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所給材料分析:甲乙兩個學生 誰說的話是假話

2020-12-05 大教育評論

真話和假話,有時候很難辨清。有很多時候,辨清真話和假話,需要證據,也需要了解說話人說話的背景和具體的情景。下面是有關說真話和說假話的材料,請根據材料所示,判斷甲乙兩個學生,誰說的話是真的,誰說的話是假的。

網絡漫畫《假話》

漢語文課上,老師發現一種現象,個別學生的課桌上總是有高高一摞書。這一摞書恰好擋住站在講臺上授課的老師的視線。有一天,默讀課文時,老師發現某學生的頭一直低著,好像很專注的樣子。老師巡視到某學生身邊,才發現某學生專注的不是默讀,而是別的事情。

老師站住,問:「你在看啥?」學生猛地抬頭,急忙用課本蓋住了手機,回答說:「語文。」原來,某學生看的不是漢語文,而是在玩遊戲「我的世界」,就是搭房子的三維沙盒遊戲。老師嘆息:「你的世界,我真的不懂。把手機給我,讓我也懂一下。」下面是學生寫的情況說明。

甲:那天上課,我在看《讀者》。同桌說想玩一會我的手機,我說那會被老師抓住呢。同學說,不抓住(應為「抓不住」),就玩5分鐘。我啥都沒說,同學就一把拿走了我的手機。過了一會兒,就被老師收了!同學玩迷了,老師過來都不知道。

乙:昨天早上第二節課先學《讀者》上的一篇文章。我同桌一直在玩手機。一上課他就玩,我也想玩。我拿上同學的手機,玩了一兩分鐘,老師就走過來了,我沒發現,一抬頭就看到老師正看我玩手機。老師把手機拿走,放到講桌上了,說讓我下課後自己去取。

葉聖陶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話告訴我們,教育要求真務實,要教育學生說真話。根據上述材料所示的背景、情景和甲乙兩個學生寫的情況說明,請判斷甲乙兩個學生誰說的話是真的,誰說的話是假的。

相關焦點

  • 2021吉林軍轉幹行測邏輯判斷:必然性推理之真假話問題
    一.真假話問題題型特徵題幹條件中給出若干個判斷,而判斷中有一個(或幾個)為真(或為假),問「由此可以推出/誰說了真話(假話)」,這樣一類題目即為真假話問題。【示例】某家有爸爸、媽媽、哥哥和妹妹四口人。由此可以推出A.爸爸和媽媽說的是真話 B.媽媽和哥哥說的是真話C.爸爸和妹妹說的是真話 D.哥哥和妹妹說的是真話類似上述題目,題中條件給除了四個判斷,並告知有兩句真話,兩句假話,問能推出是誰說了真話。可以初步斷定這是一個真假話問題。
  • 中國式假話是什麼意思 最常見的經典的最假的36句鬼話謊話
    鬼話,是假話、套話、廢話的統稱。我這幾天一直在搜尋這些鬼話連篇,加上自己的親身體驗,看看我們經常說了哪些鬼話。我們都知道這些是鬼話,奇怪的是,大多數人不厭惡這套鬼話。鬼話往往是人際交往的必備用語,沒有鬼話,社會就不和諧,家庭就不和睦。法國後現代哲學家波德裡亞說過一句話,誰保留真相,誰就是輸家。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為何有人說學了歐姆定律,就打開了初中物理電學的潘多拉盒子?
    因此,歐姆定律及其應用是極其重要的電學知識,對於這段時間內所涉及的所有題型都要全部熟悉、決不可放過任何一道錯題。今天,我們就通過兩類電學習題認識兩種類型的常考易錯題,為正在九年級努力掙扎在電學知識中的學生們歸納一些知識點和方法。
  • 甲乙固混凝土密封固化劑性能
    目前在我們國內混凝土產品,甲乙固混凝土只要是使用混凝土中的矽以及鈣,這兩者混合在一起會產生一種化合物是一種化合物是具有強行的參透力,也是不燃的產品。甲乙固混凝土密封固化劑性能以及各方面的優勢硬度還是強度都要其他產品要好很多。
  • 一項工程,甲乙合作26又2/3天完成,如果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
    普通學生思路:由題意可知「甲先」的輪流方式,完成時所用的天數為奇數,否則不論「甲先」還是「乙先」,兩種輪流方式完成的天數必定相同。根據「甲先」的輪流方式為奇數,兩種輪流方式情況表示如下: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甲|乙 1/2甲豎線左邊做的天數為偶數,誰先做沒關係。
  • 真話與假話,虛偽與率真
    無論任何人,如果你問他,你要聽真話還是假話,無一例外都會說,「我要聽真話」。不錯,人人都有想聽真話的心理,但這並不代表人人都會接受真話,事實上大多數人更聽喜歡接受假話。魯迅先生曾寫過這麼一個小故事:「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合家高興透頂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 ——大概自然是想得一點好兆頭。
  • 甲乙固地坪固化劑質量不錯
    市面上的混凝土密封滲透劑產品質量、價格參差不齊,所以材料在成分上也是各不相同。在化工材料這一塊,成分構造複雜,好的產品能夠做出高質量的耐磨抗壓地坪,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得極為優秀,比如防塵防砂、耐磨抗壓、防水抗滲等,但是差的材料就做不出這樣的效果。
  • 「我沒開車,說假話我天打雷劈」不料同車妻兒助攻指證
    駕駛員陳某:「我沒開車,是我老婆開的,沒開我吹什麼氣,我說了假話我天打雷劈。」凌晨2點多,在廈門瀋海高速同安收費站,一輛白色小車在酒駕檢查點前方不遠處停了下來。民警上前進行酒測時,從副駕駛座下來的陳某始終不承認是自己開的車。情況真是這樣的嗎?民警詢問了同車人員。
  • 學生作文抄襲,誰之過?如何看?怎麼破?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造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並且抵制抄襲行為。」從事語文教育這一方面的人士都知道,「並且抵制抄襲行為」這一句話是新加上的。這一次新課標為什麼要加上「抵制抄襲行為」呢?
  • 優秀導師如何指導學生:基於「十佳導師」參評事跡材料的分析
    通過對參評事跡材料的分析可知,「十佳導師」對研究生的指導秉持以身作則的育人理念、遵循因材施教的培養模式、實行精益求精的指導方式以及強調亦師亦友的師生關係。通過分析十佳導師申報材料可以看出,以身作則是十位導師所共同秉持的育人理念。 比如,南京中醫藥大學夏桂成教授心系患者、情牽學術,耄耋之年重新恢復帶教博士研究生以及國家師帶徒學生,務求為醫院培養人才,使得中醫婦科學發展後繼有人。
  • 甲乙同時朝丙開槍,但丙只中了一槍,兩人算不算故意殺人未遂?
    甲乙二人沒有通謀,各自埋伏,幾乎同時向丙開槍,後查明丙身中一彈,甲乙對各自犯罪行為供認不諱,但收集到的證據無法查明這一槍到底是誰打中的。面對這種情況,甲乙兩人應該如何處罰呢?甲乙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同時也查明丙身中一彈的事實,因此,甲乙的行為可以認定為構成犯罪。而「收集到的證據無法查明這一槍到底是誰打中的」情況屬於關於犯罪是否既遂的認定,而不再屬於是否構成犯罪的認定。即兩人都構成犯罪,但兩人都屬於故意殺人(未遂)。關於故意殺人未遂的相關處罰!
  • 「高鐵院士」王夢恕因病去世,他的選人標準:「不要說假話」
    曾經有一段時間,有人說中國高鐵不安全,王夢恕表示,這是「人為的胡鬧」。當然,高鐵並非越快越好,鐵路運營要求安全、可靠、實用、經濟。為什麼有的鐵路按照350公裡的時速修建,卻只跑250公裡?就是因為這樣比較經濟。他打了一個比方,「就像人吃飯一樣,八分飽最健康」。
  • 甲乙同時開槍擊中丙心臟致其死亡,該如何判斷甲乙兩人刑事責任
    行為與結果之間有無因果關係的判斷包括兩個思路:一是條件說的因果關係,即實行行為和結果之間存在著沒有前者就沒有後者的條件關係時,前者就是後者 的原因,二者之間具有因果關係。解析:1、如果採取抽象結果觀的條件說,甲、乙都主張「沒有自己的行為,被害人也會死亡」,故甲乙的行為與死亡結果都不存在因果關係。2、客觀歸責理論認為,乙的行為沒有在整體上惡化丙的狀況,故丙的死亡只能歸責與甲。
  • 西漢辯案:甲乙之間的父子關係已經斷絕,兒子乙存不存在不孝之罪
    某日,甲醉酒後對乙說:「你是我的兒子。」乙非常生氣,就用棍子打了甲二十下。於是甲告到官府,要求治乙的罪。董仲舒判日:甲生乙而不養,父子之義已經斷絕。所以,乙雖杖責甲,但不能適用親子毆父的法律規定。遂宣告乙無罪。史家將西漢分為兩個時期,漢昭帝以前為前期,以後則為後期。在西漢前期,漢承秦制,不孝罪仍是重罪,嚴重者要處死刑。
  • 「一個學生」的學校:為不失學兩個老師教他一個
    「一個學生」的學校:為了不讓孩子失學,兩個老師教他一個  9月7日上午,在江西九江市柴桑區獅子鎮三橋村中外運敦豪小學一間教室裡,兩位老師正在按照正規教學程序,給一名學生上課。一所學校、兩位老師、一名學生,這樣的情境,已經是第四個學年了。儘管學校裡只有一名學生,但老師仍然風雨無阻,每天準時上下班。
  • 被譚千秋掩在身下得救的「4名學生」,兩人不存在、一人死亡,另一...
    她和另外兩位高二的學生互相鼓勵,38個小時以後,三人先後被救出。此過程中劉虹利意識清醒。  震後一周,當時劉虹利還住在成都華西醫院的ICU病房,一家香港媒體直接闖進來,把鏡頭對準她:「你對鏡頭說說感謝譚千秋老師的話。」譚千秋?劉虹利只記得這位中年男老師教政治課,她完全不清楚自己的獲救與譚老師有什麼關係。「我也不知道我說了什麼,就胡編亂造地說了很多。」劉虹利說。
  • 韓媒:「潑水門」引發對韓企「甲乙關係」再思考
    同時,這起事件也再次引發韓國社會對企業中「甲乙關係」的思考。上月16日,韓進集團會長趙亮鎬次女、大韓航空廣告事務專務趙顯旼在會議上,大聲斥責其廣告代理商一名職員,並將水杯裡的水潑在這名職員臉上將其轟走,原因是這名職員在會議上未能就有關大韓航空在英國投放廣告的提問做出準確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