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兩篇科研論文被 SCI 收錄,科研成果再次突破

2021-01-10 丁香園

近日,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兩篇論文被 SCI 資料庫收錄,這兩篇論文分別為《預防性使用水解蛋白配方奶對早產兒胃腸病及體格發育的影響》、《痰熱清注射液聯合更昔洛韋治療小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SCI 是國際公認的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

這兩篇科研論文的發表有力地促推了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學科建設與科研水平提升,使得臨床科研方面實現了新的飛躍,為醫院的發展建設注入了新動力。

副護士長楊綺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Medicine》期刊發表的《預防性使用水解蛋白配方奶對早產兒胃腸病及體格發育的影響》由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護理部主任陳克妮指導。

臨床上,水解蛋白配方奶在減少胃腸道疾病方面的有效性存有爭議,楊綺妍副護士長針對這一現象,積極思考,運用系統回顧和 Meta 分析的方法,對水解配方奶預防性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了系統的評價,最終給出了積極的結論,研究將為水解蛋白配方奶對早產兒胃腸疾病和體格發育的影響提供高質量的證據,這對臨床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兒科醫生石羽在《Medicine》發表的題為《痰熱清注射液聯合更昔洛韋治療小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療效及安全性》的科研論文也備受關注。

目前臨床常用抗生素治療兒童肺炎,而抗生素選擇不合理時多會損傷肝臟、腎臟等,石羽醫生開拓新的思路,用對人體傷害較小的抗病毒藥物如痰熱清注射液代替抗生素治療合胞病毒肺炎,本研究以中醫理論為指導,最後證實痰熱清注射液聯合更昔洛韋治療小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安全有效。

這兩篇科研論文的成功發表,是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醫護團隊在臨床研究取得的重要進展,為進一步提升醫療技術水平提高強有力的支持。

近年來,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不斷加大科研投入,鼓勵並支持醫護團隊在教學科研中多下功夫,並取得顯著成效。2019 年,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護理部課題《導樂分娩的介入時機對產婦分娩體驗的影響》獲批立項,2020 年 11 月,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生殖醫學科、急診科科研團隊 2 個省級科研項目獲立項,醫院專業研究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實現大躍升。

如今,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已成功晉升為海南首家三級甲等民營婦產醫院,將更加重視醫院內涵建設和學科建設,緊跟前沿,不斷促進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科研工作再創新高,提高醫院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

什麼是 SCI?

SCI 是美國《科學引文索引》的英文簡稱,其全稱為:Science Citation Index,創刊於 1961 年,是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出版的一個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通過其嚴格的選刊標準和評估程序來挑選刊源,使得 SCI 收錄的文獻能夠全面覆蓋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SCI 的研究成果代表著世界基礎學科研究的最高水準,科技論文被 SCI 收錄和引用是評價其國際學術地位、基礎科學研究水平、科技創新實力和科技論文質量的國際通用依據。SCI 作為國際間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其收錄的每篇論文都代表著該領域的先進水平。


產科團隊


兒科團隊


生殖醫學團隊

相關焦點

  • 綿竹市人民醫院:華西助力科研破冰 康復科SCI論文實現零突破
    綿竹市人民醫院:華西助力科研破冰 康復科SCI論文實現零突破 2020年11月06日 16:21:12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張少軍)11月1日
  • 深睿醫療創新科研成果被頂級期刊ER及MIA收錄
    在科研創新能力上,深睿研究院(Deepwise AI Lab)一直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是目前行業內規模最大的專注於人工智慧醫療領域的研究機構之一,從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醫療前沿科技的探索,通過科技與臨床的結合,產生了眾多兼具臨床價值和科技創新性的科研成果,陸續被國際頂級期刊和會議收錄。
  • 重症醫學科SCI論文發表及臨床科研策略大數據分析
    我們特別卯足了勁,幫朋友們找到了重症醫學科做臨床科研的四大策略。1,重症醫學科論文概況重症醫學科領域已經發表了230,734篇Medline收錄文獻。2011年,僅有6,843論文;到2020年目前,就已經達到38,019篇論文;十年翻5.6倍。
  • 「科研福利」科研六大利器及SCI論文投稿技巧
    為了避免類似情況,請為「科研動態」設置星標(具體操作見文末動圖),文章點一下「在看」,保持互動熱度,就能及時收到每期推送啦。今天大管家繼續給各位小可愛們整點乾貨,我相信你讀完這篇推文,肯定會收穫滿滿,畢竟這可是大管家用心做的呢。本人水平有限也請各位看官批評指正!歡迎交流!
  • 四篇入選oral,深睿醫療8篇科研論文被國際學術會議IEEE CVPR、ISBI...
    ,其中4篇為oral,這些論文代表了計算機視覺領域尤其是醫療影像方向國際前沿的科研進展。CVPR 2020本次收錄四篇科研論文,其中三篇為oral。從IEEE CVPR 2020公布的論文接收結果來看,在6656篇有效投稿中有1470篇論文被接收,接收率僅為22%,相比去年又降低3個百分點,oral按照往年經驗,一般只有5-7%,競爭越發激烈。
  • 十年磨一劍,基礎科研的不易,浙江大學連續發表多篇SCI頂刊論文
    基礎科研的重大突破在科技部不唯SCI論文的大潮流下,2020年3月5日,浙江大學再次在世界頂級科技期刊《nature》發表論文,這是2020年浙江大學收穫的第五篇頂級NS主刊論文,一月份兩篇《Science》,2月份一篇《nature》一篇《
  • 科研榜樣:他發表學術論文13篇,SCI8篇,說,科研一定要腳踏實地
    目前共發表學術論文13篇,其中SCI論文8篇,領域Top期刊論文2篇,中科院JCR一區期刊1篇,二區期刊5篇,機器人領域國際頂級會議2篇。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作為學生中主要參與人員參與橫向課題1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每一次困難都不輕言放棄,成了彭知南探索位置領域成功的基石。
  • 8篇孿生科研造假論文的背後,論文工廠明碼標價,SCI期刊要價高!
    論文工廠再次被證實2020年春節剛過,美國前史丹福大學的助理研究員伊莉莎白·畢克通過大數據對比,發現超過400篇來自不同作者和機構的論文,似乎都是由同一個「論文工廠」產生的,而這些文章的作者主要來自中國的醫院,其中僅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就有
  • 論文造假潮背後:SCI 與中國科研三十年|大象公會
    三十年來與國際接軌的中國科研,又到了十字路口。文|朱不換5 月 29 日,知名生物學界打假人士 Bik 爆料,江蘇、河南、福建、遼寧、山東多家知名醫院醫生的科研論文涉嫌學術不端、數據雷同。中國 SCI 論文組團涉假的問題,又一次浮出水面。
  • 我國SCI論文數首次突破十萬篇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11月27日在京公布的 2008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2008年主要反映基礎研究狀況的《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的中國科技論文總數為11.67萬篇,較 2007年的94800篇增加了21900篇,佔世界份額的9.8%,位列世界第二位。
  • 陝西院士團隊科研再獲重大突破,成果獲國際關注
    時隔一年,陝西科技大學輕工學院"生物質化學與材料"院士創新團隊趙偉副教授在生物質高分子精密合成領域再次取得突破進展,9月中旬,相關論文以"A New Synthetic Methodology of Site-Specific Functionalized Polypeptides
  • 飛鶴乳業發表SCI論文影響因子高達6.044 領先科研實力獲堅實印證
    2019年,飛鶴乳業技術研發中心關於精準定量測定母乳低聚糖(HMOs)和探究山羊乳對於血糖代謝影響的兩篇研究論文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影響因子最高達6以上,且獲批新發明專利「一種富含多種乳磷脂的嬰幼兒配方乳粉」。
  • SCI論文和頂尖科研雜誌一次搞清是什麼
    對於科研學生而言,在世界頂尖期刊發表科研論文,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期刊刊登,意義重大,幾乎人人都想進入到SCI刊物的論文,即是SCI論文。
  • 從科研小白到發表8篇SCI,看看這位本科生分享的科研經驗
    目前已發表SCI收錄期刊論文8篇,授權專利11項,受理專利13項。 由於疼痛難忍,謝燦宇去醫院檢查了,檢查結果是半月板和韌帶撕裂。看籃球比賽的應該知道,這個傷病摧毀了許多知名球星的職業生涯。正月十二他在潮州一家醫院做了膝蓋手術,但術後一直疼痛不止,醫院卻遲遲不能給出具體原因。於是在疼痛持續一個多月後,他來到了廣州重新檢查,才發現是術後感染,必須再做幾次清創手術進行處理。
  • SCI論文多久能發出來-英輯編輯
    sci論文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先來說說sci論文的類型,sci論文一把可以分為綜述性文章、實驗型文章、報告型文章和信件形式的文章幾個類型,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文章類型進行寫作,sci論文的價值想必大家一定有所耳聞,sci論文是被sci檢索的頂尖學術論文,sci論文通常代表著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與發展方向
  • 深睿醫療5篇論文被MICCAI2019收錄,展示在醫療AI領域的卓越創新能力
    隨著人工智慧在各個領域的蓬勃發展,今年MICCAI論文投稿數量再創歷史新高,相比去年增長了70%,遵循MICCAI對學術交流的深度和質量要求,今年僅收錄了540篇,錄取率僅31%,收錄的論文代表了最前沿的圖像計算和計算機輔助領域的前沿技術,是醫學影像分析領域的前沿熱點風向標,引領該領域的未來發展方向。
  • 中科院李國傑:SCI不是評價科研成果的唯一標準
    80年代末,SCI被引入中國,引導科研人員特別是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    論文數量高速增長的隱患    在《科學觀察》的創刊號,有篇文章講到了SCI論文的情況:我國SCI論文數量增長明顯,大概不到5年就翻了1倍,論文數達到5萬篇;論文在世界上的份額也基本上呈指數性增長,6年左右翻1倍,大概在國際上佔4.5%。那麼,論文增長得這麼快到底正常還是不正常呢?
  • 比107篇造假論文更可怕的,是SCI論文都能買
    作為一個權威的引文資料庫,SCI通過科研論文被引用的頻次來體現科研成果和學術期刊的影響力,每年都會公布所收錄刊物的影響因子排名。而陸志明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一篇發表在影響因子5分以下期刊上的SCI論文,他們在半年至9個月內便可搞定所有實驗量。這種在他眼裡「沒啥技術含量」的實驗「體力活」,全部交給本科和專科生組成的團隊。他們中許多「連實驗原理都不懂」,但「操作技術相當高」。
  • 佩服:他從科研小白逆襲科研大神,2年發23篇SCI論文,12篇TOP期刊
    據浙江農林大學消息,該校一名碩士研究生在過去的兩年讀研時間裡,竟然發表了23篇SCI,其中12篇TOP期刊!這種成果是什麼概念?相信大家都明白。這樣的成績,不僅超過很多厲害的博士,就連很多有多年科研經歷的高校老師可能也不能比——你說厲害不厲害!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只是僅讀了兩年的碩士研究生!
  • 一個月內連發6篇SCI論文襄陽市一醫院中心實驗室開啟高產模式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許倩倩)11月19日,筆者從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獲悉,該院中心實驗室在生物醫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進展,有6篇論文在今年十月份連續發表在SCI收錄的權威雜誌上。10月10日,《Cancer Medicine》在線發表了桑明、孫曉東科研團隊在抗腫瘤研究方面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