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性生殖為什麼會存在?《自私的基因》闡述「性活動」背後的意義

2021-01-10 書中夜問

前言:在當下,很多觀點,都像真理一樣的存在,似乎很少有人去懷疑這種觀點為什麼存在。伴隨著人類一路成長下來的,是體內的基因。作為人類的我們,會認為個體才是世界的主宰,而其實,我們只是基因延續的機器。基因為了完整的保存,需要尋找各類的載體,動物、植物和病毒,都是如此。簡單的複製,保存完整度最高。有性生殖,基因一半來自父體,一半來自母體,加大錯誤的概率。而為什麼基因還願意選擇進行有性生殖呢?

《自私的基因》是英國理察·道金斯創作的科普性讀物,其理論支柱,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用基因作為視角,能將一些觀點作出更明晰的判斷。書籍的敘述方式,偏向於論文式,觀點清晰,論據透徹,語言晦澀,但不難讀懂。

書中,有涉及一個觀點,就是為什麼要有「有性生殖」?這個問題,不是空穴來風,首先得知道它的背景。在天地伊始,萬物混沌之際,慢慢產生有機體。有機體有沒有生命呢?這點不得而知,也沒有必要去過度關注。以現在社會去反推當時,先出現了遺傳物質,也就是基因。如果只是出現一堆蛋白質,一堆的肉,那怎麼延續?

剛開始出現基因後,基因為了保護自己可以不斷延續下去,它就要為自身包裹「防護衣」,也就是後來演變的動物、植物和病毒。都知道,作為基因,最想要做的,是完完整整地將自身序列延續下去,而不是中途有所變動。所以最好的選擇,當然是無性繁殖。23對染色體全部傳給下一代。

無性繁殖的魅力

「無心插柳柳成蔭」,說的是柳樹的繁殖方式。只要將枝條摘下,在恰當的季節,恰當的土壤內,枝條便會生根、發芽,自己長成一株綠植。新的植株,可以說是後代,也可以說是同一母體的複製品,因為新植株所獲得的基因,與母體一模一樣。

這便是無性繁殖的好處,可以將46條染色體,毫釐不爽地遺傳給下一代。而有性繁殖,卻恰恰相反,從父體和母體各得50%的染色體,基因交錯不說,還有可能增加犯錯的概率,也就是產生我們所說的「錯誤基因」。基因是自私的,不會無緣無故地選擇犯錯,這一問題的解釋,只能用達爾文的觀點,就是自然環境會選擇保留那些有利的「犯錯基因」。

自然選擇有利的「犯錯基因」

如果外界的生長環境一層不變,基因自身主動選擇「犯錯基因」的解釋就有點牽強。一旦環境改變,一些有利的「犯錯基因」就得以保存下來。舉初中生物課本最常見的例子。一群飛蛾,都是白顏色的,與它們生存的環境有關。它們棲息的森林裡,樹木的樹幹都是白色的,白顏色有利於它們躲避天敵。有性生殖的條件下,它們生出了灰顏色的後代,當然,它們的存活率更低。

有一天,森林周圍開設了一個工廠。空氣的汙染,將樹木的樹幹都染成了灰色。這樣一來,灰色的飛蛾更容易生存,白顏色飛蛾更容易死亡。多代選擇以後,飛蛾就基本都是灰顏色的了。基因之所以選擇有性生殖的因素就在這裡,因為它們需要抵抗外界的環境變換,不得不主動選擇一些「犯錯基因」。

結語

有性生殖有利於基因對抗外界環境的變換,便於自身的長期保存。但不意味著無性生殖就是多餘的,因為它才是基因最初的選擇。也有一些基因,選擇的載體既能有性生殖,又能無性生殖,比如蚜蟲。各種選擇,都是基因作出的最好應對,以便他們能長期地將自己保存下去。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人類踏著階梯,拾級而上,一步步地發展和豐富精神文明。無論什麼年代,都不能遺忘閱讀,遺忘對人生真諦的思考。歡迎加關注、討論)

相關焦點

  • 人為什麼要進行有性生殖​?
    和香北一起閱讀《自私的基因》第10天香北有言:雌蚜蟲能產出無父的活的雌性後代,每個這樣的後代都具有它母親的全部基因,順便提一下,一個在母親子宮內的胎兒,甚至可能有一個更小的胎兒在它的自己的子宮內。因此一個雌蚜蟲可以同時生一個女兒和一個外孫女。
  • 有性生殖的優點到底是什麼?
    有性生殖有什麼優點?表面上,子代融合了雙親的遺傳物質,可以有更大變異性,有利變異由於更能適應環境,可由遺傳的作用在後代裡得到積累和加強。如果您把這個寫入到教科書中的答案看做是真理,那麼您可能錯了。因為「性使生物通過基因重組獲得優勢」只是生物學的一個假說。
  •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體內的基因也會自私嗎?
    我們的存在到底具有什麼意義?在著有《自私的基因》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道金斯看來,人類是由基因進化而成的。剛開始道金斯把人類的原始形狀用一定數量的原子進行比喻,後來道金斯發現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按照這種理論,如果你想製造出一個人,你先是要收集非常多的原子,然後再把原子放到生物化學的雞尾酒混合器裡瘋狂搖動。但即便你搖到宇宙毀滅,混合器裡也不可能誕生出一個人。
  •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體內的基因也會自私嗎?
    我們的存在到底具有什麼意義?在著有《自私的基因》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道金斯看來,人類是由基因進化而成的。剛開始道金斯把人類的原始形狀用一定數量的原子進行比喻,後來道金斯發現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按照這種理論,如果你想製造出一個人,你先是要收集非常多的原子,然後再把原子放到生物化學的雞尾酒混合器裡瘋狂搖動。但即便你搖到宇宙毀滅,混合器裡也不可能誕生出一個人。
  • 為什麼我們要有性?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誰更好?
    地球上好像大多數生物都是有性生殖,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從生物學角度看,性只是少數物種的追求。在地球,生命剛開始出現的前二十億年,並不存在性。而到現在,依然是無性生殖的細菌和古生菌主宰地球。有些傢伙的生殖器比其他物種的大,比如:大猩猩的陰莖3.8釐米,人的陰莖13釐米,馬的陰莖45釐米,犀牛的陰莖61釐米,犀牛的陰莖61釐米,馬的陰莖45釐米。
  • 人類為什麼無法永生?科學家:基因的自私,不在乎個體的死亡!
    但是很顯然,縱觀地球發展始終,卻都並沒有出現過永生的生命,而人類也無法永生,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永生正常的理解是,無論發生什麼,無論經過了多長時間,生物都會保持著生命活動,甚至是初始狀態。而很顯然,我們幾乎是可以判定,在地球上所的所有生物都是會死亡的,甚至就連一些比較特殊的生物也是逃脫不了死亡的。死亡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最終歸宿。
  • 人類為什麼無法永生?科學家:基因的自私,不在乎個體的死亡
    但是很顯然,縱觀地球發展始終,卻都並沒有出現過永生的生命,而人類也無法永生,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而很顯然,我們幾乎是可以判定,在地球上所的所有生物都是會死亡的,甚至就連一些比較特殊的生物也是逃脫不了死亡的。死亡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最終歸宿。
  • 讀完《自私的基因》之後背後發涼:一慣認為的無私其實都只是自私
    據說該書的出版商讀過此書之後三天沒有睡好覺,甚至有很多學校老師寫信責問理察·道金斯,為什麼要寫這樣一部書。因為很多人在讀過此書之後覺得人生空虛渺茫而失去生活的勇氣,更甚導致善良的人們的內心世界遭到一次毀滅性的轟炸。為什麼很多人在讀過《自私的基因》之後都覺得背後發涼?因為理察在書中提出的觀點顛覆了人類的傳統認知,甚至可以說是反人類的。
  •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本性的陰暗面是天生就有的——自私的基因
    地球上的我們從理解自己為什麼而存在才算成熟,好奇的孩子常會問:「為什麼會有人呢?」達爾文使我們能夠對於這個問題,給予一個切合實際的回答。我們生下來是什麼道理?人生應該做什麼?人是什麼?我們沒必要用迷信的思維來解讀。著名動物學家辛普森(G. G.
  • 代價昂貴的有性生殖:性的演化動力是什麼?
    這種論點可能是對的,但存在一個缺陷:有性生殖的好處往往是微妙的,需要繁殖幾代之後才能顯現出來,而它的代價卻是沉重和直接的。為了完全理解「性」,我們需要一個解釋,而這個解釋可以追溯到早期複雜生物所生活的「原始湯」,以及它們所面臨的即時生存壓力。
  • 人類為什麼無法永生?因為基因的自私,不在乎個體的死亡
    在默認的理解中,永生即無論發生了什麼,無論經過了多久時間,生物都會保持生命活動。但這種生物,在自然界,幾乎不可能存在,具體原因,要從地球的起源說起。我們知道,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從出生到現在,地球都是極度危險的存在。大多數時間裡,地球要麼是火球,要麼冰球,真正的冰與火之地獄的存在,根本不適合生物存在。
  • 人類為什麼無法永生?因為基因的自私,不在乎個體的死亡
    在默認的理解中,永生即無論發生了什麼,無論經過了多久時間,生物都會保持生命活動。但這種生物,在自然界,幾乎不可能存在,具體原因,要從地球的起源說起。 我們知道,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從出生到現在,地球都是極度危險的存在。
  • 《自私的基因》:帶你從頭認識這個世界
    第1章 為什麼會有人呢?> 因此,現在我要講一下本書所不準備論證的第一點。我並不提倡以進化論為基礎的道德觀*,我只是講事物是如何進化的,而不是講人類應該怎樣行動才符合道德準則。我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我知道我有被人誤解的危險。有些人不能把闡述對事物的認識同提倡事物這兩件事區別開來,此類人實在為數太多。
  • 為什麼會有人呢|《自私的基因》1~4 章讀書筆記
    本文是第一部分,《自私的基因》1~4 章的讀書筆記。第 1 章 為什麼會有人呢【小曹同學:開篇第一章,提出了本書的主要論點,即生物都是基因創造的生存機器,以及,成功的基因都具有自私性。另外也對主要名詞進行了定義:利益:生存的機會;利他和自私:指行為,而非主觀意識和動機。
  • 代價昂貴的有性生殖:性的演化動力是什麼?|生物|線粒體
    這種論點可能是對的,但存在一個缺陷:有性生殖的好處往往是微妙的,需要繁殖幾代之後才能顯現出來,而它的代價卻是沉重和直接的。為了完全理解「性」,我們需要一個解釋,而這個解釋可以追溯到早期複雜生物所生活的「原始湯」,以及它們所面臨的即時生存壓力。
  • 複製錯誤和自私基因,什麼是生命的本質?
    當每一個基因的遺傳機會被削弱到一半時,自然選擇會偏愛「自私的基因」,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用理察·道金斯(Richard Dakwins)的著名表達表明:這些基因能擾亂系統,同時讓自己被傳遞的概率超過 50% 。在這些「自私的基因」被馴服時,才可能進化出複雜的生命。與本書相關的兩個大主題都與錯誤有關。第一種錯誤是在複製 DNA 時被動複製錯誤 — 突變錯誤。
  • 《自私的基因》:人是自私的嗎?
    道金斯聲明,《自私的基因》這本書的根本目的就是探討「自私與利他的生物學本質」,解釋為什麼儘管成功的基因都是自私的,而我們卻會看到「有些基因為了更有效地達到其自私的目的,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滋生出一種有限的利他主義」。
  • 自私的基因是什麼?生物個體都有自私的基因存在,又驗證了什麼
    人類或多或少都有自私的一面,因為每個人骨子裡都有自私的基因存在,每個個體之間都會產生利益的衝突,最重要的是,這些基因是來自生物保持自己生存繁衍的一種手段。其實生物也只不過是基因用來傳播和製造自己的一種工具而已。如果用科學的方法表述那麼基因才是自然選擇和自我利益實現的基本單位,而不是生物。
  • 自私的基因是什麼?生物個體都有自私的基因存在,又驗證了什麼
    人類或多或少都有自私的一面,因為每個人骨子裡都有自私的基因存在,每個個體之間都會產生利益的衝突,最重要的是,這些基因是來自生物保持自己生存繁衍的一種手段。其實生物也只不過是基因用來傳播和製造自己的一種工具而已。如果用科學的方法表述那麼基因才是自然選擇和自我利益實現的基本單位,而不是生物。達爾文也說過,自然的選擇不是生物個體的生老病死和種族的優勝劣汰嗎?
  • 讀書會|人人生而自私,但人類還在互相幫助?基因才是背後的大BOSS
    「我爸媽都不太高,所以這個基因就遺傳給我了,我的個頭也不高。」對於基因決定了人類的相貌這一觀點,相信大多數人都並無異議。但是,基因會控制人類的行為嗎?喜歡籃球,喜歡電影,這些喜好和基因有關係嗎?這種理論在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一書中,得到了更為大膽的發展。這位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認為,基因不僅是在背後操縱著生物一切行為的大BOSS,而且,基因是自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