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6月2日電 (張添福 張海雯)西寧市民胡女士2日向記者抱怨說,自己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中國移動告知自己有一張電話卡欠費,而經查詢,胡女士發現自己名下實際竟有兩張電話卡欠費,但胡女士根本未辦理過這兩張電話卡,也未使用過。
胡女士及丈夫鄒先生在接受青海經視《百姓一時間》採訪時說,2014年底自己收到了一條中國移動發來的欠費催款簡訊,但自己的手機並未欠費,所以自己和丈夫鄒先生認為可能是詐騙簡訊而沒有理會。
「後來又陸續收到了同樣內容的催款簡訊,我到中國移動營業廳查詢發現欠費的電話卡開卡日期是2011年,2013年欠費後停卡。」胡女士說。
胡女士向中新網記者介紹,後來自己和丈夫商量後為了省麻煩就交了所欠電話費109元,但當自己再要求中國移動工作人員順便查詢夫妻倆辦理電話業務的記錄時,查詢到自己還有另外一張欠了320多元的電話卡欠費信息。
「後來我問中國移動工作人員這兩張卡是咋回事,他們回答說自己也不知道。」鄒先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兩張卡根本不是本人或委託他人辦理的,自己也從未使用過,欠款不應讓自己買單。
「為什麼2013年這兩張電話卡欠費後就不及時告知我,而時隔兩年後才通知我。」胡女士說,欠費109元的電話卡是移動公司通知我的,但欠費300多元的電話卡是我自己要求查詢才發現的。
胡女士表示,自己被告知必須繳清所欠費用,否則會列入黑名單,但現在補繳還可以享受8折優惠,即所欠320多元只需繳納260元左右,「我生氣就沒繳費。」但另有營業廳工作人員告訴胡女士和丈夫鄒先生,「這是私人承包的。」
胡女士和丈夫鄒先生要求列印通話詳單,查找電話卡的真正使用者,但被告知列印不出來,通話詳單最多存放半年。「但電話卡是2011年辦的,這麼多年欠費信息都能出來,通話詳單就出不來嗎。」
對於胡女士名下的電話卡究竟是誰使用並欠費,又是怎樣辦理出來的,通話詳單是否只能保存半年,所欠話費按規定能否打折,以及中國移動是否將催收欠款的業務交由「私人承包」等諸多問題,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青海有限公司西寧分公司綜合部史姓副總經理表示,對於上述問題,公司負責人正從外地趕回西寧處理,但具體的問題,要跟相關業務部門了解後才能答覆。
截至記者發稿時,胡女士向記者表示,移動公司已經退還了自己所繳的109元的第一張電話卡的費用,並註銷了兩張電話卡,移動公司也已向自己賠禮道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