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他義無反顧飛越太空,但他知道這一次他再也無法回來

2020-12-22 半吊子溫柔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世界各國紛紛著眼於航天技術的研發,航天科技也就是從那個年代開始飛速發展。發展至今,人類在航天科技領域,作出了許多傲人的成就。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發射升空。

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一號飛船發射升空,將首位太空人加加林送上地球軌道

1969年7月20日,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將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送上月球表面。雖然這件事在現在看來存在很多疑點,許多人都認為阿波羅登月是上世紀美國留給全人類的最大騙局。但是直到今天,並沒有決定性證據表明阿波羅登月的確就是假的,在這裡就不做論述了。

阿波羅登月

一般來說,我們都只記得這些成功的「第一人」。的確,成功往往都會被人們頌揚,失敗很快就會被遺忘。我們不知道的是,在那些成功的背後,又曾經歷過多少的失敗呢?答案是數不勝數。那麼也就意味著,載人飛船在成功將人類送往太空之前,有許多太空人曾經歷了慘痛的失敗,他們在飛行過程中遇到了許多重大飛行事故。

太空飛行是一項高風險的任務,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如今我們的宇宙飛船發射成功率大大增加,太空人的安全係數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但是在上世紀,科技遠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就曾經多次出現載人飛行事故。

如今安全的航天飛行

1970年4月11日,第三次載人登月任務實施,阿波羅13號登月飛船發射升空。這艘飛船在發射階段就出現了問題,火箭中間的5號推進器提前關閉。值得慶幸的是,雖然出現了故障,但對整個發射過程並沒有造成什麼太大的影響,火箭還是成功發射進入軌道。

56小時之後,飛船離月球越來越近。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飛船發生了爆炸。

阿波羅13號飛船內的3名太空人透過窗口看到服務艙在冒煙,立刻判斷出是服務艙的二號氧氣罐發生爆炸,將服務艙炸出了一個大洞。

阿波羅13號發生爆炸事故

太空的環境是絕對失重、真空的,在這樣的環境裡飛船本身就十分脆弱,稍微有點推力都會導致飛船失去平衡。服務艙洩露的氣體在真空的環境下絲毫不亞於火箭發射時的力量,整個飛船如同洗衣機滾筒一般飛速旋轉起來。

登月任務是不可能完成了,如何將這3名太空人從死神手裡搶救回來才是最重要的。幸運的是,3名太空人克服重重困難,最後安全返回地球。雖然這並不是一次成功的登月,但卻是一次成功的太空救援。

駕駛阿波羅13號的太空人們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太空人都像阿波羅13號那樣幸運,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些非常悲壯的事故,如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發射階段爆炸、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返回地球時發生解體。除此之外,在早期還有一位非常悲催的太空人,他在升空前就已經知道可能沒法返回地球了,但是他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參與任務,實在是讓人敬佩。

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維奇·科馬洛夫,他是第一個多次執行太空飛行任務的前蘇聯太空人,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在太空飛行中遇難的太空人。

蘇聯著名太空人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維奇·科馬洛夫

1967年4月23日,科馬洛夫駕駛聯盟一號宇宙飛船進行太空飛行,在完成太空飛行任務準備返回地球時,降落傘卻沒法打開,最後墜毀了。現在看來,這件事應該算是一起比較常見的航天事件,雖然很悲催,但也還在我們的理解範圍之內。但是,雖然事故發生在飛船返回地球的過程中,但太空人科馬洛夫在發射升空前就已經知道回來的機會渺茫了。

在發射前,工作人員對聯盟1號飛船進行了檢查,發現了203處結構性問題,這些問題都會給太空飛行帶來危險。

怎麼辦?向上級匯報嗎?用今天的思維模式去考慮的話,那是當然的。我的天,別說203個問題了,就是一個問題也得匯報啊,那可是關係到太空人的生命啊!

蘇聯媒體對科馬洛夫遇難的報導

可是,在當年的那個特殊時期,所有發現問題的工作人員卻都全部選擇了沉默,沒有一個人向上級匯報。因為當時美國也在計劃展開載人登月計劃,而蘇聯決定搶在美國之前完成登月,聯盟1號飛船就是蘇聯為了登月準備的絕密飛行。

既然是絕密飛行,時間就不能拖得太久,不然美國很可能就會提前完成登月,蘇聯幾年來所有的努力將會全部付之東流。他們沒時間對飛船進行改進了,雖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可為了搶先登月,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可怕的是,科馬洛夫也知道飛船存在這些問題,更知道這次的登月之行對他來說十有八九就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死亡之旅。他雖然是一位勇敢的太空人,一位經驗老到的王牌飛行高手,可他畢竟也是人,畢竟也怕死。

著名太空人加加林

他曾想過要退出,讓那個並不知情的替補太空人上。事實證明這個計劃是可行的,因為準備出發的那兩天,科馬洛夫的身體並不是很舒服,而那位替補太空人的飛行經驗也絲毫不在他之下,他完全可以提出申請不去冒險。

可是,熱血的科馬洛夫並沒有這麼做,因為那位替補太空人是他的好朋友,也就是那位著名的加加林。他不能因為自己的自私而讓好朋友去送死,蘇聯也需要像加加林這樣優秀的太空人。

於是,他義無反顧的邁進了船艙,沒有留下一句話,甚至沒有回頭看一眼。

是的,他再也沒有回來,勇敢的靈魂永遠留在了浩瀚的宇宙中。

科馬洛夫回家時只留下了殘骸

隨著科技的發展,航天技術日趨成熟,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率越來越高,現在一些私人航天公司也已經能夠展開載人飛行任務。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實現太空旅行的夢想,所有的人都可以乘坐著宇宙飛船遨遊太空、漫步月球,一起體驗一下失重的感覺。

相關焦點

  • 多名太空人永遠留在太空,而他早已飛越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對於美國來說,他們今天迎來了一個好消息,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發射升空,將4名太空人送上太空。在過去近9年時間內,美國一度喪失了載人航天的能力,因為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一段時間內,他們只有一款太空梭能夠將太空人送上太空,而太空梭在2011年退役了。在太空梭退役後,美國太空人進入太空需要乘坐俄羅斯的載人飛船。
  • 離航天夢最近的人卻一直無法飛上天,楊利偉說,他的故事值得知道
    而且,並非篩選到了就能飛上太空,有的人可以,但有的人只能一輩子陪跑。在訓練航天員的幕後,有很多人都付出了無數的汗水,只不過我們很少卻關注,去發現。有時不是我們缺少發現的眼睛,而是缺少發現的心。我們寧可抱起手機刷一刷明星們的八卦消息,卻不願真正的關心那些為祖國做出貢獻,幕後辛勤工作的他們。但是這一次,中國航天員楊利偉說了,他的故事,值得每一個中國人知道。
  • 他是最慘太空人,被送上太空,飄蕩311天,回來後發現國家沒有了
    現代社會,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各國的航天員送上太空,實現載人航天飛行,探索宇宙的奧秘。今天要說的這位航天員,他沒有其它國家航天員那麼幸運,被國家送上太空以後,飄蕩了311天,結果回來的時候,卻發現國家沒有了。
  • 航天史上最悲壯的一次任務,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但他無可奈何!
    1967年4月23日,前蘇聯「聯盟一號」載著太空人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上校,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因主降落傘無法打開,高速撞擊地面,減速發動機的燃料發生爆炸,搜救人員在殘骸中僅僅找到幾塊骸骨!而科馬洛夫上校在發射前就知道這是一次有去無回的任務!為什麼還要強行發射,為什麼科馬洛夫還要執行任務?下文一一來解讀!
  • 航天史上最悲壯的一次任務,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但他無可奈何
    1967年4月23日,前蘇聯「聯盟一號」載著太空人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上校,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因主降落傘無法打開,高速撞擊地面,減速發動機的燃料發生爆炸,搜救人員在殘骸中僅僅找到幾塊骸骨!而科馬洛夫上校在發射前就知道這是一次有去無回的任務!為什麼還要強行發射,為什麼科馬洛夫還要執行任務?
  • 剛到太空沒多久,送他上去的國家就沒了,只能在太空待了311天
    803天9小時39分鐘,而他最長的一次時間是311天,這一次的經歷,卻是堪稱一段傳奇故事,讓人敬佩不已。,後來更是加入了前蘇聯的航天集團工作,要知道,前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開始真正進入太空當中的國家,那時候前蘇聯的航空技術也是全世界最發達的,而在1985年,克裡卡列夫經過了層層選拔,最終成為了一名太空人。
  • 18位一直飄在太空的太空人,有一個即將飛出太陽系,再也無法回地球
    18位一直飄在太空的太空人,有一個即將飛出太陽系,再也無法回地球 【導語】:眾所周知,太空對於人類的吸引是很大的,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努力的探索地球,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的步伐也不再局限在地球上了,雖然人類如今的科技發展越來越快,但是對於太空的探索還是十分難的,不過世界各國有很多太空人已經完成了飛往太空的任務
  • 「我為他生了一兒一女,他卻背著我在外面安了一個家」
    當初我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我為他生了一兒一女,他卻背著我在外面安了一個家。」這是一個叫果果的網友在後臺給我留的言,她說自己在大學時期愛上了自己的老師,在她剛畢業那年,就答應了老師的求婚。他們的戀情當時在校園還掀起了熱議,那時的她覺得自己就是這個世上最幸福也最幸運的女人,因為如果沒有這段戀情,也許她只能回到家鄉的那個小縣城。
  • 他被稱為最倒黴太空人,人還在太空國家卻沒了,最後怎樣回來的?
    其中蘇聯的進程明顯比美國更快,該國的加加林太空人也是全球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然而蘇聯成功完成載人飛船任務的可不止加加林一人,克裡卡列夫也是其中一個,但他的經歷就比較複雜了,他被稱為最倒黴太空人,人還在太空國家卻沒了。那麼,最後他是怎樣回來的呢?
  • 上天沒多久,送他上天的國家就沒了,於是他在太空呆了311天
    足足呆了340天,這個紀錄是由來自NASA的太空人斯科特·凱利所保持的,而在此之前,前蘇聯太空人謝爾蓋·康斯坦丁諾維奇·克裡卡列夫則在太空連續工作了311天,而且他還是累計太空工作時間最長的紀錄保持者,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他累計在太空工作了803天9小時39分,而那次311天的超長太空工作則頗具戲劇性
  • 他被困太空311天,無意創造了世界紀錄,回來時身體已到極限
    和平號,聽名字就能知道當時的太空事業已經不再像前幾十年那樣掙得你死我活!這次聯盟-13號的飛行並沒有接回克裡卡列夫,因為飛船返回的時候也只能乘坐3人,必須留下兩個人依舊待在空間站裡,由於克裡卡列夫的身份無法取代,他是唯一經過嚴格訓練、有長時間飛行經驗的太空人,所以他必須留下;於是就讓阿爾茨巴斯基和其他兩位奧地利、日本太空人於1991年10月10日返回了地面,亞歷山大·沃爾科夫和克裡卡列夫一起留在了空間站,這時克裡卡列夫此時已經在和平號上待了145
  • 他在太空「發朋友圈」
    鮑宜靜他出生於法國魯昂,一座千年歷史名城,曾是中世紀歐洲最繁榮的城市之一。他精通籃球、遊泳、登山、跳傘、衝浪、水肺潛水等各項運動,會說法語、英語、西班牙語、中文、德語和俄語,還是柔道黑帶選手。畢業於法國國立高等航空航天學院的託馬·佩斯凱,2009年成為歐洲航天局最年輕的太空人。
  • 他是最後一個蘇聯人,在太空待了311天,落地時祖國已經滅亡
    時至今日,太空技術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但是太空人還是非常稀有的存在,畢竟太空之中生死難料,能夠成為太空人的人,心理素質必須要強大。在幾十年的太空探索之中,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太空人。其中,要說到倒黴的一個,蘇聯的太空人謝爾蓋·克裡卡列夫可能是最有希望入選的一個。
  • 航天史上最悲壯的一具遺骸,升空前他就知道回不來了,曾失聲痛哭
    、1961年實現第一次載人航天、1961年-1972年實施偉大的阿波羅登月工程、1977年成功發射旅行者1號(第一顆飛出太陽系的探測器)、1990年建設成功第一架太空望遠鏡哈勃望遠鏡、1998年開始建造國際空間站....人類能夠用短短幾十年在航天領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除了火箭、宇宙飛船技術的進步以外,也離不開為航天事業不怕犧牲、吃苦耐勞、英勇獻身的太空人們。
  • 1967年第一個嘗試人體冷凍技術的貝德福,他現在重新甦醒了嗎
    曾經有人傾盡全力試圖將自己的遺體冷凍,希望能夠在未來擁有重新回到世界的機會,然而人們只知道故事的前半段,對於被冷凍之後的情節並不了解。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科幻作品中的情節,世界上每年都會出現一小部分進行人體冷凍的例子。通過「冬眠」等待更好的治療機會,或者到達一個無法想像的科技時代,其實是不太現實的。
  • 他是首個進入太空的華人,提前楊利偉18年把五星紅旗送入太空
    王贛駿是一位美籍華裔科學家,他雖然不是第一位實現太空漫步的人,但他卻是第一進入太空的華人,第一個在太空做自己設計的實驗的科學家,也是第一個把五星紅旗帶入浩瀚太空的人。1978年,王贛駿向NASA提交了一份《太空旋轉中的液體平衡狀態》論文,在500多項申請中,他的課題脫穎而出,成為了將在太空進行實驗的14個項目之一。
  • 他曾在睡夢中瞬移3次,還拿出了一塊隕石,是外星人送給他的嗎?
    人類的發明創造力是無窮的,平靜著科學,我們認識到了不一樣的世界,但在世界上仍然還存在著一些無法用科學解釋的現象,就像河北有一位叫做黃延秋的農民,他曾經發生過瞬移現象,每一次醒來都位於離家千裡之外的地方,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人類最悲壯航天:升空前他就知道有去無回,國家為其舉行國葬悼念
    他悲壯地為人類的航空航天偉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即便早已知道自己這一去,可能就回不來了……自此,浩瀚的宇宙中又多了一顆星星,默默地看著地球運轉,長亮不熄。宇航生涯雛形初具1959年10月,蘇聯首位太空人的選拔工作在全國展開。
  • 航天史上悲壯的犧牲:他飛太空前就知道會失敗,沒想到付出生命
    前蘇聯在科技上的地位在當時一騎絕塵,1957年10月4日,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潑尼克1號」,1961年4月,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成功去了太空,也是世界第一個人類。1964年,發射了有3位太空人的飛船,1965年,太空人列昂諾夫乘坐「上升」2號飛船,在太空行走,這又比美國早幾個月。
  • 克卜勒和他的太空望遠鏡
    然而,這本書的作者卻不是一個科幻作家,他有一個響噹噹的身份——「天空立法者」,他就是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尼斯·克卜勒,雖然他有著文學的學士和碩士學位。他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恰好是哥白尼發表《天球運行論》後的第二十八年,那時候日心說還沒有被廣泛接受,人類還不知道兩塊鏡片可以看到遠處的事物,更別說能夠觀測系外行星的太空望遠鏡,距離第一座太空望遠鏡升空還需要4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