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4日電 炎炎夏日,當你置身裝有漂亮採光頂的高樓,室溫控制在22度,是不是感覺不夠涼快?這是因為陽光照進室內,產生了「溫室效應」。而長時間讓空調高負荷運轉又會導致建築能耗大量增加,並向室外排放更多的溫室氣體。對此,著名幕牆專家劉忠偉提出了一種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案——BIPV(光伏建築一體化),給建築穿上既可節能又可造能的新外衣。
劉忠偉教授表示,建築玻璃採光頂以採光通透性好的優勢將現代城市裝扮得格外美觀,經過國內20年的發展已廣泛被社會接受。在夏季,那些有採光頂的建築,太陽輻射進入室內的熱量不易通過建築物自然散發,使室內的熱舒適性和光舒適性變差。
對於建築採光頂,過去僅考慮遮陽對節能的貢獻,沒有考慮遮陽對室內空氣綜合溫度的影響。同樣的室內空氣溫度,有陽光照射和無陽光照射,人體感覺區別很大,所以遮陽的設置很重要。據劉忠偉介紹,主要遮陽方式有玻璃遮陽、外遮陽、內遮陽和BIPV薄膜發電玻璃幕牆遮陽。有效的遮陽能減輕室內「溫室效應」,提高人體舒適度。
在上述四種遮陽材料中,BIPV薄膜發電玻璃作為新型高科技遮陽材料,具有獨特的優勢。「薄膜發電玻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應對『溫室效應』的新型建築材料,市場空間巨大。」劉忠偉解釋說,BIPV薄膜發電玻璃是太陽能產品的典型代表,有很多優良特性,如弱光性好、高溫性能好、顏色形狀可訂製、透光均勻等。它不僅可以有效阻擋紫外線和部分紅外線的穿透,降低建築能耗,還能積極利用太陽能,將其轉化為電能,為建築源源不斷地提供清潔綠色能源。
在我國,建築中採用BIPV薄膜發電玻璃作幕牆或採光頂已經有兩三年了,各地有很多實際案例。目前北京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BIPV項目,就是漢能控股集團總部的薄膜發電建築一體化項目。劉忠偉說,從技術角度講,漢能提供的是系統解決方案,整個建築就是一個「生態系統」,每一個部分都是相互關聯、共同協作的;從建築美觀性看,漢能總部算是一個教材級的項目,真正把光伏組件作為一個設計元素,薄膜光伏組件的透光、彩色等優勢也得到了很好的運用,整個建築給人一種美的感受。
劉忠偉認為,漢能薄膜發電產品的優越性十分突出,既滿足了建築幕牆採光和遮陽的雙重要求,也實現了被動節能和主動造能的雙重功能。如果在國內大面積應用,不僅能滿足建築本身的節能降耗需要,還能有效利用太陽能,減少輻射到城市環境中的熱量,對降低城市「熱島效應」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值得大力推廣。
劉忠偉說,《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築要佔新建建築比例的50%,可見綠色建築在國內的市場前景相當可觀。他強調,我國正在大力推進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新型城鎮化,漢能薄膜發電產品與建築的結合在綠色建築發展進程中大有用武之地,漢能應抓住機遇,推動薄膜發電產品的廣泛應用,讓其成為新型城鎮化的有力推手。「我相信,有了漢能這樣的高科技新能源企業提供支持,我國一定能夠誕生更多生態宜居、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美麗新城鎮。」(中新網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