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同時開槍擊中丙心臟致其死亡,該如何判斷甲乙兩人刑事責任

2020-12-04 小李和你一起學法律

行為與結果之間有無因果關係的判斷包括兩個思路:一是條件說的因果關係,即實行行為和結果之間存在著沒有前者就沒有後者的條件關係時,前者就是後者 的原因,二者之間具有因果關係。二是合法則的因果關係,即實行行為合法則(符合客觀規律必然)地造成了結果時,就應將結果歸屬於實行行為 ,肯定二者之間的因果關係。判斷事實因果關係時,需要注意幾種特殊情況:

一、假定的因果關係,即甲行為導致了結果發生,即使沒有甲行為 ,由於其他原因也會導致結果發生。

二、可替代的充分條件

案例:在丙出發去沙漠旅行之前,甲潛入丙的住所,在丙的水囊裡面投放了致死量百分之百的毒藥。隨後乙也潛入丙的住所,在丙的水囊底部鑽了一個孔。結果丙後來在沙漠旅行中渴死。如何認定甲、乙的刑事責任。

解析:1、如果採取抽象結果觀的條件說,甲、乙都主張「沒有自己的行為,被害人也會死亡」,故甲乙的行為與死亡結果都不存在因果關係。2、客觀歸責理論認為,乙的行為沒有在整體上惡化丙的狀況,故丙的死亡只能歸責與甲。3、按照合法則的條件說和具體結果觀的條件說,乙的鑽孔行為致使丙渴死,故乙的行為合法則地導致了死亡結果的發生,沒有「乙的行為就不會有丙渴死的結果」,故乙的行為與丙的死亡存在因果關係,乙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而甲投放毒藥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沒有丙被毒死的證據),甲成立故意殺人未遂。

三、合義務的擇一舉動

案例:被告人甲在一條筆直的6米寬的馬路上駕駛汽車行駛,右側的乙朝著相同的方向騎著自行車。按規則,汽車與行人應當保持1.5米的距離,但甲只保持了0.75米的距離。而已則由於飲酒醉倒在撤下,被車後輪壓死。甲的行為與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

解析:1、否定說認為,即使甲保持法定距離,乙也會被壓死,故甲的行為與乙的死亡沒有條件關係;2、肯定說認為,甲在特定時間、地點、合法則地導致了乙的死亡,存在結果迴避可能性,故甲的行為與乙的死亡之間具有因果關係。但是,兩種學說都認為甲的行為不成立犯罪,不能將乙的死亡歸屬於甲,即乙的死亡結果與甲違反注意義務之間的行為之間缺乏關聯性,而且甲不存在故意或者過失。

四、二重的因果關係。即兩個行為都能導致結果發生,沒有意思聯絡,各自同時發生作用,競合在一起導致了結果的發生。

案例:甲、乙二人沒有意思聯絡,分別向丙的食物投放了百分之百致死量的毒藥,而且毒藥同時起作用,導致丙死亡;甲、乙沒有共謀,同時向丙開槍,均擊中了丙的心臟,致使丙死亡。

解析:1、條件說認為:沒有甲的行為丙會死亡,沒有乙的行為丙也會死亡,故甲、乙的行為都與丙的死亡沒有因果關係。2、條件關係修正說認為:除去甲或者乙的行為結果都會發生,但除去甲、乙的行為結果就不會發生的,甲、乙的行為與死亡結果都有因果關係。3、合法則的條件說認為:甲、乙的行為合法則地競合在一起導致了丙被毒死或者丙心臟被擊中死亡,故甲、乙的行為與丙的死亡都有因果關係,但如果證明乙的行為還沒發揮作用時丙就已經死亡,則甲的行為與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係,而乙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如果查明只是一個行為起作用,但查不清是甲還是乙的行為導致了丙的死亡,根據存疑時有利於行為人的原則,甲、乙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都沒有因果關係,如果二人成立共犯,無論誰的行為導致死亡結果,無論能否證明誰的行為導致死亡結果,甲、乙二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都存在因果關係。

由於篇幅較長,明天會繼續學習重疊的因果關係、流行病學的因果關係、因果關係的回溯禁止和救助性因果流程的中斷這幾個特殊因果關係,希望大家繼續關注。

相關焦點

  • 甲乙同時朝丙開槍,但丙只中了一槍,兩人算不算故意殺人未遂?
    甲乙二人沒有通謀,各自埋伏,幾乎同時向丙開槍,後查明丙身中一彈,甲乙對各自犯罪行為供認不諱,但收集到的證據無法查明這一槍到底是誰打中的。面對這種情況,甲乙兩人應該如何處罰呢?甲乙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同時也查明丙身中一彈的事實,因此,甲乙的行為可以認定為構成犯罪。而「收集到的證據無法查明這一槍到底是誰打中的」情況屬於關於犯罪是否既遂的認定,而不再屬於是否構成犯罪的認定。即兩人都構成犯罪,但兩人都屬於故意殺人(未遂)。關於故意殺人未遂的相關處罰!
  • 如何認定輕微暴力致特異體質人死亡的責任
    實踐中,不同辦案人員的判斷重點可能不同:有的側重對行為的判斷,有的是對因果關係的判斷,也有將重點放在嫌疑人主觀罪過方面的,因此,得出的結論當然有所不同。本期「實務·案例」聚焦「如何認定輕微暴力致特異體質人死亡的責任問題」,敬請關注。
  • 甲乙固混凝土密封固化劑性能
    目前在我們國內混凝土產品,甲乙固混凝土只要是使用混凝土中的矽以及鈣,這兩者混合在一起會產生一種化合物是一種化合物是具有強行的參透力,也是不燃的產品。甲乙固混凝土密封固化劑性能以及各方面的優勢硬度還是強度都要其他產品要好很多。
  • 追尾電動三輪車致兩人死亡 貨車駕駛人負事故全部責任
    (原標題:追尾電動三輪車致兩人死亡 貨車駕駛人負事故全部責任)
  • 甲乙固地坪固化劑質量不錯
    甲乙固混凝土固化劑是一種地坪硬化材料,資歷深厚。通過滲透原理讓混凝土固化劑材料與新舊地面充分進行反應4小時,讓地坪進行二次反應,提高地坪強度和硬度!甲乙固地坪固化技術是一種新舊地面都可施工,適用範圍比較廣泛,無論是地坪起砂還是磨損等等問題,甲乙固混凝土固化劑施工出來的地坪能夠耐磨、耐用、易清潔、無塵、並增強強度等作用,所以很多施工方都會選擇甲乙固。
  • 韓媒:「潑水門」引發對韓企「甲乙關係」再思考
    同時,這起事件也再次引發韓國社會對企業中「甲乙關係」的思考。上月16日,韓進集團會長趙亮鎬次女、大韓航空廣告事務專務趙顯旼在會議上,大聲斥責其廣告代理商一名職員,並將水杯裡的水潑在這名職員臉上將其轟走,原因是這名職員在會議上未能就有關大韓航空在英國投放廣告的提問做出準確答覆。
  • 根據所給材料分析:甲乙兩個學生 誰說的話是假話
    下面是有關說真話和說假話的材料,請根據材料所示,判斷甲乙兩個學生,誰說的話是真的,誰說的話是假的。根據上述材料所示的背景、情景和甲乙兩個學生寫的情況說明,請判斷甲乙兩個學生誰說的話是真的,誰說的話是假的。
  • 追究低齡未成年人刑事責任芻議
    其第二款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如果認為低齡未成年人只有實施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才能追究刑事責任,實施其他犯罪行為就不能追究刑事責任,那就不能對本案這幾名低齡未成年人定罪處罰,而這樣解釋顯然不合立法本意。進一步說,如果低齡未成年人為勒索錢財綁架年齡更小的未成年人並致其死亡的,或者強姦未成年人並致其死亡的,依法都只能定綁架罪、強姦罪而不能定故意殺人罪。不能因此而認為低齡未成年人實施此類行為不受處罰。
  • 輕微推搡行為致特異體質人死亡如何定性
    【評析】張某的行為導致特異體質劉某死亡的案件如何定性存在不同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張某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第二種意見認為,張某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第三種意見認為
  • 甲乙固固化劑地坪的日常保養
    甲乙固固化劑地坪的保養措施 混凝土密封固化地坪是一種具有高硬度、高耐磨、高密封的固化地坪,地坪施工結束後,地面見幹後即可投入使用,24h可承重,在前期使用過程中,地坪內部的硬化反應仍在繼續,每周使用清水清洗地面2-3次,不僅能提高地坪光澤的觀感性,還能促進地坪的硬化反應。
  • 談跨刑事責任年齡段的連續犯、繼續犯的刑事責任認定
    因此,法律規定他們對自己實施的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即「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負刑事責任。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已滿16周歲,是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 因外力致特殊體質被害人死亡 行為人行為如何定性
    聶某的行為與被害人的死亡結果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係,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後果,但不是出於故意或過失,其行為在正常情況下不會造成輕傷以上的傷害結果,雖有毆打的故意但無傷害的故意,被害人之所以死亡是因為被害人特殊體質,其行為符合意外事件的規定,應當認定聶某無罪。  第二種觀點認為,聶某的行為符合過失致人死亡的犯罪構成,應當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定罪處罰。
  • 漫畫解鎖新角色,醬油同學「貨真價實」,路人甲乙顏值勝過主角!
    漫畫解鎖新角色,醬油同學「貨真價實」,路人甲乙顏值勝過主角!上一回足球比賽中也有出現新角色,沒錯就是醬油同學,名字起得相當有家族特色,當然還有我們熟悉的地鼠同學,本來以為路人甲乙是最低調的了,結果卻是最讓人驚豔的狠角色。在別的漫畫這可是做主角的顏值,這一次只不過是來友情出演一下,這讓星太奇也開始懷疑地鼠同學是不是來臥底的,但這兩位同學是真的貨真價實了。
  • 新大正聯合輝尚金控、甲乙智慧在貴州新設城市運營服務公司 前者...
    目前,其大股東為新大正,持股50%;而重慶輝尚金控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輝尚金控」)持股25%,貴陽市甲乙智慧城市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乙智慧」)持股25%。其中,新大正成立於1998年12月10日,註冊資本約1.07億元人民幣,法人代表為李茂順。
  • 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從東西兩地相向開出,甲車每小時行56千米
    題目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從東、西兩地相向開出求總路程,用公式:甲乙速度和×相遇時間=總路程。後進生策略: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