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人才、策略齊頭並進打造中加特色固收業務體系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業績、人才、策略齊頭並進打造中加特色固收業務體系

  閆沛賢深耕固收類投研12年,現任中加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他管理的中加純債一年基金自2014年3月24日成立以來任職總回報57.42%,年化回報6.98%。

  「投資是一個需要不斷進行全局思考和逆向思考的過程,尤其是債券投資,更要著眼長期配置組合,有足夠耐心抓住市場最核心的運行邏輯,結合行情變化調整策略,同時,也要摒除當下市場的『噪音』,以實現投資收益的最大化。」談及多年固收投資的感悟,榮獲第七屆中國基金業英華獎「五年期純債投資最佳基金經理」的閆沛賢做出上述表示。

  將風險控制放在首位

  構建自上而下的投研框架

  閆沛賢深耕固收類投研12年,現任中加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在管基金總規模已超290億元。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12月11日,閆沛賢管理的中加純債一年基金自2014年3月24日成立以來六年半任職總回報57.42%,年化回報6.98%,不僅超過同期中證綜合債指數,在同類型基金中也名列前茅。

  他管理的另外幾隻基金產品業績同樣出色。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中加純債、中加聚盈任職年化回報分別為5.11%、5.54%,均在同類基金中排名靠前。

  之所以能獲得持續穩健的投資回報,與閆沛賢「自上而下」的基本面分析框架和「嚴控風險」的投資理念密不可分。

  在他看來,債券市場的大方向與宏觀經濟因素以及財政、稅收、貨幣、匯率等國家政策息息相關,只有做好宏觀定性分析以及定量推演,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場趨勢,進而決定產品的資產配置。

  基於此,閆沛賢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的投研框架,根據市場發展變化不斷進行補充以做出更加科學的投資決策。具體來看,他以經濟趨勢、行業輪動和企業分析對應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並通過債券市場整體收益率曲線變化,判斷市場走勢和波動特徵。

  閆沛賢也指出,不同市場趨勢採取的投資策略大相逕庭,例如,牛市要果斷提高槓桿和久期水平,熊市要穩健不能冒進。同時,他在投資中還特別注意兩個指標,一是保證資產充足的流動性,否則,策略的切換難以實現;二是要嚴格執行交易紀律,在市場表現不及預期時避免出現過大回撤。

  在整個投資過程中,閆沛賢始終堅持將風險控制放到首要位置,在嚴格分析投資事前、事中、事後收益風險性價比的前提下,儘可能挖掘具有阿爾法的債券標的,通過適度槓桿操作進而獲取穩定收益,「只要不出現致敗交易,就能積少成多。」

  另外,他認為在管產品的超額收益大多來自資本利得,市場內部存在著各種擾動因素,即使趨勢性行情中也不能對短期調整掉以輕心,宏觀利率、政策研究以及市場情緒的把控和博弈利率變化,有時會帶來較大的盈利機會。

  業績、人才、策略齊頭並進

  打造中加特色固收業務體系

  除了正確的投資理念和科學的投研框架,閆沛賢坦言,中加基金產品獲取不錯收益也離不開投研能力可靠的固收團隊的支持。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中加基金公募基金累計規模已超千億,固收類資產因業績優良貢獻較大。從業績看,中加基金的固收綜合業績位居行業前列。海通證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中加基金固收類基金近5年絕對收益業績評分排名全行業第一。銀河證券同期數據也顯示,中加基金固定收益投資團隊所有基金經理均有產品排名同類前20名。

  對此,閆沛賢稱,一方面,秉承大股東北京銀行所帶來的穩健風格和進取精神,中加基金企業文化中對於短板不能忽視、各個環節齊頭並進,通力配合;另一方面,在持有人利益為先的真誠服務下,中加基金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從流動性管理到債券投資、從純債策略到固收增強、從零售業務到機構合作,一步步全方位打造有特色的固收業務體系。

  談及團隊未來的發展方向,閆沛賢表示,中加基金固收團隊將始終精益求精,隨著債券市場的不斷發展、投資標的和投資策略的逐漸豐富,在傳統的純信用債和利率債的投資策略基礎上,積極研究和實踐衍生品、可轉債和新股申購等「固收+」策略。此外,在人才隊伍擴充、產品開發和市場風險與收益均衡性研究等方面,也會對固收業務進行更加精細化管理。

  他說:「未來,我們將繼續保持穩健的投資風格,根據市場變化,及時對固收投資細分管理進行調整升級,進一步實現投資策略多元化和產品體系全面化,努力從多方位提升投資者的長期持基體驗。」

  據了解,目前中加基金擁有一支人員齊備、專業性強、梯隊建設合理的固定收益投研團隊,團隊成員包括6名基金經理、3名專戶投資經理、3名研究人員和5名信評人員,平均金融從業年限超過8年,多數團隊成員擁有海外留學和跨國公司工作經驗,研究範圍覆蓋宏觀研究、信用策略、利率策略、信用分析、貨幣市場、可轉債、全球市場和另類投資等多個業務領域,形成了良好的優勢互補。

  對明年債市謹慎樂觀

  保持久期和槓桿中性以下水平

  今年5月份,央行突然停止公開市場操作和主動收緊市場資金,導致債券市場出現一波快速急跌,隨後債市進入了漫長的調整期。近期多方關注的信用債違約事件,更讓債市「雪上加霜」,不少基金踩雷,造成淨值大幅下跌。

  展望後市,閆沛賢認為,正如央行在金融穩定報告中指出的,目前需要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債券市場剛性兌付應「有序」打破,單個企業的違約不應導致違約無序蔓延,也不應引發系統性風險。與此同時,當前債券市場收益率經歷了一輪大幅調整之後,配置價值相對有所提高。對於明年債券市場,他總體持謹慎樂觀態度,認為市場機會和風險將長期並存。

  據他分析,今年全球市場較往年劇烈的波動均深受疫情因素影響,疫情的開始決定了前半段的市場表現,而疫情和美國大選的結束極大可能成為下半場市場變化的主要驅動力量,以上兩個事件會推動全球的政策方向和風險偏好的變化,在基本面不確定性逐步消解的過程中,全球寬鬆政策也將逐步退出。

  在上述大背景下,閆沛賢判斷,國內外的不確定性因素疊加日漸加劇的信用分化也使得定價框架發生變化,明年的債市波動或依然較大,擇時難度和擇券難度都會增加。

  「對于波動的忍耐性要提高,」閆沛賢稱,考慮到當前基本面趨勢向好,短期內應該將組合久期和槓桿水平控制在中性以下的水平,做好流動性管理,保持足夠的耐心,伺機而動,捕捉市場機會。

  此外,為了應對在全球風險偏好修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閆沛賢表示,中加基金將以更嚴格的風險管控措施和信用評價體系,謹慎對待擇券和擇時,加強信用債券投後跟蹤,運用量化指標監控債券發行主體的財務情況變化,還會根據市場的變化對監控指標進行動態調整,以實現更好的風險預判和回撤控制。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DF522)

相關焦點

  • 凝聚投資大咖,明星產品群星閃耀,深度解密王牌固收團隊鍊金術
    >在股市震蕩以及理財產品打破剛兌的背景下,攻守兼備的「固收+」策略產品正掀起一陣風潮,深受投資者青睞。由于堅守穩健投資理念,著重於打造「長跑型」基金,工銀瑞信固收陣營群星閃耀,業績長期出色。統計顯示,該公司旗下的固收類基金(除次新基金)成立以來均實現了正回報。尤其是滿五年的「固收+」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均在6%以上;近一年該公司「固收+」產品一半以上收益超10%。
  • 銀行理財的替代品:固收+來了!讓你每年多賺點錢
    還有+的那部分產品策略有股票、股指期貨、新股、可轉債、國債期貨,在多個可選策略中,並不設置固定的策略,從中擇時選擇其中最強的策略,來找到確定性強的機會,股票投資比例最高為40%,而且能夠投資港股,投資港股的比例不超過股票資產的50%。目前的港股市場和A股作為全球資本的價值窪地,都具備一定的長期配置價值。
  • 華泰證券資管:打造特色產品線,大力挖掘數位化多維價值
    成立以來,華泰證券資管在傳統固收、ABS、另類跨境、金融科技四大業務領域都有了一定積累。在券商資管中,華泰證券資管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居於前列。2020年,華泰證券資管全面推進落實華泰證券科技賦能下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雙輪驅動」戰略部署,充分依託全業務鏈資源,秉持一貫的超前開拓創新意識,推進數位化轉型,打造面向未來的差異化核心競爭力。
  • 再議「固收+」的攻守道
    「固收+」以絕對收益理念切入國內財富管理行業,在大類資產中以固收作為大權重的底倉,加上其他如權益、可轉債、衍生品、定增等多資產、多策略追求絕對收益。據Wind統計,全市場存量的封閉型「固收+」產品(定開或持有期產品)餘額為712億元,但在2020年這一年,新發行的封閉型「固收+」產品就超過了2700億元。
  • 鍊金丨「固收+」知多少
    今年來以固收為基礎,權益來添彩的「固收+」策略產品成為公募界的投資新勢力。雖然「固收+」沒有非常精準的概念定義,但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了共識,一般是指通過主投固定收益資產追求基礎收益,同時精選權益資產或通過進攻型策略增厚收益,實現「穩中有進」投資目標的產品。
  • 兩大芳綸業務齊頭並進 泰和新材半年報業績亮眼
    根據公司前三季度業績預計,2018年第三季度的單季盈利約為4000-7000萬元,高景氣狀態仍將延續。  公司業績大幅增長源於兩大芳綸業務齊頭並進,成為推動公司業績增長的主導力量。芳綸成為影響公司業績的核心業務。  根據半年報,上半年公司的間位芳綸方面,受競爭環境改善、需求大幅增加影響,上半年市場供應持續緊張,間位芳綸產品銷量大幅增長。
  • 爆紅的「固收+」基金怎麼選? 基金經理支招關注兩個維度
    同時,近來股市持續震蕩,避險需求明顯提升,攻守兼備的「固收+」策略基金順勢成為理財市場的新寵。但「固收+」基金那麼多,投資者如何才能選到適合自己的產品,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作為入行12年、擁有5年「固收+」基金管理經驗的專業投資人,廣發恆譽混合(009956)擬任基金經理譚昌傑建議從兩個維度進行挑選:一是評估基金公司的綜合管理能力,綜合管理能力出色的大型基金公司在股票投資上具備核心競爭力,同時又有豐富的策略儲備;二是看基金經理的風險偏好及投資能力圈,選擇基金經理的風險偏好、產品定位與投資者自身風險偏好相匹配的基金。
  • 華富基金尹培俊:「固收+」生逢其時 三維度優選基金
    尹培俊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各類「固收+」產品大量集中湧現,投資者可以精挑細選,「了解產品類型、參考長期業績、挑選基金經理可以成為投資者選擇『固收+』產品的三個維度。」 三個維度精挑細選 「『固收+』產品近期的火爆,是行業長期投資實踐積累所致。」擁有14年證券投資經驗、專注債券投資與研究十多年的尹培俊在回顧行業發展時表示。
  • 創業板漲0.77%,白酒、鋼鐵領漲,「固收+」規模大增
    消息面上,國內券商指出,基於周期性弱化以及未來業績增長的能見度提升,白酒估值體系已從周期屬性向消費屬性(高端消費)轉變。對比國內調味品以及海外奢侈品公司常年估值在高位,從未來幾年業績複合增速看,白酒估值(2021年PE40倍左右)仍有相對優勢。參考DCF模型測算結果,明年部分龍頭公司合理市值較目前仍有20-25%左右提升空間。
  • 千億資金配置經驗加持,中歐基金黃華的「固收+」秘籍
    其中管理時間最長、目前規模最大的中歐雙利A,自2017年4月接管至今已取得27.95%的回報,相較同期基準的超額收益為19.52%,而且每一年都能跑贏同期業績基準。 作為「固收+」的「+」的部分,如何不適得其反做成「固收-」?
  • 上海保交所「零感知理賠」,「固收+」基金年內募集近3000億
    行業趨勢丨「固收+」基金強勢吸金 年內募資接近3000億今年以來,「固收+」產品在數量和規模均出現爆發式增長,新成立偏債混合基金、二級債基164隻,合計募集規模2768.98億元。加上易方達悅興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今年成立的「固收+」基金募集規模接近3000億元。
  • 固收+權益,「爆款」的奧妙到底在哪?
    01產品亮點1匯聚市場頂尖投資團隊通過優中選優的方法,遴選固收+領域頂尖的資產管理人。主管理人能夠更好動態跟蹤並及時調整資產配置方案,把控風險。這種模式發揮了多團隊的力量,充分利用不同團隊的風格優勢,並通過子管理人與策略的分散,降低了組合風險。2股債合力 攻守有道採用「固收+」策略,追求絕對收益,配置不低於80%固定收益類資產為產品積累安全墊,通過靈活配置20%以內的權益倉位為產品增厚收益。
  • 【中金固收·資產配置及轉債】關注金融監管強化衝擊 20160731
    加強監管本身降低金融體系風險的同時,在短期反而是收縮性力量,房地產銷售下降和非標資金面(至少是資金成本)斷裂風險值得關注。與此同時,貨幣政策兩難已久,「資產泡沫」定義約束放鬆空間,但化解金融體系風險的過程中,貨幣政策的配合併降低痛感必不可少。如果引發經濟下行和資產泡沫壓力消退,貨幣政策繼續放鬆空間才會重新打開。
  • 藍光地產大投資體系「刀鋒訓戰營」一期圓滿落幕
    2019開年,藍光「投資鐵軍」便用亮眼的業績給出了答案。一季度,藍光地產取得了拿地金額133.08億元、拿地規模553.48萬平方米的好成績,在全國上市房企中名列第六。3月更是在全國獲取了246.86畝優質土地,名列中國上市房企第2名。
  • 南方基金固收+領軍人孫魯閩掛帥 南方寧悅12月21日起發行
    據悉,南方寧悅擬由南方基金「固收+」領軍人物孫魯閩親自掛帥。據公告顯示,從大類資產配置來看,南方寧悅屬偏債混合型基金,定位固收+,其股票投資佔基金資產的比例範圍為0%-30%(其中港股通股票投資比例不得超過股票資產的50%)。一般而言,偏債混合型基金長期平均風險和預期的收益率低於股票型基金,高於債券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
  • 【光大固收│轉債】2020年可轉債投資策略:轉債的大時代,個券機會...
    本訂閱號中所涉及的證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證券(601788,股吧)固收研究團隊編寫,僅面向光大證券專業投資者客戶,用作新媒體形勢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觀點的溝通交流。非光大證券專業投資者客戶,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光大證券研究所不會因關注、收到或閱讀本訂閱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光大證券的客戶。
  • 「新品發布會」寧銀理財晶耀固收類定開理財產品1號
    來源:時代周報寧銀理財邀請函-INVITATION-晶耀1號新品發布會邀PART 01誠摯邀請寧銀理財隆重舉辦此次「晶耀固收類定開理財產品1號新品發布會」,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PART 03產品亮點【封閉管理,定期開放】首期封閉15個月,首期年化業績基準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