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付攀)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日前,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中心實驗室在生物醫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進展,有6篇成果在今年十月份連續發表在《Cancer Medicine》、《Int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BMC medical genetics》、《Parkinsonism and Related Disorders》、《Archives of Virology》和《Virus research》等SCI收錄的權威雜誌上,文章總影響因子17.276分。
10月10日,Cancer Medicine在線發表了桑明、孫曉東科研團隊在抗腫瘤研究方面的新成果,《白藜蘆醇通過抑制STAT3Tyr705磷酸化來抑制宮頸癌的生長和轉移潛力》。
10月20日,Parkinsonism and Related Disorders在線發表了王普清、桑明科研團隊在帕金森病研究中的成果,《帕金森疾病病人及健康者家屬中腸道微生物的改變及其與臨床表現的關聯》。
10月21日,Virus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心實驗室付攀科研團隊在抗耐藥性細菌感染上的研究成果,《兩種對耐藥性大腸桿菌有裂解活性的噬菌體的分離和鑑定》。
10月25日,Archives of Virology在線發表了中心實驗室付攀科研團隊在抗耐藥性細菌感染上的研究成果,《感染多重耐藥性大腸桿菌的裂解性噬菌體vB_EcoS_XY3的分離及基因組鑑定》。
10月29日,BMC medical genetics在線發表了柴森茂科研團隊在新生兒發育異常相關的遺傳突變研究的新成果,《在ANK1中的新的p. Gln264Ter無義突變證實了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的致病作用》
10月31日,Int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在線發表了桑明、孫曉東科研團隊在抗腫瘤研究上的新成果,《白藜蘆醇通過抑制HPV E6和E7基因的轉錄和表達來抑制宮頸癌的進展》。
中心實驗主任桑明博士表示,上述成果是我院長期重視學科建設和科研平臺建設的結果,醫院在人才引進、學科建設和科研平臺建設中給予了政策和經費方面的重點支持。通過科研平臺建設,帶動了相關學科的發展,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辦學效益、吸取和凝聚人才等方面起到基礎支撐作用。在濃厚的科研氛圍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中心實驗室將繼續服務於建設重點學科,以改革學科體制機制為重點,以提高學科創新能力為突破,更好地發揮學科建設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提升學科建設的內涵,凸顯學科的優勢和特點,促進學科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和突破性進展,在增強學科實力和特色的基礎上提升核心競爭力。
【來源:襄陽市】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