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誠品行旅逛藝術!ART FORMOSA藝術博覽會三大亮點

2021-01-09 睿智創藝

以藝術為光,點亮每個人的視野,並盡情享受逛展、欣賞藝術品的樂趣!

王允彤、賴亭妤、廖映晴與林炘怡作品《時尚標本所》。

藝術家李耀丞作品。

這次ART FORMOSA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特別邀請臺灣30家藝廊,約600件作品,並以「 Urban Taiwan臺灣潮」為主題,集結海內外近40位潮流藝術家近500件作品,在誠品行旅盛大開展。

亮點1:見識臺灣潮生猛鮮活的獨特面孔

潮流、公仔、塗鴉、玩具.......,不只是國外藝術家的專利,臺灣其實也有自己的潮流語彙。

藝術家王建揚翻玩大師經典,並結合當代潮流元素,營造出一種耳目一新的作品風格。

而想像力豐富的張騰遠,則長期透過平面繪畫、動畫裝置,提問人類走向下一個人類世代的過程樣貌。「他作品中的『鸚鵡人』角色,就像是一個外星生物,不斷在探問人類的種種行為。」特別是其作品時序設定在世界末日之後,呼應疫情時代下全球失序的境況,更是不謀而合。

亮點2:別出心裁,介於奈良美智與宮崎駿間的奇幻視野

「當代藝術要如何與藝術史對話?不只是模仿,而是透過一種活性的方式,產生一種穿越時空的對話。」來自日本,1990年出生京都的新銳藝術家中原千尋(Chihiro Nakahara)此次也有作品參展。她的風格相對古典,角色人物皆為原創,介於奈良美智與宮崎駿之間。在用色上精準、獨到,不會過於鮮豔,且故事說的很完整。既有夢的色彩,也像遊樂園,讓人彷彿能隨時進入到她的奇幻世界,是目前市場上極被看好的潛力新星。

日本藝術家中原千尋作品《分享的意義》。

亮點3:2020臺南新藝獎得主特展

在這次特展中,每位潛力新星的作品都有各自獨到的創作思維與媒材,讓人得以一窺臺灣新生代藝術創作者的企圖心,其中藝術家葉佩如、陳姿尹、張靜雯的作品更是不容錯過。

藝術家葉佩如她擅長以鋼刷在老舊牆面上,刻劃出如同水墨般筆觸的線條,不只讓藝術與地景環境能自然而然的展開一場對話,同時也具備了「在留下與消失」間的詩意氛圍。而藝術家陳姿尹在創作上多以影像與裝置為主,並結合空間、光與聲音體現她對於宇宙的想像。她的作品充份掌握了新媒體的語彙,有股神秘感,會讓人想一探究竟,特別是其中一幅作品在沙灘上重現月球表面的質感,非常引人入勝。

藝術家陳姿尹的作品,以月球表面的質感讓人想一探神秘的宇宙。

藝術家張靜雯作品《房門之內》。

另外,目前正在東京攻讀博士學位的藝術家張靜雯,其作品主要以紙、墨 、巖繪具等媒材,透過公寓大樓建築表層的窗景,描繪出現代人孤獨、疏離的日常寫照。「她把當代生活情感穿插在作品之中,讓空無一人的建築因為亮了的燈,傳達出些許溫度。正是這樣與眾不同的氣質,會讓人想要停下來去了解她。」

相關焦點

  • 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Art on the internet在線藝術展覽優缺點
    Artontheinternet在線藝術Theonlineofbeauty在線之美Likeallculturalinstitutions, galleriesandartfairsareadaptingtoanewreality與所有文化機構一樣,畫廊和藝術博覽會正在適應新的現實ArtBaselHongKong
  • 芝加哥,藝術博覽會以及它的藝術基因
    我站到鏡框前一探究竟,在鏡子的反射下,這道螢光綠的隧道像是永無盡頭,連接著神秘的平行世界。智利藝術家Iván Navarro的作品在半島酒店展出 本文圖均為 芝加哥藝術博覽會 提供作品旁小小的銘牌說明這是一件當代藝術展品,來自一位智利藝術家Iván Navarro。
  • 俄羅斯藝術Russian art:藝術修養以及作品欣賞
    俄羅斯藝術Russian art:藝術修養俄羅斯家庭普遍重視兒童藝術興趣與愛好的培養,並不失時機地培養兒童的藝術感受力和鑑賞力,讓兒童從小就受到藝術的薰陶。俄羅斯人還非常重視充分利用社會文化場館對兒童進行藝術感染與啟迪。
  • ARTPRICE - The Museum Industry®:21 世紀的藝術展覽
    這兩幅作品以及前澤友作的其他收藏品即將在他位於東京郊區(千葉)的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  在等待博物館開業之時,這名年輕的收藏家將這幅以 1.105 億美元拍到的畫作借給了布魯克林博物館,以供博物館在「One Basquiat」(2018 年 1 月 - 3 月)展覽中展出。
  • 聚焦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 藝術讓城市更時尚
    「對話」城市,藝博會青島掀時尚之浪  線上展覽+線下活動 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啟幕用藝術的眼光重新發現青島作曲家海頓說:藝術的真正意義在於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11月28日上午,以「藝術讓城市更時尚」為主題的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在本屆藝博會上,人們能夠更加直觀地發現與體驗藝術與城市、與產業、與生活、與我們每個人怎樣息息相關。
  • 新騎士國際藝術聯盟NEW KNIGHT INTERNATIONAL UNION OF ART(微信公眾號首刊)
    重要個展2019年3月從「意象油畫」到「新意象油畫」常世江個展 北京798感嘆號藝術空間;2018年9.19/10.19被特邀參加「北京朗園第7屆國際藝術節」——「萬物有靈」常世江新意象油畫個展;2018年7月,「萬物有靈」-常世江意象油畫全國巡展(北京站) 北京
  • 【好書選讀】生物藝術( Bio Art)
    生物藝術(bio art)用來指藝術家用活體有機物質創作的藝術,這些有機物質同樣也是科學家所使用的:細菌、細胞株、分子、植物、體液和組織,甚至活體動物。對生物藝術的分類並無嚴格的定義;和任何藝術媒介一樣,關於某種材料和藝術實踐是否可歸入生物藝術這一種類的論爭一直存在,比如藝術家在使用生物材料時,材料是否必須是有生命的才能算是生物藝術。
  • 2017山東省民間藝術博覽會開幕式節目單新鮮出爐
    大眾網聊城4月26日訊(記者 侯曉)4月26日,大眾網記者獲悉,2017年山東省民間藝術博覽會開幕式暨山東文藝志願服務行·民間文藝家走進江北水城展演節目單新鮮出爐。節目內容可謂豐富多彩,既有歡快的歌舞,也有令人捧腹的相聲,還有韻味十足的民樂表演。
  • 陳可藝術簡歷(中英文)
    個展 1997 《97陳可作品展》 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7 《變貌-陳可近期作品展》 北京M畫廊 《色肉美學》 香港藝術公社 2012 《紅路》 北京紅門畫廊 2014 《紅路2》 北京紅門畫廊   群展 1998 《反視--自身與環境展》 北京建設大學 1999
  • 歐洲藝術和古董博覽會將於3月在荷蘭舉行
    2011年3月 18日—27日,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品和古董博覽會馬斯垂克TEFAF(歐洲藝術和古董博覽會),將在荷蘭南部的馬斯垂克會展中心(Maastricht Exhibition and Congress Centre,簡稱MECC)舉行,屆時將展出一系列非凡的傑作。
  • 三大旅遊板塊展現獨有魅力 山西文旅亮相海南世界旅遊休閒交易博覽會
    原標題:三大旅遊板塊展現獨有魅力 山西文旅亮相海南世界旅遊休閒交易博覽會   為期四天的2020海南世界旅遊休閒交易博覽會於11月22日在海南國際
  • 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
    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 2020-12-03 1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展位1B01|2017年香港巴塞爾索卡藝術亮點
    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重視,由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藝術史教授Shane McCausland所策劃的洪凌歐洲巡迴展,在2016年7月14日至9月24日在亞非學院(SOAS)汶萊美術館舉行,並且在SOAS報告廳舉行為期兩天學術研討會,參與者包括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徐文玠,巴黎賽奴奇亞洲博物館館長易凱,牛津大學藝術史教授柯律格,波士頓美術館中國藝術策展人白鈴安,哈佛大學藝術史教授汪悅進和其他共28名學者
  • 同期展覽推薦 | 復星藝術中心
    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將在2020年11月11日-15日於西岸藝術中心舉行。本期將介紹合作機構之一復星藝術中心及其於博覽會期間呈現的展覽。復星藝術中心外景復星藝術中心坐落在外灘金融中心,是由復星及復星基金會發起並出資建立的非營利機構。復星藝術中心旨在推廣當代藝術,致力於聯結中國與國際的文化藝術,促進公眾對全球當代藝術的關注、理解和參與。
  • 德清:2020田園奇幻藝術季·藝術設計賞開幕
    11月14日下午,2020田園奇幻藝術季·藝術設計賞在上渚山奇幻谷正式開幕。  在活動現場,一件件奇思妙想的藝術品擺放在田野中,吸引了許多遊客的目光。其中,青年裝置藝術家趙超創作的《無相由形NO.3—鏡像田園之歌》通過延綿起伏的山形片互相交錯,形成一個不間斷的閉合循環狀態,讓遊客在作品中欣賞到恬靜的山水之美。  據悉,此次藝術設計賞集合了來自全國各地十多位藝術家的作品。
  • 德國生物學家Ernst Haeckel的《自然界的藝術形態》 "Art Forms of Nature"
    他的圖畫對20世紀初的藝術也有影響。新藝術運動就是從他的一些插圖中獲得啟發形成的。海克爾非常勤勞。僅使用英國的「挑戰號」的數據他描寫了3500多個放射蟲的種。他的這份報告共三卷,2750頁,包括140個非常細膩的放射蟲的圖像。尤其是他的第一位夫人逝世後他往往每天工作18小時。
  • ADAE2020|他們從藝術中來,到藝術中去
    如今的藝術市場,早已不是單純依靠技術或思想爭取社會影響力與觀眾緣,而是通過不斷地社交與活動,依靠跨界嘗試多種表現形式,藉助新興技術以最大的可能吸引著大眾視野。在亞洲數字藝術展的藝術舞臺上,國際藝術泰鬥、頂級雙年展新銳翹楚、95後青年藝術家、國內科技藝術團隊攜手共同創造了這樣一場藝術盛會。
  • 熱鬧的上海藝術交易月過後,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
    上海11月的文化生活,核心圍繞兩個字, 藝術。從火爆的ART021、西岸藝博會,到剛剛落幕的青年藝博會、後浪藝術節、AArt城市藝博會等活動,來自全上海,甚至全國的熱愛藝術和設計的人,都在這幾天裡用時間和金錢貢獻了自己最大的熱情。
  • 疫情之下,近期全球藝術事件回顧
    西班牙成為被政府宣布陷入緊急狀態的國度:剛結束完博覽會的馬德裡當代藝博會展場三周被改造成方艙醫院的會展中心。ARCO是西班牙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博覽會,也是拉丁美洲和歐洲之間貿易和文化交流的傳統場所。 2、拍賣行的大裁員浪潮 新冠病毒前所未有的衝擊到了藝術企業,各大拍賣行都感受到了COVID-19引發的經濟地震的影響。
  • 看植物花園、文化盛宴、科技元素三大亮點
    當日,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園。新華社記者李欣攝  亮點一:植物花園——人與自然的「對話」  植物是北京世園會上的主角,也是此次盛會的最大看點。  4月29日,在北京世園會中華園藝展示區中的內蒙古園,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直屬烏蘭牧騎藝術團演員表演舞蹈。當日,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