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會去怎麼評判一個人呢?他或她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我想大家對好人的評判標準就是:喜歡助人為樂,有責任心,有愛心等等。而壞人呢,就是自私,無情,冷酷等等。總結來說就是,好人的行為就是利他行為。而壞人呢,就是利己行為。然而,真的這麼簡單嗎……
在近現代,達爾文是對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外國人之一。達爾文的適者生存理論,可以說不僅僅是在生物的演化上起到了運用,在社會發展和文化傳播上,達爾文的這套思維都非常管用。
但是,按照達爾文的說法,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那應該說世界就是一個殘酷的角鬥場,每個人都應該很自私吧?
經常也會有一些年輕人去抱怨現在職場的殘酷,動物也是一樣,為了自己的土地,食物,配偶,經常也是大打出手,那這些都已經不是新鮮的事情了。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有些動物當天敵來了,他們會不惜暴露自己的位置,也要發信號給同胞。按照達爾文的觀點,這種喜歡幫助其它同類,讓自己暴露在危險環境中的這種行為,為啥不會被大自然淘汰掉呢?
不僅僅是動物,人也是有利他行為的。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為什麼生物會有利他行為?基因不是本就自私嗎?本期文章給你答案!
從種群到個體,合理性與矛盾性交織,肉體或許只是工具?
對此,有人提出了種群演化的概念,意思就是說那些擁有利他行為的種群會存在下來,而那些只有自私行為的種群就容易被「團滅」。雖然發送信號的小鳥可能會死掉,但是它的種群會存活下來,所以能活下來的種群,一定是有這樣勇敢無私的個體存在的。就像一個民族,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一定是有一些敢於出生入死的勇士,比如我們熟知的黃繼光,邱少雲……
所以種群演化這種理論聽起來還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呢,大家有沒有發現種群演化這種概念有一個很明顯的漏洞。
在說出這個漏洞前,我先跟大家說一個故事。有這麼一個小短片,裡面說到,在一個國家裡,所有的人都不會說謊,結果呢,去了一個外地人,他會說謊,但是國家裡面的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謊言,於是呢,這個外地人就通過謊言混得風生水起,獲得了大量的資源,包括交配資源。
那你們想想,如果以種群單位來看,利他行為會犧牲小我成就大我,讓種群一直活下去。但是你以個體來講,在種群中利己行為才是優勢精英。唯一會說謊的人,他會獲得更多的資源,意味著他會擁有更多基因遺傳的權利。那這個種群慢慢地變成了都會說謊的人了,因為他的子孫後代會說謊。所以這不就跟種群演化矛盾了嗎?
其實,不管是利它還是利己,你都可以發現,肉體它只是工具,不管是善還是惡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基因活下來,讓個體或者相關親緣關係的基因永遠傳播下去。是基因操縱著我們處理善惡的問題。我這麼說可能會導致很多人的不適,甚至連父母對待孩子的感情也不是自發的,而是基因操縱的。
那有人問,那丁克怎麼解釋?他們不願意生孩子,豈不是不滿足基因的要求?當然,丁克的原因比較多,但也逃脫不了跟基因的關係。如果說現在人類的種群數量沒有像現在七十億人口這麼多的話,生育成本沒這麼大的話,丁克相對來說也會少很多。就像小城市的丁克就沒有大城市的丁克這麼多。也就是說,丁克並不代表不滿足基因的本質,而是同樣被其它條件所制約。
人類的特殊性與對未來的假象與展望——細思極恐
那我們人類就沒有特殊性了嗎?我們要了解這個問題,再來聽一個虛構的故事。
如果我們過了一百年後科技發達了,我們的科學家發明了一個方法能讓我們永生,就是把自己裝進機器裡進行休眠,開始做美夢,就好像火影忍者裡面的無限月讀一樣。睡覺之前,我們給機器設定了程序,不管怎麼樣,不管環境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你都必須要活下去。你機器自己沒關係,但是你得必須讓你身體裡面的人活下去,那機器賦予了他自我進化學習,還有與其他機器交流的能力,他們非常的強大。他們彼此都抱有一個目的,讓它們自己身體裡的人類活下去,漸漸地機器越來越強大,為了適應環境,學習了非常多的科技,終將有一天它們會問自己是誰,誰在控制它。
說到這裡,你有沒有發現,在這個虛構的故事裡,睡在裡面的人就是基因,而機器就是我們的肉體。我們,現在已經做出很多反抗基因的事情了,我們甚至可以改造我們的基因了。最重要的是,我們有了另外一套可以複製的密碼,就不單單是基因了,那就是文化與科技。文化和基因一樣,是可以一代代地傳承下去的,並且是可以不斷複製進化的,而且文化的傳播和迭代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基因。你想想看,文化只需要口口相傳,或者以書本文字的形式傳播。但是基因如果想要傳播,你需要結婚生子,那成本和速度都不是一個級別的,導致人類會有很多不同於動物的表現。
那麼會不會有一天因為文化和科技的傳承發展,讓我們拋棄掉基因的控制呢?就好像那個機器人,有一天,它開始問自己到底是誰,自己到底要往何處走,於是打開了自己的身體,將裡面還在做美夢的人類拿了出來,然後自己過上屬於自己的生活……
#人性#
大家覺得不錯的可以點讚,關注我,更多犀利科普乾貨。如果你有什麼想法和高見,歡迎在評論區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