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用擺動腳趾來引誘獵物上鉤

2021-01-08 科學網

 

荷蘭格羅寧根的昆蟲學家約翰•斯洛戈特說道,拍打腳趾所產生的振動使得昆蟲和其他的小型生物慌張的蠕動或者匆忙的逃走,蟾蜍察覺到這一系列的動作趨向,從而對這些被掠食者發起攻擊。

 

蟾蜍的大腦是如何處理這些信息的,它們是如何確認何時何地發起攻擊的,這些細節問題還有待於科學家們對兩棲動物神經系統作進一步的研究。但是斯洛戈特和格羅寧根的生態學家易嘉•葉爾斯塔提出,在對青蛙和蟾蜍擺動腳趾這一行為的研究中,振動也應該引起大家研究的注意。對於腳趾運動的研究在今年突飛猛進,2008年就有兩篇有關於此的論文發布,一篇發表在一月的愛思唯爾期刊《動物行為學》上,是對甘蔗蟾蜍「腳蹼誘惑」習性的研究,另一篇是發布在11月的《動物行為學》之上,由斯洛戈特和葉爾斯塔撰寫的論文。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馬迪爾斯•漢格曼和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瑞克•錫恩在他們一月份的論文中寫到,當小型的食物出現時,甘蔗蟾蜍就會擺動他們的腳趾,用腳蹼的拍打讓幼年的蟾蜍聚集到成年的食肉蟾蜍附近。

 

漢格曼和錫恩對一大群捕獲而來的甘蔗蟾蜍進行了研究,他們想通過這種研究讓這種外來入侵的大型有毒蟾蜍對澳大利亞原生態景觀的影響減到最小。漢格曼注意到蟋蟀和鄰近池塘裡的幼蟲的出現,會使成年蟾蜍後腳的中指搖動,成年蟾蜍通常一口就能吃下幼年蟾蜍。為了測試腳趾擺動帶來的效果,漢格曼和錫恩製作了一種機械的腳趾,這種腳趾能夠以任何頻率擺動,然後他們把這種機械腳趾裝在製作好的蟾蜍標本上。漢格曼和錫恩在論文中說,腳趾擺動並沒有引起蟋蟀的注意,但是,擺動的動作卻吸引了大群的幼年蟾蜍聚集到了標本裝置的旁邊。

 

錫恩說,在乾旱的季節裡,水面附近的成年甘蔗蟾蜍非常容易就能碰到聚在一起的大群幼年蟾蜍。漢格曼和錫恩解剖了20多隻野生環境中的成年蟾蜍,他們發現其中64%的成年蟾蜍的食物中都包含了他們同類群的較幼年的蟾蜍。「明白了這之間的聯繫,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好的方法,好好利用它們的食肉性。」斯洛戈特說,用擺動腳趾來引誘被掠食者上鉤,對於那些通過視覺來做出反應的被掠食者來說是行得通的。但是青蛙和蟾蜍的食物主要是一些無脊椎動物,這些動物對於動作並不會做出太大的反應,所以引起他們作出反應的是振動或者由此引發的不安,他和生態學家葉爾斯塔在他們的論文中提到了這一點。

 

這兩位科學家都喜歡養青蛙和蟾蜍,斯洛戈特在列剋星敦的肯塔基大學做完研究後,甚至把這些北美的兩棲動物帶回了歐洲。研究小組在論文中寫到,所有這些記錄在冊的青蛙和蟾蜍,分別屬於七個青蛙蟾蜍科下的十三個種類。從野生環境中的動物的食物結構中獲取資料,這種方法並不完美,但是確實它們之中好幾類的食物都明顯的是無脊椎動物。比如其中的莫三比克雨林青蛙,它隸屬非洲狹口蛙科,它的嘴巴就非常小,根本不可能吞食脊椎動物。當這種青蛙看到食物後,立即收縮它中指的肌肉。科學家們把它放在一塊塑料板上給它餵食,錄製下了它的腳趾拍打所引起的強烈振動。

 

錫恩說「我覺得」腳趾的收縮產生了有目的性的振動「是說得通的,不過我們還需要收集更多的數據。」漢格曼也說道,振動和動作可以同時起作用。(來源:環球科學 鄒蜜)

 

 (《動物行為學》(

Animal Behaviour

),doi:10.1016/j.anbehav.2008.08.005,John J. Sloggett,Ilja Zeilstra)

 

相關焦點

  • 《精靈寶可夢》圖鑑457:用花紋發光來引誘獵物的精靈——霓虹魚
    純水的屬性加上非常平庸的種族值面板註定了霓虹魚不會有什麼過人的特色,因為水系寶可夢數量眾多,因此實際上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屬性,雖然霓虹魚有著悠遊自如這樣的特性,但是比起其它雨天打手來說完全沒有優勢,因此霓虹魚很多時候反而更依賴於使用引水特性來坐坐中轉,在單打中可以靠著除霧這樣的技能來做一個工兵。
  • 黑眶蟾蜍、中國雨蛙、海蟾蜍和紅點蟾蜍,你知道嗎
    黑眶蟾蜍是一種體型較大的蟾蜍,在我國境內分布很廣,一般在中南部地區都有廣泛分布。黑眶蟾蜍一般體色為黃棕色,會有不規則的棕紅色紅斑。而它在外形方面最大的外觀特徵就是從嘴巴處開始有黑色骨質脊稜,一直沿延伸到眼臉處並直達鼓膜上方,形成一個黑色的眼眶,也因此而得名。
  • 甲蟲發出綠光引誘飛蟻上鉤,網友腦洞:這一定是燃燒軍團的陰謀
    我們有個成語叫「飛蛾撲火」是比喻自取滅亡的意思,其實億萬年來,夜晚活動的飛蟻之類的昆蟲都是靠月光和星光來導航,它們都有趨光性的本能。Headlight甲蟲就會利用發光引誘飛蟻上鉤,每到夜晚,這種甲蟲幼蟲探出了蟻丘洞口,發出綠色的光芒。 當飛蟻靠近了這光芒,被會甲蟲一口咬住!
  • 如何區分青蛙和蟾蜍
    如何區分青蛙和蟾蜍 青蛙和蟾蜍長得有些像,但區別也很大。首先,它們在外觀上有很多的不同,比如不同的皮膚、顏色和體型。青蛙和蟾蜍在行為習性上也不一樣。比如,青蛙主要生活在靠近水源的地方,而蟾蜍就可以住得離水源遠一些。青蛙跳躍的高度也往往超過蟾蜍。只要仔細觀察細節,你就能將這兩種動物區分開來。
  • UQ科學家要用孫子兵法消滅甘蔗蟾蜍!
    當孫武在2500多年前說出這句話時,肯定不會想到在2500多年,一位UQ科學家會引用這句話來描述他的科學研究。六、燙死作為毒氣窒息的簡化版,很多人用燒開的水去澆捕捉到的甘蔗蟾蜍但即便是這樣,澳洲人還是沒能戰勝甘蔗蟾蜍。
  • 寶可夢劍盾藍蟾蜍怎麼抓 藍蟾蜍圖鑑
    藍蟾蜍是《寶可夢:劍/盾》中的一種蛙類寶可夢,剛從蝌蚪形態進化而來,身上還有著未完全脫落的尾部。
  • 蟾蜍皮是一種價值極高中藥材,在農村有人養殖蟾蜍能賺了不少錢
    蟾蜍在農村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兩棲動物,與青蛙同類,都是捕捉蟲子吃的有益動物。它常生活在陰暗草叢和田間潮溼、沼澤的環境中,蟾蜍在我們眼裡通常稱它為癩蛤蟆,與青蛙不同的是蟾蜍長得很醜,身上斑點很多。其實蟾蜍是一種有毒素的動物的,是五毒動物其中的一員。
  • 男子製作特殊工具捕捉野豬,獵物落入陷阱後,發現這個獵物有點虎
    男子製作特殊工具捕捉野豬,獵物落入陷阱後,發現這個獵物有點虎。在農村很多人擅長捕捉一些野味給家裡加餐,捕捉的工具也是五花八門,有的工具製作簡單,捕捉效果也很不錯。他們布置好陷阱後,還放了一個雞腿當誘餌,現在萬事俱備,只欠野豬了,他們藏在了不遠處,靜等獵物上鉤了。時間剛過不久,就有個獵物上鉤了,父子倆人都非常興奮,倆人衝過去看清獵物後都尷尬了,發現這個獵物有點虎,這哪裡是野豬,根本就是一隻不知道從哪裡來虎頭虎腦的小貓,看樣子還是個沒斷奶的小野貓。
  • 情迷海蟾蜍
    就像我當初怕蛇、對蛙類無愛,可我選擇了重新認識並愛上它們。水:儘管大多蟾蜍喜歡乾燥,但所有的兩棲動物每天都需要純淨水。海蟾蜍需要一個足夠大的低矮水盆,裡面盛著淺淺的礦泉水或除氯自來水。條件允許的話,你會發現你的蛙蛙非常喜歡它的躲避穴。躲避可以不同程度的避免間歇式神經質與拒食。適合做躲避的不一定是爬寵市場裡昂貴的仿真躲避,可以是半個花盆和磚頭房,還有人用媽媽或女友的蕾絲BRA哦,如果用這個,最好選擇黑色的。
  • 蟾蜍很尷尬,有條蛇從它屁股裡鑽出來了
    2012年東南亞東帝汶考察隊的生物學家發現,一條鉤盲蛇從非常意想不到的地方鑽了出來:一個普通亞洲蟾蜍的屁股。來自英國伍爾弗漢普頓大學的MarkO'Shea和同事在找到一塊巖石下面偶然發現了這個不尋常的事件。這是有史以來被吞咽的獵物倖存下來的首個記錄,一隻蟾蜍和存活在其消化道中的鉤盲蛇。O'Shea說:「有肺的脊椎動物能夠安然無恙地通過消化道並生存下來,這非常令人驚訝。
  • 蟾蜍抗癌靠譜嗎?蟾蜍怎麼用才能沒有毒
    原標題:蟾蜍抗癌靠譜嗎?蟾蜍怎麼用才能沒有毒   蟾蜍是一種兩棲動物,外表皮膚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疙瘩,很難看,所以又俗稱癩蛤蟆。蟾蜍是一種藥與毒並存的動物,它雖然有一定的治病效果,但如果使用方法不正確的話,則輕者會導致中毒,重則要了人命。
  • 竹葉青吞食癩蛤蟆,不怕蟾蜍的毒弄得兩敗俱傷?
    在小溪的石頭上,一條青蛇正在吞食一隻青蛙,看這青蛙外形,應該是一隻蟾蜍,又叫癩蛤蟆,癩蛤蟆的皮膚和石頭的青苔顏色很相近
  • 蟾蜍抗癌靠譜嗎?蟾蜍怎麼用才能沒有毒
    原標題:蟾蜍抗癌靠譜嗎?蟾蜍怎麼用才能沒有毒   蟾蜍是一種兩棲動物,外表皮膚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疙瘩,很難看,所以又俗稱癩蛤蟆。蟾蜍是一種藥與毒並存的動物,它雖然有一定的治病效果,但如果使用方法不正確的話,則輕者會導致中毒,重則要了人命。
  • 最恐怖的毒蛇:鑽入獵物活體內開始吞噬,吃完內臟時外表還完好!
    蛇捕獵蟾蜍不過是一口將其吞下,因為蛇頜部特殊結構可以打開,能吞下比它腦袋大得多的獵物,但最近有生物學家在泰國發現了一種可怕的毒蛇,它們不是一口吞下蟾蜍,而是鑽入蟾蜍的體內吃光它們的內臟,當吃完內臟時,那隻蟾蜍渾身還非常完整
  • 脊索動物門中的牛蛙和蟾蜍
    現如今市面上有很多牛蛙和蟾蜍,可是大家知道二者的區別嗎?牛蛙原產於北美,因其鳴叫聲洪亮酷似牛而得名。
  • 癌症晚期病人千萬別用蟾蜍以毒攻毒
    見習記者 葛丹娣    浙江省名中醫、省中醫院腫瘤科郭勇主任醫師說,他臨床上還沒有碰到過吃蟾蜍中毒死亡的病人,但因私自吃蟾蜍導致噁心、嘔吐、腹瀉等輕度中毒的病人倒見過不少。他們大都身患重病,四處求醫無果,不得已最後一博,希望靠吃蟾蜍,把病治好。
  • 不想當蛇頭的蟾蜍不是好蜘蛛
    這在自然界是十分罕見的,不排除有三種可能①用來吸引獵物,這種特徵有點像蠐螬等肥美的甲蟲幼蟲,等獵物上鉤它們可以伺機捕獵;②用來恐嚇捕食者,還有幾分像雙盤吸蟲……③可能沒有什麼特殊含義,人家就是簡簡單單的消化液流動,人類的強行聯想使它們變得丈二蜘蛛摸不著頭腦……
  • 巨蟒活吞整隻獵物:羚羊、鱷魚
    根據馬羅厄拉新聞媒體提供的信息,那個捕蛇手,Arthur Roden,是被林波波省的一個農場主叫到農場去的,該農場主懷疑,那頭小黑斑羚並不是蛇口下的第一個獵物。來自於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收藏管理經理Alan Resetar表示,那條巖蟒在被打擾之後基本上是沒法兒吃午餐了。他還補充道,蛇在吞食的狀態下是很容易放鬆警惕的,它們通常一受到幹擾,就會丟棄口中的獵物。
  • 澳大利亞考慮用食肉螞蟻消滅蟾蜍(圖)
    圖片:兇猛的澳洲蟾蜍  人民網2月20日電 澳大利亞科學家近日發現,普通貓糧竟然能在消滅甘蔗地蟾蜍時發揮巨大作用。只要人們將一些貓糧放在蟾蜍生活的池塘附近,就會引來兇猛的食肉蟻。在吃完了貓糧後,這些「意猶未盡」的兇猛螞蟻能吃掉大量上岸「活動」的小蟾蜍。
  • 蟾蜍全身都是寶,農業養殖好選擇!這份養殖手冊,請大家收好!
    我國俗語曾有「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一說,來比喻不切實際的幻想。然而,蟾蜍雖然貌醜,卻是不可多得的藥材,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也因此成為了很好的養殖項目,具有較高的養殖價值。那麼,蟾蜍怎麼養才好?下面就為大家介紹蟾蜍的養殖技術,一起來了解了解吧!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