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業績、人才、策略齊頭並進打造中加特色固收業務體系
閆沛賢深耕固收類投研12年,現任中加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他管理的中加純債一年基金自2014年3月24日成立以來任職總回報57.42%,年化回報6.98%。
「投資是一個需要不斷進行全局思考和逆向思考的過程,尤其是債券投資,更要著眼長期配置組合,有足夠耐心抓住市場最核心的運行邏輯,結合行情變化調整策略,同時,也要摒除當下市場的『噪音』,以實現投資收益的最大化。」談及多年固收投資的感悟,榮獲第七屆中國基金業英華獎「五年期純債投資最佳基金經理」的閆沛賢做出上述表示。
將風險控制放在首位
構建自上而下的投研框架
閆沛賢深耕固收類投研12年,現任中加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在管基金總規模已超290億元。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12月11日,閆沛賢管理的中加純債一年基金自2014年3月24日成立以來六年半任職總回報57.42%,年化回報6.98%,不僅超過同期中證綜合債指數,在同類型基金中也名列前茅。
他管理的另外幾隻基金產品業績同樣出色。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中加純債、中加聚盈任職年化回報分別為5.11%、5.54%,均在同類基金中排名靠前。
之所以能獲得持續穩健的投資回報,與閆沛賢「自上而下」的基本面分析框架和「嚴控風險」的投資理念密不可分。
在他看來,債券市場的大方向與宏觀經濟因素以及財政、稅收、貨幣、匯率等國家政策息息相關,只有做好宏觀定性分析以及定量推演,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場趨勢,進而決定產品的資產配置。
基於此,閆沛賢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的投研框架,根據市場發展變化不斷進行補充以做出更加科學的投資決策。具體來看,他以經濟趨勢、行業輪動和企業分析對應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並通過債券市場整體收益率曲線變化,判斷市場走勢和波動特徵。
閆沛賢也指出,不同市場趨勢採取的投資策略大相逕庭,例如,牛市要果斷提高槓桿和久期水平,熊市要穩健不能冒進。同時,他在投資中還特別注意兩個指標,一是保證資產充足的流動性,否則,策略的切換難以實現;二是要嚴格執行交易紀律,在市場表現不及預期時避免出現過大回撤。
在整個投資過程中,閆沛賢始終堅持將風險控制放到首要位置,在嚴格分析投資事前、事中、事後收益風險性價比的前提下,儘可能挖掘具有阿爾法的債券標的,通過適度槓桿操作進而獲取穩定收益,「只要不出現致敗交易,就能積少成多。」
另外,他認為在管產品的超額收益大多來自資本利得,市場內部存在著各種擾動因素,即使趨勢性行情中也不能對短期調整掉以輕心,宏觀利率、政策研究以及市場情緒的把控和博弈利率變化,有時會帶來較大的盈利機會。
業績、人才、策略齊頭並進
打造中加特色固收業務體系
除了正確的投資理念和科學的投研框架,閆沛賢坦言,中加基金產品獲取不錯收益也離不開投研能力可靠的固收團隊的支持。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中加基金公募基金累計規模已超千億,固收類資產因業績優良貢獻較大。從業績看,中加基金的固收綜合業績位居行業前列。海通證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中加基金固收類基金近5年絕對收益業績評分排名全行業第一。銀河證券同期數據也顯示,中加基金固定收益投資團隊所有基金經理均有產品排名同類前20名。
對此,閆沛賢稱,一方面,秉承大股東北京銀行所帶來的穩健風格和進取精神,中加基金企業文化中對於短板不能忽視、各個環節齊頭並進,通力配合;另一方面,在持有人利益為先的真誠服務下,中加基金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從流動性管理到債券投資、從純債策略到固收增強、從零售業務到機構合作,一步步全方位打造有特色的固收業務體系。
談及團隊未來的發展方向,閆沛賢表示,中加基金固收團隊將始終精益求精,隨著債券市場的不斷發展、投資標的和投資策略的逐漸豐富,在傳統的純信用債和利率債的投資策略基礎上,積極研究和實踐衍生品、可轉債和新股申購等「固收+」策略。此外,在人才隊伍擴充、產品開發和市場風險與收益均衡性研究等方面,也會對固收業務進行更加精細化管理。
他說:「未來,我們將繼續保持穩健的投資風格,根據市場變化,及時對固收投資細分管理進行調整升級,進一步實現投資策略多元化和產品體系全面化,努力從多方位提升投資者的長期持基體驗。」
據了解,目前中加基金擁有一支人員齊備、專業性強、梯隊建設合理的固定收益投研團隊,團隊成員包括6名基金經理、3名專戶投資經理、3名研究人員和5名信評人員,平均金融從業年限超過8年,多數團隊成員擁有海外留學和跨國公司工作經驗,研究範圍覆蓋宏觀研究、信用策略、利率策略、信用分析、貨幣市場、可轉債、全球市場和另類投資等多個業務領域,形成了良好的優勢互補。
對明年債市謹慎樂觀
保持久期和槓桿中性以下水平
今年5月份,央行突然停止公開市場操作和主動收緊市場資金,導致債券市場出現一波快速急跌,隨後債市進入了漫長的調整期。近期多方關注的信用債違約事件,更讓債市「雪上加霜」,不少基金踩雷,造成淨值大幅下跌。
展望後市,閆沛賢認為,正如央行在金融穩定報告中指出的,目前需要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債券市場剛性兌付應「有序」打破,單個企業的違約不應導致違約無序蔓延,也不應引發系統性風險。與此同時,當前債券市場收益率經歷了一輪大幅調整之後,配置價值相對有所提高。對於明年債券市場,他總體持謹慎樂觀態度,認為市場機會和風險將長期並存。
據他分析,今年全球市場較往年劇烈的波動均深受疫情因素影響,疫情的開始決定了前半段的市場表現,而疫情和美國大選的結束極大可能成為下半場市場變化的主要驅動力量,以上兩個事件會推動全球的政策方向和風險偏好的變化,在基本面不確定性逐步消解的過程中,全球寬鬆政策也將逐步退出。
在上述大背景下,閆沛賢判斷,國內外的不確定性因素疊加日漸加劇的信用分化也使得定價框架發生變化,明年的債市波動或依然較大,擇時難度和擇券難度都會增加。
「對于波動的忍耐性要提高,」閆沛賢稱,考慮到當前基本面趨勢向好,短期內應該將組合久期和槓桿水平控制在中性以下的水平,做好流動性管理,保持足夠的耐心,伺機而動,捕捉市場機會。
此外,為了應對在全球風險偏好修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閆沛賢表示,中加基金將以更嚴格的風險管控措施和信用評價體系,謹慎對待擇券和擇時,加強信用債券投後跟蹤,運用量化指標監控債券發行主體的財務情況變化,還會根據市場的變化對監控指標進行動態調整,以實現更好的風險預判和回撤控制。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DF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