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體內的基因也會自私嗎?

2021-01-09 葛明生活Vlog

我們到底是由什麼組成的?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我們的存在到底具有什麼意義?

在著有《自私的基因》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道金斯看來,人類是由基因進化而成的。剛開始道金斯把人類的原始形狀用一定數量的原子進行比喻,後來道金斯發現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按照這種理論,如果你想製造出一個人,你先是要收集非常多的原子,然後再把原子放到生物化學的雞尾酒混合器裡瘋狂搖動。但即便你搖到宇宙毀滅,混合器裡也不可能誕生出一個人。接著他想到了分子,一個分子能夠複製自己分裂出另一個分子,而分子就是構成基因的小物件。所以在道金斯對於基因的定義裡,基因是進行高度精確複製的複製基因,而我們人類本質上和所有有生命的物質相同,都是受基因控制的。我們其實只是基因的生存工具罷了。

基因會用自己的方式操控我們,讓我們作為生存工具成為最好的基因複製體。通過拷貝自己,一代一代地從一個個個體轉移到另一個個體的目的,然後讓自己永久的流傳下去,不被自然淘汰。這個過程就是道金斯所說的自私的基因。而道金斯也通過對所有生物物質的觀察,了解到了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最能夠反映出基因自私性的便是親緣關係和兩性關係。一般來說,親緣關係裡父母是最關心自己兒女的,但如果從基因的角度來解釋,就是父母對於兒女的關心其實是基因為了繁衍下去的計劃。畢竟兒女身上的基因遺傳了父母身上一半的基因。

關於兩性關係,說得更精確些,應該是兩性繁殖。而兩性的繁殖實際上也是基因的軌跡。兩個陌生的基因相撞,都想要爭取留下自己的基因,所以兩性之間的交配大多數都是相互利用。無論是雄性還是雌性,都會想要自己的基因得到廣泛傳播,所以他們都希望和很多個異性進行交配生子。

從生物學上講,雄性雌性都有濫交的傾向,不過雌性的繁衍成本明顯更高一些。因為雌性在體內受精的情況下,胎兒一般在雌性體內孕育。而且胎兒的發育,既需要時間,也需要吸收母體大量的營養。而雄性的繁衍成本非常非常的低。為了平衡這種差異,雌性和在雄性交配前就會進行等價交換。

在這本書中,女性婚前要彩禮,男性婚後出軌都是正常的。因為這些都是基因為了繁衍自己做出的事情。基因是沒有道德觀念的,只是控制著世界上所有的生命物體來實現擴大自己的目的。聽到這裡。是不是三觀有點崩塌了?基因難道可以操控一切嗎?出軌竟然是因為基因嘛?婚前彩禮竟然是男性出軌的等價交換。難道說父母對我們結婚、生孩子的執念那麼深,是因為父母身上操控著他們的基因,一直在叫囂著快點去拷貝我,我要長久的生存下去嗎?不要急,上述的闡述只是道金斯對於所有生命物體所做出來的結論。因為道金斯發現基因只是統計學上的意義,而我們人類就是這個統計中不太按常理出牌的。就是說人類與其他生命物體不同,人類最為特殊,因為人類會不顧基因的傳承去領養一個兒子,並且為之付出感情。在兩性中。這上面也不是為了普普通通的交配,而是帶有感情的進行交往。道金斯認為人類的變化大部分取決於文化傳播,而不是基因傳播。他還認為,人類雖然也是基因的生存機器,但會通過文化對自己的自私行為進行約束,從而做出一些利他行為的事情。

話說回來,大家真的相信我們是基因的生存機器嗎?雖然這樣的研究有其一定的意義,但我不太想誠然的認為自己是個被基因操控著的機器。因為我們人類有是非觀念,善惡之分,更有道德約束和法律規定。我們要做的當然不只是為了基因繁衍,因為人生來就不應該被賦予使命,更不應該被生活分成必定要做的部分。我們可以選擇我們幾歲結婚,也可以選擇我們幾歲生孩子,我們當然也可以選擇不結婚,畢竟人生只有一次,生活不應該被外界鐐銬鎖住。就像道金斯在書中的最後總結道,我們是作為基因機器而被建造的,是作為彌補機器而被培養的。但我們具備足夠的力量去反對我們的締造者,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我們。人類能夠反抗自私的基因暴政。雖然他的總結還是以基因是我們的締造者為主,但是他說的那句人類的反抗意識確實是我們的強項。因為我們就是我們,即使是基因在操控著我們,我們也是基因挑選出來的優秀生存機器。而面對道金斯這樣的理論,你又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體內的基因也會自私嗎?
    我們到底是由什麼組成的?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我們的存在到底具有什麼意義?在著有《自私的基因》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道金斯看來,人類是由基因進化而成的。剛開始道金斯把人類的原始形狀用一定數量的原子進行比喻,後來道金斯發現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按照這種理論,如果你想製造出一個人,你先是要收集非常多的原子,然後再把原子放到生物化學的雞尾酒混合器裡瘋狂搖動。
  • 自私的基因是什麼?生物個體都有自私的基因存在,又驗證了什麼
    人類或多或少都有自私的一面,因為每個人骨子裡都有自私的基因存在,每個個體之間都會產生利益的衝突,最重要的是,這些基因是來自生物保持自己生存繁衍的一種手段。其實生物也只不過是基因用來傳播和製造自己的一種工具而已。如果用科學的方法表述那麼基因才是自然選擇和自我利益實現的基本單位,而不是生物。
  • 自私的基因是什麼?生物個體都有自私的基因存在,又驗證了什麼
    人類或多或少都有自私的一面,因為每個人骨子裡都有自私的基因存在,每個個體之間都會產生利益的衝突,最重要的是,這些基因是來自生物保持自己生存繁衍的一種手段。其實生物也只不過是基因用來傳播和製造自己的一種工具而已。如果用科學的方法表述那麼基因才是自然選擇和自我利益實現的基本單位,而不是生物。達爾文也說過,自然的選擇不是生物個體的生老病死和種族的優勝劣汰嗎?
  • 《自私的基因》:人類只是基因的生存機器,那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這個真相很殘酷,人活著似乎跟其他動物沒什麼區別,那麼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很多人陷入了迷茫。當年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時,就遭到很多人的攻擊。即使是現在,也依然有很多人不認同進化論。理察·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人類是進化的產物,但正是由於進化,人類才產生了自我意識。而自我意識可以讓人類擺脫基因的控制,幫助我們尋找人生的意義。一、生命是如何產生的?
  • 有性生殖為什麼會存在?《自私的基因》闡述「性活動」背後的意義
    前言:在當下,很多觀點,都像真理一樣的存在,似乎很少有人去懷疑這種觀點為什麼存在。伴隨著人類一路成長下來的,是體內的基因。作為人類的我們,會認為個體才是世界的主宰,而其實,我們只是基因延續的機器。基因為了完整的保存,需要尋找各類的載體,動物、植物和病毒,都是如此。簡單的複製,保存完整度最高。
  • 為什麼我們會死 | 讀《自私的基因》想到的
    我們人類雖然不像蝴蝶、知了那樣經歷完全變態發育,但在生命的旅程中也會改變外在的形態。就像斯芬克斯問路人的謎語:「什麼東西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我們體內的死亡基因也是父輩、祖輩遺傳給我們的。經過萬年進化,這些「成功」的基因早已在我們體內堆積如山。所以年紀越大,身體越差,病越多。我們也終將死去。
  •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本性的陰暗面是天生就有的——自私的基因
    地球上的我們從理解自己為什麼而存在才算成熟,好奇的孩子常會問:「為什麼會有人呢?」達爾文使我們能夠對於這個問題,給予一個切合實際的回答。我們生下來是什麼道理?人生應該做什麼?人是什麼?我們沒必要用迷信的思維來解讀。著名動物學家辛普森(G. G.
  • 《自私的基因》:人是自私的嗎?
    大意是說,從長時段的自然選擇的角度看,只有那些善於保護自己和複製自己的基因留存下來,也就是說,只有那些「自私的」基因留存下來,「成功的基因的一個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它的無情的自私」。生物個體作為基因的載體,體現的只能是基因的特性,「凡是經過自然選擇進化而產生的任何東西都會是自私的」,我們人類既然也是長時段自然選擇的結果,理所當然,「我們的本性生來就是自私的」。
  • 自私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嗎?|《自私的基因》
    並把我們人類及其他所有動物都描述成是我們的基因創造的機器。所有的行為都可以歸結為基因的自私行為,即為了更好地複製,傳播。所有的利他行為,也僅僅是自私目的下的有限利他行為。學過中學生物的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動植物,每個物種的形態特徵都不一樣,這歸根到底都是由基因的決定的。單個基因不一定能區分出好壞,在不同的集合裡,同一個基因就不一定是好是壞。
  • 自私的基因 | 我們生來自私?請做好顛覆三觀的準備!
    第二部分解釋了基因的自私。告訴我們進化的目的、基因的概念、生物的概念。進化的動力來自於基因的自私。進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基因的最大利益。 基因就是DNA。生物從本質上看是各種基因的不同的組合。第三部分是兩大經典理論的總結。生物只是基因製造出來的生存機器;基因在本質上是自私的。不過自私的基因這個理論不適用於人類的行為。
  • 人類是自私的,因為擁有著自私的基因,但這又並非是不可超越的
    往更深層次來說,基因甚至於決定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有人曾經思考過,我們真的是自己的主宰嗎?很遺憾,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否定的,事實上我們只是在做基因所讓我們做的事情,而將此誤以為是自主的行為。基因的自私是為了實現一個小目標,這個小目標就是為了能夠實現生存和繁衍。
  • 自私的基因,危險的模因,人類真的存在「自由意識」嗎?
    還是人類認知革命之後擁有了思想力,於是便可以跳脫基因的掌控,有了發揮的餘地?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另一本非常有名的書《自私的基因》。在這本書裡,作者把我們人類以為基於思想和情感為核心發展起來的包括親情、愛情、理想、自由等等在內的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歸功於基因的功勞,認為這一切都是基因控制我們的詭計。
  • 觀點|《自私的基因》:人類不過是基因生存的機器
    人類是什麼?「我們(人類)不過是基因生存的機器。」——《自私的基因》現今科學界的主流觀點認為,原始地球其實是一鍋「大湯」。儘管我們仍然無法確切得知在生命出現以前這鍋湯裡面究竟有什麼材料,但有限的證據表明,那裡面很可能有水、二氧化碳、甲烷和氨等物質。
  • 人類只是傀儡,基因才是主體,自私的基因如何控制了人類
    自人類產生智慧以來,人們對這個世界真相的探究就沒有停止過,而人們在這種探究中變得更具智慧,思想也變的更加的深邃。可以說人的整個歷史就是對科學和哲學的探究,要是沒了科學與哲學,人類也只不過是會直立走路的高級哺乳動物而已。
  • 自私的基因-人類自私的科學解釋
    《自私的基因》 理察道金斯 著本書從進化論出發,說明人類的一些自私的心態跟行為源自人類的基因需要生存和延續,因而導致了人類具有自私的本性。在這本書裡,道金斯從遺傳學、生物行為和生態學等方面,向我們闡述一個基本觀點,人的本能註定了我們會自私自利,就連那些看似無私的舉動,其實都摻雜著自私的動機。
  • 基因決定我自私
    在書中,道金斯試圖告訴我們,基因決定了人類生而自私,它喚起了無數人對認識自身的渴望。  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生命的意義在於什麼?《自私的基因》告訴我們,人活著只是為了基因能傳遞下去,人不過是基因的生存機器。我們與人合作、鬥爭,或者博弈,都是因為基因的自私性。那麼,人類的命運將走向何方?性別差異是否天生?兄弟相爭為何永無寧日?一夫一妻制是否違反自然?
  • 《自私的基因》讀書感
    石蠶蛾會用樹枝、枯葉的殘片、小蝸牛殼等作為建築材料。最神奇的要數那些建於石頭上的房子。石蠶蛾仔細挑選石頭,拋棄那些相較牆縫過大或過小的石頭。它甚至會旋轉石頭,以尋求最合適的拼接角度。沒有人會懷疑石蠶蛾的房子是為了適應環境,而自然選擇鍾愛石蠶蛾體內可以建造好房子的基因。石蠶蛾的房子,就是石蠶蛾體內建造房子基因的延申表型。一個在內,一個在外。
  • 6分鐘讀完道金斯經典作品《自私的基因》
    直接上乾貨:基因的自私並不是社會學意義上的自私,很多人用《自私的基因》這個標題來論證人性的自私。如果是這樣,很抱歉你沒看懂這本書。「自私的基因」這個標題的真實含義,其顛覆性遠超俗人的認識,是讓你後背一涼的那種顛覆。
  • 讀完《自私的基因》之後背後發涼:一慣認為的無私其實都只是自私
    為什麼很多人在讀過《自私的基因》之後都覺得背後發涼?因為理察在書中提出的觀點顛覆了人類的傳統認知,甚至可以說是反人類的。人類一貫認為的無私其實都只是自私性為什麼會這麼說?比如書中說父母對子女的舐犢之情,本質不是愛,而是基因為了複製繁衍而指示生物做出的行為,而且人之初,性本善是不存在的。還有烏鴉犧牲自己救同伴的例子。
  • 人生必讀科普書之一《自私的基因》,你需要抽點時間了解一下
    高中生物我們學過,基因主要分布在染色體上,除非是發生了基因突變,否則無論細胞如何分裂,基因都只是挪動了在染色體上的位置,自身沒有被破壞,因此隨著生物體的繁衍,基因會從上一代的個體移居到新一代的個體身上,一代代地遺傳下去,最終存活上千萬年甚至上億年。這麼長的時間,足夠自然選擇發揮作用,篩選出那些適應力更強的基因了。理論上說得通,那麼這套說法有什麼證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