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李百明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
今天的主角是鶯,所謂鶯歌燕舞,鶯以鳴唱見長。
遠東樹鶯音頻文件
在公園裡、樹林邊,僅靠視覺觀鳥就像坐在影院裡,關掉聲音看大片一樣,了無生趣。不管你有心還是無意,帶上耳朵,就能從全新的角度走進鳥類世界。
浮山頂上,一隻遠東樹鶯正在練嗓
遠東樹鶯,就是鳥界絕對的實力派歌手,鳴聲婉轉悅耳。它是體長約17釐米的通體棕色樹鶯,皮黃色的眉紋顯著,眼紋深褐,無翼斑或頂紋,雌鳥比雄鳥小。專業書籍認為此鳥常見,但記者認為,這裡的「見」字上要加引號,特指聽見而非看見。遠東樹鶯性格嬌羞內向,經常隱於灌木叢中,稍有風吹草動,便長時間就緘默不鳴,以至於大部分聽過它歌唱的人,都沒有見過它的真容。
中山公園與植物園相接處,有一片桃園,種枳為籬,就是橘逾淮而北為枳的枳,叢生多刺,花小而美。記者每路過此處,都會被悅耳的鳥鳴吸引,後來才知道是遠東樹鶯歌唱,書上表述道:富音韻的咯叫聲,以低顫音開始,結尾為tu-u-u-teedle-ee-tee的華彩樂段。記者筆澀,實在形容不出它的絕妙,只覺如沙漠裡的一縷甘泉流過,自帶一股子水音兒,空靈婉轉。
記者在Audition剪輯音頻時,觀察到的遠東樹鶯歌唱的一個完整街拍
遠東樹鶯和日本樹鶯,外形極為相似,好在日本樹鶯鳴唱略帶哀婉,遠東樹鶯則較為歡快,可以以聲辨別。鳥類異常機警,通常在你發現它之前,早已逃之夭夭;鳥類長得太像,再加上光線、角度等幹擾,辨別鳥類十分困難。
聲音,是發現鳥類行蹤最好的方法,也是分別不同鳥類的最好的方法。國外資深的聽鳥大師,可以用聲音識別上萬種鳥。作為島城拍鳥愛好者,聽聲辨鳥是入門必修課,進而決定要不要在此蹲守,等待鳥兒靚影並按下快門。
野外,是學習鳥類鳴叫的最佳場所,如果鳥兒在你視線所及範圍鳴唱,視覺印象會加深聽覺記憶。但當你不能外出觀鳥時,還可以利用高質量的錄音和輔助工具來學習,如APP、網站和CD,當然再深入一點,您也可以通過音頻編輯工具,觀察不同鳥類鳴唱的波形,從而瞭然於胸。據記者所知島城拍鳥愛好者,一般手機裡有「懂鳥」小程序,此外「推鳥」編輯推薦的常用包含鳥鳴的APP,有需要的讀者可以自行下載。
包含鳥鳴的一些APP
到了進階階段,我們還要了解不同種鳥類的不同鳴叫,所蘊藏的含義不同:
1、警報鳴叫(Alarm calls)
鳥類可以根據各種各樣的威脅調整它們的叫聲。如果猛禽在頭頂飛行,鳴禽可能發出一種短促、安靜、高頻率的聲音,這種聲音傳不遠,不會透露呼叫者的位置,但會提醒附近的鳥類。
2、聯絡鳴叫(Contact calls)
鳥類通過鳴叫來保持聯絡,通常是在覓食的時候。這些聲音通常是短暫的、快速的、安靜的,但是如果鳥被分開了,它們可能會發出更大、更緊急的「分離鳴叫」(separation calls)。
3、飛行鳴叫(Flight calls)
成群結隊的鳥在飛行中經常來回叫喚。在春季和秋季,大多數鳴禽在夜間遷徙;如果你仔細聽,可以聽到它們各種各樣的鳴叫從黑暗的天空傳來。
4、乞食鳴叫(Begging calls)
幼鳥會發出「餵我...餵我...」的鳴叫聲,同時還會扇動翅膀以吸引親鳥的注意。這種鳴叫可能會重複多次,聽起來非常的可憐。
你學會了麼?享受一下當你聽到鳥類的聲音,你就知道它們是什麼物種的感覺,靜靜地閉上眼睛用耳朵來「觀鳥」。
連結:
記者將結合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等等,在半島新聞客戶端分20篇左右文章,講講鳥的故事與拍鳥的故事,權作為青島候鳥立傳。如果您曾拍到珍稀、有故事的鳥,可以通過半島新聞客戶端找記者欄目或者加記者微信(lbming125)聯繫,咱們一起為青島候鳥來個別樣科普。
鳥類知識繁雜且專業,記者如有失誤之處,也請您及時斧正。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