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期貨摸著石頭過河 多家豬企謹慎入場

2021-01-17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 餘佩掀

籌謀多時,生豬期貨自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上市以來,盤面價格「跌跌不休」。

1月14日,生豬期貨主力合約LH2109午盤後快速下挫,報收24890元/噸,跌4.21%,次主力合約LH2111和LH2201盤面價格分別報收22700元/噸和22735元/噸,均低於市場預期值25元/公斤。

對此,多位行業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生豬期貨盤面價格持續下跌印證了未來豬價回落的預判,同時也說明國內生豬產能恢復良好。

作為國內首個活體交割的期貨品種,生豬期貨早在上市之前便備受關注。

目前,國內多家生豬養殖企業仍對生豬期貨交易持「遠觀而暫不入場」的謹慎態度,更有企業坦言稱,入場視時機而定。

1月13日,中大期貨副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景川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期貨市場是實體企業的風險管理工具,就像人們面對未來巨大的不確定性要需要購買保險一樣,不存在「合適時機」的問題,只有需要關閉風險敞口的問題。

「也就是說,只要我們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由於市場波動而產生虧損的可能,我們都需要有個保護工具,其因素取決於企業自身是否存在風險敞口。」景川稱。

多位受訪人士認為,除了降低豬價暴漲暴跌等波動影響外,生豬期貨交易還對企業規模化養殖具有積極意義,有利於加速規模化養殖進程,進一步提高行業集中度。

1月14日,時代周報記者從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處獲悉,目前市場各方對生豬期貨反饋良好。市場普遍認為,生豬期貨運行平穩,交投理性,期貨價格客觀反映了市場參與各方對生豬遠期價格的預期。

「生豬期貨走向成熟並發揮功能,有一個漸進過程,需要長時間的深耕細作、精心培育,也需要社會各方的支持和理解。」大商所相關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豬價回升、期貨卻跌

在生豬期貨「亮相」大商所之前,國內豬肉價格一直處於高位區間波動狀態。

據卓創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逐月環比增加,已恢復到非瘟疫情前期的80%左右,生豬存欄量恢復到正常水平的60%-65%;生豬存欄量也呈穩步上升態勢。

相較2020年12月中旬,當月下旬生豬(外三元)價格上漲2.9%至34.9元/公斤。2021年1月6日,國內各省市110公斤標準出欄體重生豬價格普遍在34.8元/公斤至38.4元/公斤之間,均價約為36.37元/公斤,豬價呈現環比上行趨勢。

生豬價格短期回暖的出現,與春節制臘及消費等行情推升有關。業內普遍認為,長遠來看,隨著2021年生豬產能逐漸釋放,豬周期紅利將有所淡化,全年整體豬價走跌大勢已定。

開源證券研報指出,2020年12月開始,需求端受節前備貨及冬季消費需求提升影響,生豬價格有所回漲,但中長期看,禽鏈基本面仍難改變,價格景氣度隨生豬逐步進入下行區間。

1月7日,大商所公布首批生豬期貨合約LH2109、LH2111、LH2201的掛牌基準價,分別為30680元/噸、29680元/噸、28680元/噸。而生豬期貨首批掛牌交易的最近合約是9月合約,即市場交易的是2021年9月的價格,而非當前市場價格,其後是2021年11月和2022年1月的市場價格。

以此預估,2021年9月、2021年11月及2022年1月,生豬價格將分別以30.68元/公斤、29.68元/公斤和28.68元/公斤為定價基調。

對比前述約36.4元/公斤的生豬均價而言,該批生豬期貨合約掛牌基準價格已經大幅回落,但似乎仍高於市場的看跌預期。

銀河證券研報分析稱,儘管受節前需求拉動明顯、非洲豬瘟點狀發生影響部分供給、進口冷凍肉受疫情影響供需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春節前豬價將持續高位運行,但於春節後將延續大周期中的下行趨勢,預計2021年生豬均價降至22-25元/公斤。

與這一偏低的市場預期值相對應的是,1月8日生豬期貨上市首日,LH2109、LH2111、LH2201三個生豬期貨合約盤面價格集體下挫的表現。

當日,該批生豬期貨合約分別報收26805元/噸、24935元/噸、24140元/噸,跌9.14%、5.91%和7.86%。其中,主力合約LH2109和次主力合約LH2111的全天振幅高達14.56%和10.81%。

「生豬期貨是對未來生豬市場價格變化趨勢的預判,現在的主力合約是LH2109,期貨價格下跌,表明多數業者對於今年9月份的生豬價格持看跌觀點。從另一方面說明,我國生豬的產能是在不斷恢復的,這也與農業農村部目標相一致。」1月13日,卓創資訊分析師李霞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截至1月14日,首批生豬期貨盤面價格已經連跌四日,但隨著時間推移,上述三個生豬期貨合約跌幅均已有所收窄。

景川認為,生豬期貨價格隨大宗商品波動而有所下跌是正常反應。上市時,生豬期貨恰好受到貴金屬以及黑色有色金屬回落、流動性預期收緊等來自宏觀因素的影響。

「當前生豬主力合約和現貨存在10000元/噸的基差,看似基差貼水嚴重,實際上是市場在交易遠期豬價的預期。」景川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他指出,根據農業農村部和各調研機構的數據推算,當前階段能繁母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正常年份的80%,生豬存欄恢復到正常年份的90%,預計生豬存欄將在二季度末恢復正常,生豬供需平衡即將迎來拐點。在生豬期貨基準價偏高、豬價進入下行區間的情況下,發生連跌調整是市場有序運行的體現。

就優化完善未來生豬期貨交易事宜,前述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大商所將持續強化市場監控,對市場風險做好預研預判,切實履行好各項重要環節的監管和服務職責,確保生豬期貨平穩運行。同時將聯合會員單位及市場機構,繼續開展市場培訓和投資者教育工作,解析合約規則,明晰市場風險,引導各類投資者理性參與期貨市場,促進市場功能發揮。

「大商所將結合市場實際,在交割區域內繼續增設生豬期貨指定交割倉庫,並持續開展模擬交割,讓市場各方儘早熟悉交割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並且持續評估市場運行情況,不斷完善合約規則制度,助力生豬養殖產業穩健發展。」大商所相關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與生豬期貨盤面同步「飄綠」的,還有A股市場豬肉概念板塊。

1月6日-11日,豬肉概念板塊價格持續滑坡,一度跌至1590元左右。1月14日,豬肉概念板塊盤中持續陰跌,報收1585.55元/股,微跌0.68%,換手率2.37%,成交量948.29萬手,成交額達146.84億元。

豬企參與態度謹慎

期貨市場是實體企業的風險管理工具,當企業面臨因價格波動而引發的盈利風險時,可以藉助衍生工具以轉移風險。因此,自「亮相」以來,生豬期貨便承載著期貨公司、養殖企業及投資者們的關注。

根據大商所1月6日披露的生豬指定交割倉庫名錄,牧原股份(002714.SZ)、新希望(000876.SZ)、傲農生物(603363.SH)和正邦科技(002157.SZ)等企業已率先爭得首批交割席位,入選大商所生豬指定集團交割倉庫及分庫。其中,牧原股份包攬了三間分庫配額。

從目前生豬養殖企業實際參與表現來看,面對首個活體期貨交易,多數豬企仍然保持「可遠觀而不可貿然入場」的謹慎態度。

1月11日,新希望在互動易平臺上回復投資者稱,「目前還未參與實際的生豬期貨交易,今後會在合適的時機入場。」

時代周報記者同時從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溫氏股份(300498.SZ)、大北農(002385.SZ)和唐人神(002567.SZ)等多家生豬養殖上市公司確認,其均未參與生豬期貨的實際交易。

景川認為,生豬期貨與其他期貨之間存在一定差異,主要體現在實際交割和風險控制方面。

他表示,生豬期貨作為國內首個活體交割品種,交易雙方、交易所、交割倉庫乃至期貨公司都深度參與到交割過程中,儘管大商所經過多次模擬後引入了前置管理等交割模式並設置了貼近現貨的交割標準,但實際交割難度仍較大,企業參與交易交割需謹慎。

「生豬期貨採取最嚴風控。上市初期為防控風險,大商所為生豬期貨設置了諸如單日開倉不得超過500手(套保不受限),投機交易保證金15%(套保保證金8%)等風控措施來限制投機炒作,同時生豬期貨的合約價值較大,企業參與投機交易需關注其中存在的風險。」景川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雖然都暫未實際參與交易,但相比規模較小的生豬養殖企業,頭部豬企「進場」的態度更為積極。

1月6日,新希望六和生豬期貨項目負責人李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交割庫的順利設立,將使公司套期保值成為可能。而待產業資金、金融資金同時注入之後,生豬期貨價格所反映的角度將不再局限於短時的豬肉產品供需。市場主體更多元,價格機制更透明、更長效,也有助於平滑豬周期,為企業防範極端行情帶來經濟效益的劇烈波動提供新的選擇。

1月13日,時代周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溫氏股份,相關人士稱,「公司之前已經申請到集團交割倉庫,目前正在準備申請第二批生豬交割客戶的名額。」同日,正邦科技方面則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公司有可能會參與生豬期貨交易,並且已經做好相應準備,可以隨時參與。

李霞認為,在豬周期下行區間,龍頭企業可以借用期貨市場,在上遊飼料原料方面進行套期保值,以降低養殖成本。同時利用期貨發現價格的特點,有計劃地安排生產計劃。對於投資者來說,需重點關注生豬產能的變化、政策變化,弄明白生豬行業的數據研究邏輯,再進行投資。

生豬「保險+期貨」模式漸熱

生豬期貨登場後,配套保險項目也備受關注。

近年來,生豬養殖產業受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及風險對衝工具等因素影響,生豬養殖戶及養殖企業仍面臨著較大的養殖風險。

「我國的生豬『保險+期貨』的業務已有多年歷史。但是,我國從事生豬保險業務的規模很小,經營此業務的保險公司不到十家,對民生和市場的影響力更是微乎其微。」1月13日,一位不願具名的保險業研究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目前,平安產險、中華財險和中原農險等多家保險企業陸續推出生豬期貨保險產品,以減弱生豬價格波動、達到有效兜底養殖戶經營風險,保障生豬穩定供應的效果。

其中,平安產險首單期貨版生豬價格及收益保險項目已於生豬期貨上市首日落地。平安產險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該項目是「保險+期貨」首次以生豬為保險標的、以期貨價格為保障依據的金融支農創新模式。

1月13日,時代周報記者從一位接近中國人保財險的人士處獲悉,公司在溫州分部等多個支公司處已經開展生豬期貨保險業務。

1月14日,中華財險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生豬期貨上市前夕,中華財險廣東分公司聯合光大期貨、光大光子投資推出了生豬價格「保險+期貨」產品,廣東同創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佛山加育農牧公司和清遠養殖戶鍾日初成為全國首批被保障的對象之一。

「生豬價格『保險+期貨』產品涉及到投保養殖戶、保險公司、期貨公司三個角色。在保險保障周期內,投保的養殖戶可以根據結算價格和合同約定價格的差額獲得賠付,有效的鎖定遠期收益,保證生產的平穩運行。」上述中華財險相關負責人強調,以靠借貸的養殖戶尤其會更需要配套保險。

「後期將爭取同政府的聯動機制,逐步拓展為縣域式的保險項目,提高保障的覆蓋面與深度。」中華財險相關負責人稱。

此時生豬「期貨+保險」方興未艾,重點難點亟待突破。中華財險相關負責人向時代記者坦言,設計相關產品時首先是會面臨如何選擇合適的「入場點」以更好保障客戶收益;其次要考慮到期貨價格是遠期價格,可能同當前客戶的現貨價格存在不匹配的情況。且未來實際操作過程中,或還會面臨期貨公司可能遭遇因價格大幅度下降而導致的系統性風險等情況。

「在處理上述問題時,我們的處理方式和解決思路則聚焦於加強同期貨公司的溝通以及對當前市場情況的研判。」中華財險相關負責人稱。

景川則表示,各家險企落地生豬「期貨+保險」項目有利於生豬期貨市場的有序發展和平穩運行。

「當前生豬期貨持倉量在17000手左右,成交額50億元左右,雖然較CME瘦肉豬期貨合約交易額更高,但仍與我國龐大的生豬產業不相匹配。大量產業客戶仍由於自身金融知識不足、參與門檻偏高等種種原因,未能參與生豬期貨交易。而險企推動生豬『期貨+保險』項目可以提高養殖企業的積極性,鼓勵並幫助養殖企業利用衍生品工具控制風險,對於提高生豬期貨合約交易的活躍度,降低生豬期貨投機炒作風險,促進生豬期貨平穩有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景川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時代周報記者夏子軒、黃嘉祥對此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改革開放40年間的關鍵詞:從「摸著石頭過河」到「加強頂層設計」
    這些方法中,有生動的「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有形象的「摸著石頭過河」,也有家喻戶曉的「不爭論」等。這些寶貴的方法引領改革開放不斷向廣處延伸、深處拓展,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其中,「摸著石頭過河」和「頂層設計」就頗具代表性。「我們只能在幹中學,在實踐中摸索」1990年12月19日,歷來開風氣之先的上海再次走在了時代前列。
  • 楊豔華:勇於吃第一隻螃蟹 敢於摸著石頭過河
    創新,敢於摸著石頭過河  「要勇於吃第一隻螃蟹」,這是楊豔華的口頭禪。在她的職業生涯中,不少大項目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的第一單:文化發行行業借殼上市第一單——新華傳媒,文化出版行業借殼上市第一單——時代出版,教育行業境內A股重組上市第一單——新南洋……  2006年,楊豔華帶領併購團隊承攬了上海新華發行集團重組華聯超市項目。對文化企業進行改制,這在當時的中國資本市場聞所未聞。整個項目重組歷經八個月,作為項目負責人,楊豔華全身心投入,縝密安排每一個細節。
  • 「生豬期貨」剛剛出爐,「保險+期貨」價格指數保險也落地了
    生豬期貨上市後,通過公開交易形成的遠期價格,可以指導行業的生產和消費,行業上下遊企業可以通過生豬期貨管理風險,推動生豬產業實現「穩價」「保供」,降低「豬周期」波幅。 數據顯示,我國生豬出欄量及豬肉消費量佔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2019年我國生豬出欄超過5.4億頭,豬肉產量超4200萬噸。儘管我國是豬肉產銷大國,但是長期以來生豬產業深受「豬周期」困擾。
  • 生豬期貨平穩起步 理性反映未來預期
    光大期貨生豬研究員孔海蘭也表示,三個合約10%以上的跌幅是相較掛牌基準價計算的,真正反應市場預期的是最終期貨市場的成交價格,而今日生豬期貨價格走勢也體現了市場對未來生豬供應逐步恢復的預期。「值得稱讚的是,生豬期貨首日交易情況說明市場沒有盲目地錨定當前現貨價格進行交易。生豬期貨首批掛牌的是9月份之後合約,反映的是三季度後的價格,與當前較高的現貨價格差距較大。
  • 生豬期貨連續大跌 透露什麼信號?春節前怎麼走
    自上周五上市首日收跌後,生豬期貨在本周一繼續延續跌勢。截至昨日收盤,生豬期貨主力2109合約與遠月2201合約雙雙跌停,跌幅均為7.99%,2111合約跌10.28%。  對於生豬期貨上市後第二個交易日的再次下跌,市場人士提示,昨日生豬期貨2109合約收盤價為26030元/噸,較8日結算價下跌7.99%,形成該合約跌停之勢。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國內期貨市場普遍以前一日結算價作為基準來計算第二日的漲跌停板幅度,而8日生豬期貨2109合約的結算價為28290元/噸,遠高於當日收盤價26810元/噸。
  • 生豬期貨上市是什麼時候
    生豬期貨上市是什麼時候?4月24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大連商品交易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這是我國期貨市場上市的首個活體交割品種。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生豬生產國和豬肉消費國。生豬產業鏈以生豬養殖業為中心,涉及飼料加工、獸藥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飲等諸多行業。
  • 生豬期貨明天上市,已有公司開出4萬月薪招人才
    金融投資報記者 梅婧2020年身價飆漲的「二師兄」要來期貨市場了!最新消息顯示,1月8日,生豬期貨將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這是我國首個以活體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品種。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有多家上市的生豬養殖企業成為生豬集團交割倉庫及分庫。
  • 生豬期貨即將上市 明年豬肉價格漲跌如何
    中南六省區的生豬禁運已經啟動,並且南方多地的臘肉製作習俗,引起了短期的的豬肉需求上升。 另一個我們不能忽視的問題,就是非洲豬瘟的和多地冷凍豬肉檢驗出病毒的情況,對於豬肉價格的影響。 從9月份開始,國內生豬的存欄量已經達到了3.7億頭,對比去年同期從需求關係這個角度來看,豬肉價格下降的拐點已經到達。
  • 生豬期貨上市首日交易策略 你值得擁有
    從季節性來看,一般1月價格略高於9月,9月高於11月,但由於生豬市場處於產能擴張周期,LH2201月對應的供應壓力預計高於LH2109月,這有可能蓋過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因此,從跨期價差角度,我們建議多關注LH2109-LH2111正套。而對於LH2109-LH2201和LH2111-LH2201價差,目前來看無論正套還是反套勝率都不太好把握。  跨品種:a.生豬與玉米、豆粕。
  • 連線|印度學者眼中的莫迪模式:印度是摸著中國過河
    早期,古吉拉特邦很多人習慣在海外做生意,在莫迪著手把古吉拉特建設起來以後,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來投資,一直在海外做生意的很多古吉拉特人也開始回遷。他們回來參與到製造業的投資中,也有一些人在做房地產。「現在的古吉拉特已經可以用『繁華』來形容了——好的房子、整齊的工業區、寬闊的馬路。
  • 生豬期貨明日上市,A股龍頭積極「備戰」!現貨價格...
    來源:e公司1月8日,「十餘年磨一劍」的生豬期貨,終於將在大商所正式掛牌上市,這也是我國期貨市場中的首個活體交割品種。基於期貨市場「價值發現」、「套期保值」的功能屬性,生豬期貨上市後,將有望協助行業企業判斷產能布局節奏,對衝周期波動風險,從而改善此前生豬市場價格震蕩頻率,平滑企業盈利水平。
  • 生豬期貨明日上市,A股龍頭積極備戰!現貨價格大幅反彈
    1月8日,「十餘年磨一劍」的生豬期貨,終於將在大商所正式掛牌上市,這也是我國期貨市場中的首個活體交割品種。基於期貨市場「價值發現 」、「套期保值」的功能屬性,生豬期貨上市後,將有望協助行業企業判斷產能布局節奏,對衝周期波動風險,從而改善此前生豬市場價格震蕩頻率,平滑企業盈利水平。
  • 生豬期貨連續暴跌,概念股也跟著崩!飼料價格漲瘋了,養豬還能賺嗎?
    5月份以後可以適當把握階段性做多機會,但上漲的高點不會高於2020年。期貨上市對生豬行業意義顯著雖然上市即遭遇連續大跌,但生豬期貨對於行業發展的意義顯著。「一直以來,生豬價格波動劇烈且頻繁,『豬周期』給養殖戶和產業企業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產業界對於上市期貨工具、管理價格風險的需求強烈。
  • 中國太保產險雲南分公司攜手中信期貨落地雲南省首單生豬價格保險
    1月7日,中國太保產險雲南分公司聯合中信期貨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生豬價格保險在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完成籤約,此舉標誌著雲南省首例生豬「保險+期貨」創新型農業保險產品正式落地。投保時,養殖企業與保險公司約定保險價格,當生豬期貨價格下跌觸發保險責任,保險公司按照合約對結算價格和約定保險價格之前的差額進行賠償,以彌補養殖企業受到的損失。
  • 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上市!通關秘籍看這一篇就夠了!
    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首個活體交割期貨品種——生豬期貨真的要來了!12月11日,證監會發布公告,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圖為生豬產業鏈圖為生豬產業邏輯「生豬期貨的上市不僅可以為企業提供有效的價格風險管理工具,還有助於提高生豬現貨市場價格的透明度,幫助企業合理安排生產和銷售計劃,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大有期貨研究所副所長李文婷對期貨日報記者說,同時,生豬期貨上市還將進一步推進生豬養殖行業規模化和標準化發展。
  • 豬期貨到底是個啥?
    今天上午,我國首個以活體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品種——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上市,這意味著醞釀了近20年的生豬期貨終於落地。直擊生豬期貨上市首日:生豬期貨上市首日主力合約跌逾12%今天是生豬期貨掛牌上市的首個交易日,首日上市交易的三個合約的開盤價和掛牌基準價相比,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
  • 豬期貨到底是個啥,如何影響肉價?
    來源:中金在線網1月8日上午,我國首個以活體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品種——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上市,這意味著醞釀了近20年的生豬期貨終於落地。生豬期貨上市首日:生豬期貨上市首日主力合約跌逾12%1月8日是生豬期貨掛牌上市的首個交易日,首日上市交易的三個合約的開盤價和掛牌基準價相比,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
  • 產能恢復周期下 生豬價格長期偏空
    走勢評級:生豬:看跌  報告日期:2021年1月7日  ★重大事件:  1月8日,生豬期貨將在大商所正式掛牌上市,生豬期貨首批上市交易合約為LH2109、LH2111、LH2201三個合約。
  • 豬期貨到底是個啥?「豬周期」可以緩解...
    今天上午,我國首個以活體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品種——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上市,這意味著醞釀了近20年的生豬期貨終於落地。直擊生豬期貨上市首日:生豬期貨上市首日主力合約跌逾12%今天是生豬期貨掛牌上市的首個交易日,首日上市交易的三個合約的開盤價和掛牌基準價相比,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
  • 【財經翻譯官】期貨市場:豬來了
    大商所供圖 新華網北京1月8日電(楊曉波)8日,我國首個活體交割的期貨品種——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大商所)正式掛牌交易。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致辭中表示,新年伊始,我們迎來生豬這個最大的農副產品的期貨掛牌上市,是期貨市場和生豬業界關心關注並期盼已久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