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候鳥傳㉔:麻雀為啥不會走?小鳥唱歌會跑調嗎?

2020-11-23 半島網官網

半島記者 李百明

書接上回。

今天簡單說一下樹鷚,然後回答一個有趣的問題:小鳥唱歌會跑調嗎?

樹鷚(學名:Anthus hodgsoni),是小型鳴禽,體長15-16釐米,上體橄欖綠色具褐色縱紋,尤以頭部較明顯。眉紋乳白色或棕黃色,耳後有一白斑。下體灰白色,胸具黑褐色縱紋。

野外停棲時,尾常上下擺動。多在地上奔跑覓食,性機警,受驚後立刻飛到附近樹上,邊飛邊發出尖細的「警報聲」。

每年4月初開始遷來東北繁殖地,秋季於10月下旬開始南遷,跟大多數候鳥一樣,春秋兩次路過青島。

很多讀者說,不仔細看很容易把樹鷚當成麻雀,有的地方也管樹鷚叫「地麻雀」,但其實二者差距還蠻大的,人家樹鷚好歹也是「歌手」。

樹鷚和麻雀一樣,也喜歡幾隻扎堆行動。但是,樹鷚擅長在樹下草地上快速行走,悠閒時左右腳依次邁開小碎步。看記者拍攝的照片,當時一隻與樹鷚同色系的橘貓正在附近晃悠,瞧這隻樹鷚警惕的小眼神,一隻腳已經高高抬起,隨時準備慌張逃命的架勢,讓人忍俊不禁。

而麻雀不能走路,只能兩隻腳一起蹦躂。據民間傳說,麻雀喜偷糧食,有次竟然太歲頭上動土——偷到了玉皇大帝的米缸裡,玉帝震怒給麻雀帶上了腳鐐,從此麻雀就只能蹦躂了。玉帝還說此事絕無例外,見到麻雀走路的人可當皇帝。

記者掐指一算,講到樹鷚這兒,鳥界「歌手」介紹得差不多了。青島候鳥傳系列稿件發布以來,得到了許多室友、讀者的指教和喜歡,有幾位讀者問小鳥唱歌跑調不,這可把我難住了。

按照生活常識,小鳥跟咱們人類一樣,出生後要跟著父母學「說話」,剛開始口齒不清而且經常跑調。隨著慢慢長大,小鳥會比對父母發音,逐漸糾正自己的發音。例如公雞打鳴,小公雞剛開始叫聲粗陋,如同把卡住脖子一樣難聽,長大後就會昂首挺胸、字正腔圓,偶爾跑偏能把自己嚇驚呆。

在鳥類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鳴聲漂變(song drift)。鳥的鳴叫除了本能驅使,也需要後天的學習。而學習、或者說模仿的過程,必然是不夠精確的。這就像是傳話遊戲一樣,由於一個隨機出現的「錯誤」,「以訛傳訛」,而導致曲目(repertoire)在代代相傳之下改變了。

這有點類似人們不同的口音,你是東北味兒的,他是河南味兒的,只要不影響交流,不是什麼問題。而且鳥類也有糾偏機制,好比河南人到了東北,為了融入當地生活,往往也必須掌握東北話。

最新研究表明,生活在城市裡的鳥兒,說話音調比生活在農村的鳥兒,音調要高不少,概因城市嘈雜,鳥兒交流不得不扯著嗓子吼。

連結:

記者將結合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等等,在半島新聞客戶端分20篇左右文章,講講鳥的故事與拍鳥的故事,權作為青島候鳥立傳。如果您曾拍到珍稀、有故事的鳥,可以通過半島新聞客戶端找記者欄目或者加記者微信(lbming125)聯繫,咱們一起為青島候鳥來個別樣科普。

鳥類知識繁雜且專業,記者如有失誤之處,也請您及時斧正。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唱歌跑調的人都是因為五音不全嗎?
    在快節奏的忙碌生活中,唱歌成為現代人休閒解壓、舒緩情緒的一個重要方式。因為音樂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人們可以通過音樂將內心世界表現出來。可是,唱歌也並不是人人都擅長,有些人唱歌會跑調,也常被取笑為「五音不全」,那麼,是不是唱歌跑調的人都是因為五音不全所致呢?
  • 唱歌跑調是病?專家:大部分人只是樂感較差而已
    原標題:唱歌跑調是病?專家:大部分人只是樂感較差而已   有研究稱唱歌跑調也是一種病 專家:大部分人只是樂感較差而已唐僧:這病能治嗎?(設計臺詞)  朋友聚到一起k歌,遇到林志炫、沙寶亮那樣的歌喉,可謂大飽耳福,可要是遇到個「跑調大王」還偏偏還是個「麥霸」,那就苦不堪言了。你知道嗎,其實國外科學家很早就提出,唱歌跑調是一種病,這一說法讓很多五音不全的人不淡定了。
  • 唱歌跑調怎麼辦 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有很多人在ktv唱歌的時候都不敢放聲大唱,害怕跑調,其實沒有關係,唱歌跑調又不是一個人,不過對於唱歌容易跑調的問題也是可以改善的,下面小編分享幾個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讓你唱歌不再跑調。先把咬字練好咬字的問題導致音準差這個是比比例最大的,不光是音準,如果咬字不好的話,唱歌也沒有感情,所以一定要先把咬字練好,由其是口音較重的人
  • 青島候鳥傳⑫|紅脅藍尾鴝:它是美麗的藍精靈 但是懂得低調
    半島記者 李百明它如精靈一般,落在枝頭,昂首歌唱……這種對小鳥教科書式的描寫,往往並非事實,紅脅藍尾鴝就是特別低調的鳥兒。它是今春記者拍攝青島候鳥過程中,第一次拍到帶彩色的鳥,拍攝過程略顯曲折,對很多剛入坑的拍鳥愛好者來說,剛好借鑑繞開先入為主的深坑。
  • 留鳥與候鳥
    鳥類分類(遷徙)     同一個地方的小鳥按照是否會隨季節遷徙到其他地方再返回的現象,分為留鳥和候鳥
  • 趙露思《快樂大本營》唱歌跑調,謝娜和何炅表情搶鏡,神同步!
    本以為像趙露思這麼漂亮的女神,唱歌應該婉轉悠揚很好聽,沒想到一開口就跑調了,還唱的是何老師的《梔子花開》。當時林雨申站在趙露思身後,就差沒笑出聲來。這一首唱跑調也就算了,趙露思也不嫌丟人,又上去唱了一首《酒醉的蝴蝶》,最經典的幾句不應該出錯吧,但露思在唱到「酒醉的蝴蝶」時,卻唱出了很奇怪的調調,可能是這首歌不熟悉,又或者是本身就是音痴,露思又一次暴露了自己的音樂天賦,快樂家族向來藏不住事兒,聽後都要笑瘋了。尤其是謝娜和何炅反應太搶鏡!
  • 青島候鳥傳㉕丨白腹藍鶲色若琉璃 你想不想看一下
    白腹藍鶲(學名:Cyanoptila cyanomelana),體長14-17釐米,看上去比麻雀稍大一點點。4月29日——記者青島候鳥傳系列稿件中經常會強調時間,是因為候鳥遷徙時間比較固定,有心的讀者可以從中整理「候鳥日曆」,方便知道什麼時間觀賞什麼鳥——記者與兩位觀鳥老師交流,說起今年春天候鳥較往年少很多,還沒有見到過白腹藍鶲,言語間甚是遺憾。
  • 翅膀的痕跡——記者歷時60多天拍攝途經青島的都市候鳥
    半島記者 李百明櫻花開時來,槐花落時走。每年的四、五月份,由南往北遷徙的「春運」候鳥都會被青島——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所吸引,在此歇腳、流連乃至安家。全世界8條重要候鳥遷徙路線,說來也巧,青島正是中國沿海遷徙路線的中轉站,目前島城已錄得鳥類400餘種。
  • 【科普君】有了絕對音準,唱歌就能不跑調嗎?
    比如,那些擁有絕對音準感的人,在聽到窗外鳥叫或屋內地板摩擦聲後,往往會條件反射準確地說出其音高。 音準是天生的的嗎? 很多人認為那些擁有絕對音準的人是天生如此,有天分加持,後天的努力似乎有些徒勞。
  • 候鳥遷徙季,上海市區常見的五種鳥你都發現了嗎?
    候鳥遷徙季,上海市區常見的五種鳥你都發現了嗎?在上海植物園裡常見的冬候鳥有北紅尾鴝、紅脅藍尾鴝、灰背鶇、白腹鶇、懷氏虎鶇、黃雀、黃腰柳鶯、灰頭鵐等。截至目前,有超過百種鳥在園內棲息繁衍或過境,其中最常見的「五大金剛」深受遊客們的喜愛。快來看看這5種鳥,你都認識嗎?
  • 一個箭頭學唱歌課程 媛媛老師箭頭唱歌教學
    帶著「唱歌跑調」這個標籤,就只能:年會上,看別人在臺上大放光彩,而默默無聞充當觀眾......朋友聚會,看會唱歌的人成為了滿場最受歡迎的人,而坐在角落聽歌......難道對於唱歌跑調的人來說,就沒有辦法完整準確地唱完一首歌了嗎?當然並不是!嗓子是天生的,但唱功是可以練出來的。想要糾正唱歌跑調這個問題,其實和學習英語一樣,關鍵是要有學習正確的發聲方法,並且一定要耐心、反覆聯繫。
  • 人類設羅網,候鳥「天地劫」
    遇到劇烈的掙扎,網線甚至會割開鳥類的腿部或頭部,高瓊在捕鳥網上看過形態不一的鳥屍,「沒有頭的,沒有腿的,只剩下一隻翅膀的……還有被活活纏死、餓死的鳥類,在網上自然腐爛了。」「十幾米的捕鳥網上,有時候能看到五六十隻死鳥,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觸目驚心。」野鴨、天鵝、大雁等候鳥,會在農田或河畔尋找穀物、藻類等食物,捕鳥人則會直接下毒。
  • 世界上「最兇」的小鳥:雖僅有麻雀大小,但被人稱為「劊子手」!
    今天分享世界上「最兇」的小鳥:雖僅有麻雀大小,但被人稱為「劊子手」!這種小鳥,便是不可貌相的一大代表,雖然只有麻雀大小,但卻被人稱為鳥中的「劊子手」。這種小鳥便是傳說中的伯勞鳥了,說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很多人可能不會覺得怎樣。
  • 夢見殺死小鳥麻雀有哪些深層含義!
    如果夢到麻雀好是不是一個好的兆頭呢?有哪些現實的反應呢?如果夢到自身殺死小鳥麻雀有哪些深層含義呢?麻雀在夢境中,通常代表著豐收,如果是病人,說明病痛會迅速減輕,近期會恢復健康。如果是男人夢見麻雀,表示生活中,工作或者家庭中出現一些困擾,經常因為這些問題憂思不堪,精神壓力比較大,夢境中也是憂愁的狀態。如果是女人夢見麻雀,女性一般以家庭為重心,說明家庭生活中孩子或者伴侶會生病,需要時時關注身體情況,及時就醫。夢見很多隻麻雀,是一個大吉大利的兆頭。
  • 西安人身邊的小鳥——麻雀 寄人籬下的『嘉賓』
    據西安市野生動物管理站統計,西安市城區常見的小鳥有20餘種。只不過,這些鳥雖然見過,但很少人真正了解。在第三十三個「愛鳥周」(4月11至17日)到來之前,我們為您帶來4期系列報導——「西安人身邊的小鳥」,介紹與人為伴的飛羽精靈背後的趣事。    唐朝詩人李嶠在《雀》詩中寫道:「大廈初成日,嘉賓集杏梁。銜書表周瑞,入幕應王祥。暮宿江城裡,朝遊漣水旁。願齊鴻鵠至,希逐鳳凰翔。」
  • ​唱歌跑調該不該怨父母?
    原創 嗶普星人 返樸跑調的人不光唱得跑調,還不知道自己跑調,因為他們壓根聽不出歌的調調。[14-18]不過上述理論均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母嬰聯繫說和社會凝聚力說都無法解釋音樂跨物種存在的現象——要知道很多具備音樂能力的非靈長類動物是不會進行音樂性的母嬰互動,也不需要什麼良好社會關係的。另一方面,人類以外的很多動物都顯示出了類似的音樂機能。
  • 辦公室住著一窩麻雀
    我繞到辦公樓的拐彎處向外張望,果然發現有兩隻麻雀在牆外那個圓洞口進進出出。原來這裡住著一窩麻雀!沒想到聰明的小鳥從外面的洞口進入,把這深約兩尺的圓洞當成了自己的家。這兩隻一定是麻雀爸爸和麻雀媽媽,那在洞中不停嘰嘰鳴叫的,一定是它們的孩子。我可愛的鄰居們。在小麻雀的歌唱裡,我每天平靜地工作著,這歌聲提醒我,我的身邊存在著一窩生命。
  • 物種日曆:城市成為候鳥遷徙時的驛站,你見過這些可愛的肥啾嗎?
    直到進入九月,有一天下班時路邊飛起一隻小鳥,仔細看是一隻雄性北紅尾鴝[qú]。起初我不以為意,因為它也是大院裡的常住居民。不過當我多走了幾步,另一隻一模一樣的雄性北紅尾鴝從地上飛起,和之前那隻並排站在電線上,我才恍然大悟——這是它北方的親戚到了。鳥兒的秋季遷徙已經拉開序幕。
  • 唱歌時如何才能走心?這六種方法能讓你唱歌更走心!
    ,那麼在唱歌時如何投入感情呢?其實歸根結底最重要的還是唱歌走心!下面給大家分享六種唱歌走心的方法,希望會對你們有所幫助!1.培養樂感樂感顧名思義就是對音樂的感覺,對音樂的認識,在唱歌的不跑調,如果唱歌時跑調了的話,那麼一般來說都是樂感不夠強,那麼如何培養樂感呢?
  • 「憤怒小鳥」襲擊人還很「記仇」 它叫黑卷尾是夏候鳥也是益鳥
    中國江蘇網6月28日訊 昨天清晨,記者在京華城路陽光美第小區內散步,突然,一隻尖叫著的黑色小鳥向記者猛衝過來,驚恐中,記者本能地大聲呵斥,並揮舞手臂驅趕,這隻「憤怒小鳥」才心有不甘地飛快地向香樟樹上飛去。