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 | 我們生來自私?請做好顛覆三觀的準備!

2021-01-09 米豆君

今天我們主要來討論《自私的基因》這本書中最核心的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普通人理解的進化和實際上進化的動力。文章用一種雄辯式的語言告訴我們,我們很多普通人其實對於生命,對於進化,對於道德的理解,都是錯誤的。進化的動力是絕對的自私,只不過這個自私並不是個體的自私,也不是物種的自私,這個自私體現在基因的自私。

第二部分解釋了基因的自私。告訴我們進化的目的、基因的概念、生物的概念。進化的動力來自於基因的自私。進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基因的最大利益。 基因就是DNA。生物從本質上看是各種基因的不同的組合。

第三部分是兩大經典理論的總結。生物只是基因製造出來的生存機器;基因在本質上是自私的。不過自私的基因這個理論不適用於人類的行為。因為我們進化出了文化和理性。

進化的真相:普通人理解的進化是什麼?實際上進化的動力是什麼?

讀科普最大的意義是它能夠用清晰優美的語言讓你去理解科學特有的邏輯,去明白科學的思維方式,從而能夠進一步欣賞科學的內在的美感,它不光是告訴你是什麼,更要讓你明白為什麼。《自私的基因》這本書顛覆以及改變了許多人的三觀。那麼這到底是一本怎麼樣的書,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魔力?

作者理察·道金斯是一位科學界的傳奇人物,他是英國皇家科學院的院士,也是牛津大學的生物學教授,此外他還是一名徹底的無神論者,有個外號叫做「當代的達爾文鬥犬」,因為他一直在跟宗教,在跟迷信的活動做著堅持不懈的鬥爭。道金斯在科普方面已經寫了十幾本書,我們介紹的《自私的基因》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但是也是最有影響力,奠定他個人聲譽的一部作品。因為它的核心思想非常的簡單易懂,它的推理也非常的嚴密,符合邏輯。但是它最後得出的結論卻是顛覆性的。

道金斯在這本書裡面用一種雄辯式的語言告訴我們,我們很多普通人其實對於生命,對於進化,對於道德的理解,都是錯誤的。很多人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中的「物」理解為整個物種,也就是說進化是物種和物種之間的競爭,物種中的個體要為集體的利益服務,它生存的目的就在於維護整個種群的利益。

道金斯認為進化的動力是絕對的自私,只不過這個自私並不是個體的自私,也不是物種的自私,這個自私體現在基因的自私。所有看上去無私的行為其實背後都是自私的基因在推動,任何的生命個體,包括動物,包括我們人類在內,其實都是基因用來繁衍的工具,

解釋基因的自私:進化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基因是什麼?生物是什麼?

進化的動力來自於基因的自私是非常符合邏輯,非常合乎情理。首先進化是為了維護整個物種的利益,在邏輯上是講不通的。因為物種本身是在不斷演化的,比方說狗是從狼演化過來的,那麼這也是一種進化,也是一種適者生存。但是既然一部分狼都變成狗了,都變成不同的物種了,說這種演化其實是狼這個物種的利益,這明顯是一種自我矛盾的說法。其次如果說進化是為了某種集體的利益,那麼為什麼這個集體就必須是物種呢?生物的分類,種下面還有亞種,種上面還有門綱目科屬,如果進化是為了集體利益,那麼同樣豹子和羚羊它們同樣屬於哺乳綱,它們為什麼要自相殘殺呢?為什麼這個集體利益必須停留在物種這個層面,不能擴大,也不能縮小,這是無法解釋的。

道金斯認為進化的最終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實現基因的最大利益,每個基因都希望拼命的複製自己,越多越好。在這個過程裡面,無論是個體還是物種,它們都只是短暫的臨時性的工具,在漫長的進化史上真正參與競爭,真正參與演化的,其實是各種基因。

基因就是 DNA。這個 DNA 分子上面有四種字母,分別對應四種不同的核苷酸,對於一個生物來說,它某個基因就可能決定身高、體重,或者決定眼睛的顏色,或者決定行為方式。每個基因在複製的過程中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基因跟基本粒子差不多,是遺傳的基本單位,是一個不能拆分的 DNA 片段。

從基因的角度出發,道金斯給生物下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定義:從本質上看,每個生物都可以看成是各種基因的不同的組合。繁衍就相當於把父母體內的基因各自複製一半,然後把它重新混合起來,合成一個新的基因組合。在這個過程裡面,假如我們不考慮突變的話,每個基因本身是不會變化的,變化的是它們的組合方式。這些基因藏在生物的體內,從這個生物變成受精卵的一剎那開始,它就開始操縱這個生物的生長發育,並且事先規劃好了這個生物的行為方式。

在道金斯看來,進化的邏輯就是所有的基因都要以自私為第一原則,所有的基因都應該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每個基因都儘可能把自己多複製幾個拷貝。

動物界有些看起來非常無私的行為用基因來解釋就是,一個基因不只有一份拷貝,它可以有很多份拷貝,廣泛存在於很多的個體中間。這個時候,基因的利益不能只看一個單獨的個體,而是要算總帳。如果一個基因發現,犧牲某個個體,可以使自己在更大的範圍內獲益,那麼這種犧牲其實是符合基因的利益的,它是一種自私的行為。

所謂的自私的基因是一種擬人的比喻手法,道金斯用這種比喻是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遺傳和進化的本質,但實際上基因是一段化學物質,基因本身並不會思考,基因唯一知道的就是不停的複製自己。但從客觀上來說,那些有利於生存的基因複製更多,從而在漫長的自然選擇和競爭中存留下來。所以這才是真正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但是其實這本書的內容遠遠不只這些,因為從自私基因這樣一個簡單的原則出發,可以推理出非常複雜的結論,比方說其實組成一個生物的基因是多種,那麼這多種基因裡面,每一種基因都希望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它希望打壓別的基因,同時它們又需要互相合作。這裡就牽扯到一個非常複雜的博弈的過程,它是一邊競爭又一邊的合作。所以各種基因都會根據自己的特點採取不同的策略,進行這樣的競爭和合作的共存的一種行為。

兩大經典理論的總結: 生物是什麼?基因在本質上是自私的。

第一,生物是什麼,生物只是基因製造出來的生存機器。第二,基因在本質上是自私的,生物的各種行為,哪怕表面上看上去很無私,它背後必然有一個深層次的理由,它很有可能是各種基因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進行那種博弈,所以歸根到底它還是一個自私的行為。

但道金斯也反覆強調,自私的基因這個理論不適用於人類的行為。因為我們人類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奇葩的物種,我們進化出來兩樣東西,一樣叫做文化,另外一樣叫做理性。有了這兩樣武器之後,我們已經徹底的擺脫了基因的束縛,我們可以不必時時刻刻按照我們的生物本能來行動。所以哪怕我們體內的基因是自私的,但是這也並不妨礙我們可以產生無私的道德觀念,並且認為這才是我們值得追求的目標。事實上正是因為我們能夠克服自己的生物的本能,才更加凸現了人類思想的可貴。

相關焦點

  • 好書推薦 《自私的基因》
    【小編說】今天要推薦的是一本顛覆三觀的神作——《自私的基因》。讀完後你會發現似乎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可以用自私的基因來解釋。
  • 《自私的基因》:基因才是笑而不語的大boss
    今天書單君要詳解的《自私的基因》也是屬於讀完毀三觀系列的書。讀完後你會發現似乎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可以用自私的基因來解釋。
  • 不如讀書吧:每日一本好書推薦《自私的基因》
    內容簡介《自私的基因》是20世紀最經典的著作,這版三十周年紀念版,在前版本基礎上有兩章增補和修訂。我們從哪裡來,又將到哪裡去。生命有何意義,我們該如何認知自己?《自私的基因》充滿想像力。任何生物,包括我們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機器。
  • 人類是自私的,因為擁有著自私的基因,但這又並非是不可超越的
    自私和無私,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兩類人的品質,人們都喜歡大公無私的人,是鄙夷自私自利的人,殊不知,無私和自私的命題本身就是錯誤的,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這個世界上只有自私,而沒有無私。因為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自私的基因。基因是每一個人的核心,其不僅決定這一個人的樣貌身高,也決定著一個人的性格。
  • 男人出軌,女人愛財都是基因的錯?——《自私的基因》告訴你真相
    《自私的基因》這本書,以嚴密的邏輯和犀利的言辭說明了一個道理:「一切決定都是基因的選擇。」我們每個人的基因都不相同,你喜歡吃甜,他喜歡吃酸,但其實都是基因的貪食。書中表達女人因為男人沒有房子而不願意和他結婚,並不是自己的選擇,而是自私的基因替他做出了選擇。而一個男人選擇和多個女人有染,也是基因因為不斷複製得到永生。
  • 讀完《自私的基因》之後背後發涼:一慣認為的無私其實都只是自私
    上個世紀一本反人類的科普讀物橫空出世,一出版就引來非常大的爭議,因為書裡面的觀點簡直顛覆了人類的所有認知,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本「毀三觀」的書籍就是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教授理察·道金斯的著作《自私的基因》。
  • 6分鐘讀完道金斯經典作品《自私的基因》
    直接上乾貨:基因的自私並不是社會學意義上的自私,很多人用《自私的基因》這個標題來論證人性的自私。如果是這樣,很抱歉你沒看懂這本書。「自私的基因」這個標題的真實含義,其顛覆性遠超俗人的認識,是讓你後背一涼的那種顛覆。
  • 基因決定我自私
    古滕客  基因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詞,它決定著我們的成長、發育,甚至是生老病死。有「達爾文鬥犬」之稱的進化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用《自私的基因》(中信出版社)一書顛覆了道德傳統。在書中,道金斯試圖告訴我們,基因決定了人類生而自私,它喚起了無數人對認識自身的渴望。  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生命的意義在於什麼?《自私的基因》告訴我們,人活著只是為了基因能傳遞下去,人不過是基因的生存機器。我們與人合作、鬥爭,或者博弈,都是因為基因的自私性。那麼,人類的命運將走向何方?性別差異是否天生?兄弟相爭為何永無寧日?一夫一妻制是否違反自然?
  • 《自私的基因》:人是自私的嗎?
    一按「新中國」的說法,自私是萬惡之源,資產階級最自私,萬惡不赦,共產黨大公無私,吃喝住用都由公家提供。到「新新中國」,中國人更加進步,不僅行為不可自私,自私的念頭也要不得,於是,全民「狠鬥私字一閃念」。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到了「最新中國」,自私從首惡的席位上退了下來。
  • 讀書會|人人生而自私,但人類還在互相幫助?基因才是背後的大BOSS
    很多人聽了這個理論之後,就產生了疑問:如果基因是自私的,基因又決定一切,那人類之間為什麼還有合作呢?動物為什麼也有合作呢?道金斯的這本《自私的基因》恰恰就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的基因可以趨勢我們的行為自私,但我們也不必終生屈從。在動物中,只有人類受文化也受後面獲得的以及繼承下來的影響的支配。
  • 【無智書齋】《自私的基因》
    》作者:[英] 理察·道金斯譯者:盧允中 張岱雲 陳復加 羅小舟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日:2012-09-01書籍簡介《自私的基因》是20世紀最經典的著作,這版三十周年紀念版,在前版本基礎上有兩章增補和修訂。
  • 顛覆你三觀的埃及手
    你們準備好了嗎? 那麼長話短說,Here we go!!!相信看過我們公眾號的朋友們,都對埃及手有著或多或少的認識。我們大部分人一開始,對Tutting的認識,其實都很單純、很正統。比如,擺九十度直角,手腕旋轉變化等等.直到最近幾年出現的一位美國年輕人的出現,才徹底打破了我們對埃及手那根深蒂固的理解和認識,可謂顛覆了Tutting的三觀。
  • 我們體內的基因也會自私嗎?
    我們到底是由什麼組成的?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我們的存在到底具有什麼意義?在著有《自私的基因》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道金斯看來,人類是由基因進化而成的。剛開始道金斯把人類的原始形狀用一定數量的原子進行比喻,後來道金斯發現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按照這種理論,如果你想製造出一個人,你先是要收集非常多的原子,然後再把原子放到生物化學的雞尾酒混合器裡瘋狂搖動。
  • 我們體內的基因也會自私嗎?
    我們到底是由什麼組成的?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我們的存在到底具有什麼意義?在著有《自私的基因》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道金斯看來,人類是由基因進化而成的。剛開始道金斯把人類的原始形狀用一定數量的原子進行比喻,後來道金斯發現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 自私的基因-人類自私的科學解釋
    《自私的基因》 理察道金斯 著本書從進化論出發,說明人類的一些自私的心態跟行為源自人類的基因需要生存和延續,因而導致了人類具有自私的本性。在這本書裡,道金斯從遺傳學、生物行為和生態學等方面,向我們闡述一個基本觀點,人的本能註定了我們會自私自利,就連那些看似無私的舉動,其實都摻雜著自私的動機。
  • 自私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嗎?|《自私的基因》
    而奧地利生物學家孟德爾發現遺傳規律、美國生物學家摩爾根發現遺傳物質——基因,則讓生物進化的規律變得有跡可循。今天我們探討生物進化,遺傳學是一個永遠繞不開的點。英國動物學家道金斯的作品《自私的基因》,就是一部從遺傳學的角度來探討物種進化的生物學著作。針對動物進化的問題,道金斯認為自然選擇的基本單位不是個體或種群,而是基因,自私的基因。
  • 【領軍讀書會】《自私的基因》第二期
    在這本書中,道金斯從遺傳學、生物行為和生態學等方面,向我們闡述了一個基本觀點:任何生物,包括我們自己,都只是基因的生存機器。本能註定了我們會自私自利,我們會有一些自私的心態和行為,就連那些看似無私的舉動,其實都摻雜著自私的動機,因為我們的基因需要為生存和延續而戰,所以生物具有自私的本性。
  • 讀《自私的基因》:當基因是終極大boss,而人類只是牽線木偶時
    這麼聽著感覺好像基因真的是有意識地在操縱著生命體,像一個幕後大boss一樣,但並不是這樣,道金斯從遺傳學上的自私定義概念出發,給我們解釋了基因的這種「自私」沒有主觀意識,只是出於自我保存的強烈目的而已。
  • 貪婪自私或許都不是我們的錯,因為我們都只是基因的載體
    或許我們可以以另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去看,認為相互競爭的不一定是物種,還可以是個體或者基因;生存,也不一定是指個體或物種的存亡,還可以是基因的延續。以基因進化的視角,去解釋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行為現象。基因和進化論放在一起,可形成一個大體上圓融的體系,可以詮釋生活乃至生命中的很多現象。這就是理察·道金斯的著作《自私的基因》所提出的觀點。
  • 《自私的基因》讀書感
    我們可以把複製因子當作模板,把它想像為由一條複雜的鏈構成的大分子,鏈本身是由各種類型的起構件作用的分子組成的。在複製因子周圍的湯裡,這種小小的構件多得是。每一塊構件都具有吸引其同類的親和力。來自湯裡的這種構件一接觸到對之有親和力的複製因子的另一部分,就往往附著在那兒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