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航天夢最近的人卻一直無法飛上天,楊利偉說,他的故事值得知道

2020-11-30 黑鷹觀察

航天員是很多人都羨慕且欽佩的職業,他們個個都是萬裡挑一的精英。想要成為一名航天員,不僅要通過層層海選,還要經歷嚴格的訓練。而且,並非篩選到了就能飛上太空,有的人可以,但有的人只能一輩子陪跑。在訓練航天員的幕後,有很多人都付出了無數的汗水,只不過我們很少卻關注,去發現。有時不是我們缺少發現的眼睛,而是缺少發現的心。我們寧可抱起手機刷一刷明星們的八卦消息,卻不願真正的關心那些為祖國做出貢獻,幕後辛勤工作的他們。但是這一次,中國航天員楊利偉說了,他的故事,值得每一個中國人知道。

那麼楊利偉說的這個人是誰呢?他的背後又有怎樣的傳奇故事呢?我們來一一揭曉。首先,他叫吳傑,一個很平凡的名字,但是他卻做著很不平凡是事。除了幾個比較熟悉的航天員名字外,相信他的名字,很少有人聽說過。其實,吳傑是中國首批航天員中的成員之一。在航天員中,他是一個神話般的存在,第一批航天員在俄羅素訓練期間,他一個人,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把本應該需要花4年時間的內容全部學完了。而且他把很多訓練科目的細節,以及技術要領都牢牢記在心中帶回了國內,幫助中國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航天員訓練模式。他是第一個被俄羅斯授予聯盟號飛船指令長最高證書的中國人。他也是中國最有實力接近太空的人,但是,在神舟五號航天員選拔中,吳傑卻落選了。

而落選的吳傑,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知道,自己落選肯定有什麼不足的地方,他決定,繼續努力,爭取神舟六號能夠成功被選上。但是命運總愛開玩笑,神舟六號他依舊落選了。但是他從未氣餒,又經歷了長達3年的刻苦訓練,這一次,神舟七號又開始篩選太空人了,這一次,和前兩次一樣,落選了。但是經歷過三次波折的吳傑從未消極過,因為每一次都會根據新的飛行任務制定新的航天員選拔標準,所以吳傑,清楚,這輩子可能與太空無緣了,但是他熱愛這份職業,自己沒法離太空更近一點,那就幫助其他人離太空更近 一步,既是為自己的夢想,也是為國家做貢獻。

直到2013年,神舟十號都已踏上太空的步伐,而吳傑再也不可能入圍航天員。當時的吳傑已經有50多歲了,在航天員裡面,當屬資歷最老,經驗最豐富的了,但是,那看似就在眼前的飛天夢,對這位航天老將來說,卻已經漸行漸遠,越來越遙不可及了。但儘管沒機會飛上天,吳傑依舊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他幫助訓練出最優秀的航天員,他們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在幕後付出了無數的汗水,卻從未抱怨過一句,他們是英雄,儘管很多人並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是,中國的航天事業輝煌的篇章必有他們璀璨的一頁。

相關焦點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17年後謎底揭開,多虧他當時機智
    其中,在我國第一次發射的「神州」5號載人飛船中,第一個上天的中國太空人就是楊利偉。據說,楊利偉當時在太空還聽到了「敲門聲」,直到17年後謎底才被揭開,多虧他當時機智的做法才讓他「逃過一劫」。由於科技的落後,因此現實無法實現的願望就被古人寄托在了神話故事中,諸如:嫦娥奔月和夸父逐日等一系列的故事傳說。
  • 楊利偉,他成功了!可他背後的心酸故事你知道嗎?
    飛翔,幾乎是每個人的夢想。楊利偉,是我國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人,他成功了!中國成功了!有誰知道,萬眾矚目的背後,是妻子的離職和女兒的離世。楊利偉的妻子張玉梅本是一位人民教師,結婚以後楊利偉整天忙於訓練,二人聚少離多,但是感情一直很好,結婚不久女兒出生了。
  • 替補航天員用20年都沒能飛上天,楊利偉說他的故事值得國人傳頌
    由於航空的複雜性和特殊性,在我國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飛行員絕對是件讓人感到自豪的事情,因為他們除了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外還需要有個良好的身體素質,他們都是通過層層篩選而最終選拔出來的精英,所以可以說他們是萬裡挑一。
  • 楊利偉重返地球後,為何無法再上天?原因讓人淚目
    古時候有很多關於天空的傳說,如嫦娥奔月的傳說表達了人們對於月亮的好奇與描述;中國神話中的創世神盤古,死後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也表現出了人們對於天空想像與嚮往。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航空技術的誕生使得人們飛向天空成為了現實。我國的歷史上第一個到達太空的航天員是楊利偉,可是楊利偉在經歷了第一次太空任務,成功的返回地球後就再也無法上天了。
  • 楊利偉返回地球後,為何十幾年不再上天?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作為專業能力最優秀,航天經驗最豐富的太空人,楊利偉卻在返回地球後退居二線,如今十幾年過去再也沒有上天飛行過,很多人都好奇為何像楊利偉這樣優秀的太空人不再上天,其實原因非常心酸。
  • 不一樣的楊利偉,萬人敬仰的航天英雄,背後的故事沒人知道!
    當年楊利偉成功乘坐神舟五號上天,也是萬眾矚目眾望所歸。所以說他是我國航天第一人,一點不為過。對於楊利偉,大家都知道他是2003年10月15日乘坐神舟5號飛船進入太空,16日成功返航的。也正因為一切都很順利,他成功完成航天任務,全國人民都沉浸在這個被載入史冊的時刻。
  • 為何楊利偉上天帶了槍?蘇聯航天員慘痛教訓,全世界都引以為戒
    圖為航天員楊利偉雖然此次順利的飛入太空之中,但誰都知道,這是一件極為危險的事情,尤其是作為太空人的楊利偉而楊利偉也成為了我們國家的航天英雄。楊利偉為何帶槍上天?雖然時隔多年,但人們對當年神舟五號飛升上天的事情的好奇度不減反增。還有人稱,楊利偉飛上太空之時,還曾帶著一把手槍。
  • 天宮二號為啥帶這本書帶上天?聽楊利偉講端詳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隨「天宮二號」一起飛天的,還有一本書——《家風》,在太空翱翔了兩個月後,這本書由神舟十一號任務乘組航天員帶回地面。為什麼會選擇《家風》?今天,航天英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北京市第八中學校長王俊成,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工會主席任颺博士做客人民網,暢談這背後的故事。
  • 每個航天人點滴的努力,成就了我們國家的航天夢
    2.舍小家的人比如,因為任務緊急,一再推遲婚禮的蘇虹,她是空氣動力學專家,為了不耽誤工作,婚禮一再推遲,有一次是第二天婚禮,親友都請好了,電話一來,二話沒說拎包就走。比如,因為任務緊急,廠裡春節放了三天假,為了能準時到崗,有個叫崔鑫的年輕工人,放假第二天就往回趕,不巧碰上暴雪,高速封路,火車停運,他愣是選擇從山西沂州走回了天津。
  • 楊利偉返回地球,為啥17年都再不上天?太空後遺症對他影響很大
    而作為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的楊利偉也成為民族英雄,但他又為何在這之後再也沒有上天呢?這其實與那次的飛行經歷有著很大的關係。由於是第一次正式飛天,在直到降落之前,所有人的心都是懸著的,繃著的!因為這項技術很難克服,我們也沒有先例,只能自己摸索,加上當時的飛船材質等問題,對於這次飛天之旅,很多人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包括楊利偉。
  • 楊利偉返回地面後,為何十七年不再上天?原因讓人淚目
    楊利偉返回地面後,為何十七年不再上天?原因讓人淚目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的不早,但是卻是發展最快的,2003年,我國航天事業有了新的突破,第一艘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而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太空人就是楊利偉。這次航天事業的成功,是所有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的努力 ,最終得到了成果。
  • 楊利偉在太空聽見「敲門聲」,17年後謎底揭開,多虧他當初機智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月亮,星空以及無盡的宇宙毫無疑問是人類一直以來追尋的目標。在我國古代便有著對於「天上人」的各種幻想,不過在那個時代,關於太空的各種想法也只能停留在詩人們的詩句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各種科學技術積累越發深厚,終於在二十世紀迎來了井噴式的爆發,而航天技術就是其中之一。
  • 航天英雄楊利偉,特級航天員,副軍級,在如今他是什麼身份?
    中國古代的傳說之中,有《嫦娥奔月》這樣一個悽冷的故事,嫦娥在情急之下吃了不屬於她的長生藥,身體突然輕飄飄起來,接著就失重開始奔向月亮,成為月宮仙子。古時候的人們也會想像天空之外是什麼,是宗教人士所說的凌霄寶殿嗎,還是虛無飄渺的存在呢?當然,他們也曾研究過一些方法上天,但因為技術的落後,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 楊利偉回到地面後,為何再也沒有上天?比你想像得還要兇險
    ,楊利偉在上太空之前付出了很多常人無法忍受的辛苦,所以在太空人上的挑選也是十分的嚴格。可是大家奇怪的是,楊利偉回到地面後,為何再也沒有上天?比你想像得還要兇險。,他們也能夠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更多的人。,嘴角上是有血的,因為當時在降落的過程中由於速度太快楊利偉的嘴角被麥克風劃破,而且太空中的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傷害也是非常大的,所以為了楊利偉的身體著想,國家就再也沒有要求楊利偉二次上天。
  • 楊利偉升空時,聽到敲擊窗戶聲,以為是外星人,如今才知有多危險
    傳說嫦娥偷吃不老仙丹,飛入月宮中,由於她的自私雖然得到了長生不老,卻每日每年只能在寂寞的廣寒宮中,與可愛的玉兔相伴。每個孩子都聽家人說過這個故事,尤其是在中秋節,一家人賞月的時候,老人們總是要把這個故事重新講述一遍。雖然每一次,講述的內容都是完全一樣的,但是孩子們還是會停止玩鬧,乖乖坐著,聽老人說遙遠的故事。
  • 當年楊利偉回到地球,17年裡為何不再上天,也不露面了呢?為什麼?
    在眾多領域,我國都出現了很多科研專家和民族英雄,他們一直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比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航天英雄楊利偉以及今年在新冠疫情中冒險指揮的鐘南山,他們都是為祖國做出突出貢獻的人。 祖國各行各業的英雄人物數也數不清,正是他們不斷的付出,才有了我們今天更好的生活,他們有著改變社會的「超能力」,讓我們每個人都由衷的敬佩。
  • 楊利偉回到地面後,為何至今不願再上天?
    人類一直都對未知的事物充滿著好奇心,例如對太空的探索,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非楊利偉莫屬。可是,自從楊利偉回到地面之後,就一直沒有他再次上太空的消息,為什麼他沒有再次上太空呢?我國的航天事業一直在節節高升,這樣的成就離不開楊利偉,正是因為有了楊利偉登上太空做鋪墊,我國航天事業才有如此大的成就。
  • 中國首位飛天航天員楊利偉返航後,為何再沒有上天?原因讓人心疼
    比起物質上的提高,最難的還是要說科技上的成就。早期中國在航空事業上的發展一直都不是那麼容易,眾多航空人們嘔心瀝血式的努力,都是為了能夠讓國家的航空事業得到質的進步。今天要講述的這個人也與航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他也為航空航天事業貢獻出了自己不小的力量。
  • 楊利偉從來不會對外說的故事,妻子辭職,訓練途中兩歲女兒離世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從來不會把自己不好的事情告訴其他人,無論發生了什麼,都是默默的一個人扛了下來。成功從來都不是大家看上去那麼簡單,人們看到的只有成功後的輝煌,卻不知道對方在背後付出了什麼,成功和勝利的背後往往有許多不足與外人道的辛苦。
  • 飛機是如何飛上天的,說點不一樣的!
    我猜,你們肯定都知道的是依靠空氣動力學原理,機翼上下壓力差飛起來的,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那下面我就說點你們不知道的!因為,當飛機快完離地的時候,假如機輪提供動力,是無法獲得推力的。也就是說,飛機依靠自己的動力滑行或者起飛的話,只是單純的依靠發動機向後「排氣」來實現的,簡單力學相互作用力原理我們可以知道,給多大的空氣動能,飛機也就相應的獲得多大向前的動能。這樣,飛機就開始慢慢向前移動了。上面的排氣為什麼加引號那,就是因為它後面排出的氣體並不完全是燃燒所產生的尾氣。尾氣所佔比例也就在三分一左右,而且提供少量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