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效應」互扯後腿 CEO先要拔掉毒牙

2021-01-12 界面新聞
1.

前幾天,一位老總跟我吐槽,說他最近在公司裡發現一個讓他很生氣的現象。

他讓大家寫年度計劃時,身邊的副職和部門經理都幹勁十足,而且情緒高昂,當然這些人都是能獨擋一面的能人,業務拓展能力也是槓槓的。

可一旦大家一起合作的時候,工作勁頭就不如單幹的時候,甚至還出現爭功推過,相互拆臺的情況。

在他詢問原因的時候,幾個同事就相互指責,說其他人工作方式不對、流程不對等等,都覺得自己做得最好。現在團隊中大家都覺得只要幹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對於其他人的工作都不太關心,也不太配合,一旦出了問題,就相互指責,推卸責任。

更嚴重的是,這個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企業發展了,不僅影響到整體的工作節奏、效率,還導致公司的虧損。

這位老總說他好心痛,看著曾經好端端一個「行業領頭羊」的企業,突然變成一個人心渙散、內戰頻繁的三流企業,都不知道如何處理。

2.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其實這種現象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螃蟹效應」。

倘若你留意過螃蟹,會發現,用敞口籃子裝螃蟹時,如果籃子裡只有一隻螃蟹,它很容易就爬出來。

可一旦放進很多螃蟹,他們就會一個在上邊,一個在下邊,這時底下的螃蟹拼命想爬出來,並且開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結果誰也爬不出去。

在企業中,員工如蟹,倘若只想努力往更高的位置升遷,甚至一旦發現自己上不去時,也不讓別人上去,就會出現互相牽制、扯後腿,甚至相互排擠、打壓,久而久之,企業就是一群沒有戰鬥力的蟹群。

而這也是很多企業管理者特別頭疼的事情。

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只要存在競爭,就難免會發生這種情況,時間長了,甚至會像封建社會裡各利益集團一樣,互相傾軋,最終導致朝綱敗壞,王朝沒落。

那如何才能避免這種「螃蟹效應」的發生呢?在這裡跟大家分享幾個心得供大家參考。

第一,一旦出現「螃蟹效應」,要在第一時間拔掉毒牙,該開就開。

要知道,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單打獨鬥的「螃蟹」終將成為歷史,能夠協作發展的「團隊」才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勝。

那種只顧自己利益,不顧團隊、企業發展的員工,不僅會影響到他自己的業績,還會影響周圍的同事,甚至給整個團隊拖後腿。

所以一旦團隊中出現帶壞風氣的「毒牙」,進行深度交流後還是沒有改變,甚至繼續帶壞節奏的員工,就一定要炒掉。這也是我給那位老總的第一個建議。

4.

第二,帶著團隊成員一起成長,幫他們理清各自的職責範圍,以及行動軌跡和晉升通道等。

我們發現,在企業內部出現螃蟹效應時,有兩個關鍵原因:

一是員工權利和責任不對等,有時候權利、職位高,承擔的責任反而很小,所以大家在心理上都嚮往權力,都想往上爬,都不想承擔責任。這時其他人就會想盡辦法阻撓。

二是大家不知道出路在哪裡,工作節奏隨意,沒有章法,甚至出現有能力的人得不到晉升,那些專營於權術的人卻能平步青雲。這就導致大家心理很不平衡,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要讓別人得到。

那麼作為企業領導,就應該在關鍵節點,比如每年、每季度、每月、每周幫員工梳理清楚他們的工作內容和流程,讓大家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目標是什麼、該如何去實現。

再進一步,企業要有明確的績效考核制度,讓員工清楚自己做到什麼程度可以晉升,可以漲工資。

比如我們公司大到年度獎、季度獎,小到月度獎、周獎都會在一開始就公布出去,讓大家非常清晰,幫大家梳理好整個邏輯後,設定好各自的目標,他們做起來就能循序漸進,不會亂套,也不會出現通過扯別人後腿的方式來抬高自己的現象。

員工晉升路徑和要求5.

第三,可以考慮實行項目管理制,營造團隊協作的氛圍。

比如,你要研發一個新產品,可以把不同團隊員工召集在一起,讓大家一起介入到一個項目中來,讓大家給你出主意,再把大家的建議和意見整合起來,或者用投票的方式讓大家來選擇。

這樣,當整個方案擺到桌上的時候,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有貢獻,都覺得是自己的主意,還更樂意去執行。

而且在整個項目中,我們可以根據每個人的優缺點來給大家安排不同的工作任務,讓每個人都去承擔責任,弱化劣勢,強化優勢,建立一個高效的協作系統。

我們會發現,把大家調動起來,各司其職時,各自都能發揮其特長時,大家的主觀能動性會特別高,團隊合作的優勢也能凸顯出來。

其實說到底,今天是一個協作的時代,沒有一個人能獨立成勢,靠個人英雄打遍天下的時代也早就過去了,唯有整合各方資源,靠團隊協作才能取勝未來。

相關焦點

  • 原來職場中的「螃蟹效應」是這樣的
    動物學家曾經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把一直螃蟹放在一個不高的水池中,那隻螃蟹就能自己爬出來,可把很多隻螃蟹放進去,它們就會疊羅漢,下面的會拼命往上爬,循環往復,總有一個拉後腿的螃蟹,導致結果誰都爬不出來。而這種「螃蟹效應」也反應了一種特殊的職場現象:如果團隊中遇到利益衝突的時候,小團體在大團體中往往出現各種狀況。
  • 從「螃蟹效應」說起
    如果一個籃子裡裝著一隻螃蟹,那麼那隻螃蟹將可以非常輕鬆的爬出來。而一旦在籃子裡放上幾隻螃蟹,那麼,就沒有一隻螃蟹能夠爬出籃子了。究其原因,是因為螃蟹們永遠在扯著頭頂螃蟹的後腿。這就是「螃蟹效應」。不光螃蟹如此,人類社會更是如此。而且比起螃蟹,人類在這方面更是不遑多讓。
  • 知道「螃蟹效應」,與家人朋友一起吃螃蟹,定能讓人刮目相看
    螃蟹效應基本概念如果在敞口藤籃只放一隻螃蟹,螃蟹很快就會爬出來,但是如果藤籃裡放多隻螃蟹,那麼一隻螃蟹也爬不出來。因為如果一隻螃蟹想爬出來,其他螃蟹就會攀附在這隻螃蟹身上,最終相互扯後腿,一個螃蟹也爬不出來。
  • 「大樹理論」和「螃蟹效應」,老闆必讀!
    沒有一棵大樹只向旁邊長,長胖不長高;一定是先長主幹再長細枝,一直向上長。 啟示:要想成功,一定要向上。不斷向上才會有更大的空間。 5. 成為一棵大樹的第五個條件:向陽光。 沒有一棵大樹長向黑暗,躲避光明。
  • 原來這就是:「大樹理論」和「螃蟹效應」
    沒有一棵大樹只向旁邊長,長胖不長高;一定是先長主幹再長細枝,一直向上長。 啟示:要想成功,一定要向上。不斷向上才會有更大的空間。 5. 成為一棵大樹的第五個條件:向陽光。 沒有一棵大樹長向黑暗,躲避光明。
  • 螃蟹效應
    把螃蟹放到不高的水池裡時,單個螃蟹可能憑著自己的本事爬出來,但是如果好幾個螃蟹,它們就會疊羅漢,總有一個在上邊,一個在下邊,這時底下的那個就不合作了,並且開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結果誰也爬不高。這就是螃蟹效應。
  • 千奇百怪的效應——螃蟹效應
    螃蟹效應顧名思義與螃蟹的一些習性有關係。大家捕捉螃蟹的時候,如果背簍裡只有一隻螃蟹,這隻螃蟹就很容易爬出來,如果背簍裡裝了一堆螃蟹,這下好了,每個螃蟹有八條腿一對螯,相互之間磕磕絆絆,誰都爬不出背簍,一起成為了紅紅火火的桌上餐。
  • 螃蟹效應和螞蟻精神
    淺淺的水塘裡,一隻螃蟹可能憑著自己的八隻腳爬出來。如果有好幾隻螃蟹,它們就會像疊羅漢一樣,總有一個在上邊,一個在下邊,這時底下的那個就不幹了,拼命爬出來,並且開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結果誰也爬不出去。這就是螃蟹的文化,只要自己爬不出去,那就誰也別想出去。
  • 職場管理者應該重視團隊中的「螃蟹現象」
    先來看下面這樣一個故事:竹簍裡的螃蟹海邊有一個小朋友在抓螃蟹時,有一項獨特技能,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是什麼技能呢?當他抓到螃蟹時,會把螃蟹丟到一個特殊的竹簍裡。這種竹簍的外型相當奇特,有點像酒瓶,開口處窄窄的,只能容一隻手進去。竹簍的肚子卻寬大的多,可以裝很多的螃蟹。
  • 專科學校裡的「螃蟹效應」
    釣過螃蟹的人或許都知道——竹簍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蓋上蓋子,螃蟹是爬不出來的。因為當有兩隻或兩隻以上的螃蟹時,每一隻都爭先恐後地朝出口處爬,但簍口很窄,當一隻螃蟹爬到簍口時,其餘的螃蟹就會用威猛的大鉗子抓住它,最終把它拖到下層,由另一隻強大的螃蟹踩著它向上爬。
  • 職場「螃蟹效應」
    「螃蟹效應」是現在社會上很多人的心態,如果我過的不開心,那麼我就想看到別人也不開心,如果我爬不上去,我也拉住別人,讓別人也爬不上去。 在一個都爭先恐後向上爬的社會裡,人人都想成為「人上人」,就意味著要麼是你踩在別人頭上,要麼是別人踩你頭上。
  • 為什麼螃蟹效應屢屢出現?
    「就怕你要吃掉我。」魯迅用螃蟹的故事告誡人們要注意身邊那些口蜜腹劍、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畢竟同室操戈,同類相殘,兄弟反目,父子成仇,朋友翻臉的故事太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是典型的法商風險防範意識,我們既要考慮把事辦成,還要確保自己的安全。
  • 原來這就是螃蟹效應!
    作者:水木然來源:水木然學社何為螃蟹效應?釣過螃蟹的人或許都知道,竹簍中放了一隻螃蟹,必須要記得蓋上蓋子,否則它就會爬出來,但是如果你多釣幾隻放進去後,就不必再蓋上蓋子了,這時螃蟹再怎麼掙扎也是爬不出來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當有兩隻以上的螃蟹在簍子裡時,每一隻都爭先恐後地朝出口處爬。
  • 走近蜘蛛的毒牙——一款奪命利器背後的科學
    (然而並沒有你們要的反轉闢謠,手動奸笑臉。)它們的劇毒利刃來得比較隱蔽,用蛇的毒牙來比喻再恰當不過了——頭部的一對螯肢。螯肢分為兩節,粗壯的基半部中附著著發達的肌肉,而平時摺疊起來的端半部,就是那對致命的毒牙。蜘蛛毒牙的結構與蝮蛇的類似,都是一根中間有管道通過的「注射器」。管道一直通向頭殼內部,那裡隱藏著一座化學武器庫——毒腺。毒牙在平時藏鋒不露,但到了蜘蛛捕捉獵物時,就會像荊軻的淬毒匕首一樣亮出殺機。
  • 你的團隊不好管,多半是因為螃蟹效應,暴露人性弱點
    起初聽「螃蟹效應」是在《走進科學》中,動物學家做過的一個實驗:把螃蟹放到一個竹簍裡,單個螃蟹大多都能憑自己的本事爬出來。但如果放很多隻,不必蓋上蓋子,也不用擔心它們會跑出來。因為有兩隻或兩隻以上的螃蟹在同一個容器裡時,每一隻都爭先恐後往出口處爬。
  • 生活和工作中如何擺脫「螃蟹效應」
    「螃蟹效應」是指在一個籃子裡裝螃蟹,一隻螃蟹很容易爬出來,多放幾隻則一隻也爬不出來了,原因就是螃蟹們會互相扯後腿的緣故。在生活和工作中其實有意無意地,都會受到「螃蟹效應」的影響。生活中,為什麼父母要你考重點學校,最重要的就是獲得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當周圍的人都在努力學習的時候,你也會因為從眾或者不好意思的心理跟著學習,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自覺學習,不會出現影響,幹擾別人的事情。
  • 讓管理學成為你面試答題中的亮點:螃蟹效應篇
    2014國考筆試的帷幕已經落下,很多有先見之明的優秀考生已經開始著手面試備考,而在面試答題的過程中,要想拿到一個不錯的分數,「亮點」是必不可少的。在管理學和心理學中有一些效應原理如果運用的恰當的話會給答案增色不少。華圖教育面試資深老師韓玲按照不同的答題方向與題型進行分類,指導大家如何恰當運用不同的效應原理。
  • 《苦痛之環》毒牙怎麼樣 毒牙屬性詳解
    導 讀 毒牙是《苦痛之環》這款遊戲中相當有意思的一種怪物,從該怪物的圖片上來看,明顯是以蛇類為原型的,玩家「再無長安」帶來了《苦痛之環》毒牙屬性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就來看看吧
  • 這樣破除「螃蟹效應」,提高團體協作能力
    今天我們就來通過職場中的「螃蟹效應」來分享一下如何做好公司員工的團結協作。 所謂的螃蟹效應:指的是如果把螃蟹放到不高的水池裡的時候,單只的螃蟹大多數都能憑自己的本事爬出來。
  • Beastars:雷狗子變異,覺醒再生能力長毒牙
    然而,在毒組用毒牙向雷狗子身體注射毒液的行動,卻無意間激活了他沉睡的基因,雷狗子被自己拔掉的牙重新長了出來,並且新牙很可能是毒牙。與毒組這場戰鬥對於雷狗子來說其實完全沒有任何壓力,在免疫毒液的情況下,科莫多巨蜥只有體術攻擊能對雷狗子產生效果,但在徒手肉搏方面,科莫多巨蜥絕對不是大灰狼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