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預測性、前瞻性的隨機比較傳統的負荷超聲心動圖與實時灌注負荷超聲心動圖的研究結果是:用CA-實時心肌造影超聲心動圖來檢測冠狀動脈疾病使更多的病人獲益。而且與常規超聲心動圖相比,它更有可能檢測到冠脈多支血管病變。
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大學託馬斯波特博士上周在2012年美國心臟協會科學會議上發表了來自POISE的研究結果。他們看到的是一項能夠識別高風險病人的測試。
用微泡造影劑的低功率超聲成像系統能夠檢測室壁運動異常,也可在沒有放射性核素心肌成像的輻射劑量的情況下分析心肌灌注,波特解釋說。但是不清楚是否這一額外的信息提高了病人的檢測結果,使其高於傳統負荷超聲心動圖所提供的室壁運動數據。因此POISE隨機選擇2063名有中間預測可能的患者在一項應激測試中或是進行 RTMCE或是採用傳統超聲。
由Lantheus醫生發明的一種微泡造影劑(definity)持續注入所有RTMCE患者中來檢測心肌灌注和室壁運動,然而相同的造影劑注入到傳統負荷超聲病人中,只有46%的病例心內膜邊界輪廓因沒有更多造影而顯象不充分。 | ![]() Dr Thomas Porter |
總共對2014名患者進行研究並平均隨訪2.5年。在患者組中唯一的不同是隨機進行RTMCE的患者射血分數偏低並且優先進行血管重建頻率更高。用RTMCE得到的異常研究比用傳統負荷超聲要頻繁的多,而在多血管心肌區域異常會更加常見。
大約有27%的病例由RTMCE識別出異常後進行了血管重建,與之相比傳統超聲識別的異常研究只有16%進行血管重建,但是整體上,陽性或陰性結果病人的無事件生存率在RTMCE組合傳統負荷超聲組是相同的。你可能認為由任意一種檢測所得到的異常研究都將進行血管重建,但似乎是實時造影超聲能更精確的預測哪些人將需要進行血管重建,而且那可能是為什麼一項陽性研究有相同結果的原因。換句話說,實時心肌造影超聲能更好的檢測高風險病人及需要血管重建的病人,因此那些病人與傳統負荷超聲檢測異常的結果相同。
在任意一組結果中唯一多變的預測是RTMCE檢測是靜息室壁運動異常的鑑定,與那些患者是否進行血管重建無關。在傳統負荷超聲組中那並不是一項預測。他說,對那種情況一種可能的解釋就是:那些病人來到超聲室排除冠狀動脈疾病,因此他們中一些人可能有不穩定性冠狀動脈症候群,如果你鑑定出那個病人有靜息室壁運動異常,他們有不良事件的風險可能性很大。
為了檢測檢查人員經驗的作用,把結果給予一個在灌注成像方面有經驗的超聲醫師或四個在灌注成像方面經過基本訓練的3級超聲醫師 。結果顯示,超聲醫師的經驗對造影在超聲中的最佳應用是關鍵的,無論是傳統成像還是RTMCE,POISE。
RTMCE能夠識別高危病人嗎?
未來,波特的團隊計劃去研究用實時心肌造影超聲來識別有冠脈不良事件的高風險病人的可能性。在POISE,RTCME與傳統超聲相比似乎能更好地識別需要血管重建的病人,因此,未來的研究將隨機化選擇用RTCME鑑別有靜息室壁運動異常的病人進行血管重建或僅僅進行最佳內科保守治療。
波特說:「不是每個人都能進行血管重建,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對每個人進行血管重建並沒有多大幫助,但是我們知道一部分人真的需要進行血管重建,而RTCME正是是識別需要做血管重建病人的一種方式。RTCME是一項不需要放射的床邊技術,而且比其他的灌注成像技術要便宜的多。」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