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25日 14:5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郭臺輝
字號內容摘要:郭臺輝:克雷格·卡爾霍恩認為,歷史社會學的許多子領域已經成為一個圈子,一個人或者一小組人在研究某一個議題或運用某種方法,而不關心其他人的研究,這樣很難把社會科學向前推進。朱麗葉:卡爾霍恩的正確之處在於,美國的歷史社會學家較少注意到他們本應關注的美國社會學這個制度化很完善的學科,因此也沒有影響到他們本應影響的學科。朱麗葉:理性選擇理論為何可能或不可能成功滲透某些學科呢?作為一門學科,政治科學在對待理性選擇的思維方式方面已經證明比社會學更為脆弱。理性選擇理論的興起是功利主義的當代翻版。非常奇怪的是,實際上理性選擇的社會理論家們把他們的觀點建立在老一代那種更不完整的經濟學模型上,比如詹姆斯·科爾曼(James Coleman)在1990年出版的那本理論綜合性著作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就是典例。
關鍵詞:選擇;歷史社會學;學科;卡爾霍恩;功利主義;相互作用;郭臺輝;研究;圈子;克雷格
作者簡介:
郭臺輝:克雷格·卡爾霍恩認為,歷史社會學的許多子領域已經成為一個圈子,一個人或者一小組人在研究某一個議題或運用某種方法,而不關心其他人的研究,這樣很難把社會科學向前推進。您怎麼看待這個觀點?
朱麗葉:卡爾霍恩的正確之處在於,美國的歷史社會學家較少注意到他們本應關注的美國社會學這個制度化很完善的學科,因此也沒有影響到他們本應影響的學科。總而言之,他們沒有把歷史化的社會學推向前進,也沒有讓人們更有想像力地思考美國在世界的位置。但是,我並不完全贊同卡爾霍恩。我們不難看到,歷史社會學正在走向國際化,全世界的學者正在聯繫起來,比如社會科學史學會正在維持並發展各種非常健康的國際聯繫。所以,即使如卡爾霍恩所說的那樣,歷史社會學的許多子領域成為一個圈子,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圈子,它已經涉及國際範圍的知識拓展和全球網絡的構成。
郭臺輝:理性選擇理論深深改變了政治學,但社會學似乎對此更具有免疫力。這是為什麼?
朱麗葉:理性選擇理論為何可能或不可能成功滲透某些學科呢?你肯定已經注意到,許多政治科學家們明確尋求與各種形式的經濟學建立聯繫,而社會學家對此卻持一定的保留態度。作為一門學科,政治科學在對待理性選擇的思維方式方面已經證明比社會學更為脆弱。但是,社會學家也傾向於把自己的勢力範圍留給經濟學家,用心照不宣的方式換取並維持自己的學科地位。社會學家不應該這樣做,但客觀上確實是這樣做了。
理性選擇理論的興起是功利主義的當代翻版。當社會學家開始更為關注理性選擇理論的時候,作為一種觀念的動力,這個理論本身已經變得越來越沒有解釋力了。確切來說,它已經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脫離現實而沒有意義了。因此,在幾個作戰前線,功利主義原有的強大理論衝擊力已經逐漸消失,無法穿透我們學科堡壘的特殊牆體。理性選擇理論從中緣起的新古典主義經濟學也讓位於行為主義經濟學,後者本身就是一種更傾向於社會學方法的經濟學研究。博弈論也向社會學拋出橄欖枝,表現得更為友好。比如說,它非常關注你我之間相互作用的感覺,即我認為你可能如何對待我,以及你認為我如何對待你。這就是博弈理論思維中的社會相互作用以及回歸結構。非常奇怪的是,實際上理性選擇的社會理論家們把他們的觀點建立在老一代那種更不完整的經濟學模型上,比如詹姆斯·科爾曼(James Coleman)在1990年出版的那本理論綜合性著作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就是典例。這就是社會學理性選擇理論的雄心在20世紀後半期走向失敗的原因。
郭臺輝:您如何評價歷史社會學中的理性選擇理論?
朱麗葉:我並沒有低估理性選擇理論的創新價值。幾個世紀以來,作為一種知識探索的路徑,功利主義提供了大量解決社會問題的辦法,只是現在已經變得越來越缺乏活力。社會學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和政治科學家們都沒有充分解釋,自從霍布斯以來,理性選擇理論是如何以及為何發生變遷的;如今的理性選擇理論卻為何喪失了歷史意義,它的分析空間為何變得如此狹小、如此沒有價值——至少在它近來的一些特徵方面變得非常危險。如果未來的歷史社會學能為理性選擇理論提供發展空間,那麼,它將可能作為一種在歷史上有著明確定位的機制,而不是作為一種普遍而抽象的理論。
(作者單位: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