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和之前的我一樣,對蟾蜍(傳統意義上的癩蛤蟆)有著沒完沒了的偏見,覺得那一身的疙瘩、單一的體色以及碩大的毒腺都怪噁心的。
所以角蛙、非牛、樹蛙、番茄蛙……成為很多蛙友的最愛。可你是否想過,剝除以往的偏見,重新去了解這些原本可愛的生物呢?
就像我當初怕蛇、對蛙類無愛,可我選擇了重新認識並愛上它們。
嗯,蟾蜍比大多數蛙類更堅強,表情看上去像是有智慧,樸實與忠厚。
如果你敢拋去偏見邁出第一步,或許你能發現並獲得更多……
我先來給大家介紹下海蟾蜍吧,最可愛的蟾蜍之一:
學名:
Bufo Marinus
歐美常用名:
Cane(甘蔗) Toad、Marine(海) Toad 或 Giant(巨人)Toad
亞種:
海蟾蜍分蓋亞那、澳洲和夏威夷三個亞種,其中夏威夷是最大的亞種,而市面上常見的往往是源自中南美的蓋亞那和澳洲。
PS:洛可可蟾蜍絕非海蟾蜍,而是來自阿根廷的一個獨立品種。
儘管這種蟾蜍被稱之為「海蟾蜍」,但它們並不是生活在海裡的,雖說它們擁有足夠的適應力去浸泡海水。「海/Marine」其實是來自它們的拉丁學名「Bufo Marinus」,而不是因為它們與海有關係。
海蟾蜍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蟾蜍,疣粒遍布全身,位於眼睛後方的毒腺非常惹眼。它們的體色從橄欖棕到灰褐色不等,當然腹部通常為蒼白色,有的會夾雜著些黑斑。
體型:
雄性通常為10~15cm;雌性通常為13~23cm。當然一些罕見的超大個體也逐漸出現在大家視野中。
壽命:
通常可以活15~20年,但也有些個體超過了30歲。
分布:
海蟾蜍原產於中美洲和南美洲,偶爾也在北美德克薩斯州被發現。
現今已經被引入到世界其他大片區域並幾乎貫穿整個太平洋亞熱帶沿岸,如澳大利亞、夏威夷、西印度群島、紐幾內亞和菲律賓,被用來控制害蟲的數量(澳大利亞的那場災難完全是他們自己人的過失)。
習性:
它們茁壯成長於亞熱帶開闊的草地、林地,甚至是城市的郊區。在佛羅裡達州和澳大利亞的垃圾堆旁,這些蟾蜍十分常見,它們的適應力超強,會經常在路燈下等待路過的昆蟲。
在你入手海蟾蜍前,首先應當考慮的問題:
1、你家人同意嗎?
2、當你不在的時候,誰會照顧它?
3、你方便買到它的口糧嗎?
4、你和你的家人同意家裡有活昆蟲嗎?內在性格:
海蟾蜍可以是兩棲新手首選的寵物,因為它們不僅溫順易馴服,還非常好養,非常頑強,不像其他的爬蟲那麼容易得病。
它們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常上手的兩棲動物,但是依然要遵循一些注意事項。
它們是夜行動物,所以在白天很慵懶。
餵食:
海蟾蜍能吃下可以入口的一切活物,這就是為什麼它們在野外能活的那麼好,再加上食譜甚至還包括腐肉和動物飼料,所以它們在很多地方成了害蟲。
海蟾蜍的食譜應該多樣化,它們無所不吃,通常可以餵蟋蟀、杜比亞、蠶、蝗蟲、麵包蟲、乳鼠、貓糧狗糧甚至是瘦肉。但一定要節制食量,否則會導致過份肥胖進而影響到身體健康。
儘管海蟾蜍很能吃,但剛上岸的海蟾蜍的食物還是挺難搞的,我就深有體會。剛上岸的海蟾蜍才1.5cm左右,儘管食慾很強,但不敢捕捉過大的食物,只能吃最小號的針頭蟋蟀或殘翅果蠅。在這給大家推薦一種幼體食物——蚜蟲,非常經濟的一種,話說20元便可買到5000個蚜蟲。
建議為亞成以上個體一周補充一次鈣粉(粘在食物上),而幼體,則應該一周補充2次。因為它們的成長過於迅速,在人工環境無法得到大自然賦予的鈣質,補鈣能促進成長並增強骨骼和體質。餵食的時候,鑷子或鉗子是需要的,否則食物藏到環境裡的邊縫裡,會比較棘手。
飼養容器:
海蟾蜍需要一個足夠大的容器去活動,並能決定它們的最終體型。
一個敞頂玻璃缸或其他通風的各種大爬箱都是飼養它們的優良容器,在設置容器的時候,儘管海蟾蜍適應力極強,但還得考慮到它們是更喜歡林地、草原和亞熱帶雨林地形的。
墊材:
海蟾蜍很堅強,對墊材要求不高。可以是椰土,混雜著些沙子和水苔,也可以是更容易清理的報紙和反扣瓷磚。只需保證不要太髒就可以了。
而幼體的墊材最好則是水苔或溼椰土。
水:
儘管大多蟾蜍喜歡乾燥,但所有的兩棲動物每天都需要純淨水。海蟾蜍需要一個足夠大的低矮水盆,裡面盛著淺淺的礦泉水或除氯自來水。在使用自來水的時候,有兩種常用方法除氯,一種是水族用的除氯劑,另一種就是敞開晾放24小時了。
海蟾蜍和其他兩棲動物一樣,通過皮膚來吸收水分,但又愛在水裡排便,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水質的乾淨。
溼度:
海蟾蜍比其他蟾蜍更愛溼潤,尤其是幼體。如果想讓它們更舒適,可以每天對著缸子噴1~2次霧。但也不能太溼,環境內除水盆外的地方不得有積水。
躲避:
不光是海蟾蜍,我覺得各種蛙類都需要躲避。條件允許的話,你會發現你的蛙蛙非常喜歡它的躲避穴。躲避可以不同程度的避免間歇式神經質與拒食。適合做躲避的不一定是爬寵市場裡昂貴的仿真躲避,可以是半個花盆和磚頭房,還有人用媽媽或女友的蕾絲BRA哦,如果用這個,最好選擇黑色的。
溫度&加熱:
海蟾蜍能適應的溫度範圍很廣,但最理想的範圍是白天23攝氏度~28攝氏度,晚上20攝氏度左右。在夏天,它們也許會喜歡你的室溫,但到了冬天你就要考慮加熱了。
你最可能用到加熱墊、陶瓷加熱器和夜燈,由於海蟾蜍是超大型蟾蜍,將加熱墊放在底端有一定機率燙傷它們,所以我們可以考慮側面加溫。如果你使用的是陶瓷加熱器或夜燈,那麼一定要是瓦數小的,並且得配有溫控,否則容易造成海蟾蜍的脫水。
光照:
海蟾蜍最好避免接觸到中午烈日的直射或高瓦數UVB的照射。理論上,海蟾蜍如果能從食物中得到豐富的鈣質和維生素的話,是不需要UV射線的。我們通常選用普通燈泡或UVB2.0,這些燈具應該安在一個角落,這樣容器內就有不同層次的光暗區,海蟾蜍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
如果條件允許,我建議你可以模仿自然光照循環,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再配上晝夜溫差,相信能最大程度輔助海蟾蜍的健康成長。
清潔:
每日拾取糞便與換水是必要的,而整個環境的清洗也最好需要1~2個月一次,那時你的海蟾蜍要被安置在一個臨時容器裡,原來環境裡的每樣東西都應被洗刷一遍了,切勿殘留化學洗滌劑在容器內。上手:
海蟾蜍是為數不多的可以上手的兩棲寵物之一,但也不能太頻繁。上手前和上手後都應當洗乾淨雙手,在手還是溼潤的時候就可以上手了。
脫皮:
伴隨它們的成長,海蟾蜍會有規律的脫皮。它們先用後腿推刮老皮,然後老皮會從背部開始裂開並脫落,再伴隨全身的痙攣和前肢的抓撓,老皮最終都會來到嘴角,並由海蟾蜍吃下。
冬眠或夏眠:
在野外,環境達到一定的乾燥值後,海蟾蜍就會進入夏眠;當同時達到乾燥和寒冷的時候,海蟾蜍就進入冬眠了。在休眠期,它們會將自己埋入地下並結繭保持體內水份。
家庭飼養的海蟾蜍由於溫度和溼度都被主人控制的很好,就幾乎不可能進入夏眠了。當氣溫降至8度以下,如果要準備冬眠以增強體質和增加壽命,就應該在冬眠前期進行增脂,如餵鼠類,還有1周左右冬眠的時候就該停止餵食了,等最後一次排洩完就可以立刻冬眠。在冬眠的時候,可以使用椰土,但不能讓椰土完全乾燥,還得保持一點溼度。
冬眠期間可以偶爾觀察下生命跡象,想要結束冬眠的時候用溫水和高溫喚醒即可。
性別:
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叫聲,雄性海蟾蜍在發情期會主動叫喚,而且它們有顏色更深的喉部和婚姻墊。雌性大於雄性,並擁有更圓潤的身形,而雄性蟾蜍的幾個前腳趾通常有黑斑。
繁殖:
海蟾蜍是相當高產的,一對健康強壯的種蛙往往能產下8000到35000顆卵。如此的高產,也不難理解它們在世界不少地方成為頭號害蟲,殘害著當地的生態系統。
人工飼養的話,海蟾蜍是不可能在一個小容器裡產卵的,如果你想繁殖,得擁有一個遊泳池或水塘。這就是繁殖海蟾蜍唯一的難度。其它方面,它們並不如角蛙、非牛那般困難。
海蟾蜍成長迅速,1到2年便可達性成熟,繁殖季節是冬眠後的早春到早秋。由於適應力超強,在過冬前就可以將幾對海蟾蜍散養塘養。
關於海蟾蜍的軼事:
蟾毒色胺,一種從海蟾蜍毒腺分泌的化學物質,一種迷幻藥的原料,會造成輕度幻覺及降低血壓,在澳大利亞是一級毒品,經常與海洛因和大麻一併提到。
在澳大利亞,海蟾蜍是個超級大毒瘤,因為它們嚴重破壞了當地生態系統。當地人想方設法將海蟾蜍趕盡殺絕,並以此衍生出一些行業,如利用海蟾蜍皮膚製作成皮革錢包和鑰匙圈,還有一種從它們殘體中提煉出的液態肥料。
法國米約奢侈品牌Jean-Charles的製革廠內擺滿曬乾的澳大利亞海蟾蜍。很多年前法國從南美地區引進這類蟾蜍以對付當地的甲蟲災害,但如今它們的外皮成了昂貴的奢侈品原料。
海蟾蜍錢包是菲律賓的特色旅遊紀念品,它是用整張海蟾蜍皮和牛皮繃在一起做的。
一組家養海蟾蜍照片:
Author:易拉酒、rlyl
★☆★☆★☆★rlyl的爬蟲世界☆★☆★☆★☆
歡迎來到爬蟲愛好者、資深玩家rlyl的小站,這裡每天都有精彩爬蟲資訊更新,還可以隨時垂詢爬蟲品系分類、飼養繁殖、生活習性、疾病治療、環境造景、設備器材等一切問題,rlyl也是從新人過來的,知道新手的不易,保證有問必答。
微信公眾平臺:ztrlyl
本人微信號:rlylzt
QQ:57030620
博客:blog.sina.com.cn/rlyl
爬行天下論壇ID:rlyl
靈龜之家論壇ID:rlyl
龜友之家論壇ID:rlyl
蛋龜之家論壇ID:rlyl
甲骨文論壇ID:rlyl
瑪雅爬論壇ID:rlyl
淘氣鳥論壇ID:rlyl
吉祥鳥論壇ID:rlyl
鸚鵡世界論壇ID:rlyl
CPB中國寵物鳥論壇ID:rlyl
觀賞魚之家論壇ID:rlyl
觀賞魚之巔論壇ID:rlyl
南美水族家園論壇ID:rlyl
fish3000魚民村論壇ID:rlyl
CMF海水觀賞魚論壇ID:rlyl
中國觀賞蝦論壇ID:rlyl
昆蟲愛好者論壇ID:rlyl
自然論壇ID:rl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