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世界各國紛紛著眼於航天技術的研發,航天科技也就是從那個年代開始飛速發展。發展至今,人類在航天科技領域,作出了許多傲人的成就。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發射升空。
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一號飛船發射升空,將首位太空人加加林送上地球軌道。
1969年7月20日,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將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送上月球表面。雖然這件事在現在看來存在很多疑點,許多人都認為阿波羅登月是上世紀美國留給全人類的最大騙局。但是直到今天,並沒有決定性證據表明阿波羅登月的確就是假的,在這裡就不做論述了。
阿波羅登月
一般來說,我們都只記得這些成功的「第一人」。的確,成功往往都會被人們頌揚,失敗很快就會被遺忘。我們不知道的是,在那些成功的背後,又曾經歷過多少的失敗呢?答案是數不勝數。那麼也就意味著,載人飛船在成功將人類送往太空之前,有許多太空人曾經歷了慘痛的失敗,他們在飛行過程中遇到了許多重大飛行事故。
太空飛行是一項高風險的任務,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如今我們的宇宙飛船發射成功率大大增加,太空人的安全係數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但是在上世紀,科技遠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就曾經多次出現載人飛行事故。
如今安全的航天飛行
1970年4月11日,第三次載人登月任務實施,阿波羅13號登月飛船發射升空。這艘飛船在發射階段就出現了問題,火箭中間的5號推進器提前關閉。值得慶幸的是,雖然出現了故障,但對整個發射過程並沒有造成什麼太大的影響,火箭還是成功發射進入軌道。
56小時之後,飛船離月球越來越近。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飛船發生了爆炸。
阿波羅13號飛船內的3名太空人透過窗口看到服務艙在冒煙,立刻判斷出是服務艙的二號氧氣罐發生爆炸,將服務艙炸出了一個大洞。
阿波羅13號發生爆炸事故
太空的環境是絕對失重、真空的,在這樣的環境裡飛船本身就十分脆弱,稍微有點推力都會導致飛船失去平衡。服務艙洩露的氣體在真空的環境下絲毫不亞於火箭發射時的力量,整個飛船如同洗衣機滾筒一般飛速旋轉起來。
登月任務是不可能完成了,如何將這3名太空人從死神手裡搶救回來才是最重要的。幸運的是,3名太空人克服重重困難,最後安全返回地球。雖然這並不是一次成功的登月,但卻是一次成功的太空救援。
駕駛阿波羅13號的太空人們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太空人都像阿波羅13號那樣幸運,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些非常悲壯的事故,如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發射階段爆炸、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返回地球時發生解體。除此之外,在早期還有一位非常悲催的太空人,他在升空前就已經知道可能沒法返回地球了,但是他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參與任務,實在是讓人敬佩。
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維奇·科馬洛夫,他是第一個多次執行太空飛行任務的前蘇聯太空人,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在太空飛行中遇難的太空人。
蘇聯著名太空人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維奇·科馬洛夫
1967年4月23日,科馬洛夫駕駛聯盟一號宇宙飛船進行太空飛行,在完成太空飛行任務準備返回地球時,降落傘卻沒法打開,最後墜毀了。現在看來,這件事應該算是一起比較常見的航天事件,雖然很悲催,但也還在我們的理解範圍之內。但是,雖然事故發生在飛船返回地球的過程中,但太空人科馬洛夫在發射升空前就已經知道回來的機會渺茫了。
在發射前,工作人員對聯盟1號飛船進行了檢查,發現了203處結構性問題,這些問題都會給太空飛行帶來危險。
怎麼辦?向上級匯報嗎?用今天的思維模式去考慮的話,那是當然的。我的天,別說203個問題了,就是一個問題也得匯報啊,那可是關係到太空人的生命啊!
蘇聯媒體對科馬洛夫遇難的報導
可是,在當年的那個特殊時期,所有發現問題的工作人員卻都全部選擇了沉默,沒有一個人向上級匯報。因為當時美國也在計劃展開載人登月計劃,而蘇聯決定搶在美國之前完成登月,聯盟1號飛船就是蘇聯為了登月準備的絕密飛行。
既然是絕密飛行,時間就不能拖得太久,不然美國很可能就會提前完成登月,蘇聯幾年來所有的努力將會全部付之東流。他們沒時間對飛船進行改進了,雖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可為了搶先登月,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可怕的是,科馬洛夫也知道飛船存在這些問題,更知道這次的登月之行對他來說十有八九就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死亡之旅。他雖然是一位勇敢的太空人,一位經驗老到的王牌飛行高手,可他畢竟也是人,畢竟也怕死。
著名太空人加加林
他曾想過要退出,讓那個並不知情的替補太空人上。事實證明這個計劃是可行的,因為準備出發的那兩天,科馬洛夫的身體並不是很舒服,而那位替補太空人的飛行經驗也絲毫不在他之下,他完全可以提出申請不去冒險。
可是,熱血的科馬洛夫並沒有這麼做,因為那位替補太空人是他的好朋友,也就是那位著名的加加林。他不能因為自己的自私而讓好朋友去送死,蘇聯也需要像加加林這樣優秀的太空人。
於是,他義無反顧的邁進了船艙,沒有留下一句話,甚至沒有回頭看一眼。
是的,他再也沒有回來,勇敢的靈魂永遠留在了浩瀚的宇宙中。
科馬洛夫回家時只留下了殘骸
隨著科技的發展,航天技術日趨成熟,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率越來越高,現在一些私人航天公司也已經能夠展開載人飛行任務。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實現太空旅行的夢想,所有的人都可以乘坐著宇宙飛船遨遊太空、漫步月球,一起體驗一下失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