牛毛是什麼?
  • 爆紅的「固收+」基金怎麼選? 基金經理支招關注兩個維度
    同時,近來股市持續震蕩,避險需求明顯提升,攻守兼備的「固收+」策略基金順勢成為理財市場的新寵。但「固收+」基金那麼多,投資者如何才能選到適合自己的產品,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作為入行12年、擁有5年「固收+」基金管理經驗的專業投資人,廣發恆譽混合(009956)擬任基金經理譚昌傑建議從兩個維度進行挑選:一是評估基金公司的綜合管理能力,綜合管理能力出色的大型基金公司在股票投資上具備核心競爭力,同時又有豐富的策略儲備;二是看基金經理的風險偏好及投資能力圈,選擇基金經理的風險偏好、產品定位與投資者自身風險偏好相匹配的基金。
  • 基金經理投資筆記|科技指數投資的正確姿勢
    來源:金融界基金作者:龔麗麗《基金經理投資筆記》主題系列 另類視野下的指數投資之旅!作者:龔麗麗 申萬菱信基金指數投資部負責人 最近關於A股是否存在科技牛,成長股投資時不時失效的討論不絕於耳。事實上,相較於寬基和行業指數,很多另類指數的投資定位本身就具有「複雜且難認知」的特點,對於編制規則的梳理和分析很難直接指導指數的投資應用。因此,後文我們將以創新100指數為例介紹「三步法」來說明如何進行股票型指數基金的投資價值分析。 一、行業分布是指數投資價值分析的核心因素行業分析之於指數投資的重要性首先體現在,行業暴露是指數風險和收益的主要來源。
  • 來看看中國最牛的基金經理有哪些人?
    18歲,他在得到家人同意後,放棄高考,專心投資。 徐翔對把握股市熱點非常敏感,通過幾年的學習和操作,迅速成為營業部高手。徐翔和幾個以短線擅長的朋友被市場冠名「寧波漲停板敢死隊」,投資風格彪悍,被「敢死隊」選中的股票,大進大出,高起高落。這批人以銀河證券寧波解放南路營業部為核心,成員20人左右,核心是徐翔、徐曉、張建斌等。
  • 貂毛和狐狸毛有什麼區別 貂毛和狐狸毛哪個好
    貂毛和狐狸毛有什麼區別 貂毛和狐狸毛哪個好 2017-03-17 16:53:15 來源:全球紡織網 貂毛和狐狸毛都是高價衣料,貂毛和狐狸毛有什麼區別
  • 買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最牛基金經理在此:第七屆中國基金業...
    業英華獎  2014年,中國基金報創刊伊始,即開資管行業先河、獨家推出了針對基金經理個人的評選活動——中國基金業英華獎最佳基金經理評選,到今年已成功舉辦七屆投資主辦和投資經理。擁有卓越投資能力的基金經理的價值得到了空前提升。  七年多來,英華獎榜單中產生了一大批長期業績優異的基金經理,他們戰勝了市場的長期波動,實現了遠超市場的收益,成為資管行業閃耀的明星。  唯一的大資管行業投資人才專門評選、極高的獲獎難度、完全量化的指標體系、中長期的全面考察,不斷完善的評價體系,造就了中國基金業英華獎極高的含金量,這也是優秀投資人才如此看重英華獎的原因。
  • 給基金經理打開「上帝視角」?這個工具逆天了
    此次訪談的亮點包括:  1.如何避免研究資源的浪費。過去我們經常發現,基金經理和研究員的工作是互相錯位的,這導致了大量的資源損耗。滙豐晉信通過一致的投研體系,用PB-ROE引導研究流程,以及用滙豐晉信組合優化器(HSBC Jintrust Portfolio Optimizer)引導基金經理做組合管理,將投研內部的智慧精華最大化保留。  2.
  • 狗狗遇到掉毛危機,美毛產品繁多,測評美毛產品該怎麼選
    首先肯定是要給狗狗補充營養的,其次一些美毛產品就可以派上用場了!今天獸醫小明就來測評幾種美毛產品該怎麼選吧,有需要的鏟屎官可以看一看哦。(一)美毛狗糧 美毛產品繁多,為了鏟屎官方便商家也是推出了美毛狗糧這一產品。
  • 看看冠軍基金經理下階段如何硬核布局丨基金
    基於多年的投資歷練,劉輝對基金投資者的硬核建議是,做基金投資,最好也做一個長期主義者,這樣可以靜下心來,去選對合理的方向,去選對的有眼光心性的基金經理>  銀華基金投資管理一部產業價值投資部負責人、銀華內需精選基金經理劉輝  《投資時報》記者 鄧妍  還在猶豫當下跌宕起伏的市場中如何做投資?
  • 首隻公募MOM即將面世 基金經理詳解投資攻略
    兩位基金經理詳細介紹了這類創新產品的運作方式。具體而言,公募MOM的基金管理人會將MOM資產劃分成幾個資產單元,交由與投資目標匹配的投資顧問進行運作,充分發揮基金管理人與投資顧問的團隊式「作戰」力量。運作方面,以即將問世的建信智匯優選一年持有期MOM為例。
  • 廢紙箱成了香餑餑 回收價從4毛5漲到8毛5
    廢紙板回收價從4毛5漲到8毛5    紙價上漲影響零食、家電、媒體行業,對快遞業暫未形成壓力  部分用紙企業已有應對之策,或研發新包裝材料,或儘量減少包裝成本本報記者 陳婕 朱銀玲  昨天早上7點多,古墩路附近一家廢品收購站已經開門營業了。
  • 羊駝毛的特點 羊駝毛價格是多少
    羊駝毛的特點 羊駝毛價格是多少 2017-04-10 09:46:11 來源:全球紡織網 羊駝毛的特點有哪些?羊駝毛價格是多少?
  • 中融量化智選混合A : 中融量化智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
    中融量化智選混合A : 中融量化智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書(2020年第4號) 時間:2020年05月29日 14:16:02&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中融量化智選混合A : 中融量化智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書(2020年第4號)
  • 張龍:居民資產配置正在逆轉 基金經理管理規模不是越大越好
    持有基金少於6個月、半年到1年、1至3年的投資者比例在16%和31.9%和32.5%,可以看出基金投資者的虧損耐受度有所上升,但是在基金申贖上卻有兩個缺點:其一,如果選時錯了或者選錯基金出現大幅虧損,未能有效止損;其二,選時正確也選對績優基金,但接近半數基金個人投資者會更換基金,持有三年以上的基金持有人比例不足20%。投資者在一定程度上還把基金當成股票來炒。
  • 三年、四年和五年最牛基金經理名單來了!更有TA們的四季度投資洞察...
    摘要 【買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2010年加入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後擔任行業研究員及基金經理助理。具有基金從業資格。2015年3月12日至今任嘉實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8年10月11日至今任嘉實優化紅利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 包攬5項業內大獎的公募基金經理,投資都靠啥?
    截至2月17日,這隻成立於2003年9月5日的混合型基金堪稱業績穿越牛熊的長跑健將,成立來的累積淨值增長率已經高達1178.48%,年化收益率高達16.74%,大幅碾壓市場平均水平。繼續順藤摸瓜,則可查到目前管理華夏回報的基金經理蔡向陽來頭不小,管理的產品榮獲多項業內大獎。
  • 王培、周應波、葛蘭、周蔚文等基金經理...
    接下來市場如何演繹?消費、醫藥還有機會嗎…小歐經常呼籲大家看基金定期報告,那是因為真的乾貨滿滿,周一中歐旗下各基金的半年報新鮮出爐,小歐今天就給大家整理其中精華部分,看看明星基經理們是如何看2020年接下來的市場?投資上未來重點布局哪些方向?
  • 水貂毛是什麼毛 水貂毛怎麼鑑別真假
    水貂毛是什麼毛 水貂毛怎麼鑑別真假 2018-07-10 15:20:28 來源:全球紡織網 水貂毛是什麼毛?水貂毛怎麼鑑別真假?水貂有分很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