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上罕見的7個漢字,在日本很常見,很多人讀錯了,不信你試試

2021-01-10 網易

2021-01-03 07:05:02 來源: 歷史西湖H

舉報

  「漢字」是這個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而他的起源地,則是中國。而「漢字文化圈」則是指代的曾經以及現在在他們的文字書寫史上受過漢字影響的國家,比如說臨近的韓國,日本,越南等等國家都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員。

  

  不過韓國在早年間就已經逐漸推行「去漢字化」,將她們的文字完全改寫。雖說還是收到了漢字的影響,但是讀音寫法已經完全不一樣了。而越南似乎已經完全拼音化了。

  但是時至今日,日本在他們的書面語言之中仍舊大量的使用漢字作為自己的書寫符號。目前他們的「常用漢字表」之中依舊收錄了近2136個常用漢字。不過相較於中國的漢字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一些字詞的意思已經與中國漢字原本的意思不一樣了。

  

  並且在歷史的發展之下,他們還仿照中國漢字的原理和結構。自己根據日常使用,還製造了一些漢字使用。這就是他們獨特的日本漢字——和字(わじ)。今天我們來了解幾個在中國十分罕見,但是在日本又十分常見的幾個漢字。

  凩(こがらし):這個漢字讀作「mu」,而在日語之中也是相應的讀音。表示的是樹木被風吹散,葉子也掉光了的場景。而簡單來說,就是代表了寒風之意。

  辻(つじ):這個字就是正兒八經的日製漢字,念作「tsu ji」。代表的意思為"十字路口"的意思,雖說是和字,但是也依舊被收錄到了日本的《現代漢語字典》之中去。不過我們中國的漢語字典是沒有這個字的。

  

  雫(しずく):讀作「nǎ」這條在中國已經無從考證,也沒有人用,是一個漢語的「死字」。但在《康熙字典》中記載了它的讀音:「雫、俗奴寡、奴寬二反」,其中"反"為反切的意思,普通話讀「奴反寡」反切的結果就是「nǎ」。但是在日語的讀音之中,它念作「shi zu ku 」。凪(なぎ):這也是一個和製漢字,沒有標準的漢語讀音,但是在日語中念作「na gi」。但是其意思倒是和他的字相同,就是漢字中「風」+「止」的結合。因此意為風平浪靜的意思。比如在日語中就有朝凪、夕凪等等詞組存在。

  桜(さくら):這個字在《說文解字》之中的意義為:「果名,櫻桃也。名含桃。」而其繁體字為「鸎」,又名「鸎桃」。在日本也是一樣,讀音也稱作是「yīng 」,意義也是「櫻」。不過指代的就是櫻花了。

  

  榊(ㄕㄣˊ):念作「shén」,也是日本的和製漢字。而他的意義也可自他的字形中看出來。由「木」+「神」組成,而「木」又指代的是屋子,所以在日本的意思就是地名用字,大多指的都是神廟。而日本人也經常拿這個字取名。

  枠(わく):這個字大家應該很眼熟,因為我們中國有個眼睛的品牌叫做「木九十」,其LOGO合起來就是這個字。這也是一個和製漢字,是由中國漢字「樺」變種而成,念作「huà」。

  畑(はた):這個字念作「tián 」,是由一個火+田組成,所以這個字的意思就是為旱田之意。在日本也是一樣,但他們喜歡將這個名字用在自己的名字之中。

  

  杣(そま):這個字念「mián」,在現代漢語中很少用到了,因為在以前他就是屋簷板的意思,但現在已經很少有屋簷板存在了。但是它依舊在日語中沿用,其意思大多是「樹木、伐木的人」等等。

  這些漢字基本上在中國都很少用到,或者根本看不見。但若是前往日本,卻會發現經常看到這些漢字,常常使得一些剛去日本的華人不明覺厲。但同樣的,有些在我們看來很普通的中文詞彙,在日本人眼裡也比較高級。

  給大家留一個梗,「中國石化」和「中國移動」在日本的社交圈內已經火爆了。大家知道,在日本人的眼裡這兩個詞彙代表著什麼意義嗎?知道的可以在下方留言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在中國少有的7個漢字,在日本卻很常見,認識一個你就很厲害!
    在中國少有的7個漢字,在日本卻很常見,認識一個你就很厲害!文/卓越歷史君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正是有了這些悠久的歷史才能造就出我們如今豐富多彩的文明,就好如我們中國無比珍貴的財富——漢語,它影響了我們周圍的許多國家,他們都會受到漢語的影響,影響最為深遠的,就是日本的漢字文化。在中國罕見的7個漢字,在日本卻很常見,認識一個就算你厲害!
  • 你覺的哪個桶最先裝滿?90%的人都會選錯,不信你可以試試!
    水桶裝水的版本相信大家看過很多,但是相信大家每次都是會認真的看這張圖片,但是你看到了的時候,你還會看這張圖片麼你覺的這張圖片和以前的相同麼?你覺的這些桶哪個最先裝滿呢?很多人都會選錯,有的人說這張圖的錯誤率高達90%,但是我想說的是選錯的人高達95%,不信的話你可以試試!歡迎在下方留言!
  • 外國人採訪中國人:你還能寫出一些常見漢字嗎?路人的表現尷尬了
    ▲外國人採訪中國人:你還能寫出一些常見漢字嗎?路人的表現尷尬了問題二:作為一個母語是中文的人,你會說你對所有的漢字都很熟悉嗎?「不會。不可能的,我們中國的漢字太多了,不可能全部都認識的!」「有吧,常見的應該都認識,大概3000~5000字這樣,認出來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能認出漢字總數的5%左右吧,漢字總數大約接近十萬個,了不起也最多認識1萬個。」問題三:今天我們有一個小測試,先看圖片,然後說出圖片中物體的名字,最後再寫下來。
  • 日語有片假名和平假名為什麼還要漢字?
    公元五世紀左右漢字從中國傳到日本,後來日本人依據漢字創造出平假名和片假名,但是字形上有所改變以適於日語的書寫。所以我總結了下和他半個小時談話中的隻言片語來組成了下面幾點:1. 很多日本年輕人已經不認識很多漢字2. 很多漢字已經開始大面積的平假名化,比如說我們最常見的雞蛋,日文翻譯是「卵」但是大部分雞蛋現在已經寫成了平假名的形式,たまご。並且已經大面積的商用化,很多超市商品已經開始書寫平假名形式,而不是漢字形式。3.
  • 清酒最常見的 10 個漢字,都有什麼含義?
    感覺就是這一兩年,朋友圈裡越來越多非酒圈的朋友曬清酒,走在深圳的街頭也時不時能見到日本居酒屋。不得不感慨,清酒真的流行起來了。每次看到各式各樣的清酒品牌都覺得很親切,因為上面很多都是漢字。我們都知道日本的漢字是傳自中國的,不過這些漢字意思也和咱們的一樣麼?
  • 中國最簡單的一個姓氏,只有三筆,卻多數人讀不出來,不信你試試
    其中,在百家姓裡面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姓氏,只要短短三筆,卻沒有幾個人能夠讀對,不信你可以試試看。 百家姓流傳上千年,起源於春秋時期,成立於北宋年間。其中,單姓有444個,複姓有60個。其中,「趙錢孫李」這四個姓氏排在前四位,主要是因為百家姓形成於宋朝的吳越地區,而宋朝皇帝趙匡胤和吳國國王錢俶,妃子孫氏,以及南唐國主李氏成為百家姓的前四位。
  • 日語裡五個常見漢字的生僻讀音
    各位同學好,今天老師想談一談日語裡常見漢字的讀音問題。大家都知道,日語裡的漢字讀音分為音讀和訓讀兩種,但不管是哪種,讀音都不是唯一的,有些訓讀的單詞,漢字後的送假名不同,意思和讀音也不同。比如最常見的「生」,就有:生(なま)、生(い)きる、生(う)む、生(は)える等許多種讀音,前面這四個詞分別表示「生的」,「活著」,「生(孩子、蛋等)」,「生(蟲子、鏽等)」。下面老師想介紹五個特別常見的漢字的生僻讀音,據說這些詞99%的人都會讀錯,看看你認不認得吧!
  • 盤點日本常見姓氏的讀法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的姓氏很多,據專家統計已經超過了10萬個。這是因為古代日本的平民沒有姓只有名,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政府才讓百姓給自己取姓氏,百姓們就從日常生活中隨意取了姓氏,因此日本的姓氏五花八門,十分複雜。常見的日本姓氏以兩個字為主,而且裡面有很多重複的漢字,比如田、山、木、口等,其實只要記住這幾個漢字的讀音,就能讀出大部分的常見姓氏了。
  • 「一石米」的「石」怎麼讀?不讀「擔」,很多人都讀錯了
    原因就是很多人都會把它覺得是dan,其實也可以這樣說,因為在唐代便有人將它讀作dan,但這只是有些地方的讀音,也許是家鄉話所造成的吧!因為在唐代shi這個讀音才是主流,我們可以普遍在唐代詩詞中所看出,比如:昨日方為宣城客,掣鈴交通二千石。這裡的石就念shi。但在古文中,想我們的課本中《馬說》中有一句:一食或盡粟一石,此時的石便念dan。
  • 日本人稱日語太高級網友懟:學個漢字偏旁瞎優越啥?
    然後正如推主所述,用日語來讀的話,這句話裡面的5個「日」字,讀法都不同。第一個日:ついたち第二個日:にち第三個日:び第四個日:じつ第五個日:ひ怎麼說呢,這青蔥少年圖樣圖森破的趕腳……不過也不能怪人家,日本人怎麼能想到漢語裡有一種神奇的字叫做多音字。
  • 網友曬怪異讀音漢字 小夥伴驚呼讀完舌頭打結了
    這些字你會讀嗎?  前不久央視舉辦的中國漢字書寫大賽大概「打擊」到了不少人。很多人突然發現自己居然有那麼多的漢字都只會說不會寫。不過如果你現在還這麼以為的話,那也未免自我感覺太良好了。事實上,很多漢字你不僅不會寫,恐怕就連讀都讀不出來。近日,微博上出現的二十多個漢字以及它們的奇葩讀音「秒殺」眾人。有網友高呼:「你怎麼了舌頭?怎麼打結解不開了!」  來看看  這些字你會讀嗎?
  • 我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簡單1筆,網友:全認識的都是天才
    漢字,又被稱為「中文、中國字、方塊字」,是咱漢語的記錄符號,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根據不完全統計,漢字的總數約10萬個,其中包含大量異體字和罕用字。而這些字裡,很多又有多個讀音,每個讀音又對應了不同的意思,比如「重」這個字,念「zhòng」表示重量、程度;念「chóng」的時候又表示重疊、重複,或姓氏,簡直讓初學者摸不著頭腦,許多老外都不由得感慨:「好不容易認識了漢字,結果它們組合起來又完全看不懂了!」不過小編接下來要介紹的5個生僻字,別說外國人,就連我們中國人都可能不認識,甚至讀不出來,不信?
  • 漢字筆順有改變讓家長犯難 教孩子寫字卻被告知錯了
    23日,記者了解到,當前小學一些漢字的筆順和之前有所不同,這令很多家長很犯難,不敢再教孩子寫字。 寫了三十年的漢字竟然不敢教兒子22日晚上,市民竇先生在家教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如何書寫漢字。「爸爸,『快』這個字的怎麼寫啊。」兒子問到。竇先生按照筆順給兒子寫了「快」字。「不對爸爸,老師說豎心旁不是這麼寫的。」
  • 7張神奇錯覺圖,挑戰你的視覺認知,不信你來試試?
    7張神奇錯覺圖,挑戰你的視覺認知,不信你來試試?哈嘍哈,親愛的小夥伴們,你們好呀!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覺得自己的眼睛會有花眼的時候,甚至說沒有出現恍惚,明明沒有出現卻好像是看到了一樣的時候,怎麼樣?1.哪來的小點點我們可以看到這張圖上是由兩條並不直的橫線和一道道的並不完全垂直的豎線,而當我們在注視著白色的地方看了五秒鐘之後再看這張圖,呀呼~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你看到了什麼,有沒有發現黑色線上的交叉點上出現了小白點,還在不停的變換著,你發現了嗎?
  • 日本人怎樣取名字:戰敗後對漢字的使用大加限制
    日本三大隨筆之一的《徒然草》裡有這樣的話:「起名用不常見的字沒什麼好處。凡事追求珍奇,喜好另類,大都是沒有教養的人所為。」還流行「翔」、「大翔」等,大概他們的理想不是像蒼老師那樣「雄飛大陸」(日本上世紀前半流行語),而是翱翔世界罷。日本人起名很在意漢字筆畫數,「衣」六畫,廣受歡迎。筆畫數不好,有的就乾脆用假名,聞其聲而不見其字。不過,假名只有表音的功能,遠不如漢字,音義形三用,而且日本人心底,假名總有點臨時性感覺,漢字才地久天長。起異性慣用名以求健康的習俗似乎還殘存,賤名闢邪已成為歷史。
  • 初中語文課本增設田字格 更注重閱讀方法和書寫規範
    新版(左)比舊版大了很多,也鮮豔了很多。  明天,杭州中小學生就能拿到新課本了——初中語文課本變身啦,田字格首度出現!再打開看,是彩色電視機和黑白電視機的區別——新版全書彩印,而舊版除封面和封底外,課本裡都是白紙黑字。這讓新版課本看起來更生動,尤其是其中的一幅幅精美的小插圖,令人賞心悅目。而且新版課本的空白處增多了,更方便學生做筆記,還可以根據自己需要,在課前、課中、課後適當做些眉批、旁批、行批等。  爸爸媽媽給孩子選購書包時,最好帶上A4紙,試試能不能放得下哦。
  • 中國人,你以為認識日文裡的漢字,去日本旅行就很簡單?那可未必
    最近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在日本大阪旅行,幾乎在全世界近百個國家旅行過的我,這其實算是第一次來到日本。原以為日本對於我來說,應該是一個沒什麼難度的國家,然而誰知道,我的想法原來錯了!日文裡有很多漢字,意思跟中文差不多,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就算你完全不懂日文,猜也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
  • 為何日本很多字和漢字很像,難道是漢字演變的?網友:肯定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多中國人為了提高生活質量選擇去很多地方去旅行,在國內旅遊很方便,我們走到那也不會迷路,也不會因為文化或者文字不同對我們的旅遊生活產生什麼影響,可是近年來許多遊客選擇去國外旅遊,他們不懂什麼外國語言,也不懂當地的文化,但是他們還是很樂意去,他們就不會感覺不方便嗎
  • 《日本的漢字》: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而日本仍在本民族文字體系中保留著漢字。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裡,東亞漢字圈的中國、朝鮮、日本、越南等共享著漢字書寫系統。而現在仍在國家層面上使用漢字的,只剩下中國和日本。「從4世紀漢字傳入日本到今天,漢字在日本列島使用了1700多年。但我們需要認識到,漢字在日本已經發生了許多變化,生長出許多新的內容,它已經就是日本人自己文化傳統的一部分。
  • 10個"最"漢字的字,仙河人你一個都不認識!…
    從下往上寫,讀 gǔn,意思是上下貫通; 從上往下寫,讀tuì,意思與上條相反; 作「豎」的異體字時讀shù; 讀作yī,為姓氏。「貝」就是錢,一上兩下三個「貝」字碼在一起,表示「用力的樣子」。俗話說,肉好吃,錢難掙。金錢、名位所在,必然要削尖腦袋往裡鑽,怎麼能不費勁呢?另外,有一個專有名詞——「贔屓」,讀作「必細」,是傳說中一種像龜的動物,「龍生九子」,其中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