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紅的「固收+」基金怎麼選? 基金經理支招關注兩個維度

2020-11-25 中證網

爆紅的「固收+」基金怎麼選? 基金經理支招關注兩個維度

  隨著利率走低、剛兌打破,理財市場難尋高收益產品。同時,近來股市持續震蕩,避險需求明顯提升,攻守兼備的「固收+」策略基金順勢成為理財市場的新寵。但「固收+」基金那麼多,投資者如何才能選到適合自己的產品,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作為入行12年、擁有5年「固收+」基金管理經驗的專業投資人,廣發恆譽混合(009956)擬任基金經理譚昌傑建議從兩個維度進行挑選:一是評估基金公司的綜合管理能力,綜合管理能力出色的大型基金公司在股票投資上具備核心競爭力,同時又有豐富的策略儲備;二是看基金經理的風險偏好及投資能力圈,選擇基金經理的風險偏好、產品定位與投資者自身風險偏好相匹配的基金。

  譚昌傑介紹,「固收+」策略就好比是一道菜,既要有優質的食材,也要有經過專業訓練、廚藝精湛的廚師來操刀。綜合實力突出的大型基金公司,在股票投資領域搭建了一套完整的投研體系,能給增厚收益的部分提供比較強的支撐。同時,團隊覆蓋的資產範圍會更廣,策略儲備較為充裕,隨時為「做菜」的基金經理提供優質的原材料。「如果基金規模從幾億增長到幾十億、上百億之後,有些策略能提供的收益就會降低,需要不斷更新或者加入新的策略。」譚昌傑說。

  以廣發基金為例,公司成立於2003年,是一家以主動權益投資起家的全能型資產管理公司,股票投資能力長期居於同業前列。海通證券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的近一年、近兩年,廣發基金管理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絕對收益率分別為60.16%、94.27%,均在12家權益類大型公司中位列第一。同時,廣發基金也是基金業內產品線比較齊全的公司之一,對股票、轉債、純債、大宗交易、定增、打新等各類策略均有豐富的積累。

  第二是看「廚師」即基金經理的風險偏好及能力圈。「選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投資的本質是基金經理在既定的產品定位條件下,儘可能提升組合的收益風險比,比如在守住最大回撤的基礎上,儘可能提高組合的收益。投資者應選擇風險偏好和自己相匹配的基金產品。」譚昌傑說道。

  以廣發基金綜合的投資能力為支撐,以追求絕對收益為原則,譚昌傑管理的「固收+」基金取得了良好的長期業績。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7日,在譚昌傑任職的5年多時間裡,廣發趨勢優選、廣發聚安A、廣發聚寶A年化回報分別達到9.45%、11.63%、6.7%。最近三年,三隻基金最大回撤分別只有4.91%、3.61%、3.21%。憑藉優異的歷史業績,廣發聚安、廣發聚寶獲得最新一期海通證券五年期五星評級。

  「對基金經理來說,每一筆申購的錢都是責任。如果我們能讓每一分錢都掙錢,就是基金經理這份工作帶來的最大成就感。」自2012年走上投資崗位以來,譚昌傑始終牢記「受人之託代客理財」的行業使命,對每一筆投資,都會反覆權衡能否帶來絕對收益,力求每年實現正收益。尤為難得的一點是,他始終將自己放在持有人的位置去看待自己的組合,不斷優化投資策略,提升自身的能力圈。

  11月30日,擬由譚昌傑管理的「固收+」策略基金——廣發恆譽混合(009956)將在工商銀行、廣發基金直銷等渠道發售,該基金權益投資比例為0-30%,將在控制回撤的基礎上努力為持有人實現穩健的回報。(廣告)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

相關焦點

  • 華富基金尹培俊:「固收+」生逢其時 三維度優選基金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徐金忠「廣義無風險利率下行、剛兌信仰被打破、銀行理財替代、公募基金『固收+』產品不斷湧現」,這是華富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尹培俊為「固收+」產品近期走紅總結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尹培俊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各類「固收+」產品大量集中湧現,投資者可以精挑細選,「了解產品類型、參考長期業績、挑選基金經理可以成為投資者選擇『固收+』產品的三個維度。」 三個維度精挑細選 「『固收+』產品近期的火爆,是行業長期投資實踐積累所致。」擁有14年證券投資經驗、專注債券投資與研究十多年的尹培俊在回顧行業發展時表示。
  • 千億資金配置經驗加持,中歐基金黃華的「固收+」秘籍
    除了是基金經理,黃華目前還負責中歐基金整個固收+業務,並且牽頭在公司內部做了大刀闊斧的調整與整合。 在黃華看來,對於固收+業務而言,基金經理很重要,但是公司層面的戰略規劃,包括基金經理能力的培養、考核機制的跟進、產品的布局等都很重要,這是保證「+」的基石所在,而且未來對平臺和團隊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 年底想要求穩 有哪些基金可以選?
    1、「固收+」基金  統計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已經發行的「固收+」產品數量突破160隻,募集規模向3000億大關逼近。而在去年全年,該類產品發行數量為70隻,募集總規模為690億元。也就是說,今年以來「固收+」產品新發規模將至少是去年的4.3倍。
  • 嘉實基金鄭科:資產配置視角,中西合璧做FOF投資
    來源:老虎投資家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公募基金的超級大年。在賺錢效應驅動下,「炒股不如買基金」日益深入人心。公募基金整體規模突破18萬億,與之相隨基金產品數量也逼近8000隻,被2300多名基金經理所管理。面對這麼多產品同臺競技,怎麼選擇?如何搭配?不僅是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而FOF基金經理就是慧眼獨具幫人們選基配置的專業基金買手。
  • 南方基金固收+領軍人孫魯閩掛帥 南方寧悅12月21日起發行
    12月2日,南方基金髮布公告稱,南方寧悅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南方寧悅,基金代碼:A類010742;C類010743)即將於12月21日起發售。據悉,南方寧悅擬由南方基金「固收+」領軍人物孫魯閩親自掛帥。
  • 鍊金丨「固收+」知多少
    「+」的部分比較多樣,比如+股票、+股指期貨、+打新、+定增、+可轉債等,公募基金中一級債基、二級債基、偏債混合基金可以說是「固收+」產品的代表了。從基金規模來看,截至今年10月末,Wind數據顯示,在使用「固收+」策略的公募基金中,偏債混合型基金有389隻,資產淨值4364.50億;二級債基,規模達到2456.40億。
  • 「興銀理財」網紅家族又上新!固收+權益,「爆款」的奧妙到底在哪?
    有些產品就是天生的「網紅」,往往一推出就成為「爆款」,例如「睿盈年年升」系列。它們到底有什麼亮點,能備受投資者的青睞?趁著該系列新成員「睿盈年年升3號」的推出,小編就給大家說道說道!01產品亮點1匯聚市場頂尖投資團隊通過優中選優的方法,遴選固收+領域頂尖的資產管理人。主管理人能夠更好動態跟蹤並及時調整資產配置方案,把控風險。
  • 中歐基金葛蘭:選好賽道才能做好投資
    之前我在公眾號談P2P爆雷、信託產品違約時提到:在市場利率逐漸下行,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未來普通人做投資要避開非標固收類產品,並且擁抱權益類資產。典型的非標固收產品就是信託、網貸等。
  • 銀行理財的替代品:固收+來了!讓你每年多賺點錢
    債券的存在能一定程度平滑風險,讓基金淨值波動不會那麼巨大。還有+的那部分產品策略有股票、股指期貨、新股、可轉債、國債期貨,在多個可選策略中,並不設置固定的策略,從中擇時選擇其中最強的策略,來找到確定性強的機會,股票投資比例最高為40%,而且能夠投資港股,投資港股的比例不超過股票資產的50%。
  • 再議「固收+」的攻守道
    諾亞控股首席產品官彭靜對本刊記者表示,對客戶而言,尤其是高淨值人群,以前像信託這樣的類固收資產是剛需的底倉配置,但現在打破剛兌後,產品供給變了,但是客戶的需求還在,所以「固收+」產品受到市場熱捧。  鵬揚基金副總經理、鵬揚景明擬任基金經理李剛也認同「固收+」作為居民資產配置底倉的工具屬性,他進一步指出,這類產品的普及對國家宏觀政策的實施也具有重要意義。
  • 首隻公募MOM即將面世 基金經理詳解投資攻略
    根據公開信息,招商基金、鵬華基金、建信基金、華夏基金、創金合信基金成為首批發行MOM產品的5家公司。相比傳統基金,MOM產品可通過精選不同領域投資顧問,降低單一資產和單一風格方面的風險集中度,一定程度上起到平滑波動、降低風險的效果。公募MOM到底是一款怎樣的產品?有什麼優勢?上證報記者獨家採訪了建信智匯優選MOM基金經理梁珉和姜華。
  • 債券基金那麼多 該怎麼選?
    原來,他買的是可轉債基金。   所以在挑選債券型基金前,我們也先搞清楚債券型基金內部的不同分類。我們需要從短中長期各個維度去看,比如近三個月、近半年、近一年、近三年、近五年等,如果這隻基金的業績在各時間段都排在同類前三分之一,甚至是前四分之一,那就說明它是經過了各種行情考驗的傑出好基。選擇這樣的基金,我們投資的勝率也就相對較高了。   分享一個比較簡單實用的考察業績的方法給大家,「4433排名選基法」。
  • 炒股不如買基金!A股結構性行情愈演愈烈 哪些選基指標值得重點關注?
    對於選股困難的投資者來說,不妨配置一定比例的投資基金,尤其是一些行業指數基金。(城市金融報)基金該怎麼選?近些年來,A股走出明顯的結構性行情,公募權益類基金也展現出較強的賺錢效應,越來越多投資者開始認識到「炒股不如買基金」。去年全年的基金成績單,也更加印證了「炒股不如買基金」的現象。
  • 買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最牛基金經理在此:第七屆中國基金業...
    業英華獎  2014年,中國基金報創刊伊始,即開資管行業先河、獨家推出了針對基金經理個人的評選活動——中國基金業英華獎最佳基金經理評選,到今年已成功舉辦七屆私募基金、券商集合理財等各類資管機構有公開業績記錄的現任基金經理、
  • 十年如一日的老牌基金經理(下)
    公開資料顯示,此人具有10多年證券從業年限,清華大學管理學碩士,曾任杭州永磁集團公司技術員、海通證券行業分析師、中海基金高級分析師、中海優質成長基金經理助理、中海能源策略基金經理助理。
  • 業績、人才、策略齊頭並進打造中加特色固收業務體系
    談及多年固收投資的感悟,榮獲第七屆中國基金業英華獎「五年期純債投資最佳基金經理」的閆沛賢做出上述表示。  將風險控制放在首位  構建自上而下的投研框架  閆沛賢深耕固收類投研12年,現任中加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在管基金總規模已超290億元。
  • 放棄百萬年薪 167位公募基金經理的「出走」故事
    我關注到,有少數的公司規模是擴張的,但更多的公司規模是穩定甚至是縮小的,這種情況下,人員的流動肯定就會比較大,其中,尤以中小機構為甚」。相聚資本總經理梁輝表示。  天相投顧投資總監賈志認為,因為上半年市場表現不佳,導致業績不佳而「下課」的基金經理也不在少數。「一般來講,連續兩年內業績都在行業後1/4的基金經理,會面臨轉崗或者是下課的壓力。」
  • 時隔9年,富國基金再發「天字號」重磅基金!
    來源:新浪基金公募基金髮展二十年來,市場湧現了不少讓投資者津津樂道的基金「老字號」,富國基金的「天」字頭系列產品就是其中之一。出色的長期業績、較好的口碑、明星基金經理掌舵……使「天字號」基金已成為富國基金特有的金字招牌。
  • 萬家基金年內無緣爆款新品 基金經理缺乏從業經驗或為主因
    有意思的是,近日兩隻基金均變更了基金經理,原來產品雙基金經理之一的孫遠慧離職,由今年9月才上任的黃海獨自管理該基金。天天基金網顯示,黃海當前在基金經理崗位的任職時間僅60天左右。   萬家雙引擎規模迷你清盤警報長鳴   基金經理風格多變收效不佳   《紅周刊》記者注意到,「四老」基金產品中的萬家雙引擎今年的淨值表現同樣不讓人滿意。
  • 基金經理解析系列——葛蘭
    前言:本文是基金經理解析系列的第8期,今天介紹的是中歐基金的葛蘭,一位成名於醫藥、善於挖掘高質量成長股的「中生代」基金經理。今天還是用標籤化的方式刻畫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各個標籤按照我認為的重要性程度進行逐一解讀,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這位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