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牙學拳悟道經驗

2020-12-05 武術人

胡海牙,1914年-2013年,浙江紹興人。著名中醫師,中國道家仙學學術的繼承、研究者,北京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中國道教協會理事和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丹道、醫藥、武術顧問,陳攖寧道家仙學養生術的繼承人。

我最初是個藥鋪的小學徒,後來入山隨道士學印刷術,就此留下習道。山中清苦,道士們皆習武,一為防身,二因為靜坐時間久後,虛火上升,引得雜念叢生,還會有難以克制的情慾,而一趟拳打下來,便平復了這些。我原本膽子很小,在大荒林中天一黑便怕鬼。跟著道士們習武后,一天在山中獨自一人時,聽到有怪聲,便練起拳來,那聲音便沒了——這是心理作用。練武可以將人的膽氣練出來。我一度走到哪裡都是一副「氣壯山河」的模樣,這也不對,拳要往柔和中練,身體方能真正受益。我在山中學的也不知什麼拳,招術上也學得不詳細,學到了運力要領後,便隨意地打開來了

我三十歲下山在杭州作醫生,有一位朋友是衛生部官員,他說惠蘭中學的體育老師教太極拳,他拉著我去學。這位體育老師自稱是楊澄甫的最後一個徒弟,架子很大,早晨到我家從不走路,都是坐著黃包車來,吃了早點再回去,而且教一點新的便要加錢。開始有十來個人跟他學,最後就剩下了我一個,連介紹我去的那位朋友也跑了。我之所以堅持,是因為他對我說過:「三年後教你點穴。」到了第四年,我問他:「您看我的為人,點穴可不可以傳?」他說:「我有本點穴的書,還有把劍仙的劍,書存在五臺山,劍在杭州,等取來書,一起給你。」但從此他不再提了,我也不再提,知道上當了。他教的太極拳只講起式的要領,後面就只教動作。我試著將起式的要領運用到所有的動作中,就有了進境。他有真功夫,所以我才會跟他四年。杭州廢棄的舊房,他一撞,整幢房子晃,青石板腳一蹬便斷了。楊澄甫以推手著稱,他卻不相信推手,所以我也不信。後來,我代表浙江到北京參加武術大會,楊澄甫是評委。我表演完,楊澄甫把我叫到一旁,說:「你打的是我的拳呀!」原來那位惠蘭中學的老師真是他的徒弟,見拳傳了兩代沒有走樣一點,楊澄甫很高興,我就問他推手的道理。他說,從前有個山東人叫王茂齋,出名後有人找來推手,王茂齋怎麼推都推不過,便躲起來用功了,可怎麼用功都不上路。

有一天見到石匠鑿磨盤,提著釺子敲,一下就開悟了。楊澄甫接著解釋,就像釺子不是抵著一個點死敲,推手也不能只向一個地方死推,而要虛虛實實地來,千點萬點地推。然後教我口訣,為「取長補短,不吞不吐。」我才知道,那位杭州師傅在我面前批評推手,是因為他沒有學到。楊澄甫稱「用意為不老春,學著去用力,身體就完了。」有人在推手時,愛用眼神來指東打西,楊澄甫斥之為「看手」,批評為騙人的把戲。

回到杭州後,當時劉晚蒼、黃元秀、韓蘭玉三人在,前兩位老師是著名的武術家,韓蘭玉無名,但功夫極深。我問他什麼是真功夫,他說:「兩人一動手,站著的是對的,倒下的不對。要這麼學,不要受騙。」他們在杭一共選中了兩個人教,一是我,一個是和尚,名照慈法師,住城皇山成華庵。我在三位老師中主要隨黃元秀。一塊練功時,我打拳,黃老師打拳意,兩隻胳膊貼著身子滾來滾去。黃元秀的師父是李景林,武當劍大師,張學良的結義兄弟,當時在浙江當督軍。他有一本書,據說可以練成劍仙,但因為他軍務在身,應酬多而未練。我對此有懷疑,認為如果是真的,這麼好的東西時間再緊也會練的。我把我的想法跟一些朋友說了,結果黃元秀聽到了,給我寫了封信,上面寫著「不能亂講。」他家中常有和尚、道士聚會,我去他家時他勸我學劍,學會沒多久,我便去北京定居了。

我在北京也是作醫生,李景林在北京有個學生叫張俞昆,來找我看病(腰痛),我說:「老師教的拳你忘了嗎?」他說沒忘,我就拉他去打拳,治好他的腰痛。他家在北海邊,我倆練拳,有十來個人跟著一塊練。還就此認識了著名的「二條張」,他的手可以插冰。我親眼見過一次,手一下便插到冰裡去,已非血肉之軀。我後來想明白了,不是他的手指如鐵器般,而是手指點在冰面上就已經將冰震開,手就著冰縫順勢插進去。

「二條張」武功極高,然而壽命卻不長,令我想起黃元秀老師。他吃瓜從不吐籽,經常鬧肚子,每次都要我治。他不信西醫,我要他照X光,他不聽。到了冬天,每日拉稀,他夫人見有瓜籽拉出來,還是夏天吃的。他也是沒有得到長壽。所以練武人不要自恃體壯,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樣短壽。習拳對悟道有助益。我一次打太極拳時,忽然一閃念,對自己的生理有了非常透徹的了解,對於道家文化也有了不同以往的認識。我的道家老師是陳櫻寧,是當時道家的砥柱人物。

一次我和陳師外出,馬路上人很雜,我問:「如這種情況下,有人偷襲,怎麼辦?」陳師回答:「打個寒顫,他就出去了。」 意為偷襲人的拳頭打在身上,皮膚驚得一顫,不用還手,打到哪裡哪一牴觸,就把偷襲者弱出去了。我很意外,原來陳師是通武術的。我的老師陳櫻寧是位整日坐書房的學者,偶然談話中發現他是通拳學的,我便請他講武。陳師知我練太極拳,從太極拳古譜中揀出「萬法都在一激靈中」的話,評為「強身之要道,防身之至寶」,精要之精要。

陳師講,太極拳古譜中,有些地方跟道士寫書一樣,用的是隱語。我向澄甫等老師詢問後,證實果然如此。比如「意氣均,骨肉沉」,按諧音寫成了「意氣君,骨肉臣」,一個實際練功的口訣,變成了可以人人點頭稱是的理論。隱語並不只是諧音,而且很有限,將太極拳古譜前後貫通地看,便能正確地理解,個別一兩個隱語字詞,並不能防礙真正有悟性的人。

學拳不能下「死功夫」,要下「私功夫」,這個「私」指的是老師之「私」,以前的人為得到老師的秘密,是千方百計的。我年輕時遊歷安徽,農村人不種地時便請人教拳,一個村裡有好幾個教頭。給教頭結帳時,一貫貫銅錢立在桌上,教頭就知道要小心了,因為手上一拿錢,背後的偷襲就到了。不相信老師把東西都教出了,非要這麼試。人不可能每時每刻都緊張著,我認識的拳師中有五個人就是被徒弟打死的。有一位住在北京積水潭的朋友告訴我,王薌齋跟人說話的時候都保持距離,就是隨時加著防備。

這位朋友名氣大,關於他有個傳聞。一個外省的拳師來訪他,他知是來比武,便讓兒子推託說不在家。一天他去打醬油,被訪客盯上了,他從窗戶裡偷看過訪客的面貌,就提上了小心。訪客果然偷襲,一拳打來,勁卻打不進肉裡,一下被彈飛了,如同敲在面大鼓上。訪客極其欽佩,當街磕頭,一定要拜師,他說:「拜師可以,過一百天再來。」他兒子知道了此事,問:「此人如此真誠,為什麼要一百天?」他不回答。結果一百天後,傳來訪客病逝的消息。因為訪客偷襲不成,胳膊肘彈回來打壞了自己的肝,他當時就看出來了。

我問這位朋友:「別人都說你的東西好,可為何你一個徒弟都教不出來,總是差你好多?」他回答:「不敢教。」後來他在一次推手時被人掀倒,壞了一生打下的名聲,一直抑鬱不振。文革期間我去了南方幹校,歸來後去找他,發現他身體全壞,大小便失禁地躺在床上,家裡人也不大管他。我給他扎針灸,說:「我給你治。」 他就哭了。每次去他家,他都是一見我就哭,我當時很感概:「如此有名的人,他老婆卻不拿他當人。」人活著,夫妻關係最重要。由於沉疾太久,他終於還是病發而死。老師要給學生餵拳,動手後學生全力以赴,老師則要留著分寸。餵拳比比武還危險。

有的拳師年紀大了教學生,一下便吐血死了,因為在作示範時不知不覺超了負荷,時間太長。等於自己打死了自己。習武一定要和良好的生活習慣結合起來。

舊時有俗話講:「一不打黃胖,二不打和尚 」,這兩種人是不敢打的,因為他們用功。和尚整日無事,沒有世俗拖累,練武時間多,往往是高手。「黃胖」指的是此人很壯碩,略有點浮腫,皮膚是一種特殊的黃色,說這種人早晨一起來就練武,不解手,以至尿揮發到身上,皮膚成了尿黃色。連上廁所的時間都要節省來練功,當然不是一般的厲害。

這說法有一定道理,我在杭州有位朋友,是公子哥,整日跳舞。他說他一天很少小便,甚至一年大便也就十來次。我不相信,問他父母,他父母說的確如此。一次我去他家,恰逢他上廁所。我是醫生,對這種生理異常現象要探究,進廁所一看,他的糞便細得跟筷子一樣,且近乎白色。當該正常排洩時卻作運動,讓身體強制性地吸收——這是可以做到的,但難說會對身體有益。

「黃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只練不養」只長功夫不養生,結果肝臟出問題,肝病患者就是「黃胖」。練武的人還容易心臟出毛病,因為練武過度,心臟承受不了,日子久了便沒有醫術可以治好。中醫講究一個「中」字,生理失衡便會得病,所以要調和陰陽,使之適中,便治好了病。習武也要講究這個「中」字,不要光盯著技擊。

陳櫻寧老師批示的「強身之要道,防身之至寶」,將養生與技擊合為一體,這是拳學的大原則,可以用來檢驗自己的所學。以我的經驗而論,一種拳能夠養生便一定技擊厲害,而一種拳不能養生也一定技擊不行。

相關焦點

  • 胡海牙,不僅是道家仙學大師,還是太極拳傳人!
    胡海牙先生(1914——2013),初名維新,後改名師尚,號海牙,道號函中子。浙江紹興人。著名中醫師,陳攖寧道家仙學學術的繼承、研究者,北京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中國道教協會理事和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丹道、醫藥、武術顧問。
  • 太極拳申遺成功之後:外村的都想來學拳,「四大金剛」弟子遍天下
    「外村的都想來學拳,討個好營生」陳家溝位於焦作溫縣城東,原名常陽村。明朝洪武年間,山西澤州人陳卜遷到這裡,陳氏人丁漸多,佔據了村裡的絕大多數。而村裡又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因此改名叫了「陳家溝」。村口是一所佔地30000平方米的學校——王戰軍太極拳學校。 11歲的男孩王子華當天在門口接待並引導參觀者,他已經在這裡學拳好多年,也參加過不少比賽。
  • 藝術的最高境界是體悟、悟道
    「藝術不需要旁人評判」悟道是藝術最高境界之一從科學角度講「藝術」不過是一個人精神的表達談不上美。因為是個人都可以創作一份藝術作品。但這裡要說一句,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玩弄藝術。藝術需要學識 積累就如你創作的詩可以當作藝術,但是這首詩必須要遵照「格律、韻律」,如果沒有那就是兩句糟粕。
  • 劍來,趴地峰上,張山峰教拳,陳平安學拳
    止境武夫,學拳。這一景象,世間罕有!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本文由凰殤閒話原創,謝謝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刪圖致歉。
  • 【推薦】顯微鏡、望遠鏡與康有為的悟道 | 馬永康
    但他並沒有藉此走上自然科學研究之路,而是悟道:通過顯微鏡實測的證驗,他悟出了齊同大小之理;通過望遠鏡的觀察,他證驗了近代天文學的宇宙圖景,從而擺脫了地球和人類中心的限制,在晚年提出「天遊」之學。 他的悟道從境界上說並不新鮮,但特別之處在於「自謂從致知格物悟得」,反映出他對近代科學實測特點的把握和由器入道的新思想動向。
  • 王陽明龍場悟道,開悟時是什麼狀態?
    王守仁在程朱理學的「格物致知」四字詞語上,悟道出自己的心即理,本著自己內心的體驗,促就心學的悟性。他也以讀聖賢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但他那傳奇非凡的往事一幕幕在心中飄過,然後又像鏡花水月一樣清散於無形。這就促就了王守仁心中萬念俱泯,唯剩一個念頭:聖人處此,更有何道?
  • 關尹子論道家修煉觀:什麼是「以心悟道」?
    以心悟道關尹子還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叫「以心悟道」。《文始真經》中說:」見物便見心,無物心不見;見心便見道,無心道不見。」這句話講得很高妙。我們以前講王陽明的時候,說過一個公案,跟關尹子所說的「以心悟道」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個公案就是著名的南鎮觀花。
  • 悟道:循環往復的過程
    註:文章是個人的悟道筆記,多有不足之處。
  • 什麼人容易開悟,悟道者一語道破:生理是基礎,後天可培養
    中樞神經系統是智慧的生理基礎,後天增加腦容量是困難的,千年一見的悟道者的身體必然有特別的地方。普通人如果能夠放棄舊觀念,也不是沒有機會成為開悟者開悟的都是些什麼人?人體生理基礎是關鍵海雲青飛 寫了系列關於 悟道的文章,其實對我自己來說是不需要 悟道 這個詞的,你把文章中這些相關的詞語去掉或者替換掉,文章一樣是成立的我不喜歡引經據典,張口閉口 這個經典這樣說過,那個寶典那樣講過,這樣說話不夠直接。
  • 《遮天》裡5種有名的不死藥,最特別的不是悟道古茶樹,而是它!
    《遮天》裡5種有名的不死藥,最特別的不是悟道古茶樹,而是它!隨著網絡小說文化的普及,各式各樣的修仙小說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讀者越來越多了,大家也漸漸發現,這些小說基本都有三大標配:雷劫、仙丹以及靈藥。
  • 印度佛教聖樹——釋迦牟尼佛悟道處菩提樹遭砍傷(圖)
    這棵菩提樹環繞著摩訶菩提寺(Mahabodhi temple complex),鬱鬱蔥蔥,濃蔭灑地,乃是從伴隨佛祖釋迦牟尼悟道的菩提樹衍生出來的。 這棵聖樹是佛教四大聖地中最重要的一處遺蹟,自佛陀在這棵樹下悟道後,這棵菩提樹已經繁衍到了第六代。 每年,不計其數的佛教朝聖者和旅遊者紛至沓來,參拜摩訶菩提寺,該寺於200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星雲大師教你開悟:如如不動,般若心境,悟道最高境界,不可不知
    道川禪師的偈頌看似矛盾,其實這就是悟道的境界,能夠聽到無聲之聲,能夠反聞自性,對一切境都能夠如如不動。對一個悟道的禪者而言,他明白山河大地等萬物,皆未曾有生滅。因此,他不會被這些外在的生滅所迷,也不會被外境所轉,所以任憑世事如何變幻,心境都能安然自在。我們若能學習以一顆清淨心看待世間,人生必然有一番不同的風景。
  • 林清玄與世長辭,以悟道的心在塵世離開,生或死於他沒有意義
    林清玄與世長辭,以悟道的心在塵世離開,生或死於他沒有意義。林清玄在塵世中出生,在塵世中走過,在塵世中死去,但正是因為他有一顆悟道的心,才能在虛浮的世界中不斷修行,不斷在高的境界中做自己。
  • 修這個「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叫「緣覺」(宣化上人)
    修這個「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02:28來自宣化上人全集▲ 點擊收聽音頻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在有佛出世的時候,修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叫「緣覺」;無佛出世的時候,悟這種道的叫「獨覺」。
  • 期貨就是現貨的增維過程,能夠激發躍遷就是悟道
    這就是悟道的過程。
  •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地調整區劃:新設龍場、陽明洞街道
    這兩個新設街道的名稱都與著名的王陽明「龍場悟道」有關。因而懂得聖人之道,創立於「知行合一」的新學範,並且默記《五經》中的訪來加以證實,氣會吻合《五經》中的論點,於是寫了《五經臆談》46卷,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 陽明龍場悟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心學出世,暗能量有何神通?
    大約在五百年前,王陽明在龍場悟道,陽明心學橫空出世,自此之後,追隨者無數。王陽明一生最大的一次磨難發生在正德元年(即公元1506年),當時十四歲的武宗皇帝愛好遊樂,寵信太監劉瑾。王陽明因為政治鬥爭被囚禁了兩個月,當著眾多高級官員的面仗責四十,然後流放到萬山從薄、苗寮雜居的蠻荒之地貴州龍場。這個時候他萬念俱灰,無論是工作還是思想,都處於"前已無通路,後不見歸途"的境地。
  • 嘉靖問道學道修道求道,最後也沒悟道得道,反而步入外道
    嘉靖問道、學道、修道、求道、最後也沒有悟道、得道,反而步入外道,縱容黨派鬥爭,誤國誤己。道是什麼?自心映射,物性無別;接納當前,擺正位置。如雲在天上水在瓶,各安天命、各司其職。當農民辛勤耕作,工匠精益求精,商人誠信公道,官吏一心為民,皇帝心繫萬民,才能換來國家興旺,天下歸心。嘉靖明白這些道理,但他沒有去做。
  • 2020年終總結——格物致知,悟道之路
    我也會成長,我在慢慢學會如何做兩個孩子的父親,如何在工作之餘兼顧投資,當然,最重要的是,我還在繼續悟道。言歸正傳。2020年還是很容易賺錢的,但是我審視了一下我的帳戶,發現我賺錢主要集中在三個階段、幾個股票。下面一一道來。賺錢主力軍:1、2月份的華天科技春節疫情的發酵,造就了2月3日這一可以載入A股歷史的超級股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