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丁克現象越來越廣泛?對此是選擇贊同還是反對?你們怎麼看?

2021-01-21 卻長念

說起丁克,相信很多的年輕人都很嚮往,但國內大多數的老人卻很反對。丁克是從國外慢慢傳入國內,並很快為國內一些中高端人群所接受。

丁克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是經常聽別人說起,各種媒體上也經常見,說陌生,是自己身邊丁克並不常見,好像離自己的生活很遠。

丁克固然看起來美好幸福,但是要做丁克還真的需要有一顆大心臟才可以,當然現在社會都比較寬容,每個人都有權選擇過什麼樣的生活。

對於丁克你們怎麼看待?

第一,用平常、平等、完全一樣的眼光看待丁克族。

第二,丁克家庭並沒有所謂的無養老隱患。

第三,丁克家庭的個人的自由期延長。

第四,丁克家庭夫婦雙方的長輩可能受傷。

第五,丁克家庭雙人世界的愛情期延長。

第六,尊重丁克家庭,不阻止,但也不倡導。

社會上丁克現象為何會越來越多呢?

男的嫌麻煩怕養育艱辛、女的怕身材走樣,不少青年夫婦婚後不要孩子,做新潮的「丁克一族」。然而,不少醫生發現,近年來超過35歲的高齡產婦越來越多,其中不乏年輕時立志不生育,到了中年隨著夫妻情感變化而「反悔」的人。

不少年輕人表示,養一個小孩的責任和壓力太大,經濟能力不行,寧願選擇丁克。

還有人認為丁克並不自私,不能給孩子提供理想的生活,生孩子是為給自己養老的人才自私。

甚至許多人說,生活不易,人生短短幾十年,選擇輕鬆一點,又有什麼錯呢?

輿論環境的改變可以看出,現在年輕人的壓力確實很大。

或許在20、30歲的時候,面對丁克這個話題可以輕而易舉說出不要孩子。

但是真的到年華逝去煢煢孑立的時候,或許又有不一樣的心境,不一樣的看法。

事實上,許多人對於丁克最擔心的問題,在於老無所依。

情感上的孤獨是一方面,經濟上的孤立無援可能更痛苦。

客觀的說丁克家族不一定就比要孩子的家庭更優越,當然準備要和已經有孩子的家庭在做選擇的時候就真的想好了嗎?畢竟現在已經不只是靠兒養老的時代了,值不值得丁克就要看你怎麼為自己活了。活在當下,以後的人生我們預測不了!每一種選擇都值得被尊重!

相關焦點

  • 第一批丁克進入老年,越來越多人選擇丁克,為何不願意生娃
    這邊國家全面放開生育,那一邊卻發現丁克的人好像越來越多。丁克是一個舶來品。指的是有雙份收入沒有孩子的家庭,丁克這個詞是從上個世紀80年代引入國內的,到了2020年,第一批丁克已經步入晚年。大多數這些丁克的生活就是悠哉地到處去旅遊,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如說畫畫,跳舞,下棋等等。
  • 如何看待丁克現象
    這個現象其實我們早就發現了,從近幾年的中國生育報告來看,出生人口即將大幅下滑,生育率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出生人數為1523萬人,比2017年下降200萬,為194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總生育率下降到1.52,平均每育齡婦女1.52名兒童。自2016年實施「全面二胎」政策以來,2016年出生人口已攀升至1786萬,隨後連續兩年下降,政策效果明顯消退。
  • 3個65歲丁克女人說出心裡話
    花影人間:講走心情感故事,分享人間百態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觀念的開放,選擇丁克的夫妻越來越多。 在丁克族看來,只要夫妻感情好,生不生孩子都一樣。生了孩子要對他負責,勢必會縮減自己享受生命的時光。
  • 「不是瀕危物種,沒必要延續自己」,李健回應丁克傳言,引發爭議
    他的發言代表了很多丁克一族的心聲。社會要求每個人迅速找到一個安樂窩,生養孩子延續家族,主流聲音掩蓋了丁克一族的真實想法。他們希望把人生揮灑在獨處的時光裡,期盼兩人世界能延續到老。對於自願丁克、享受丁克的人來說,選擇加入丁克行列並非沉迷青春,珍惜自由的時光也不意味著拒絕成人世界,總而言之丁克家庭好處多多。
  • 年超九旬卻強烈反對這項科研?楊振寧為何反對粒子對撞機得建設?
    提起物理學領域,你首先想到的是經典物理學代表牛頓,還是相對論的作者愛因斯坦,亦或者是最近逝世得天才霍金?霍金先生得一生如同傳奇一般,寫出了《時間簡史》這樣的經典著作廣為人知。不過有另一位老先生,他在物理學領域的貢獻,確實霍金也無法超越,這位便是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
  • 日本的低欲望丁克現象已經開始蔓延?
    現如今為我們聽到的丁克,不婚和晚婚好像已經司空見慣了,這種發展的方向好像是我們從放開二胎的時候就開始發展這類生活方式好像已經開始走進我們大部分人的生活中,生育意願下降的根本問題無非時間、精力、財富,而且可以了解到還是有蠻多例子在身邊上演。
  • 李健談「丁克」:沒必要延續自己基因,又不是什麼瀕臨滅絕的物種
    可李健結婚多年一直沒有小孩,還和妻子相約成為「丁克一族」。李健作為歌王,在華語樂壇也是神一般的存在。不僅如此,他還是曾經被保送進入了清華大學的高材生。而他的妻子曾經在李健的幫助下,也順利考入清華。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學業上都如此成功的夫妻會選擇做丁克?下面我們來聽聽李健怎麼說。李健談「丁克」:沒必要延續自己基因,又不是什麼瀕臨滅絕的物種!
  • 李建談到丁克的原因:時間精力都放在音樂上了,才選擇不去要孩子
    在當下娛樂圈內,結婚之後選擇做丁克的明星其實不在少數。像音樂詩人李建就是屬於丁克家庭中的一員。李建與妻子結婚多年,一直都沒有個屬於自己的孩子,這讓很多的人感覺不可思議。現今社會,夫妻兩個人選擇做丁克其實很常見了已經。孩子是婚姻的紐帶這句話顯然已經不適合當下的社會。再者說如今社會一段婚姻的長久,與孩子沒有很大的關係了。其實我們從李建與妻子的愛情中是可以看出來的。李建與妻子結婚已經多年,並沒有因為沒有孩子而影響夫妻生活,他們依舊如戀愛般甜蜜。尤其是在了解兩人的愛情故事之後,不禁感嘆道這簡直就是劇中的浪漫甜蜜愛情。
  • 理性選擇理論越來越缺乏解釋力
    朱麗葉:理性選擇理論為何可能或不可能成功滲透某些學科呢?作為一門學科,政治科學在對待理性選擇的思維方式方面已經證明比社會學更為脆弱。理性選擇理論的興起是功利主義的當代翻版。  郭臺輝:理性選擇理論深深改變了政治學,但社會學似乎對此更具有免疫力。這是為什麼?  朱麗葉:理性選擇理論為何可能或不可能成功滲透某些學科呢?
  • 丁克科學治療擊退困擾
    有人認為腳氣不是病,而是一種排毒現象;有人將腳氣和腳氣病混為一談,盲目補充維生素;還有人鍾愛各種偏方秘籍,想像著對腳氣一招克敵,例如試圖用帶有臭氧功能的足浴盆徹底殺死真菌,擺脫病症。隨著天氣的漸漸轉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在晚上泡腳,一來是為了消除一整天的疲憊,二來是為了清潔殺菌。當然,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不少人還去藥店買來了帶有按摩、紅外線、臭氧等功能的高級足浴盆。
  • 最任性的瓊女郎,談戀愛不想結婚、嫁豪門選擇丁克,如今終於離婚
    母親多番考慮選擇了同意,此後陳德容開始為各大廣告的拍攝忙碌起來。對於這段經歷,她不怎麼排斥,因為年齡小經常收到一些糖果,反而感到很開心。1989年,15歲的陳德容終於決定在娛樂圈發展,並且選擇了籤約邵氏,也是在這一年她因為拍攝《國中女生》而走進瓊瑤的視線。
  • 從無限生育到計劃生育到丁克家庭;人類繁衍後代的宿命走向低谷?
    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如此種種的例子不勝枚舉,似乎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丁克一族中。他們不是不談戀愛,不是不相信愛情婚姻,他們只是不想要孩子,不想繁衍後代。他們只想永遠過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二人世界,沒有孩子的哭鬧聲,沒有孩子的屎尿味,沒有孩子的叛逆期等等,只專注於享受與伴侶的二人世界。然而,許多人或許會問不生孩子有錯嗎?有錯嗎?有錯嗎?
  • 基因本自私,那為何我們又曾經在某個時刻「偉大」著?人為何矛盾
    我們平時會去怎麼評判一個人呢?他或她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我想大家對好人的評判標準就是:喜歡助人為樂,有責任心,有愛心等等。而壞人呢,就是自私,無情,冷酷等等。總結來說就是,好人的行為就是利他行為。而壞人呢,就是利己行為。然而,真的這麼簡單嗎……
  • 【周一見】紅白喜事如此「玩」,你怎麼看?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條件的好轉,紅白喜事中玩耍的習俗越來越濃厚,一些人在玩耍中動輒以數條煙要挾,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甚至有把新郎用膠帶纏到了樹上、電線桿上等不文明行為的發生。對此,你是怎麼看的?贊同還是反對
  • 常用英語口語:表達不贊同或者反對的英語對話短句
    【導語】以下是新東方網整理的《表達不贊同或者反對的英語對話短句》,一起來看看吧!   表達反對的英語對話短句:   我反對。   I don't agree. *比I can't agree.的語氣還要強烈,給人一種直接反對的印象。
  • 為何部分鋼鐵俠影迷堅持反對納米戰甲?看到最新概念圖後恍然大悟
    為何大部分鋼鐵俠影迷堅持反對納米戰甲?看到最新概念圖後恍然大悟!這次鋼鐵俠的戰甲不再是一身黃金盔甲了,而且還融入了高科技納米技術,加上納米技術的戰甲看起來戰鬥力更加爆棚,但是從外觀上也讓大家看到了驚豔的場面,對於鋼鐵俠納米技術的新戰甲來看網友們並沒有很喜歡,現在對於網友們來說也都很反對納米戰甲,那具體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會有人反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相對論的公式擺在他們面前都看不懂,還否定相對論,否定個毛啊。 民科的一個特點是臉皮厚,怎麼批都無所謂。 另外一個特點是偏執,自說自話,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你說的再多,再正確,他都聽不進去的。說得不好聽一點,這是病,得治。 第三個特點是受迫害妄想症。因為堅信自己是正確的,凡是反對他的,都是在打壓他。
  • 李健回應丁克原因:不是什麼瀕臨滅絕的物種,沒必要延續基因!
    李健在採訪中透露,自己之所以選擇丁克,是覺得「沒必要延續自己的基因,沒什麼了不起的,也不是什麼瀕臨滅絕的物種,沒必要延續自己。「 古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李健也知道自己會被不少人詬病,他對此倒是十分坦然,表示人言並不可畏,人的唾沫是淹不死人的。還拿了陳冠希做例子,說他現在還不是好好的。
  • 為何會有這麼多人反對製造「複製人」?看完之後總算明白了
    你們可以利用基因的特點來進行一些實驗,甚至是治癒人類的疾病,如果利用得當,能夠造福人類社會。需要保護好自己的遺傳基因但科技的發展就是一把雙刃劍,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會存在不利的一面。比如說有人便提議將克隆技術發揚光大,當世界上的一個自己死掉之後,還能有另一個自己繼續活著,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長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