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豔華:勇於吃第一隻螃蟹 敢於摸著石頭過河

2020-11-30 上海熱線

  楊豔華,中共黨員,現任海通證券投資銀行委員會委員,海通證券併購融資部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海通併購資本董事長。2011年被評為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2012年獲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2013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4年度獲上海市「年度勞模人物」。在她帶領下,海通證券併購融資部2001年被評為上海市模範先進集體。2014年,海通證券位居中國區財務顧問市場份額第一名,交易金額達1388億元。

  在金融領域,併購被稱為「投資銀行皇冠上的明珠」,這項複雜的業務最能體現一家機構的專業能力。打開海通證券併購融資部總經理楊豔華的職業履歷,一連串紀錄足以令人欽佩:擁有近20年金融行業從業經歷的她,已經完成的併購重組項目交易金額超過數千億元,項目成功率100%,創造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多個第一。

  不過,這些亮眼卻生硬的數據並不能呈現完整的楊豔華。在龐雜而艱巨的併購實踐中,她帶出了一支具有戰鬥力的團隊,縱橫馳騁於併購重組領域,而面對潮起潮落、風雲變幻的資本市場,她又能始終堅守自己的信念。「做人做事,最首要的就是責任感。」楊豔華說,併購重組可以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和發展,她珍視和追求的正是這份事業所發現並創造的價值。

  創新,敢於摸著石頭過河

  「要勇於吃第一隻螃蟹」,這是楊豔華的口頭禪。在她的職業生涯中,不少大項目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的第一單:文化發行行業借殼上市第一單——新華傳媒,文化出版行業借殼上市第一單——時代出版,教育行業境內A股重組上市第一單——新南洋……

  2006年,楊豔華帶領併購團隊承攬了上海新華發行集團重組華聯超市項目。對文化企業進行改制,這在當時的中國資本市場聞所未聞。整個項目重組歷經八個月,作為項目負責人,楊豔華全身心投入,縝密安排每一個細節。

  要完成借殼上市項目,一般總要花上一兩年時間才能走完全部流程。為了完成這件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楊豔華獨闢蹊徑,拍板決定採用「股權收購+資產置換+定向增發+股改」方案,幾個步驟同時操作,整體申報,一次審批,同時完成,這是中國資本市場併購重組的一次大膽創新。

  新華傳媒項目操作起來究竟有多難?僅股改一項,就已頗費周折,來回折騰。由於是創新的方案,首先一步必須完成對流通股東的對價支付,二是要完成國有股權的轉讓變動,三是百聯集團和新華集團雙方利益的平衡。「我們既要考慮老股東的利益,又要兼顧新股東的利益。」楊豔華花費大量時間反覆協調、反覆徵求意見,終於達成了多贏。

  從進場到項目完成,項目組成員至今仍清晰地記得,在最忙碌的時候,楊豔華總是攬下重擔,帶領大家一起通宵達旦地加班。2008年6月,這一成功案例被全國工商聯併購公會評為「最佳併購方案設計獎」。

  專業,助力實體經濟轉型

  從上海本地入手,幫助上市公司開展實質性、戰略性併購重組,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從而推動上海經濟結構轉型和發展,這是楊豔華所帶領的海通併購團隊展開併購重組業務的重中之重。

  ST稜光,一家背負7.4億元巨額債務、兩度暫停上市並瀕臨破產的上市公司。普通人看起來,要讓它重新上市簡直是天方夜譚。但楊豔華決定接手這個項目,「再難也要上,這正是發揮我們重組專業能力,為投資人解決問題的時候。」

  7.4億元巨額債務擺在那兒,債務重組是唯一的突破口。一旦無法實施重組,必然導致ST稜光退市。而一退市,不僅債務等於打了水漂,眾多投資者也難免遭遇損失。為此,楊豔華和ST稜光的大股東上海建材集團展開了反覆溝通協調。歷經整整三個月的艱苦談判後,大股東終於答應拿出2.5億元清欠債務。「併購業務的宗旨,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全力維護投資者的利益。」楊豔華說,「權衡之下,三分之一總比顆粒無收要強得多。

  債務重組一結束,她又和同事們立即著手對公司實施資產重組和股改,這又是一場艱巨的「保牌戰」。為了迅速改變ST稜光資不抵債和無主業經營的狀況,在整個團隊的努力下,上海建材集團通過無償注入下屬洋山港基混凝土公司等優質資產的股權(合計1.1億元),並對ST稜光豁免1.5億元負債,以2.6億元的對價解決股改問題。

  緊接著,發展之戰就成了當務之急。楊豔華的團隊又馬不停蹄地設計方案、製作材料,上報證監會。通過定向增發,ST稜光向上海建材集團定向發行11800萬股,上海建材集團以價值2.09億元的優良資產全部認購。

  這是一組對照鮮明的數字:重組前,公司總資產為0.41億元,利潤虧損,公司每股淨資產為每股-4.65元,嚴重資不抵債;重組以後,公司總資產達3.6億元,利潤0.52億元,每股淨資產增加到每股0.88元,每股收益0.19元。

  楊豔華團隊打了一場漂亮的攻堅戰——三大戰役周密布局、層層推進,一環緊扣一環。由此,ST稜光的主業和管理層徹底脫胎換骨,成為一家從事新材料、新能源業務的全新上市公司。

  榜樣,面對誘惑堅守底線

  現任海通併購資本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王博與楊豔華共事已經長達十年,在他眼裡,帶領整個併購部門幾乎從零起步,一路打拼下來,直到成為行業內公認的最佳團隊,楊豔華扮演的角色就像是一枚「定海神針」,「只要有她在把握方向、控制風險,大家心裡都會比較有底,因為方向很明確,工作效率自然也大幅提高。」

  資本市場潮起潮落、風雲變幻,但楊豔華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她認為在金融這個風險高、充滿誘惑的行業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堅守自己的底線,「做人做事,規範是第一要素。」她經常告訴團隊,併購重組不僅僅是一份職業,而應當視作一種責任。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很多企業需要併購和重組支持,併購重組從業人員,應當立足於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為產業升級提供方案,在改革的浪潮中以敢於創新、善於發現的精神為企業、為國家、為社會創造價值。

相關焦點

  • 改革開放40年間的關鍵詞:從「摸著石頭過河」到「加強頂層設計」
    這些方法中,有生動的「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有形象的「摸著石頭過河」,也有家喻戶曉的「不爭論」等。這些寶貴的方法引領改革開放不斷向廣處延伸、深處拓展,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其中,「摸著石頭過河」和「頂層設計」就頗具代表性。「我們只能在幹中學,在實踐中摸索」1990年12月19日,歷來開風氣之先的上海再次走在了時代前列。
  • 連線|印度學者眼中的莫迪模式:印度是摸著中國過河
    「印度是摸著中國過河」       最近,印度也開始在修建高鐵,計劃修建連接西部古吉拉特邦主要城市阿默達巴德和該國最大的商業城市孟買之間的鐵路。       高興說,印度對高鐵的追求,有其現實必要性,但是也與中國的努力有關。
  • 陸地上的螃蟹一隻十幾斤重,肉質鮮甜,一度被人類吃成瀕危物種
    陸地上的螃蟹一隻十幾斤重,肉質鮮甜,一度被人類吃成瀕危物種人們形容膽子大敢於第一個站出來嘗試新事物的人叫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見吃螃蟹是一件多麼需要勇氣的事,同時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任何螃蟹的價格都不算便宜,而且很多人已經不再滿足於吃河蟹了,海裡的蟹也不算稀奇
  • 男子在河邊抓到一隻螃蟹,準備煮了吃,隨後景象,讓男子放生螃蟹
    據了解,一名男子在河邊抓到一隻螃蟹,準備煮了吃了,但是隨後的景象,讓男子決定放生螃蟹,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都知道螃蟹是個好東西,煮起來味道特別的棒,這天小徐在河邊無意抓到一隻大螃蟹,這讓小徐非常的開心,小徐準備把螃蟹帶回家,煮了吃了。就在小徐準備把螃蟹帶回家的時候,突然發現這隻螃蟹有些奇怪,於是就仔細觀察了一下這隻螃蟹,沒想到這隻螃蟹正在脫殼。
  • 科學研究要敢於探索,勇於創新
    科學研究要敢於探索,勇於創新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7日 16:08 來源:     「科學研究要敢於探索,勇於創新。」
  • 它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螃蟹,帝王蟹都得讓位,大胃王都吃不完一隻!
    螃蟹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種美味,品種也有很多種,河裡面的螃蟹再加上海裡面的螃蟹,最少也有幾百種了,不過河裡面的螃蟹一般都沒有什麼肉,而且個頭都比較小,大家平時吃得最多的,就是海裡面的螃蟹了,螃蟹的個頭越大,它裡面的肉就越多,大家就越喜歡吃,很多人都以為,帝王蟹是世界上最大的螃蟹,其實世界上最大的螃蟹不是他
  • 螃蟹效應和螞蟻精神
    淺淺的水塘裡,一隻螃蟹可能憑著自己的八隻腳爬出來。如果有好幾隻螃蟹,它們就會像疊羅漢一樣,總有一個在上邊,一個在下邊,這時底下的那個就不幹了,拼命爬出來,並且開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結果誰也爬不出去。這就是螃蟹的文化,只要自己爬不出去,那就誰也別想出去。
  • 螃蟹怎麼吃 吃螃蟹的禁忌
    剛進入秋季很多人就已經對螃蟹入迷至深了,很多愛吃螃蟹的人只知其味美,不知其該採取怎樣的步驟來吃!那麼螃蟹應該怎麼吃,我們在吃螃蟹的時候要注意哪些的事項呢,螃蟹有哪些做法,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螃蟹怎麼吃一、很多人在吃螃蟹的時候不會將螃蟹兩邊的蟹塞去了,正確的吃法應該是剔除蟹腮,在蟹體兩側,形如眉毛,呈條狀排列,這些部位既髒又無食用價值,切勿亂嚼一氣,以免引起食物中毒。二、很多人吃螃蟹完全是囫圇吞棗,該吃的不吃,不該吃的全部都吃,這時候我們就要注意了,螃蟹裡面的蟹胃也是不能吃的。
  • 摸著鷹醬過河!國產載人潛水器坐底最深海溝,11000米
    2020年11月13日,中國第三代深潛器「奮鬥者」號坐底深淵,人類第四次,也是美國以外的國家首次拜訪地球「第四極」,更是人類第一次組團探索地球最深的地方。 2000年,作為「863」計劃的一環,「蛟龍」項目開始研發,摸著鷹醬的屁股過河。那個時候,中國已經很開放了,從立項開始「蛟龍」號就充分學習了世界先進水平。 深海潛水器這個東西大約可以劃分為三代。
  • 抓螃蟹
    螃蟹很剛硬,那種怕是浮於表面的,沒有進到心坎去。螃蟹很霸蠻,橫著身子,高高地舉起那對強壯有力的螯,要麼亢奮地跟人對峙,要麼警惕地逃逸,讓人望而生畏。小時候,第一次抓螃蟹,就被一隻大的夾住了食指,驚慌失措之下,甩是甩脫了,可螃蟹那隻螯與身子斷開了,身子掉進了河裡,螯留在手指上,仍被緊緊地夾著,費了很大勁才取下來。
  • 如何吃螃蟹 吃螃蟹的方法
    把螃蟹的腳和鉗子剪下來,把螃蟹的肚臍蓋去掉,蟹腸不能吃,蟹黃吃掉,打開螃蟹蓋,將螃蟹的胃取出來,這個不能吃,剪掉螃蟹的嘴和肺,蟹心也不能吃。螃蟹不能吃的部分全部挑出來了,只需要將蟹肉挑出來蘸醬吃就行了,用嘴吸蟹腿和鉗子,或者拿牙籤把肉捅出來,沾醬料一起吃。
  • 為什麼螃蟹效應屢屢出現?
    身子還軟,要被別的螃蟹吃去的。這並非空害怕,他實在親眼見過。他慌慌張張的走。旁邊的螃蟹問他說,「老兄,你何以這般慌?」他說,「我要蛻殼了。」「就在這裡蛻不很好麼?我還要幫你呢。」「那可太怕人了。」「你不怕窟穴裡的別的東西,卻怕我們同種麼?」
  • 鱷龜餓了,主人丟一隻活螃蟹給它吃,一個小時後查看時愣住了
    ,男子將它放在魚缸中飼養,每天按時給它餵食,這天主人從市場上買了幾隻活螃蟹,正好趕上鱷龜的飯點,男子隨手就丟給了它一隻活螃蟹,也讓它嘗嘗海鮮的味道。 丟給它一隻螃蟹後,男子便去忙了,一個小時後男子過來看看鱷龜有沒有吃完,可過來看到鱷龜的反應後,男子當時就有些傻眼
  • 用數學知識解決過河問題
    記得高三的班級年終晚會上,數學老師表演的節目是給我們出了一道題,具體題目記不太清了,大致是三隻老虎帶著三隻小老虎坐船過河,小船載重量有限制,過程中每隻大老虎還得提防自己的虎崽被其他兩隻大老虎吃掉,問怎麼做才能保證全部安全過河。當時覺得這個題目有點像腦筋急轉彎,還在紙上來回劃拉了好半天,最後排出了一個過河的方案。不過老師後來也沒有公布正確答案,這道題也就不了了之了。
  • 全世界最「坑」的螃蟹,一隻就有20斤重,卻一口肉都吃不到!
    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好了,最先改善的就是吃的東西,吃東西除了填飽肚子以外,還要吃各種各樣的美味,現在的網絡是非常發達的,想要什麼東西,在網上幾乎都是可以買到的,甚至連國外的都能買到,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不過網上的東西,也不能隨便買,有時候是非常坑人的,比如這個全世界最坑人的螃蟹
  • 兩種最為特別的螃蟹,一隻像魚一隻像熊,你都見過嗎?
    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吃螃蟹,大閘蟹的黃,海蟹的肉都是每到秋天餐桌上必點的美食,雖然,我們平時吃的螃蟹長相併不可愛,但是,在海洋中還是有許許多多漂亮可愛的螃蟹,看到這些螃蟹的外形,你會感嘆大自然神奇的創造力。今天五雲車來給大家介紹兩隻特別的螃蟹,一隻叫做小丑蟹,一隻叫做泰迪熊蟹。為什麼這兩種螃蟹會有這麼特別的名字呢?
  • 過河問題 | 數學名題(4)
    戳上方藍字關注【克勞利中文俱樂部】(ID:CrawleyChineseClub)在這個故事中,農夫帶著一頭山羊、一隻老虎和一束花要過河,因為小船的載重量有限,農夫每次只能帶一樣東西過河,另外兩個得留在河邊。
  • 全球體型最大的螃蟹,蟹腳伸開達4米多,抓一隻夠3個人吃一天
    螃蟹是一種十分美味的動物,每當秋高氣爽的時候,就是吃螃蟹的最佳時期,這時候蟹美膏肥,怎麼做都好吃。這種「橫行霸道」的動物大部分都生活在海裡或者靠近海的區域,也有些螃蟹是生活在陸地或者淡水當中的。中國是一個非常愛吃螃蟹的國家,不管是河蟹還是海蟹,都是來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