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同事愛拆牆腳?這樣破除「螃蟹效應」,提高團體協作能力

2021-01-12 騰訊網

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想要取得職場上的成就,並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鬥,而是一個團體的合作努力。

但在不少人眼裡,還是覺得職場如戰場,認為跟同事之間的關係又是相互對立的,利益對抗的,相互競爭,所以難以利益共存。

其實擁有這樣想法的人在職場上是走不遠的,不可否認,職場上的晉升職位有限,同事之間存在競爭很常見,但同樣的,相互之間的工作總有交集,甚至有些工作還需要大家共同協作才能完成,實現共贏。

今天我們就來通過職場中的「螃蟹效應」來分享一下如何做好公司員工的團結協作。

所謂的螃蟹效應:指的是如果把螃蟹放到不高的水池裡的時候,單只的螃蟹大多數都能憑自己的本事爬出來。

但如果在池子裡面放上很多螃蟹,它們就會疊羅漢,總有一個在上邊,一個在下邊,這時底下的螃蟹會拼命爬出來,並且開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結果誰也爬不高。

因為只要有兩隻或兩隻以上的螃蟹時,每一隻都爭先恐後地朝出口處爬,其餘的螃蟹就會用威猛的大鉗子抓住它,最終把它拖到下層,由另一隻強大的螃蟹踩著它向上爬。

如此循環往復,因為沒有一隻螃蟹能夠成功「突圍」。

「螃蟹效應」反映了一種很特殊的職場現象。在職場的團隊中,不可避免地會因為利益的衝突,而組織成員目光短淺,只關注個人利益,而忽視團隊利益。

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持久利益,相互惡性競爭,內耗,導致整體協作能力很差,最終企業也做不強。

為此,我們可以通過這兩點來破除「螃蟹效應」,提高團隊協作。

1、確定統一的發展目標

同一個團體要擁有共同的目標,只有實現了共同的目標,大家才能共同獲利。破除各自為政的「螃蟹效應」,首先就要為一個團隊尋找這樣一個共同的發展目標。

例如一家公司的市場部,有設計有文案也有負責新媒體的編輯,各自負責的工作不相同,但是作為部門的管理者,你可以為大家設定一個共同的目標。

舉個例子,今年公司的任務是需要增加多少粉絲量和閱讀量,如何部門能共同完成這個目標,這樣每個人都能另外獲取利益,實現互利共贏,以此來激勵團隊的戰鬥力。

統一的發展目標最重要的作用,是讓團隊力量聚集在一起,當目標一致的時候,會消除很多協作的心理障礙。

2、設置嚴格的規章制度

在螃蟹效應的影響下,同級員工容易相互為難,工作不配合,導致進展慢,影響整體效益。

為此,作為管理者,應該設定管理嚴明的部門制度,需要什麼資料,需要如何配合都要有具體的說明。

如果發現誰首先違法,故意為難,一定要按照規定處罰,長此以往,才能維護制度的管理,同時讓員工意識到故意為難,不配合的後果,不敢再犯。

我是@木辛君,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關注轉發,每天為你分享更多乾貨!

相關焦點

  • 原來職場中的「螃蟹效應」是這樣的
    而這種「螃蟹效應」也反應了一種特殊的職場現象:如果團隊中遇到利益衝突的時候,小團體在大團體中往往出現各種狀況。1.被「拖後腿」的業績做銷售的人應該深有感觸,又是一個團隊內的業績完不成並非是因為人員工作能力不夠或產品不行,而是因為團隊裡大家的互相不配合,拆臺,搶單等情況出的多了,大家的關係也會十分緊張。
  • 你的團隊不好管,多半是因為螃蟹效應,暴露人性弱點
    當一隻螃蟹爬到簍口時,其餘的螃蟹就會用它威猛的大鉗子抓住它,最終把它拖到下面,由另一隻更加強大的螃蟹踩著它往上爬。如此循環便不會有任何一隻螃蟹能成功突圍。職場中的螃蟹效應後來,「螃蟹效應」成了一種企業倫理的反映,進而表現為不道德的行為,反應了一種很特殊的職場現象。
  • 「螃蟹文化」是團隊發展的攔路虎
    企業中也存在著這樣的現象,但一般不表現為單個人之間的內鬥,因為企業中的權力畢竟不比官場,只是職責的體現,單個的力量過於薄弱,而是結成朋黨,以部門之間或幾個團體之間的力量進行內鬥。
  • 「大樹理論」和「螃蟹效應」,老闆必讀!
    「螃蟹效應」反映了一種很特殊的職場現象。 「螃蟹心理」對藥店管理的負面影響客觀存在。案例中,李超所負責的團隊,正是因為團隊成員之間有這種「螃蟹心理」,才最終造成了櫃組之間的相互不配合、甚至「拆臺」的行為,這樣的「內耗」,不僅會削弱團隊的戰鬥力,而且會使團隊成員之間的關係變得脆弱而緊張。如果管理者對該現象熟視無睹,或者認知不夠,那麼很可能會給自己的團隊帶進「進退維谷」的危險境地。
  • 原來這就是:「大樹理論」和「螃蟹效應」
    「螃蟹效應」反映了一種很特殊的職場現象。在我們的團隊中,不可避免地會因為利益的衝突或者觀念的差異而形成自然的小團體利益或價值觀念,其主要特點表現在:組織成員目光短淺,只關注個人利益,而忽視團隊利益;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持久利益,相互拆臺,進而整個團隊會逐漸地喪失前進的動力,如此,便會出現1+1
  • 「螃蟹效應」互扯後腿 CEO先要拔掉毒牙
    他讓大家寫年度計劃時,身邊的副職和部門經理都幹勁十足,而且情緒高昂,當然這些人都是能獨擋一面的能人,業務拓展能力也是槓槓的。可一旦大家一起合作的時候,工作勁頭就不如單幹的時候,甚至還出現爭功推過,相互拆臺的情況。在他詢問原因的時候,幾個同事就相互指責,說其他人工作方式不對、流程不對等等,都覺得自己做得最好。
  • 千奇百怪的效應——螃蟹效應
    螃蟹效應顧名思義與螃蟹的一些習性有關係。大家捕捉螃蟹的時候,如果背簍裡只有一隻螃蟹,這隻螃蟹就很容易爬出來,如果背簍裡裝了一堆螃蟹,這下好了,每個螃蟹有八條腿一對螯,相互之間磕磕絆絆,誰都爬不出背簍,一起成為了紅紅火火的桌上餐。
  • 職場管理者應該重視團隊中的「螃蟹現象」
    在我們職場生涯或者團隊中也不少這種現象的發生,當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有時候也正如這種現象。我們遭到挫折的緣由,是來自別人的惡意批評或中傷,相互的爭吵喋喋不休,影響整個團隊效益。像竹簍裡的螃蟹,不想讓同類超越自己一般;對於這一類現象,毋須在其中消耗自己太多的心靈能量。有競爭是好事,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但是不應該是以拖人後腿來達到。這樣的現象我們稱為團隊裡的「螃蟹效應」。
  • 【管理】堅決清除公司「螃蟹文化」!
    企業中也存在著這樣的現象,但一般不表現為單個人之間的內鬥,因為企業中的權力畢竟不比官場,只是職責的體現,單個的力量過於薄弱,而是結成朋黨,以部門之間或幾個團體之間的力量進行內鬥。
  • 為什麼螃蟹效應屢屢出現?
    (1)魯迅先生曾寫過一篇短文叫《螃蟹》,故事是這樣的:老螃蟹覺得不安了,覺得全身太硬了。自己知道要蛻殼了。他跑來跑去的尋。他想尋一個窟穴,躲了身子,將石子堵了穴口,隱隱的蛻殼。他知道外面蛻殼是危險的。(2)由此想到「螃蟹效應」,如果竹簍裡就放一隻螃蟹,必須要蓋上,不然它很快就爬走了。如果多放幾隻呢,就不必再蓋,因為螃蟹在多的時候是從竹簍口爬不出來的。它們每一隻都爭先恐後往外爬,但簍口很窄,當一隻螃蟹爬到簍口時,其餘的螃蟹就會抓住它,最終把它拖到下層,由另一隻強大的螃蟹踩著它向上爬。
  • 杜絕「螃蟹效應」,四招教你避免職場「惡性競爭」,早日脫穎而出
    二、形成「螃蟹效應」的原因:螃蟹效應,描述的是,用敞口藤籃來裝螃蟹,一隻螃蟹很容易爬出來。多裝幾隻後,就沒有一隻能爬出來了。不因為別的原因,就因為相互扯後腿的緣故。那麼,維護企業內部的良性競爭機制,避免「螃蟹效應」,該如何管理呢?1、敢用能力超越自己之上的人。職場中的「小人」,有一個最明顯的特徵是嫉妒心特別強。
  • 知道「螃蟹效應」,與家人朋友一起吃螃蟹,定能讓人刮目相看
    螃蟹效應基本概念如果在敞口藤籃只放一隻螃蟹,螃蟹很快就會爬出來,但是如果藤籃裡放多隻螃蟹,那麼一隻螃蟹也爬不出來。因為如果一隻螃蟹想爬出來,其他螃蟹就會攀附在這隻螃蟹身上,最終相互扯後腿,一個螃蟹也爬不出來。
  • 想要提高團隊戰鬥力,項目經理不妨這樣做
    項目管理工作中人才輩出,從來不缺少能力出眾的個人,但我們要牢記這樣一條真理:永遠沒有完美的項目經理,只有完美的團隊。優秀的項目經理之所以能獨當一面,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團隊力量的支持,如果缺少團隊之間的合作,那麼項目失敗的可能性會更大,畢竟個人的知識、經驗和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只有博採眾長,發揮團隊力量,才能發揮最大效應。 那麼團隊當中的合作對我們的工作有多大的重要性呢? 1,團隊合作能夠達成個人完成不了的目標。
  • 螃蟹效應
    把螃蟹放到不高的水池裡時,單個螃蟹可能憑著自己的本事爬出來,但是如果好幾個螃蟹,它們就會疊羅漢,總有一個在上邊,一個在下邊,這時底下的那個就不合作了,並且開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結果誰也爬不高。這就是螃蟹效應。
  • 有一種職場現象叫螃蟹效應,你聽過嗎?
    動物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試驗:如果把螃蟹放到不高的水池中,單個的螃蟹大都能憑著自己的本事爬出來,但是如果放.上多隻螃蟹,它們就會像疊羅漢,總有一個在上邊,一個在下邊,但是底下的螃蟹會拼命爬出來,並且開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結果誰也爬不高。一個也出不來。
  • 專科學校裡的「螃蟹效應」
    釣過螃蟹的人或許都知道——竹簍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蓋上蓋子,螃蟹是爬不出來的。因為當有兩隻或兩隻以上的螃蟹時,每一隻都爭先恐後地朝出口處爬,但簍口很窄,當一隻螃蟹爬到簍口時,其餘的螃蟹就會用威猛的大鉗子抓住它,最終把它拖到下層,由另一隻強大的螃蟹踩著它向上爬。
  • 寄生在古茶樹上的神奇植物—螃蟹腳
    雲南景邁古茶區的百年古茶樹上,寄生著一種吸取了古茶樹的靈氣的寄生植物——「螃蟹腳」。
  • 湘鄉:2020年度新錄公務員培訓班開展戶外拓展 提升團隊協作能力
    此次戶外拓展活動內容包括爬東臺山、烈士陵園祭奠烈士、團體遊戲等。當天下午,全體學員在巍峨挺拔、氣勢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整齊肅立,向英雄先烈默哀、鞠躬。隨後,大家還開展了趣味團體遊戲,不僅放鬆了心情,豐富了培訓生活,還提升了班級凝聚力,加強了團隊的協作能力。開展團隊遊戲現場。
  • 《安家》中你所不知道的房似錦,深陷「螃蟹效應」如何逆襲?
    房似錦在房似錦的經歷中,讓我深切的感受到這是一種螃蟹效應的現實版。什麼是螃蟹效應呢?但是簍子的口很窄,當一隻螃蟹爬到簍子口時,其餘的螃蟹就會用威猛的大鉗子抓住它,最終把它拖到下層,有另一隻強大的螃蟹踩著它向上爬。如此循環往復,沒有一隻螃蟹能夠成功。這就是螃蟹效應。這就是現在社會上很多人的心態,如果我過得不好,那麼我就想看到別人也不好,如果我爬不上去,我也要拉住別人,讓別人也爬不上去。
  • 眾所周知,螞蟻是最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的動物,讓員工具有執行力
    自然界中就存在這樣的榜樣。眾所周知,螞蟻是最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的動物。,而是應該根據每個員工個人才能的特點,加以組織並形成團體協作力量的問題。沒有團體協作的個人才能,僅僅是局部的效應;如果要真正構成重大的競爭勢頭,必須有效地把這些分散的個人才能組織復加起來構成團體協作的結構力量。因此,企業領導馭人之術應該注重員工凝聚力的培養,這是一個企業管好人、用好人、人氣旺盛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