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內連發6篇SCI論文襄陽市一醫院中心實驗室開啟高產模式

2020-11-28 荊楚網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許倩倩)11月19日,筆者從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獲悉,該院中心實驗室在生物醫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進展,有6篇論文在今年十月份連續發表在SCI收錄的權威雜誌上。

10月10日,《Cancer Medicine》在線發表了桑明、孫曉東科研團隊在抗腫瘤研究方面的新成果。論文題目為《白藜蘆醇通過抑制STAT3Tyr705磷酸化來抑制宮頸癌的生長和轉移潛力》。

10月 20日 ,《Parkinsonism &Related Disorders》雜誌在線發表了王普清、桑明科研團隊在帕金森病研究中的成果。論文題目為《帕金森疾病病人及健康者家屬中腸道微生物的改變及其與臨床表現的關聯》。

10月21日,《Virus Research》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心實驗室付攀科研團隊在抗耐藥性細菌感染上的研究成果。論文題目為《兩種對耐藥性大腸桿菌有裂解活性的噬菌體的分離和鑑定》。

10月 25日,雜誌 《Archives ofVirology》在線發表了中心實驗室付攀科研團隊在抗耐藥性細菌感染上的研究成果。論文題目為《感染多重耐藥性大腸桿菌的裂解性噬菌體vB_EcoS_XY3的分離及基因組鑑定》。

10月29日,雜誌《BMC MedicalGenetics》在線發表了柴森茂科研團隊在新生兒發育異常相關的遺傳突變上的研究新成果。論文題目為《在ANK1中的新的p.Gln264Ter無義突變證實了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的致病作用》。

10月 31日,雜誌 《InternationalJournalof Molecular Medicine》在線發表了桑明、孫曉東科研團隊的抗腫瘤研究新成果。論文題目為《白藜蘆醇通過抑制HPV E6和E7基因的轉錄和表達來抑制宮頸癌的進展》。

中心實驗室主任桑明博士表示,上述成果是醫院長期重視學科建設和科研平臺建設的結果,醫院在人才引進、學科建設和科研平臺建設中給予了政策和經費方面的重點支持。通過科研平臺建設,帶動了相關學科的發展,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辦學效益,以及吸收和凝聚人才等方面起到基礎支撐作用,在濃厚的科研氛圍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中心實驗室將繼續服務於建設重點學科,以改革學科體制機制為重點,以提高學科創新能力為突破口,更好地發揮學科建設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提升學科建設的內涵,凸顯學科的優勢和特點,促進學科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和突破性進展,在增強學科實力和特色的基礎上提升核心競爭力。


相關焦點

  • 我院中心實驗室在一個月內連發6篇SCI論文
    日前,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中心實驗室在生物醫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進展,有6篇成果在今年十月份連續發表在《Cancer Medicine》、《Int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BMC medical genetics》、《Parkinsonism and Related Disorders》、《Archives of Virology》和《Virus
  • 這個單細胞技術平臺研究1個月內連發三篇SCI論文
    華龍網4月12日18時54分訊(記者 黃宇 通訊員 曾理)近日,在不到1個月時間內,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全軍血液病中心一項關於單細胞技術平臺學術研究相關的三篇論文相繼在國際工程技術頂級期刊
  • 湖北省首臺TrueBeam醫用直線加速器落戶襄陽市中心醫院
    湖北省首臺TrueBeam醫用直線加速器落戶襄陽市中心醫院 2021年1月8日,襄陽市中心醫院舉行高端腫瘤放療設備—TrueBeam醫用直線加速器開機儀式。
  • SCI期刊批量撤稿199篇中國學者論文
    這一新聞是繼2017年4月《腫瘤生物學》撤回 107 篇出自中國作者的論文後,中國科研界的又一學術大地震。點擊回顧。標準通道:保證6周內完成審稿。快速通道:收取的費用相對高些,可保證快速同行審稿,但不保證接收。一旦接收,安排40天內正式發表。有關出版費用的說明更是精確到每張圖和每張表。
  • 為什麼高福比鍾南山的論文高產?網友回答:500多篇SCI有原因
    學術研究成果越來越多,對於科研道路上跋涉的院士來說,可以成就一個專家學者,也可以把一個專家拉下爭議的漩渦。在疫情防控過程早期,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因為醫學界權威期刊「英格蘭雜誌」上發表的一篇題為《新型冠狀肺炎在中國武漢的初期傳播動力學》論文,其通訊作者帶有高福院士的署名,而讓高福陷入了爭議的漩渦之中。自從84歲的鐘南山院士趕赴武漢疫情一線之後,人們紛紛開始把鍾南山院士作為高福院士的比較對象。
  • 襄陽市中心醫院腎病內科「血管通路PTA精英進階班」開班
    襄陽市中心醫院腎病內科「血管通路PTA精英進階班」開班為提高基層醫院救治尿毒症患者的水平,避免患者因血管通路問題四處求醫,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解決健康問題,襄陽市中心醫院腎病內科組織開辦了「血管通路PTA精英進階班」。
  • 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獲評「四星高級卒中中心」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龔波)11月26日,中國腦卒中大會暨腦卒中防治工程總結會在安徽合肥舉行。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高級卒中中心,被國家衛健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辦公室授予「2020年度四星級高級卒中中心」殊榮。
  • 5分SCI,被多家醫院拉黑,又被曝36篇論文造假
    、CPB、Medicine、IJCEM、IJCEP、Oncology Letters、Oncology Research等八本雜誌上發表的論文,9月1日起將不予報銷版面費,不予績效經費支持。(1篇)、上海市浦東新區公利醫院(1篇)、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1篇)、大連市中心醫院(1篇)、中山大學附屬孫逸仙紀念醫院(1篇)、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2篇)、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1篇)、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篇)、山西省人民醫院(1篇)、山東省齊魯醫院(1篇)、青島大學附屬醫院(1篇)、河南大學淮河醫院(1篇)、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1篇)、駐馬店中心醫院(1篇)、湖北太和醫院(1篇)
  • 上海才是中國醫療中心城市,上海交大一周內連發3篇頂級醫學論文
    上海交通大學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接連發表3篇影響因子高達71的頂級醫學論文,充分顯示出上海交通大學強大的前沿基礎醫學科研能力!用現代科研提升醫學治療手段2019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風溼科葉霜團隊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題為「Tofacitinib in 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的論文,揭示Janus激酶(JAK)抑制劑託法替布可顯著改善MDA5陽性的早期階段的無肌病型皮肌炎
  • 曹原再次連發2篇Nature!時隔兩年天才少年再現壯舉
    來源 |納米人、材料科學與工程、Pubmed等 5月7日,被譽為「天才少年」、「石墨烯駕馭者」的95後博士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上連發2篇論文。
  • 兩篇Science論文構建出胎兒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其中的一個細胞圖譜繪製了15種胎兒組織中單個細胞內的基因表達,另一個細胞圖譜繪製了這些細胞內單個細胞的染色質可及性。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11月13日的兩篇Science論文中,論文標題分別為「A human cell atlas of fetal gene expression」和「A human cell atlas of fetal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 綿竹市人民醫院:華西助力科研破冰 康復科SCI論文實現零突破
    綿竹市人民醫院:華西助力科研破冰 康復科SCI論文實現零突破 2020年11月06日 16:21:12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張少軍)11月1日
  • 石河子大學25篇SCI論文入選ESI高水平論文
    9月10日,ESI最新數據更新檢索結果顯示,石河子大學有25篇SCI論文入選ESI高水平論文。  本次檢索到的25篇被引論文總被引頻次為1715次。這些論文分布在ESI的11個學科中,分別為農業科學6篇、化學3篇、工程學3篇、植物與動物科學3篇、物理學2篇、材料科學2篇、臨床醫學2篇、分子生物與遺傳學1篇、社會科學1篇、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和地質學學科各1篇。
  • 本科期間發表6篇SCI論文,校方:已達博士畢業水平
    發表6篇SCI論文,其中,4篇是第一作者論文,影響因子累計達到16,這樣亮眼的科研成績出自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2015級本科生曾術茂,而這已達到電子科大博士畢業水平。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為興趣愛好,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使命和責任。
  • 她獲國際奧賽金牌、保送北大、連發3篇Science論文,公司大獲成功
    9月23日,杭州啟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2550萬美元A+輪融資。啟函生物於2018年7月獲得A輪融資,至此完成A輪總融資金額合計3300萬美元。值得一說的是,杭州啟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背後的創始人之一便是楊璐菡。
  • SCI論文查重是SCI論文發表前必須的一個環節
    Sci論文查重是sci論文發表前必須的一個環節,主要是為了確保論文的原創性、新穎性是否達到刊登標準,同時也是為了防止有抄襲的行為出現。那sci期刊哪個階段查重呢?下面學術顧問給大家介紹介紹。sci期刊查重都是在作者將sci論文提交給雜誌社後,雜誌社會對sci論文進行三審,三個審分為:初審、覆審和終審。Sci論文查重是在初審階段進行的,往往是將sci查重放在初審的第一位。只有sci論文查重率符合投稿要求後,才會進行接下來的審稿流程。
  • 太優秀:南科大一本科生又連發2篇SCI論文,已累計14篇SCI了!
    近日,美國化學會旗下的SCI一區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IF:8.456)及Wiley 《Solar RRL》連續在線發表以南科大化學系許宗祥課題組2016級本科生胡啟錕為第一作者的兩篇論文,報導了課題組近期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空穴傳輸材料研究的最新成果
  • 武大學霸:還在讀本科,他就已發表6篇SCI論文,獲「特獎」,太牛了!
    大一時加入基礎醫學院張秋萍教授的腫瘤免疫實驗室,大二時發表兩篇SCI(分別為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國家級大創項目負責人,2019年夏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交流學習。目前還有四篇SCI論文已被接收,其中第三作者一篇、第四作者兩篇,還有一篇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完成的SCI論文正在審稿中。
  • 「3年發46篇SCI」的華西博士,已發82篇!1篇入選ESI前1%
    據鄧博士的ResearchGate(一個科研社交網絡服務網站)顯示,鄧博士目前已經發表文章82篇。其中一篇發表在EJSO上的文章入選了ESI前1%高被引論文(谷歌學術顯示該論文已被引25次)。知行合一:三年46篇,三年就是36個月,不到一個月一篇,這種短平快的東西做出來能有多大學術價值,我表示懷疑。一種則認為,「承認別人的優秀沒那麼難,能發這麼多篇是能力的一種體現。」Jenny:沒問題啊,那是人家能力和實力,存在就是合理的。他又沒造假。E.:如果沒有科研條件去寫高分的,小課題做的快,多發幾篇也是錯嗎?
  • sci論文審稿一般多久
    sci論文要想成功發表,就必須過審稿這一關。審稿備受sci期刊重視,自然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辦理嚴格規範的審稿程序。那麼,sci論文審稿一般多久?sci論文審稿要經過初審、審稿人審核、修改/拒稿、返修審核、最終決定幾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