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是由什麼組成的?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我們的存在到底具有什麼意義?
在著有《自私的基因》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道金斯看來,人類是由基因進化而成的。剛開始道金斯把人類的原始形狀用一定數量的原子進行比喻,後來道金斯發現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按照這種理論,如果你想製造出一個人,你先是要收集非常多的原子,然後再把原子放到生物化學的雞尾酒混合器裡瘋狂搖動。但即便你搖到宇宙毀滅,混合器裡也不可能誕生出一個人。接著他想到了分子,一個分子能夠複製自己分裂出另一個分子,而分子就是構成基因的小物件。所以在道金斯對於基因的定義裡,基因是進行高度精確複製的複製基因,而我們人類本質上和所有有生命的物質相同,都是受基因控制的。我們其實只是基因的生存工具罷了。
基因會用自己的方式操控我們,讓我們作為生存工具成為最好的基因複製體。通過拷貝自己,一代一代地從一個個個體轉移到另一個個體的目的,然後讓自己永久的流傳下去,不被自然淘汰。這個過程就是道金斯所說的自私的基因。而道金斯也通過對所有生物物質的觀察,了解到了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最能夠反映出基因自私性的便是親緣關係和兩性關係。一般來說,親緣關係裡父母是最關心自己兒女的,但如果從基因的角度來解釋,就是父母對於兒女的關心其實是基因為了繁衍下去的計劃。畢竟兒女身上的基因遺傳了父母身上一半的基因。
關於兩性關係,說得更精確些,應該是兩性繁殖。而兩性的繁殖實際上也是基因的軌跡。兩個陌生的基因相撞,都想要爭取留下自己的基因,所以兩性之間的交配大多數都是相互利用。無論是雄性還是雌性,都會想要自己的基因得到廣泛傳播,所以他們都希望和很多個異性進行交配生子。
從生物學上講,雄性雌性都有濫交的傾向,不過雌性的繁衍成本明顯更高一些。因為雌性在體內受精的情況下,胎兒一般在雌性體內孕育。而且胎兒的發育,既需要時間,也需要吸收母體大量的營養。而雄性的繁衍成本非常非常的低。為了平衡這種差異,雌性和在雄性交配前就會進行等價交換。
在這本書中,女性婚前要彩禮,男性婚後出軌都是正常的。因為這些都是基因為了繁衍自己做出的事情。基因是沒有道德觀念的,只是控制著世界上所有的生命物體來實現擴大自己的目的。聽到這裡。是不是三觀有點崩塌了?基因難道可以操控一切嗎?出軌竟然是因為基因嘛?婚前彩禮竟然是男性出軌的等價交換。難道說父母對我們結婚、生孩子的執念那麼深,是因為父母身上操控著他們的基因,一直在叫囂著快點去拷貝我,我要長久的生存下去嗎?不要急,上述的闡述只是道金斯對於所有生命物體所做出來的結論。因為道金斯發現基因只是統計學上的意義,而我們人類就是這個統計中不太按常理出牌的。就是說人類與其他生命物體不同,人類最為特殊,因為人類會不顧基因的傳承去領養一個兒子,並且為之付出感情。在兩性中。這上面也不是為了普普通通的交配,而是帶有感情的進行交往。道金斯認為人類的變化大部分取決於文化傳播,而不是基因傳播。他還認為,人類雖然也是基因的生存機器,但會通過文化對自己的自私行為進行約束,從而做出一些利他行為的事情。
話說回來,大家真的相信我們是基因的生存機器嗎?雖然這樣的研究有其一定的意義,但我不太想誠然的認為自己是個被基因操控著的機器。因為我們人類有是非觀念,善惡之分,更有道德約束和法律規定。我們要做的當然不只是為了基因繁衍,因為人生來就不應該被賦予使命,更不應該被生活分成必定要做的部分。我們可以選擇我們幾歲結婚,也可以選擇我們幾歲生孩子,我們當然也可以選擇不結婚,畢竟人生只有一次,生活不應該被外界鐐銬鎖住。就像道金斯在書中的最後總結道,我們是作為基因機器而被建造的,是作為彌補機器而被培養的。但我們具備足夠的力量去反對我們的締造者,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我們。人類能夠反抗自私的基因暴政。雖然他的總結還是以基因是我們的締造者為主,但是他說的那句人類的反抗意識確實是我們的強項。因為我們就是我們,即使是基因在操控著我們,我們也是基因挑選出來的優秀生存機器。而面對道金斯這樣的理論,你又有什麼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