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在烏鎮舉辦的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第一次發布了其AR核心光學顯示系統VM-40,並展示了第四代AR產品:BT-40。與以往發布的AR產品不同,VM-40是愛普生首款開放發售的AR光學模組,該產品原在今年9月於海外市場發布,而這一次是首次在國內亮相。
據青亭網了解,VM-40光學模組延續了愛普生曲面光學方案,同時在視場角、解析度、對比度、像素密度、刷新率等多方面得到優化,主要圍繞視覺效果進行了一定升級,以滿足戶外等B端場景和C端觀影場景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公開發售VM-40光學模組也顯示出愛普生在AR光學領域的新戰略:為不同領域的客戶提供可根據場景來定製形態和功能的核心AR光學元件。
此前,愛普生的自由曲面AR整機在各方面表現已經足夠優秀,現在將核心光學開放後,意味著更多AR整機廠商也有了更好的選擇。
那麼,開放核心光學技術對於愛普生的AR戰略的意義有哪些?與市面上同類的AR產品相比有哪些不同和優勢?接下來請跟隨青亭網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VM-40:視覺效果升級
據了解,VM-40採用曲面光學方案結合Si-OLED(矽晶OLED)光源,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ppi高等特點。而Si-OLED面板每個像素都是一個發光元件,在顯示全黑色彩的時候可以關閉面板,好處是可將功耗控制在3W以下,運行溫度5到35℃,不會過度發燙。
同時,愛普生從第一代AR頭顯至今一直深耕自由曲面光學,相比於市面上同類光學方案,可以做到鏡片面積更窄(188.5mmx74mm),同時由於透鏡足夠靠近使用者雙眼,顯示的畫面大小並不會被窄鏡片切割。而相比於Birdbath光學方案,自由曲面+OLED的對比度更高、透光性更好。
其實,愛普生此前發布的BT-300、BT-35E、BT-350、BT-30C均採用自由曲面光學模組(包含Si-OLED)設計,顯示效果已經足夠出色,而VM-40光學模組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升級。
愛普生從2011年推出首款AR眼鏡BT-100至今,光學技術經歷三次迭代。其中,顯示解析度兩次提升:從最初的960x540,到1280x720,再到1920x1080(FHD)。外觀設計上,從第二代開始縮小AR整機重量(從第一代240g縮減至88g),此後的AR眼鏡重量大約維持在100g上下,不算市面上最輕,但足以滿足便攜的需求。
愛普生AR/投影機產品經理韓林峰表示:VM-40光學模組旨在解決AR光學的重、熱、糊三大痛點。也就是說,整體重量小於60g,基於VM-40打造的BT-40眼鏡維持與BT-30C相同的重量同時,視覺效果大幅提升,尤其是文字模糊的問題得到解決。
細節方面,VM-40的液晶板的像素顆粒從7.5μm壓縮至5.22μm,像素密度從此前的3415ppi提升至4800ppi(2.5倍)。另外,通過對Si-OLED光源的發射角度向視覺中心調整,從而在控制AR鏡片尺寸的情況下提升可視範圍。
二,BT-40:更大屏、清晰的觀影設備
目前,搭載VM-40光學模組的愛普生AR眼鏡僅BT-40一款,相較於上一代BT-30C雖然重量幾乎沒有變化(保持在95g),但解析度從720p提升至1080p,對比度提升五倍(500000:1),對角線視場角從23°提升至34°,相當於5米視覺範圍內AR顯示區域從80寸提升至120寸。同時為了減少畫面重影、緩解視覺壓力,VM-40的刷新率也比此前的產品提高一倍(60Hz)。
色彩表現能力、解析度提升意味著基於VM-40打造的AR眼鏡可以更好的滿足對灰階顯示要求較高的輔助顯示場景,比如消防模擬(煙霧環境)等場景。對於C端的觀影場景來說,更高的解析度和刷新率可帶來更清晰的文字顯示能力,同時降低重影避免畫面模糊造成眩暈;而更高的對比度降低了以往AR圖像上明顯的灰色邊框背景,讓AR與真實環境背景更自然融合,在白天戶外場景的顯示效果也比上一代更明亮。
應用場景方面,BT-40名字裡沒有E(Enterprise)或是C(Consumer)的後綴,定位也並不限於AR觀影等C端場景,還可以應用於工業製造業、展覽展示、醫療、教培等B端場景。
BT-40顯示效果實拍
使用方法上,BT-40和BT-30C一樣可以通過DisplayPort Alt備用模式連接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PC或電視/顯示屏,據DisplayPort官網顯示,支持該模式的顯示器至少500多款、電腦約270款,手機平板電腦型號約十幾款。此外,你可以利用磁吸式遮光罩在透視AR和沉浸式觀影兩種模式中切換。近視眼用戶可使用軟鼻託將AR眼鏡固定在原有眼鏡上直接使用,實際體驗覺得,如果使用BT-30C的定製鏡片+鏡框在臉上會更固定,未來BT-40也將配備相應的近視鏡框配件。
另外,在現場體驗BT-40眼鏡最直觀的感受是AR色彩比BT-30C和BT-300更飽和,透明背景的AR畫面幾乎看不到邊框,而且視場角雖然僅提升11°,但手機屏幕可以完整映射在眼前,不需要移動頭部即可看到全部畫面。此外,有現場體驗者利用BT-40接入電腦查看文檔,據稱效果足夠清晰。
三,核心光學技術首次開放
除了新款AR光學模組和AR眼鏡外,愛普生全新的AR戰略首次在內地亮相,即開放光學模組,為國內外AR眼鏡整機市場提供更好選擇。早在今年9月,愛普生已經面向海外、中國臺灣地區推出開放AR光學元件的戰略布局,並且在臺灣佐臻、米菲多媒體、見臻、鈺立微電子、米菲多媒體等公司合作,建立整合AR軟硬體技術、OEM、解決方案和服務的產業生態。
而在內地,愛普生在國內市場的布局是根據B端客戶需求進行本土化定製,目前已經與酷派、網龍網絡等合作夥伴以及翰林匯等各大經銷商建立合作,合推基於VM-40光學模組的AR解決方案。那麼愛普生將如何根據不同的市場,將AR方案進行本土化?愛普生AR光學的競爭力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Coolpad Xview總經理楊龍昇表示:應工業、文旅、軍工等行業客戶反饋,決定與愛普生開發基於VM-40定製的5G AR一體機Xview X2。選擇愛普生有三大原因:1,儘管VM-40視場角號稱34°,但比市面上號稱52°的視場角觀感實際上更大,足夠滿足B端客戶的需求;2,色彩飽和度、對比度高,以滿足在複雜光線環境中清晰顯示的需求;3,支持三防、跌落時防磨損(據稱VM-40是五六十款不同光學模組中最耐摔的)。
據悉,X2搭載高通5G基帶,並在VM-40光學模組基礎上集成了3D結構光相機、高清RGB攝像頭、紅外攝像頭,支持空間定位和疊加、高精度手勢識別、指紋識別,以滿足國內政府企業等行業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除此之外,愛普生在網際網路大會上還展示了搭載攝像頭、固定頭戴等各種形態的定製化AR解決方案,據悉環形頭戴可避免AR眼鏡在作業時滑落,適用於一些工業檢修場景。
總之,愛普生致力於科技創新與製造結合,早在Google Glass之前就已推出首款AR眼鏡BT-100,並在近10年時間裡不斷升級優化曲面光學與OLED技術。目前,國內消費級AR硬體傾向於Birdbath光學方案,而B端應用更多採用光波導方案,相比之下VM-40的優勢在於支持多場景定製、解析度、對比度、亮度優秀,足以滿足當前B端應用的需求。
據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產品經理韓林峰介紹,愛普生AR產品從2015年到2019年在全球的銷量持續增長113%,尤其是2018年到2019年漲幅高達193%。接下來,愛普生通過開放式B端解決方案與C端娛樂場景雙管齊下的戰略,能否繼續擴大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