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公式法》教學設計

2021-01-08 齊民有約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九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內容。前面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解過一次方程(組)與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則是一個新的模型,它所表示的數量關係更為複雜,當然也能更好地體現數學的重要價值。「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初中代數「方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之一,是在學完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數的開方和直接開方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礎上,掌握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進一步熟練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會選擇合適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時也為後邊學習二次函數奠定了基礎。

二、 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求根公式的發現和探究過程,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化歸思想,領悟配方法,感受數學的內在美.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識層面:公式的推導和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能力層面:以求根公式的發現和探究為載體,滲透化歸的數學思

想方法.

難點:求根公式的推導.

四.學生狀況分析:

上節課學生剛學了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這為本節課求根公式的推導打下了基礎,有利於難點的突破;另外學生在八上《實數》一章中,學習了被開方數的非負性,並掌握了開平方運算,為這節課理解求根公式的應用條件奠定了基礎。

五.教學過程分析:(分了六個環節)

1.憶舊:用配方法接下列三個一元二次方程: (1) x2+5x-3=0 (2) x2-6x=9 (3)2 x2+5x+4=0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驟是什麼? 3.⑴ 你能說出上面方程的各項係數分別是多少嗎? ⑵ 它們有解嗎?如果有解,解為多少? ⑶ 是否還有其他解法呢?

【設計意圖】

問題⑴ 明確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項係數為配方作準備;

問題⑵ 利用昨天所學「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問題⑶ 啟發學生思考解法並不唯一。

2 .呈現問題

你能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a≠0)嗎?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驟是什麼?共同完成前四步,到

這步時,拋出問題: ①此時可以直接開平方嗎?需要注意什麼?②等號右邊的值有可能為負嗎?說明什麼?讓小組交流、討論達成共識。學生會對b2-4ac進行討論,應及時鼓勵。分類思想也是今後常用的一種思想,應加以強化。最終總結出這裡有個小結當這裡有個小結當 b2-4ac≥0時,原方程有實數解,解是多少可以將a、b、c的值帶入公式而得到,這個公式就稱為「求根公式」。當 b2-4ac<0時,原方程無實數解。緊接著回到開始的三個例題當中,(1) x2+5x-3=0 (2)x2-6x=9(3)2 x2+5x+4=0 用a b c的值來判斷原方程解的情況。(你能不用解此方程就能知道它解的情況嗎?)

【設計意圖】師生共同完成前四步,這樣與利於減輕學生的思維負擔,便於將主要精力放在後邊公式的推導上。通過小組的討論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互幫互助;有利於發揮集體的優勢;有利於突破難點。對學生的出色表現應予以及時的鼓勵。

3.板演例題( 和學生共同完成) 例1.用公式法解方程x2+5x-3=0

【設計意圖】規範解題格式;體驗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驟。

4.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驟:

(1)、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並寫出a,b,c的值。 (2)、求出b2-4ac的值 (3)、代入求根公式 :

(4)、寫出方程的解x1=?, x2=?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了規範解題格式,讓學生體會數學課中的嚴謹的邏輯推理不僅在幾何問題中大量存在,也更廣泛應用於代數中;從而更好地體會到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驟。

5. 鞏固練習

一個一個給出習題然學生自己去做。由於沒說用何方法,有些人可能習慣配方,有些人想用公式法嘗試,都可以從做題速度與準度去比較這幾個題哪種方法更好。讓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上講臺板演,同時走下來看看下面的學生有何問題,及時糾正。

⑴ x2-7x-18=0 ⑵ 2x2-9x+8=0 ⑶ 9x2+6x+1=0 ⑷ 16x2+8x=3

【設計意圖】⑴ 比較配方法與公式法,⑵ 發現對於這幾道題公式法步驟較為簡單,⑶ 熟悉公式法,強化解題格式, ⑷ 及時發現錯誤及時解決。這一環節放手習題讓學生自己去做,選取對同一個方程利用配方法解的和公式法解的,讓學生從簡捷性與準確性去比較這幾個題用哪種方法更好,並在小組內交流解方程過程中的得失,從而讓學生在比較中加深對兩種方法的認識,熟練這兩種方法的應用。並在學生口述中得以驗證這一點.

學生比較配方法與公式法發現對於這幾道題而言公式法步驟較為簡單,並在學生練習本展示中強化解題格式、及時發現錯誤、及時解決。然後讓學生進一步反思:什麼情況下用公式法較為簡便,什麼情況下用配方法較為適宜?二者之間有無本質區別?在思維上你有什麼收穫? 在解題細節上你又有哪些注意的地方?你還有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方法嗎?

6. 總結反思 分三個方面:⑴ 知識方面 這節課學到了什麼?有何收穫?⑵ 做題中那裡容易出錯,錯誤原因是什麼?如何避免此類錯誤?⑶ 對於解一元二次方程和使用配方法?何時用公式法?

讓學生自己去總結。(老師將重點內容加以小結)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比較兩種方法,什麼情況用配方法?什麼情況用公式法?學了若干方法要有所選擇。會用、巧用真正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回顧學習過程,提煉歸納所學知識,掌握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比較公式法及配方法的優缺點,思考是否還有其它的方法,為下節課學習因式分解法奠定基礎。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反思也是一種智慧,希望能夠逐步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希望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完善,在完善中成長。

相關焦點

  • 省初中數學核心概念教學設計活動在湘潭舉行
    湘潭在線10月17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期仁 通訊員 顏望輝)10月10-11日,湖南省初中數學核心概念教學設計暨微課展示活動在湘潭市江聲實驗學校舉行,活動吸引了來自全省14個市州600多名教師觀摩學習。這次活動共有31位老師進行了課堂展示,聚焦微課視頻,闡述教學設計的意圖和特色。
  • 初中數學競賽:因式分解常用方法之一——公式法
    大家好,我是啊年,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初中數學競賽題,咱們常用到的解決因式分解問題方法——公式法,當然啦,平時考試的時候,這個方法也是經常用到的。咱們先來看一下常用的數學公式~基礎公式(1)平方差公式:a-b=(a+b)(a-b)(2)完全平方和公式:a+2ab+b=(a+b)(3)完全平方差公式:a-2ab+b=(a-b)進階公式(4)立方和公式:a+b=(a+b)(a-ab+b)(5)立方差公式:a-b=(a-b)(a+ab+b
  • 初中數學《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組是初中數學的重點內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識的延續和提高,又是學習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另一種消元的方法---加減消元,它是學生系統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知識的前提和基礎。
  • 數學教師招聘《集合的概念》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1)理解集合的定義,掌握常用數集及其表示方法。(2)了解元素與集合的關係,理解集合相等的含義。(3)初步了解集合的分類,能恰當地應用列舉法或描述法來表示集合.(2)觀察關於集合的幾組實例,感受利用集合語言來描述客觀事物和抽象數學對象的意義.(3)藉助實例分析、探究數學問題(如集合中元素的確定性、互異性,理解列舉法和描述法的含義)。
  • 反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改善學生的發散思維和逆向思維
    數學中舉出某一個命題的反例,就是需要陳述滿足問題 的含義,但結論不成立。給出命題的一個反例就是質疑這個 命題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只用舉出一個反例就能幫助學生判 斷命題中的結論是否正確,這樣的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 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於學生理解和感悟問題也是 必不可缺的。
  • 河南省安陽市英語教研員張瑞娟:初中英語教學設計的前世今生
    2020年4月4日,學習強國、央視頻和一起教育科技聯袂推出「數位化教育與未來」大講堂,邀請河南省安陽市初中英語教研員張瑞娟老師,分享初中英語教學設計的前世今生。    張瑞娟老師提到,教學設計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
  • 小說教學|淺談初中語文經典小說文本的教學設計
    語文工作室第13期淺談初中語文經典小說文本的教學設計——以《變色龍》教學設計構想為例夏書傑/文《變色龍》是一篇短篇小說。作者契訶夫是俄國19世界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二、閱讀層次上,可按照理解、鑑賞與評價三層次設計《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版)說:「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得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我們不能只關注作者說了什麼,還要想想,小說寫得怎麼樣,從小說中讀出了什麼。
  • 淺談中小學數學銜接教學
    數學教學是數學銜接活動的數學。數學教學離不開銜接教學,它符合當代數學教育發展的要求,在新課改的今天,使銜接教學為教學活動服務顯得非常迫切。那麼,如何使數學銜接教學為數學活動服務,筆者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一、 銜接學生認知結構 要進行某種數學思維活動,第一步要顧及學生的現有認知結構。何為認知結構?
  • 初中數學,因式分解成難點,掌握方法更要知道什麼時候用
    初二數學作為難度較大的一個階段,讓很多的同學在這一年,成績出現了非常大的分化,而初二數學中的全等三角形可以說是整個初中階段幾何部分的基礎,而還有一知識點,讓很多同學感覺到難度很大,那就是因式分解。分別是: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以及分組分解法。關於這四種方法的基礎,就不和大家贅述了,主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什麼時候用什麼方法,幫助大家掌握因式分解這一難點。
  • 高中必修四《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任意角的正弦、餘弦、正切的定義的由來、理解,及運用定義歸納得出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數值符號、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和誘導公式一。     教學難點:用角的終邊上的點的坐標來刻畫任意角的正弦、餘弦、正切;定義的理解及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
  • 日本初中數學競賽題:分解因式,中國學生:確定不是送分題?
    大家好,本文和大家分享一道日本初中數學競賽題:分解因式。分解因式是初中數學非常重要的知識板塊,國內學生都會進行大量的練習,不少國內學生看到這道題後表示這就是一道送分題,甚至有學生表示這道題還沒有中考題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道題。
  • 初中數學競賽之圓例題1
    微教學課堂成立以來,分享教學視頻高達300多篇,我們的教學視頻不斷的升級和改良,希望能為大家帶來更好的觀看體驗。提供免費的教學資料1000+份,不僅在寧波慈谿地區,還有很多全國各地的朋友郵寄完成。
  • 初中數學競賽之圓定理3
    視頻中的原題 微教學課堂成立以來,分享教學視頻高達300多篇,我們的教學視頻不斷的升級和改良,希望能為大家帶來更好的觀看體驗提供免費的教學資料1000+份,不僅在寧波慈谿地區,還有很多全國各地的朋友郵寄完成。
  • 初中數學競賽之梅涅勞斯定理1
    視頻中的原題 微教學課堂成立以來,分享教學視頻高達300多篇,我們的教學視頻不斷的升級和改良,希望能為大家帶來更好的觀看體驗提供免費的教學資料1000+份,不僅在寧波慈谿地區,還有很多全國各地的朋友郵寄完成。
  • 初中數學競賽之圓例題6
    微教學課堂成立以來,分享教學視頻高達300多篇,我們的教學視頻不斷的升級和改良,希望能為大家帶來更好的觀看體驗。提供免費的教學資料1000+份,不僅在寧波慈谿地區,還有很多全國各地的朋友郵寄完成。
  • 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數學》試題
    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數學》試題 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於10月31日進行,甘肅中公教育根據考生反饋及時整理了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供各位參考查看:2020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 一道白俄羅斯初中數學競賽題:分解因式,難住不少學霸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道白俄羅斯的初中數學競賽題:分解因式a^4-3a+4a-3。這道題看似簡單,卻難住了不少初中的學霸,還有網友調侃到:以為只有中國才學這些東西呢,沒想到大家都在學啊,還真是公平。因式分解是中學數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知識點,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數、化簡求值等題型中經常都會用到。書本中因式分解的題目一般比較簡單,考查的方法主要有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等,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十字相乘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道白俄羅斯的競賽題。這道題是一個4次多項式的分解,下面介紹3種方法。
  • 「數學廢柴」也能考進前三 作業幫初中數學給你196個逆襲大招
    成立六年來,作業幫及其旗下產品月活躍用戶超過1.7億,教學體系也有了諸多質變。就像武林高手琢磨武功秘籍那樣,作業幫初中數學老師梁勇和團隊從一間7平米的「小黑屋」起步,歷經數年打磨搭建出「大招體系」。這套"大招"已成為作業幫初中「幫數學」課程體系的核心之一。憑藉多年的教學經驗作儲備,招式的誕生可說是水到渠成。「海盜埋寶」、「胡不歸」……每一招對應的都是中考必考的重點題型,可謂刀刀見血。
  • 「數學廢柴」也能考進前三!作業幫初中數學給你196個逆襲大招
    就像武林高手琢磨武功秘籍那樣,作業幫初中數學老師梁勇和團隊從一間7平米的「小黑屋」起步,歷經數年打磨搭建出「大招體系」。這套"大招"已成為作業幫初中「幫數學」課程體系的核心之一。    憑藉多年的教學經驗作儲備,招式的誕生可說是水到渠成。「海盜埋寶」、「胡不歸」……每一招對應的都是中考必考的重點題型,可謂刀刀見血。最終,196個大招有了雛形,並且匯聚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