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螃蟹效應屢屢出現?

2020-12-05 臥談眾生

(1)

魯迅先生曾寫過一篇短文叫《螃蟹》,故事是這樣的:老螃蟹覺得不安了,覺得全身太硬了。自己知道要蛻殼了。他跑來跑去的尋。他想尋一個窟穴,躲了身子,將石子堵了穴口,隱隱的蛻殼。他知道外面蛻殼是危險的。身子還軟,要被別的螃蟹吃去的。這並非空害怕,他實在親眼見過。他慌慌張張的走。旁邊的螃蟹問他說,「老兄,你何以這般慌?」他說,「我要蛻殼了。」「就在這裡蛻不很好麼?我還要幫你呢。」「那可太怕人了。」「你不怕窟穴裡的別的東西,卻怕我們同種麼?」「我不是怕同種。」「那還怕什麼呢?」「就怕你要吃掉我。」魯迅用螃蟹的故事告誡人們要注意身邊那些口蜜腹劍、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畢竟同室操戈,同類相殘,兄弟反目,父子成仇,朋友翻臉的故事太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是典型的法商風險防範意識,我們既要考慮把事辦成,還要確保自己的安全。

(2)由此想到「螃蟹效應」,如果竹簍裡就放一隻螃蟹,必須要蓋上,不然它很快就爬走了。如果多放幾隻呢,就不必再蓋,因為螃蟹在多的時候是從竹簍口爬不出來的。它們每一隻都爭先恐後往外爬,但簍口很窄,當一隻螃蟹爬到簍口時,其餘的螃蟹就會抓住它,最終把它拖到下層,由另一隻強大的螃蟹踩著它向上爬。如此循環往復,無一隻螃蟹能夠成功。這就是「螃蟹效應」,在企業管理中的表現是指,高層與高層之間,管理層與管理層之間,股東與職業經理人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員工與老闆之間,因為個人利益,而出現的明爭暗鬥。企業的各成員因為個人利益,相互排擠與打壓,都想「踩著別人往上爬」,結果往往也被別人踩。最終導致的只能是企業的做不大、做不強。

(3)

螃蟹有個特點,就是「橫行霸道」。因為螃蟹只會橫著走!它是依靠地磁場來判斷方向的。為了使自己在地磁場倒轉中生存下來,螃蟹採取「以不變應萬變」的做法,乾脆不前進,也不後退,而是橫著走。給企業的啟示,只有依靠團隊打天下,才能「橫衝直撞」,所向披靡。但如果螃蟹沒了腳,它還能橫行霸道嗎?如果企業沒有團隊,再強的領導也只能是沒腿的螃蟹——橫行不了。螃蟹活著的時候橫行霸道,無腳的時候寸步難行,一旦發紅,卻意味著著離死也不遠了。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凡是覺得自己不可一世,動不動顯擺,牛皮哄哄的都不會長久。企業如斯,人亦如斯。因為,當別人尋找打擊的靶子時,牛皮哄哄無非是為了舉著牌子告訴大家:「我在這兒,我在這兒」。政治家可以作秀,是為了贏得選票,明星藝人可以作秀,是為了吸引別人眼球。做企業,做人,作秀沒有什麼實際意義。螃蟹紅了就死,告訴我們既要志存高遠,又要不忘初心。做企業要有長遠規劃,但也一定不要把這些天天當口號喊。

(4)

說了半天,螃蟹盡替人「背鍋」了。那它有沒有好的地方呢?當然了,第一它是美味佳餚!不過最開始的時候,螃蟹形狀可怕,醜陋兇橫,沒人想靠近。所以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成了形容第一個敢於做某件事的人。魯迅先生曾稱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吃螃蟹,人跟著沾了光。與螃蟹為伍,稻草也值錢了。稻草因為是與螃蟹綁在一起的,買家都是按螃蟹價格一起買了稻草。試想作為稻草,如果捆綁的是白菜就是白菜的價格,而現在捆綁的是螃蟹那就是螃蟹的價格了。但稻草捆綁在螃蟹上,真的就有了螃蟹的價值了嗎?其實不然,稻草只是賣了螃蟹的價格,但它不會增加螃蟹本身的價值也不會讓自己的價值有任何的變化,到家後,人們蒸熟螃蟹後首先要扔掉的就是繩子。實際上,作為買家,稻草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因為捆著賣的螃蟹,它才值了錢。這就提醒我們不要錯把平臺當能力,要做有價值的螃蟹,而不做無價值的稻草繩子。

相關焦點

  • 螃蟹效應
    把螃蟹放到不高的水池裡時,單個螃蟹可能憑著自己的本事爬出來,但是如果好幾個螃蟹,它們就會疊羅漢,總有一個在上邊,一個在下邊,這時底下的那個就不合作了,並且開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結果誰也爬不高。這就是螃蟹效應。
  • 千奇百怪的效應——螃蟹效應
    螃蟹效應顧名思義與螃蟹的一些習性有關係。大家捕捉螃蟹的時候,如果背簍裡只有一隻螃蟹,這隻螃蟹就很容易爬出來,如果背簍裡裝了一堆螃蟹,這下好了,每個螃蟹有八條腿一對螯,相互之間磕磕絆絆,誰都爬不出背簍,一起成為了紅紅火火的桌上餐。
  • 原來職場中的「螃蟹效應」是這樣的
    動物學家曾經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把一直螃蟹放在一個不高的水池中,那隻螃蟹就能自己爬出來,可把很多隻螃蟹放進去,它們就會疊羅漢,下面的會拼命往上爬,循環往復,總有一個拉後腿的螃蟹,導致結果誰都爬不出來。而這種「螃蟹效應」也反應了一種特殊的職場現象:如果團隊中遇到利益衝突的時候,小團體在大團體中往往出現各種狀況。
  • 任何群體中難免出現「螃蟹效應」
    有遊客好奇地問他們:「蟹簍不加蓋子,難道不怕抓來的螃蟹跑掉嗎?」當聽到有人這麼問,捕蟹的村民就笑著說:「蟹簍是不用蓋的,因為只要有一隻螃蟹想爬出來,別的螃蟹就會把它鉗住,結果都跑不了。」任何群體中難免出現「螃蟹效應」。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在本行業裡面是最優秀的,所以就會產生妒忌心理,「既然這事我做不了,那你也甭想做」。
  • 專科學校裡的「螃蟹效應」
    釣過螃蟹的人或許都知道——竹簍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蓋上蓋子,螃蟹是爬不出來的。因為當有兩隻或兩隻以上的螃蟹時,每一隻都爭先恐後地朝出口處爬,但簍口很窄,當一隻螃蟹爬到簍口時,其餘的螃蟹就會用威猛的大鉗子抓住它,最終把它拖到下層,由另一隻強大的螃蟹踩著它向上爬。
  • 生活和工作中如何擺脫「螃蟹效應」
    「螃蟹效應」是指在一個籃子裡裝螃蟹,一隻螃蟹很容易爬出來,多放幾隻則一隻也爬不出來了,原因就是螃蟹們會互相扯後腿的緣故。在生活和工作中其實有意無意地,都會受到「螃蟹效應」的影響。生活中,為什麼父母要你考重點學校,最重要的就是獲得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當周圍的人都在努力學習的時候,你也會因為從眾或者不好意思的心理跟著學習,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自覺學習,不會出現影響,幹擾別人的事情。
  • 「大樹理論」和「螃蟹效應」,老闆必讀!
    有一種職場現象,叫做「螃蟹效應」! 動物學家曾做過一個試驗:如果把螃蟹放到不高的水池裡時,單個螃蟹大都能憑著自己的本事爬出來,但是如果放上很多螃蟹,它們就會疊羅漢,總有一個在上邊,一個在下邊,這時底下的螃蟹會拼命爬出來,並且開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結果誰也爬不高。
  • 你的團隊不好管,多半是因為螃蟹效應,暴露人性弱點
    起初聽「螃蟹效應」是在《走進科學》中,動物學家做過的一個實驗:把螃蟹放到一個竹簍裡,單個螃蟹大多都能憑自己的本事爬出來。但如果放很多隻,不必蓋上蓋子,也不用擔心它們會跑出來。因為有兩隻或兩隻以上的螃蟹在同一個容器裡時,每一隻都爭先恐後往出口處爬。
  • 原來這就是:「大樹理論」和「螃蟹效應」
    有一種職場現象,叫做「螃蟹效應」! 動物學家曾做過一個試驗:如果把螃蟹放到不高的水池裡時,單個螃蟹大都能憑著自己的本事爬出來,但是如果放上很多螃蟹,它們就會疊羅漢,總有一個在上邊,一個在下邊,這時底下的螃蟹會拼命爬出來,並且開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結果誰也爬不高。
  • 職場「螃蟹效應」
    「螃蟹效應」是現在社會上很多人的心態,如果我過的不開心,那麼我就想看到別人也不開心,如果我爬不上去,我也拉住別人,讓別人也爬不上去。 在一個都爭先恐後向上爬的社會裡,人人都想成為「人上人」,就意味著要麼是你踩在別人頭上,要麼是別人踩你頭上。
  • 為什麼寒門逆襲困難無比?從「螃蟹效應」說起
    如果一個籃子裡裝著一隻螃蟹,那麼那隻螃蟹將可以非常輕鬆的爬出來。而一旦在籃子裡放上幾隻螃蟹,那麼,就沒有一隻螃蟹能夠爬出籃子了。究其原因,是因為螃蟹們永遠在扯著頭頂螃蟹的後腿。這就是「螃蟹效應」。不光螃蟹如此,人類社會更是如此。而且比起螃蟹,人類在這方面更是不遑多讓。
  • 知道「螃蟹效應」,與家人朋友一起吃螃蟹,定能讓人刮目相看
    螃蟹效應基本概念如果在敞口藤籃只放一隻螃蟹,螃蟹很快就會爬出來,但是如果藤籃裡放多隻螃蟹,那麼一隻螃蟹也爬不出來。因為如果一隻螃蟹想爬出來,其他螃蟹就會攀附在這隻螃蟹身上,最終相互扯後腿,一個螃蟹也爬不出來。
  • 螃蟹效應和螞蟻精神
    淺淺的水塘裡,一隻螃蟹可能憑著自己的八隻腳爬出來。如果有好幾隻螃蟹,它們就會像疊羅漢一樣,總有一個在上邊,一個在下邊,這時底下的那個就不幹了,拼命爬出來,並且開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結果誰也爬不出去。這就是螃蟹的文化,只要自己爬不出去,那就誰也別想出去。
  • 讓管理學成為你面試答題中的亮點:螃蟹效應篇
    在管理學和心理學中有一些效應原理如果運用的恰當的話會給答案增色不少。華圖教育面試資深老師韓玲按照不同的答題方向與題型進行分類,指導大家如何恰當運用不同的效應原理。 在結構化面試中的不同模塊雖然適用於不同的答題思路來回答,但有一些答題點出現頻率非常高,在不同題型中均會出現,但不管具體的題目是什麼,基本的要點是共通的,只要熟練掌握基本原理,就可以結合具體的題目具體作答。
  • 「螃蟹效應」互扯後腿 CEO先要拔掉毒牙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其實這種現象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螃蟹效應」。倘若你留意過螃蟹,會發現,用敞口籃子裝螃蟹時,如果籃子裡只有一隻螃蟹,它很容易就爬出來。可一旦放進很多螃蟹,他們就會一個在上邊,一個在下邊,這時底下的螃蟹拼命想爬出來,並且開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結果誰也爬不出去。
  • 原來這就是螃蟹效應!
    作者:水木然來源:水木然學社何為螃蟹效應?釣過螃蟹的人或許都知道,竹簍中放了一隻螃蟹,必須要記得蓋上蓋子,否則它就會爬出來,但是如果你多釣幾隻放進去後,就不必再蓋上蓋子了,這時螃蟹再怎麼掙扎也是爬不出來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當有兩隻以上的螃蟹在簍子裡時,每一隻都爭先恐後地朝出口處爬。
  • 司馬懿強度的確高,為何不能出現在KPL賽場上?還是因為螃蟹效應
    踏遍五嶽尋覓山河萬裡,只為與你相遇,hello我是你們的遊戲小編逗妹~司馬懿作為一個法師,他的強度絕對是毋庸置疑的,強大的切後能力讓司馬懿成為很多法師的噩夢,但是為什麼這麼強力的一個英雄缺沒有出現在KPL職業賽場上呢?
  • 螃蟹為什麼橫著走,今天為大家介紹為什麼螃蟹橫著走
    很多人都喜歡吃螃蟹,大家都知道螃蟹和別的動物不一樣,螃蟹不是豎著走的,而是橫著走,那麼究竟螃蟹為什麼要橫著走,和哪些因素有關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首先螃蟹橫著走和它腿有關係,螃蟹腿是七個關節組成,這些關節只能向下彎曲,不能往外面拐,沒有辦法往前面走動,所以螃蟹只能橫著走。螃蟹橫著走和地球的磁場也有關係,螃蟹的頭胸部有兩對觸角,第一對觸角內有平衡囊,其中有幾顆靠地磁定向的小磁粒。最開始螃蟹的祖先是依賴它來辨別方向,爬前退後,行走自如。
  • 《安家》中你所不知道的房似錦,深陷「螃蟹效應」如何逆襲?
    房似錦在房似錦的經歷中,讓我深切的感受到這是一種螃蟹效應的現實版。什麼是螃蟹效應呢?但是簍子的口很窄,當一隻螃蟹爬到簍子口時,其餘的螃蟹就會用威猛的大鉗子抓住它,最終把它拖到下層,有另一隻強大的螃蟹踩著它向上爬。如此循環往復,沒有一隻螃蟹能夠成功。這就是螃蟹效應。這就是現在社會上很多人的心態,如果我過得不好,那麼我就想看到別人也不好,如果我爬不上去,我也要拉住別人,讓別人也爬不上去。
  • 有一種職場現象叫螃蟹效應,你聽過嗎?
    動物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試驗:如果把螃蟹放到不高的水池中,單個的螃蟹大都能憑著自己的本事爬出來,但是如果放.上多隻螃蟹,它們就會像疊羅漢,總有一個在上邊,一個在下邊,但是底下的螃蟹會拼命爬出來,並且開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結果誰也爬不高。一個也出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